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996~2015年,伴随改革开放持续深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并对水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水资源短缺,供水需求骤增,防洪保安需求加大,水生态环境保护亟待加强的巨大压力,陕西水利改革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风雨兼程,高歌猛进,成就卓然,在水源工程、农业灌溉、城乡供水、水力发电、防汛抗旱、水保生态以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支撑了陕西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快速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水润三秦、水富三秦、水美三秦”的目标正在快速实现。
一
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为全省水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陕西水资源紧缺,加之总量的2/3集中在汛期,2/3集中陕南,国土面积占全省2/3的关中、陕北地区只占1/3,既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又导致了水旱灾害频发。这一基本省情决定了水利建设在陕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形成了“善治秦者必先治水”的传统理念。
纵观陕西水利发展历史,秦始皇修建郑国渠,“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完成了统一大业;汉时修建并延续数百年的渭河漕运,唐时的长安城供水系统,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汉唐盛世;“关中八惠”的建设开创了陕西乃至中国现代水利的先河;新中国建立到1995年间,陕西水利发展走的是“大中小并举、蓄引提结合、国家扶持与集体自办为主”的路子。这一时期,陕西修建了以关中九大灌区、陕南的石门水库、陕北的王瑶水库为代表的水源工程,奠定了陕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基本构架。1996~2015年,陕西水利发展以续建配套、挖潜改造、设备更新、节约用水与建设大中型蓄、引、提、调骨干水利工程为主,辅以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走上了向现代化水利大步迈进的轨道。
1995年,陕西省累计修建了205600处水源工程,其中引水渠道14770处、水库1070座、池塘29528处,形成了42.6亿立方米的蓄水能力;另有10855处抽水站、149377眼机井工程。全省年供水65.3亿立方米,其中蓄水工程供水11.8亿立方米,引水工程24.1亿立方米,机井供水22.6亿立方米,抽水站供水6.2亿立方米,其他工程供水0.65亿立方米。1996~2015年,前期以原有水源工程续建配套与挖潜改造为主,在1997~2006年实施了关中灌区(宝鸡峡、泾惠渠、交口抽渭、桃曲坡、石头河、冯家山、羊毛湾、洛惠渠、石堡川)更新再造,共完成213个改造项目,其中建设水源工程28项,输水设施改造161项。与此同时,一大批水源工程的前期工作也在持续推进,并在2000年后相继开工建设。截至2015年,全省累计建成水库1095处,比1995年增加25座,其中大型水库11座,比1995年增加6座。由于新建水库以大中型为主,蓄水总库容达到89.3亿立方米,比1995年的41.2亿立方米增加了1.17倍。同期,还有“引红济石”、“引乾济石”、东雷二期抽黄、延安引黄等引水调水工程相继建成,2015年全省供水量达到91.2亿立方米,比1995年增加39.7%。更重要的是,被誉为陕西水利的巅峰之作——引汉济渭工程开工建设,最终将从汉江流域年调水15亿立方米进入渭河流域,进而通过对黄河的“以下补上”,增加陕北地区从黄河的取水指标,将实现全省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区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另外还有历经60多年前期工作,“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供水、发电及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的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在本志封笔之时也已全面开工,最终将形成32.76亿立方米库容,其中防汛库容2.53亿立方米,拦沙库容20.63亿立方米,年供水4.35亿立方米。引汉济渭、东庄水利枢纽两大工程,可形成近20亿立方米的年供水能力,将大幅度提高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并实现全省水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
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对全省水利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首先是增强了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脱贫致富的灌溉供水能力;其次是增强了城乡生活与工业生产的供水能力,基本满足加快全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对水的需求;第三是增强了对暴雨洪水的调控能力,减轻了主要江河防御超设防标准洪水的压力;第四是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提升形成了一大批水利风景区与众多水景观,对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
农业灌溉、城乡供水、水力发电等兴利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增强了陕西的综合实力,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业灌溉通过挖潜增效实现了节水、高产、高效。1996~2015年,农业灌溉工程建设坚持以续建配套、开源节流、节水改造、机电设备更新为主,以建设新的灌溉设施为辅,在基础设施、城镇化建设占用已有灌溉面积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实现了有效灌溉面积基本稳定,节水灌溉面积不断增加,灌溉用水稍有增长,实现了由高耗水、低效益向节水、高产、高效灌溉模式的转变。
