石泉革命老区发展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创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中国工农红军及其游击队,在石泉先后进行了长达四年的革命武装斗争,创建了石泉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党的历史文献记载:1936年9月4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关于陕甘各苏区情况致朱德、张国焘、任弼时电》指出:“陕南苏区发展到二十余县,鄂陕、豫陕两省及汉水游击区,北起秦岭终南山复入长安、蓝田境内,西至华阴、佛坪,东到卢氏、淅川、郧西,南至汉水,均属游击范围,部队约二千人。”1937年1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关于与蒋介石交涉红军驻地等事项致潘汉年电》指出,要求蒋介石“同意红军一部驻陕西,我们并不要求商洛大道及汉中要地,但请指定柞水、镇安、旬阳、安康、汉阴、紫阳、石泉、镇巴等八县,上述各县本来大部是苏区。”(引自《毛泽东军事文选》第一卷786—787页)。

石泉革命根据地是由多支红军和游击队创建的。大体范围是汉江以北地区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汉江以南地区为川陕革命根据地。2001年12月30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汉江以北的迎丰、中池、池河、银龙、银桥、饶峰、两河,汉江以南的后柳、中坝、喜河、长阳、熨斗,共12个乡镇177个村划为革命老根据地,总面积129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5%。

一、红四方面军在石泉南区开展游击战争

1933年1月,红四方面军第十师某部侦察连120余人,从西乡经长岭进入石泉熨斗,消灭镇保安队,歼敌60余名,缴获枪支40余支,占领熨斗镇。接着,红军侦察连在熨斗的偏坡、齐家湾、茨沟等地活动,将何乡约、镇丁张连三家的粮食、布匹分给附近贫苦农民。由于北渡汉江的大路被国民党部队封锁,由农民梅宪东带路,南折齐家湾,沿富水河东进,在偏坡村花石头,群众纷纷给部队腾房子、做饭、打草鞋,后经农民杨明建带路从汉阴南山的磨儿园入汉阴县境,在杜家垭、堰坪、渭溪乡的部分地区侦察敌情,熟悉地形。2月5日,红军侦察连从汉阴的渭溪进入石泉的凤阳乡,在奎星村同凤阳乡保安队交战,歼敌50余名,缴获枪支30多支。之后,红军侦察连渡过汉江,从熨斗返回西乡苏区。红四方面军开辟的石泉南区革命根据地成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

二、红军巴山游击队在石泉开展武装斗争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撤出陕南,离开川陕革命根据地北上长征。红四方面军撤离前,将留下的部分红军及地方游击组织组建成红军巴山游击队,继续坚持在川陕交界地区开展武装斗争。同年5月,巴山游击队的孟么由、胡南云带领一支游击队,来到石泉南区活动。游击队在长水乡处决诨名叫“易长脚杆”的保队附。在藕阳、喜河开展对敌斗争时,在杨子明沟处决汉阴县漩涡镇保长沈德恩,在藕溪沟处决土豪刘子高。两名游击队员在喜河被捕,喜河进步青年教师王宗尧及胞妹王宗香,同情红军,倚仗王家在当地的声望(王父系县教育科长),将两名游击队员保释出来,赠予路费,派人送走。9月,游击队在麦坪乡的上营、中河、布里、寮竹等地活动,将孟姓地主的20多石粮食没收,分给当地贫苦农民。1936年春,巴山游击队在大王山、樟树河一带,组织农民开展抗捐抗税斗争。同年7月,巴山游击队加入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

三、红二十五军在石泉北区开展游击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在安康地区开展的游击战争,主要是在汉江以北的秦岭南麓。红二十五军进入安康地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席卷陕南大地。

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苏区后,中共鄂豫皖省委于1932年重新组建了红二十五军。1934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制订“围剿”苏区的计划,妄图用3个月时间,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完全扑灭,永绝后患;彻底肃清,以竟全功”。在国民党军队的残酷“驻剿”“追剿”下,红军不断伤亡,难以得到补充,根据地被压缩分割为几个小块,人口锐减,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军民衣食极端困难。加之王明“左”倾路线的危害,鄂豫皖苏区出现严重的政治、军事局面。为了打破国民党的军事“围剿”计划,中央军委决定留红二十八军及一部分地方武装和干部在老苏区进行游击战争和秘密工作,集中大部分地方武装和一部分干部随同省委、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离开鄂豫皖苏区,去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16日,鄂豫皖省委和由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领导的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层层防线,长驱1800公里,于1934年12月8日,胜利到达商洛,开始创建以商洛地区为中心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此时,红军辖二二三团、二二五团两个主力团。月底,中共鄂豫陕省委决定成立中共商洛特委,以“红枪会”中的基本骨干成立陕南抗捐第一军,开辟地方工作。又派红二二三团政治处主任陈先瑞带领该团七连,在商洛、旬阳、郧西一带开展地方工作,组建鄂陕游击师,创建鄂陕边根据地。从1935年1月到3月,红军创建了旬阳、郧西、镇安边界地区的鄂豫陕南部根据地。

