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镇情概况
紫阳镇级行政机构设置曾几经分合变化。2017年实行机构改革,全县辖城关、向阳、蒿坪、双安、汉王、焕古、洞河、洄水、双桥、界岭、毛坝、高滩、瓦庙、红椿、东木、麻柳、高桥等17个镇,175个行政村、20个街道社区。其中城关、洞河、界岭、高滩、毛坝、瓦庙、麻柳、红椿、焕古、双安、汉王、东木等12个镇于2001年被认定为革命老区镇(原认定14个乡镇中的绕溪乡后并入高滩镇、联合乡后并入毛坝镇)。紫阳全县都属于生态功能保护区。经济建设方面,工业生产受限,农业是支柱产业,各镇都立足市场经济,依托优势资源,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主要种植粮食、油料和林特经济作物,发展畜禽养殖业,开发生态旅游业。至2019年,各镇社会事业都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全部实现了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合作医疗参保率100%,硬化路面通村率100%,供水供电入户率100%,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
城关镇 城关镇是县级机关驻地,由原来的城关镇和城关区所属长白、和平、汉南、上东等乡镇合并而建。总面积119.9平方千米,东与蒿坪镇接壤,南与洞河镇相连,西与向阳镇交界,北与焕古镇相邻。辖4个社区和13个村,总人口4.5万人。境内有东城门中原军区布告和东山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景点。2018年,该镇青中村入选陕西美丽宜居示范村。襄渝一线、二线铁路,包茂高速公路,陕川省级公路,汉江航线穿境而过。2019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7135万元;粮食种植面积27960亩,产量4688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6270亩,产量721吨;生态林业面积14万亩,内有富硒茶园31242亩、产量850吨;桑园9061亩,产茧7吨;以金钱橘为主的园林水果种植面积8558亩,产量1149吨;生猪存栏19300头,出栏34880头;羊存栏8340只,出栏9450只;家禽出栏88500只。城关镇是紫阳茶和金钱橘的主产地之一。早在唐代,城关镇的“桂花庄”茶和汉江大力滩的金钱橘就是向朝廷进贡的两大贡品。已建成8个茶叶产业大村,有和平茶业等一大批茶叶加工企业,加工的各类名茶连年在国内、国际获得大奖。已建成金钱橘产业大村4个。以板石和石材为代表的矿产资源潜力巨大,已有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落户开采。境内新建有文笔山公园、有陕西省美术家写生基地、有建于明朝万历元年(1573)的东城门门楼。
蒿坪镇 位于紫阳东北部,由原蒿坪区所辖的蒿堰镇、复青、北陡、宝狮等乡镇合并而建。东与汉滨区大竹园镇相邻,南与洞河镇相连,西与双安镇毗邻,北与汉滨区洪山镇接壤,总面积113.09平方千米。辖14个村,3个社区,9212户,近2.9万人。恒紫路、蒿汉路、蒿大路、包茂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通村水泥路基本覆盖所有村组院落。紫阳县富硒工业园区落户该镇,成为紫阳县城副中心,2018年荣膺“陕西省明星镇”称号。境内有长约20千米的河谷川道,地势开阔平坦。蒿坪河、王家河、沔峪河自境内流入汉江,灌溉条件较好。2019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3497万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9385亩,产量6183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6781亩,产量823吨;林特产品主要是茶叶,茶园面积12139亩,产茶644吨;大牲畜存栏483头,出栏206头;生猪存栏22796头,出栏36695头;羊存栏5385只,出栏6644只;家禽出栏82000只。境内板石、花岗岩和富硒矿泉水储量丰富。利用优势资源招商引资,形成了以闽秦茶业、矿泉水、大蒜为主的富硒食品加工产业链;以宝石、泉兴、金磊花岗岩石材加工和兴旺页岩砖厂为主的建筑材料加工产业链;以养殖大户为主的畜禽养殖产业链;以兴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的电商创业孵化基地。