关中灌区(宝鸡峡、泾惠渠、交口抽渭、桃曲坡、石头河、冯家山、羊毛湾、洛惠渠、石堡川九大灌区)改造是陕西实施的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更新改造项目。关中灌区耕地占全省15%,但粮食产量占全省33%,提供的商品粮与瓜果蔬菜占全省50%以上。20世纪90年代,已经运行数十年的关中灌区配套不全、渠道损坏、建筑物与机电设备老化的问题日益严重,引水能力不足的渠长度占到总长的50%,80%的机电设备亟待更新,整个关中灌区年缺水8.15亿立方米,直接影响到陕西的粮食安全。基于这一现实,经省委、省政府多方努力,陕西在1999~2006年实施了关中灌区更新再造。这项工程总投资16.6亿元(其中世行贷款1亿美元,陕西省按1∶1配套8亿多元人民币),完成了213个改造项目,其中建成水源工程28项,输水设施改造161项。同时还对占灌区半数以上的4217条支、斗渠进行了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形式的改制,建立完善了从枢纽到渠系的管护体系。关中灌区改造后,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8.7万吨,新增农业生产总值14亿元,对确保全省粮食安全、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重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工程的优化改造以及可持续性制度安排,使得关中灌区储备了强大的粮食生产能力。进入21世纪以后,陕西全省对大中型灌区还相继实施了节水改造与机电设备更新改造,对全省小型灌溉工程实行了产权制度改革,提升了全省农业灌溉设施的良性运行水平。
历经20年持续发展,2015年全省设施灌溉面积达到1533.84千公顷,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23.04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达到739.41千公顷,其中节水灌溉面积达到850.62千公顷。其中设施灌溉面积比1995年增加4.8%;节水灌溉面积比1995年增加了166%;农业灌溉总用水量57.95亿立方米,比1995年增加6.25%。节水、高产、高效的灌溉设施支撑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时通过农业节水向城市供水提供了水源支撑,通过蓄水工程调控减轻了江河防洪压力。
城乡供水在需求剧增的压力下实现了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乡生活供水不足问题日益凸显。1994年陕西大旱, 1995年1~7月持续干旱,旱情与陕西历史上举世震惊的民国十八年(1929)大旱相当,水利设施保证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稳定,但农村供水严重不足,县城与大中城市供水频频告急。西安市成为全国缺水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日可供水量不及需求一半,政府动用消防车为市民送水,一些企业因缺水停产,长期缺水导致地下水超采,进而加剧了市区地面沉降,城市安全面临地质灾害的严重威胁,以至原水利部长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来陕视察时发出“抢救西安”的强烈呼吁。城乡供水严重不足及其影响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了城乡供水建设。
体制改革推动了农村供水建设持续快速发展。1996年3月26~4月1日,省长程安东历时7天,深入到17个县调研农村人畜饮水与县城供水问题,强调“省吃俭用也要把老百姓的吃水问题解决好”。4月22日,省政府决定省市县共同筹集10亿元,在全省实施旨在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的“甘露工程”。为此,省政府还做出了三项决定:一是成立了由省长、分管副省长牵头的总指挥部;二是由省人大做出专题决议;三是调整供水管理体制,把原来由城建部门负责的县城供水交由水利部门负责,大中城市供水水源工程交由水利部门负责。此后一直到2015年历任省长都把农村人畜饮水作为大事来抓,并经历了解决深沟远距离取水困难与防氟改水,实现较为方便的集中供水,逐步发展农村自来水几个阶段。2015年,全省累计建成农村饮水工程4.32万处,建成新的水源工程116处,改造延伸配水管道1900千米,全省日生活供水能力188.16万立方米,实际日供水147.59万立方米,总受益人口2615万人。其中集中供水工程占工程总处数的58%,供水入户人口占总受益人口的86%。
与此同时,县城与大中城市供水在开发区遍地开花,一批工业项目落地、城市系统不断扩大并快速向空间发展的情况下,实现了补短板保供给,多水源保安全的跨越式发展。84个县城供水在交水利部门负责后,依托农业灌溉水源工程加快建设了新的输水工程,缓解了水源紧缺问题。同时实施了《县城供水水质保障和设施改造规划》《县城供水建设规划》,对县城自来水厂和管网进行了改造。2015年全省县城日供水能力达到120万吨,出厂水质合格率达到99%,管网漏失率降低到15%,并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与信息化管理,基本保证了供水安全,夏季用水高峰时段供水严重紧缺的问题得到极大缓解。
大中城市供水通过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实现了双水源甚至多水源,基本满足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供水需求。为解决西安市供水问题,省政府加快建设了石头河水库向西安市的应急供水工程,西安市政府相继建设了黑河水库、“引乾济石”调水、李家河水库等水源工程,不仅解决了西安市区生活与工业生产严重的缺水问题,还满足了城市生态景观用水。在本志记述时段的20年间,宝鸡市建设了冯家山水库供水工程,咸阳市、杨凌区建设了石头河水库供水工程,渭南市建设了涧峪水库供水工程,铜川市建设了马栏引水桃曲坡水库供水工程,延安、榆林、汉中、商洛、安康等设区市也都建设了一项甚至多项供水水源工程。大中城市发展包括开发区建设、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与生产用水都得到了基本满足。