1935年2月初,红二十五军主力先后在柞水县蔡家窖、蓝田县文公岭,歼灭、击溃陕军一二六旅8个营,军威大震,初步在根据地站住了脚跟。2月19日,鄂豫陕省委在郧西县庙川召开会议,通过《鄂豫陕省委为完全打破敌人进攻争取春荒斗争的彻底胜利创建新苏区决议案》,要求扩大与加强红军,组织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广泛发动群众抗捐分粮度春荒,立即分配土地,建立苏维埃政权,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建立至少3个县城的初步根据地。会后不久,为配合红四方面军发动的陕南战役,红二十五军急速西进。

1935年2月下旬,红二十五军主力从郧西庙川、旬阳双河口出发,经安康、汉阴进入石泉北山的迎丰、红卫、银桥等地,打土豪、分田地、济穷人。在迎丰,红二十五军消灭迎丰民团,处决民团团总余登堂,捣毁乡公所,处决石泉县政府派往迎丰的税务官黄新民。同时,红军没收大地主蔡德坚、刘汉民的80多石粮食、3头肥猪及衣物,在迎丰小学操场上召开群众大会,将粮食和衣物分给贫苦百姓。这一天,迎丰街上像过年一样,人来人往,喜气洋洋,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贫苦百姓,有的挑着箩筐,有的背着背篓,有的提着口袋,有的端着盆子,从红军手中分到粮食和财物。红军在红卫、银桥活动时,将从地主、土豪家中没收的食盐、粮食分给群众。当时在银桥教书的进步青年知识分子许劭先,目睹这一新鲜事,写了一篇纪实文学《王大妈》,发表在1935年西安出版的杂志《新秦先锋》第三卷第一期上。不久,红二十五军从石泉西去宁陕,攻克宁陕县城。三天后,红二十五军挥师南下,在石泉的兴坪、两河开展活动后西去。3月4日,攻克佛坪县城。3月10日,红二十五军进入洋县,在华阳镇石塔寺,击溃陕军警2旅,开辟华阳革命根据地。之后,红二十五军从华阳折返宁陕东进,在石泉迎丰街休整,开展活动后离去。红二十五军开辟的石泉北区革命根据地成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

四、红七十四师在石泉开展游击战争

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离开陕南苏区北上后,根据地形势立即逆转。1935年9月,中共豫陕特委和中共鄂陕特委,在商南县梁家坟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决定将两特委合并,组建为中共陕南特委(后称中共鄂豫陕特委),将各路游击师和游击大队,合编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十四师,辖两个营、1个手枪团。10月7日,红七十四师正式成立,陈先瑞任师长,李隆贵任政委,全师近700人。针对国民党军围攻的严重形势,采取同敌人兜大圈子的办法,摆脱敌人的重重围困,暂时离开老区到外线运动。他们在西起宁陕县的东江口,东到河南省的卢氏县,南抵汉水,北至终南山以北,东西四五百里,南北一二百里的地域内,采取大范围运动游击战术,主要打击地方民团和保安队,避免同敌人主力作战,在运动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开辟新区,鼓舞士气,发展红军。10月中旬,红七十四师按照联席会议确定的方针,西去宁陕、佛坪开辟新的根据地。他们经山阳、柞水、镇安、汉阴北山、石泉的迎丰,西至宁陕关口镇,准备袭击宁陕老县城,发现敌人已有准备,遂又撤回宁陕关口镇。11月初,红七十四师又折返南下,经旬阳以北返回鄂陕边。这一来回的活动,以实际行动宣传红军还在陕南,揭穿反动派散布的“红军已在陕南彻底消灭”的谎言,鼓舞根据地群众的斗争情绪,打击乡村反动分子的气焰。