小水电与水产业发展成为全省能源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1996~2015年,陕西小水电建设各市县先后实施了三批小水电电气化县建设项目,实施了为减少乱砍林木的以电代燃(料)水电站项目;水管单位依托灌溉供水水源工程建设了一批水电项目;水电建设放开后社会融资开发建设了一批水电项目。截至2015年,陕西省保有小水电站679处,总装机138.51万千瓦。与1995年相比,小水电站处数由2521处减少到679处,但总装机则比1995年增加了4.6倍。小水电已成为陕西能源的重要补充,也为偏远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与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陕西的水产业最初是随着水利工程建设逐步兴起的,后来池塘养殖、名贵鱼种引进养殖、以大鲵(俗称娃娃鱼)为主的特种养殖也得到逐步发展。截至2015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50633公顷,总产量达到17.58万吨,总产值达到65.12亿元,分别比1995年(441826亩)增加71.9%、3.67倍(1995年总产量为3.76万吨)、28倍(总产值1995年为2.24亿元)。
三
防洪筑起了两万里长堤,抗旱有了两万亩农田灌溉设施能力,基本保证了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
陕西降水与江河来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度的2/3集中在汛期,地域的2/3集中在陕南,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其中“一江两河一库区”是陕西防洪的心腹之患。“一江”指汉江平川段,两岸分布着汉中、安康两市与宁强、勉县、南郑、城固、洋县、西乡、石泉、汉阴、紫阳、旬阳、白河等县;“两河”指渭河、黄河小北干流;“一库区”指渭洛河下游三门峡水库区。1995年底,经过新中国建立以长期的艰苦奋战,陕西在这些江河两岸及其主要支流,特别是城市河段建起了5081千米堤防,可保护419.96万人、268.89千公顷耕地。特别值得追述的是,1983年7月31日安康市老城区遭受汉江洪水的灭顶之灾,灾后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陕西省千方百计加快了汉江平川段治理,安康市、汉中市城区按照中等城市设防标准建设了防洪工程,但汉江的整个平川段防洪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黄河小北干流陕西段,每年都要面对汛期洪水与春季凌汛的威胁。渭河陕西段,特别是渭河、洛河、黄河三河交汇的三门峡库区,由于三门峡水库建设导致黄河潼关卡口高程淤积抬高,导致渭河入黄不畅,渭河中下游溯源淤积又导致12条南山支流入渭不畅,形成大范围悬河区域,使渭洛河下游三门峡库区几乎年年都会发生“小水大灾”。2003年8月24日~10月6日(以下简称“03.8洪水”),渭河发生5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洪水灾害,把渭洛河下游三门峡库区的“小水大灾”推向极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2.9亿元,且淹没范围之广、受灾人口之多、灾害损失之重,为陕西历史之最。一时间,必须痛下决心,尽快解决陕西防洪的心腹之患在陕西形成共识。“03.8洪水”之后,陕西全力加快了渭洛河下游三门峡库区、汉江平川段、嘉陵江、丹江、黄河小北干流、延河、无定河等江河以及重要支流的防洪治理,同时加快了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截至2015年,全省建成江河堤防工程9445.54千米,保护人口达到1080.64万人,保护耕地599.33千公顷,陕西防洪的心腹之患大为减轻。
工程设施只是防洪建设的一个方面,另外还有以防汛通信预警系统、防汛应急预案、防抢撤方案等非工程措施,更有防洪理念与实践上的转变。就是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在宏观层次上既重视工程措施,又强调规范社会和人的活动,主动规避风险;在中观层次上全流域统筹规划,蓄、控、排、防、抢、撤并重,突出强弱分治;在微观层次上合理确定每一项防洪工程的标准与功能,搞好风险评估,科学调度洪水,减轻洪水灾害。这些理念在后来的各主要河流综合治理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渭河综合治理把陕西的防洪建设以至整个水利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水平。这一陕西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治水行动,从2011年开工到2015年骨干工程完工历时五年,按西安市区300年一遇设防标准,宝鸡、咸阳、渭南市区按百年一遇设防标准,中游河段仍按30年一遇设防标准,下游河段按50年一遇设防标准,在上至宝鸡峡、下到入黄口建成了防洪大堤、堤顶道路与控导工程相结合的骨干工程;综合整治涉及的道路桥梁、河道整治、水生态景观建设基本完成;水污染防治、傍河经济区开发、小城镇建设、沿渭文化长廊等,在本志封笔时仍在持续实施,并基本实现了规划确定的“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完工后,渭河陕西段防洪安全得到切实有效保障。为保障治理成果的不断提升与可持续,从根本上解决渭河来水减少、水质污染、泥沙淤积、小水大灾等深层次问题,陕西还正在建设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泾河东庄水利枢纽与流域水土保持工程。与渭河综合治理相继开工的汉江、丹江、嘉陵江、延河、无定河综合治理也正在实施过程中。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使洪水灾害频发,同时也造成了频繁的干旱灾害,可以说是“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局部性干旱几乎年年都有”。1996~2015年,陕西发生旱灾30多次,其中旱灾偏重发生的年份占2/3。但随着农业灌溉与城乡供水设施不断完善,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推进,全省抗御旱灾的能力不断增强,加之坚持多年建成的115支省、市、县三级抗旱服务队,形成的抗旱应急机制,各级政府强大的抗旱应急动员能力,旱灾造成的损失逐年减轻,城乡生活用水严重短缺的情况杜绝,全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在2015年实现了连续13年稳步增长,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的排位逐步提升。