12月中旬,中共陕南特委率红七十四师,来到宁陕四亩地,决定在宁陕、佛坪建立新的中心苏区,并在四亩地成立中共宁佛工作委员会,领导游击大队在佛坪、宁陕、石泉开展武装斗争。1936年春,中共陕南特委派方升普、曾焜到宁佛地区工作。曾焜接任工委书记,将宁佛游击大队扩建成宁佛独立团,方升普任团长,曾焜任政委。到1936年年底,宁佛独立团发展到800余人。据曾焜回忆说,1936年,他们主要“在陕南石泉、汉阴、宁陕一带”活动。

1935年12月27日,红七十四师攻占宁陕县城,处决县长剧文绍等反动分子。为了统一领导土地革命斗争,在宁陕贾营成立由当地群众和红军干部组成的宁陕县土地委员会。特委和红七十四师在宁陕据城8天,于1936年1月初南下进入石泉的兴坪乡、两河镇。红军在两河街及附近村落休整4天,他们没收大地主董怀安、王友吉、周省三的70多石粮食、衣物和钱款,一部分留作给养,一部分分给当地的贫苦百姓;在两河镇的西头(今粮站),处决从宁陕带来的恶霸和两河的3名恶霸及乡丁王振山、饶玉山、张武强;广泛开展宣传,贴标语,开群众大会,教唱红军歌曲,动员青年参军。躲在山上的群众纷纷回家,为红军烧水、送粮、送菜、送药、做饭、腾房子、养护伤病员、当向导,陈英奎等20多名青年报名参加红军。洋县一个叫周全兴的青年,来两河赶集,正逢红军打土豪,也参加了红军。

1936年3月,中共鄂豫陕特委率红七十四师进驻宁陕县东江口,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文件。3月24日,特委书记郑位三、师长陈先瑞联名向中央书面报告:经过3个月时间,我们“重新成立了两个小的陕南独立团”。“去年冬天,我们在新的行动区域又补充了两三百名新战士,作战也取得胜利”。“我们现在行动的区域已经有二十个县的宽广”。这20个县,包括安康、汉阴、石泉、宁陕、佛坪、洋县等老区和新开辟的地区。

5月中旬,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增调第三军的3个团和1个别动总队,对红七十四师进行围剿。特委将红七十四师化整为零,编为一、五、六三个独立团,分散游击。政委李隆贵带领的五团,在石泉、汉阴、安康、旬阳四县的北山地区活动。6月初,红五团在石泉云川三官庙攻打太平寨未果,主动撤出战斗,到云雾山上休整。1937年8月,红七十四师奉命开赴三原,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参加抗日战争。

五、宁佛游击大队在石泉开展游击战争

1935年12月,中共鄂豫陕特委率红七十四师来到宁陕县四亩地,创建党的县级领导机构——宁(陕)佛(坪)工作委员会,组建宁佛游击大队(后称宁佛独立团),领导宁陕、佛坪、石泉及周边地区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和群众工作。白天,宁佛游击大队在人烟稀少的山中挖药藏身;夜间,袭击国民党地方政权,打击地主、土豪、劣绅,筹集粮食、布匹、钱款、药品,支援红七十四师。

1936年春,宁佛工委领导的部队,在石泉、两河、兴坪、菩窑、银桥等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据不完全统计,红军没收银桥乡大地主贺典伯土地96.2亩,分给24户农民。当地一些小地主也纷纷交出土地,红军干部仍让他们自己留一部分土地耕种。3月,红军游击大队袭击菩窑乡公所,开仓放粮20石,分给缺粮农民。接着,到两河没收大地主周八如大洋100元、土布10匹,以解决部队给养。不久,到饶峰没收该镇一批中西药品。在这前后,方升普率领游击队南下安康叶坪,进入汉阴北山活动。到1936年年底,宁佛游击大队从一个连发展到宁佛独立团800人。红七十四师政治部组织科长李书全回忆:宁佛工委当时的活动中心在四亩地,方圆百十里都是我们活动的地方。

六、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在石泉开展游击战争

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共西北特别支部领导的一支人民军队。其前身主要是1935年12月、1936年9月由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所属的陕西警备第二旅沈玺亭团几支起义人员相继会合组成的,以何振亚部为基础的陕南游击纵队。1936年8月13日,陕南游击纵队正式接受党的领导,成立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何振亚任军长。主要活动在石泉、宁陕、汉阴、安康、镇安的秦岭山区及石泉、汉阴的巴山山区。