四
水土保持在支持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黄河中下游治理,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建立水土保持补偿机制、水保生态修复、淤地坝建设、水保示范园建设以及水土保持执法等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陕西是水土流失大省,水土流失面积13.7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66.63%。水土流失区域主要分布在长城沿线风沙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与秦巴土石山区;按区域不同,水力侵蚀、风力侵蚀、融冻侵蚀、重力侵蚀、泥石流侵蚀造成的水土流失在全省都有存在,另外还有过度垦荒种植放牧、矿山开采、基本建设开挖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
1995年以前,全省以“四田建设”(梯田、埝地、坝地、河滩造地)、修淤地坝、荒山荒沟荒沙以及小流域治理为重要举措,对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进行了不同程度治理。1996年以后,陕西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在党和国家统一部署下,在全省范围启动了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山川秀美”与退耕还林(草)工程、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区汉、丹江治理等项目;与此同时,采取封山禁牧、禁止乱挖乱种、预防监督等措施,加强了对人为因素造成水土流失行为的社会管理,截至2015年全省采取综合治理、封山禁牧、强化监管等措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88.32千公顷。
陕西的水土保持工作为全国“山川秀美”建设做出了榜样。1997年6月16~21日,受江泽民总书记委托,姜春云副总理视察榆林、延安水保生态建设,形成了《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同年8月5日,江泽民总书记对调查报告做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批示;8月27日~9月1日,国务院在延安召开全国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现场经验交流会;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亲临陕西视察,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西部大开发动员令,并特别指出,“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1999年、2000年,朱镕基总理两次到延安视察,就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重大举措,并要求延安在退耕还林(草)工作上先走一步,为全国做出榜样。1999年,陕西省政府组织水利、水保、林业、农业、环保等部门,编写了《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规划纲要》,并经省委常委会审查发布后实施; 同年10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成立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陕字〔1999〕71号);2000年4月28日,省政府对全省山川秀美工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在全省范围掀起坡耕地退耕还林(草)及荒山荒坡封禁绿化的高潮,吴旗县103333公顷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草),境内荒山荒坡实现全面封山禁牧,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实施“山川秀美”工程使陕西水保生态建设迈上了更高水平,也使全国水保生态建设进入崭新的历史时期。截至2004年,全省退耕还林面积达到 890667公顷、荒山造林933333公顷,封禁治理437333公顷,造林绿化面积以平均每年近53333.3公顷的速度向前推进,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46%提高到81.3%,年均入黄泥沙大幅度减少(由20世纪90年代的2.58亿吨减少到0.31亿吨,降低88.4%)。
“长治”项目为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地治理与保护做出重大贡献。“长治”工程是国务院批复实施的“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该项目起步于1989年,涉及陕西省长江上中游地区嘉陵江流域的凤县、略阳、宁强、镇巴、西乡、南郑6个县和丹江流域(丹江口库区)的商南、白河2个县。1996年后,国家继续投入资金,逐步扩大治理范围,先后有宝鸡、汉中、安康、商洛4市的凤县、太白、略阳、宁强、镇巴、留坝、南郑、西乡、白河、商南、山阳、丹凤等13个县列入项目区,涉及治理面积11529平方千米,共治理小流域290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090.87平方千米,完成工程总投资90505.5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7912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74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69848.54万元)。