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中的大部分战士是石泉人和汉阴人。从1935年12月到1937年2月,这支土生土长的红军武装,在石泉这块土地上,东征西战,纵横驰骋,叱咤四方,战果累累。1936年1月,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在云川乡香炉沟、高涧开展游击活动,消灭香炉沟民团和高涧民团,处决香炉沟民团团总甘先进和高涧民团团总田新奇,缴获各类武器80余件。2月3日,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从迎丰出发,经青石、中池,夜袭陕南重镇——马池,击毙敌哨兵1名,缴获步枪3支,马池自卫队闻风而逃。抗日第一军顺利占领马池镇,捣毁镇联保办公处(即镇公所),搜查土豪劣绅12户,缴获生丝100多斤及大量布匹、铜板、银元、衣物、粮食,并将这些钱财放在街上,让老百姓拾用。次日凌晨撤离时,“坤元生”商号店员廖明义参加红军。4月初,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从左溪南渡汉江,到曾溪老鸦山一带活动。在老鸦山与后柳民团交战,歼敌100余名,缴获枪支60余支。接着乘胜前进,经前锋、黑沟河村,直捣后柳镇公所,占领后柳镇。后柳青年费廷瑞、费廷纬参加红军。5月中旬,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渡过汉江到长阳、凤阳交界的凤凰山地区活动。在杨子明沟处决长阳乡大地主姜七少爷,没收他家的粮食分给农民。6月初,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从南区转到北区活动,在银桥乡向大地主邱支环借粮借款。邱不给,就将其子邱子元扣押当人质,割掉半个耳朵,邱支环按要求提供了粮款,其子邱子元才被放回。6月23日,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击溃云川保安队,歼敌50余名,缴获武器24件,到云雾山天台寺休整。9月1日,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在云川活动,向三官庙村大地主贺元山借粮,贺元山自恃寨高墙厚,防守严密,狂妄地说:“红七十四师都没把寨打开,你们几个毛猴还想打寨,要粮食可以,到枪尖上来拿。”并把送信战士打死。军长何振亚激怒之下,指挥战士一举攻破山寨,杀了寨主贺元山和寨丁,缴获粮食3000多斤、银元3000多块及一批枪支,放火烧了山寨。9月2日,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进军银桥乡新庄村毛坝场,与前来追剿的国民党四十九军工兵营和石泉保安队打了一场遭遇战。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先敌展开战斗,击溃敌先头部队,缴获轻机枪一挺、步枪20多支。战斗中,军参谋长杜瑜华负伤,第一支队长刘炎德、班长郭厚亭和一名分队长牺牲。部队突出重围,迅速向云雾山转移,摆脱了敌人的追剿。同年11月,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从汉阴酒店垭到石泉县迎丰镇双梁村活动。见大地主储万培逼租吊打农民,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处决了储万培,并没收他家的粮食、财物,分给了当地农民。双梁村胡家湾村青年胡友明等3人参加红军。

1937年2月,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奉命北上,离开陕南,编入红十五军团。

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撤离陕南时,几支外出执行任务的游击队及伤病员未能随主力部队转移。军长何振亚派在军部工作的沈继刚返回秦岭山区,收拢余部,并指示他:“若归队困难,可仍用 ‘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番号,并担任军长。继续在陕南发展抗日武装,坚持游击活动。”沈继刚返回陕南后,找到几支外出执行任务的游击队,收拢部分伤病员,共计200余人,以宁陕县的龙王沟、镇安县的穆王坪为根据地,继续在宁陕、石泉、汉阴、安康、镇安等县毗邻山区活动。

“七七事变”后,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余部根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围绕团结抗日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宣传抗日救亡思想,唤醒民众,参加抗日。二是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壮大抗日武装。当时秦岭山区有许多游击武装。沈继刚同镇安的申福堂部、安康的胡志玉部等地方武装关系密切。申部原是红三军掉队伤员赵长江在旬阳北部山区组织的游击队,1934年赵长江被判徒杀害,申福堂杀掉两个叛徒,继续领导游击队活动,后来发展到300人。胡志玉过去是安康马坪乡的团总,1936年何振亚率游击队在安康活动时,胡曾为部队提供过方便,沈继刚对其进行团结争取工作,在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胡部参加了沈继刚部队。到1937年年底,沈继刚领导的游击队发展到500多人。