“长治”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省长江流域使用中央投资,有计划、大规模开展的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投资来源稳定,持续时间较长,基本实现了山、水、田、林、路、塘、渠综合措施的配套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一是有效遏制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明显向好;二是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著提高;三是土地利用结构大幅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丹治”工程是国务院为有效解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上游)水源污染和水土严重流失的问题,确保一江清水供北京,在2007~2015年实施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简称“丹治”工程。项目涉及西安、宝鸡、汉中、安康、商洛5市的31个县(区)。2007年10月,“丹治”工程一期项目启动实施,到2010年汉中、安康、商洛3市的24个项目县累计治理小流域348条,完成治理水土流失任务7681平方千米,完成总投资19.1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0.36亿元,落实省级配套资金0.5264亿元,群众投劳折资8.27亿元。2012年9月,“丹治”二期工程启动实施,截至2015年,二期工程累计治理小流域214条,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45平方千米,完成总投资19.7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5.81亿元,省级配套 0.2917亿元,群众投劳折资3.66亿元,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丹治”工程在控制境内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面源污染、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保证“一江清水送北京”发挥了重大作用。
截至2015年,陕西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88.32千公顷,其中累计建成淤地坝33831处、建成小型水保工程625076处,很好地促进了陕西乃至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2016年7月7日,陕西省省长胡和平做客人民网时说:“在生态建设方面,我们一直提出陕北要大绿化、关中要园林化、陕南要大美化”。“陕南一直给人一种江南水乡的感觉,关中是千里沃野,陕北是高原沟峁。过去大家感觉陕北就是黄土高坡,但现在绿化也非常好。陕西的绿色这些年向北延伸了400千米,昔日的黄土高坡,现在很多地方都是郁郁葱葱的”。
五
善治秦者必先治水。陕西历史上著名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都是政府行为,有些工程建设甚至是国家行为,所以才有了“善治秦者必先治水”的历史传承。1996~2015年,陕西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更是如此。
1994、1995陕西两年连旱,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也暴露了城乡生活供水严重不足的突出问题。水的问题再次引起全省上下高度警觉,省委、省政府迅速安排部署了一大批城市供水项目,形成了长达十多年的城乡供水建设高潮。1996年,省长程安东亲自调研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省委政府做出了在全省实施“甘露工程”的决定,自后历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把这项工作作为大事来抓。2003年渭河流域大范围长时间的洪水灾害,造成全省直接经济损失82.9亿多元,抢险救灾、灾民安置、水毁修复、灾后重建花费的投资更多。这次洪水灾害甚至可以说是“小水大灾”之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组织相关专家深入研究了渭河“小水大灾”的成因,研究了解决这一“心腹之患”的主要对策,全力推进了渭河陕西段全线的综合治理,同时争取黄河三门峡水库实行了低水位与汛期适时畅泄的运行方式,对从根本上解决渭、洛河下游三门峡库区的“小水大灾”创造了有利条件。
大灾之后反思,反思之后大干。历次重大水旱灾害之后省委、省政府都做出了长远的制度性安排,都促成了水利建设不断迈向新的高潮。1996年省委、省政府做出在全省实施“甘露工程”的决定,1997年省政府做出“关于加强水利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9年省委发布《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规划纲要》,2011年省委发布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同期,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做出了《关于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决议》《关于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决议》。这些重大决策,不断深化了人们对水利地位作用的认识,水利由农业的命脉,上升为“不仅是农业的命脉 ,也是工业的命脉,城市的命脉,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进而又强调了“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从而奠定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确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发展目标、重点项目与实施的重大举措。