1938年1月底,原在警二旅任中校副团长的卢楚恒和少校团附的段西屏,带领五六十人到镇安县穆王坪一带活动,联络申福堂部、沈继刚部、旬阳的段启政部、紫阳的谭子坤部,协商建立“爱国志士抗日后援委员会”。主要负责人为卢楚恒、段西屏、沈继刚、徐海山、申福堂等。爱国志士抗日后援军由6个支队组成,即申福堂支队,沈继刚支队,段启政支队,谭子坤支队,沈继林支队,汤能金、胡志玉支队,共计2000余人。2月,各支队在旬阳水泉坪会师,召开誓师大会。

“爱国志士抗日后援委员会”及“爱国志士抗日后援军”是一个松散的抗日联合组织。沈继刚支队坚持独立自主立场,沿用“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番号继续在秦岭山区活动。1938年4月,支队长沈继刚和汤能金被内奸杀害。6月初,胡志玉被安康当局诱捕,11日惨遭杀害。7月22日,石泉县长谭际世和保安大队附杨万鹏(杨鲲生)等人密谋,利用叛徒冯纯愚、刘仁政(均为石泉人),以紫阳县保安队策反成功为名,诱歼沈部。当晚,冯、刘二人带路,石泉保安队分队长郭盛学、周文郁带领保安队40余人从石泉县城出发设伏。25日,冯纯愚派人送信给驻在宁陕火镰碥的沈继刚,约定次日在王家坪收编“紫阳保安队”。沈继刚、徐海山完全丧失警惕,次日凌晨到达王家坪,误中埋伏,徐海山等人当场牺牲,敌人将4人的头颅割下,挂在石泉县政府大门上示众。沈继刚负伤后,行至宁陕丁家梁,被歹人程功宽打死。至此,由沈继刚、徐海山领导的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余部在秦岭山区的活动遂告终结。

七、费廷瑞、费廷纬游击队在石泉开展游击战争

1936年4月,石泉县后柳镇群英村费廷瑞、费廷纬兄弟俩,参加何振亚领导的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他们变卖家产,组织一支80余人游击队,在中池、池河、后柳、中坝一带开展游击斗争,惩处土豪劣绅,开仓放粮,救济穷人。6月,游击队在大坝(现中池镇)被石泉保安队包围,费廷瑞腿部负伤被俘。8月7日,在汉江莲花石九女坟被敌人杀害。费廷纬带着部分突围的游击队员随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继续战斗。于1936年11月14日,在洋县迷峰岭战斗中英勇牺牲。

八、康萍游击队在石泉开展游击战争

1935年12月,国民党军队对川陕地区红军进行大规模清剿。红军巴山游击队由于采取“远程奔袭,昼夜行动,声东击西”的战术,使部队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于是,游击队领导决定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成三个分队活动。一、二分队由大队长赵明恩、教导员秦玉昭带领,向四川万源方向转移,三分队队长罗少伟因伤未愈,留在当地养伤,便由康萍(西山)和一个姓董的老红军带领,向西乡、石泉、汉阴方向转移,争取与红七十四师取得联系,由于敌人封锁严密,联系未成。这样,康萍游击队便在石泉、西乡、汉阴交界地区活动。1936年1月,康萍游击队在熨斗水安寨捉住地主梅友三的家丁颜述连,教育他不要为虎作伥,欺压百姓。梅友三家的长工唐国润参加了游击队。游击队在干沟河活动,没收恶霸孟彩臣的20石粮食,分给当地的穷苦百姓。游击队在熨斗偏坡、长花等地活动时,杨明健、李春德、曾志红、李华成、谢宗良等青年参加游击队。1936年夏,康萍带领游击队转移到宁陕县龙王沟,加入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

九、沈继林游击队在石泉开展游击战争

1936年2月,何振亚在接受安康专员公署收编时,将编余的300余人组成几支游击队,分别由苟树林、汤能金、沈继林带领,在汉江南北进行游击活动。1936年4月,沈继林游击队渡过汉江,消灭后柳民团,占领后柳镇,活动于中坝、合溪交界的大王山地区、长阳乡的凤凰山地区,将当地3户地主的30多石粮食和财物分给贫苦百姓。6月,沈继林游击队北渡汉江,消灭云川保安队,不久,又南下汉阴、石泉、紫阳交界山区进行游击活动。

沈继林游击队于1938年4月又回到石泉迎丰云川、宁陕龙王一带活动,被当时这个地区的恶霸地主田富明(乡长)、汪乾三(保长)等人闻讯后,即组织以地主、保甲人员为骨干的反动团练,阴谋围歼沈继林部队,于同年6月14日(农历四月二十五日)在宁陕县铁炉坝瘦驴沟将沈继林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