陕西水利发展的每一项成效无不凝结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心血。省委书记安启元在任时高度关心渭河治理问题,1998年就任陕西省政协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后,连续六年向全国政协提交《综合治理渭河流域提案》,在促成《渭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规划》的出台与实施后,他说“他在政协主席的位置上干成了任省委书记时没干成的事情”。1996年以后长期实施的“甘露工程”,是程安东省长亲自调研并提请省政府常务会决策后实施的。2005年时任省委书记李建国亲自调研陕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做出了“在粮食、能源与水资源三大战略资源中,我省能源资源丰富,粮食基本自给,而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的基本判断,提出了“两引八库”“五水齐抓”的战略举措,成为指导陕西水利长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07年8月31日,时任省委书记赵乐际主持省委中心学习组听取省水利厅副厅长洪小康关于“渭河的保护与治理”讲座,学习结束时他说:渭河的安危、流域的兴衰事关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对全省人民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渭河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齐心协力、坚持不懈,让渭河安澜无恙,造福人民。此后,他亲力亲为促成了陕西水利史上最大的治水行动——渭河综合治理,并在2015年实现了“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
省委、省政府关于改革的重大决策为陕西水利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水务体制改革打破了城乡分割,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快速实现了城乡之间水源工程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这在全国独树一帜。坚持不懈推进水资源统一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小型水利产权制度与国有水管单位等改革措施,增强了水利行业良性发展的能力。特别是2005~2009年实施的“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全省227个水管单位中,117个定性为纯公益性单位,110个定性为准公益性单位,共核定事业编制13157人,落实公益性工程管理经费和维修养护费41187万元,占应落实数的93.1%;全省分流安置富余人员3106人,占应分流人员的89%;参保人数15781人,占应参保人数的88%。2011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精神,财政部、水利部拨付我省县级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费4018万元。这项改革使水管单位摆脱了长期以来运行管理上难以为继的局面,工程设施完好率和职工收入有了大幅度增加,水管单位初步建立了良性运行机制。
筹融资机制改革大幅度增加了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对公益型、准公益性、经营型工程分类管理,各级财政增加了公益性、准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投入,经营型工程通过价格改革增强了市场融资能力。2015年,全省水利建设资金投入达到245.37亿元,是1995年4.90亿元的50倍;1996~2015年全省累计投入1633.38亿元,是1950~1995年73.23亿元的22倍。强大的资金投入,加之现代机械化施工,陕西水利由过去国家投资、群众投劳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向国家投资、市场融资、主体多元、现代机械化施工的发展模式,不仅加快了发展步伐,而且使陕西人民向往已久,在过去看似难以实施的引汉济渭调水、泾河东庄水库等历史性工程建设得以实施,并将在陕西水利发展史上矗立起新的历史丰碑。
水利法治建设为水利发展与管理提供了法治保障。截至2017年,陕西省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11部、政府规章14部、省政府与省级部门联合下发的规范性文件6件,省水利厅规范性文件71件。同时在省、市、县三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与厅属水管单位建立了水政监察队伍。完善的法规与执法队伍在水资源、水工程管理与水事违法案件查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水资源管理与水工程安全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法治保障。
承前继后,展望未来,水利改革发展依然任重道远。过去已建成水利工程保证了陕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建水利工程必将为后续发展聚集强大后劲。在本志封笔之时,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已经取得决定性进展,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加快推进,渭河综合治理骨干工程全面竣工,汉江、丹江、延河、无定河、泾河等主要河流综合治理也在持续推进;随着“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实施,还将为后续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但站在新的起点,面对陕西干旱半干旱的地理条件,水利作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地位没有变,人们缺水怕水需水的水情特征没有变,自然、市场、人为的风险考验没有变。未来很长时期,必须要坚定贯彻中央新时代治水方针,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坚持“八项水务”,工程补短板高质量发展,行业强监管依法纪规范,进一步加快构建水灾害防御、水资源管控、水生态修复、水工程管理、水行业监管的全省水安全体系;巩固提升守护“三头水愿”,促进城乡供水融合发展吃水安全,支撑经济社会进步用水方便,保障生态文明见水自然,让更多地方依水得利、更多人因水受益,为实现全省追赶超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