汉王镇 位于紫阳县北部,因汉高祖刘邦曾在此建土城驻军而得名。由原汉城区所辖的汉城乡、安溪乡合并建镇。东与汉滨区牛蹄镇相连,南与本县双安镇接壤,西与汉阴县漩涡镇相接,总面积101平方千米。辖7个村、1个社区,4368户,2.1万人。1933年,在该镇农安村建有紫阳最早的红色政权——五马乡农会。红三十三军、红九军、红七十四师、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先后在此活动。汉王镇通汉江水运, 541国道在此穿过。镇内硬化路面通户率达93%以上;森林覆盖率达75%,被授予“省级生态镇”称号。“农业学大寨”时期修建的安五堰和茨沟堰可灌溉水田3000余亩。2019年,全镇农业总产值8648万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3850亩,产量5232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5862亩,产量689吨;主要林特产品中有茶、蚕茧、水果,其中茶园面积2557亩、产茶37吨,桑园面积3091亩、产茧10吨,园林水果种植面积8290亩、产量1917吨;大牲畜存栏528头,出栏77头;生猪存栏8086头,出栏12244头;羊存栏5384只,出栏5132只;家禽出栏66200只。北部有省级森林公园,素有“陕南小武当”和“关南第一峰”之称的擂鼓台森林公园就在其内;镇南有中坝岛,是紫阳库区移民开发的重点旅游景点。富硒皱皮柑是汉王镇的特产,其味甘甜、汁多、易储存,又有祛寒、镇咳的食疗作用;皮豇豆和富硒变蛋是著名的手工食品。现已初步形成以大米、富硒茶、皱皮柑、皮豇豆、富硒变蛋和优质畜禽产品为主的生产销售产业链,并建起电商服务中心1个。已建成东以安五堰灌区为主的水稻种植区;西以农安和马家营村为主的皱皮柑特色产业区;北以擂鼓台为主的旅游风景区;南以中坝岛为主的移民经济开发区4大经济板块。
焕古镇 位于紫阳县中部,由原来城关区所辖的焕古乡、云峰乡和汉城区所辖的松溪乡及金川乡之江南片合并而建。东接蒿坪、双安镇,南接城关、向阳镇,西与红椿、东木镇接壤,北与汉王镇相连,总面积100.25平方千米。辖12个村、1个社区,3827户,1.45万人。城汉公路(城关—汉城)贯穿全境,汉江过境38千米。土地革命时期,焕古是五马乡红色政权的辖区。1949年10月,国民党紫阳县自卫团在焕古镇辣子园起义,促进了紫阳的和平解放。2019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2442万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5559亩,产量5241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5293亩,产量619吨;茶园面积25052亩,产茶829吨;桑园面积4314亩,产茧6吨;园林水果种植面积4278亩,产量451吨;大牲畜存栏670头,出栏125头;生猪存栏17613头,出栏18861头;羊存栏5069只,出栏5019只;家禽出栏54300只。焕古茶久负盛名,品质独特,其氨基酸含量居陕南茶之首。早在唐代,茶芽即是宫廷贡品。至清代,又名列全国十大名茶之一。镇西10千米处有东明庵,是明代政教合一的古刹,有很多神奇的传说。新型茶叶观光园正在建设中,这里将成为集道教文化和茶乡风情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向阳镇 位于紫阳中部,由原城关区所辖的太月、瓦房两乡及红椿区所辖的江河乡、高桥区所辖的芭蕉乡合并而建。东与城关镇,西南与高桥镇、双桥镇接壤,西北与红椿镇相连,总面积130.9平方千米。辖18个村、1个社区,6792户,2.53万人。抗战时期的中共安康地委机关就设在芭蕉口小学,2018年,中共安康市委命名其为党史教育基地;任河和渚河交汇处有“小汉口”之称的古镇瓦房店。1989年,安康水电站建成,瓦房店被水淹没,居民迁至向阳新街。在瓦房店旧址的瀛湖岸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瓦房店会馆群,其中北五省会馆内有国内罕见的巨幅清代壁画;有营盘梁中国富硒茶观光园,茶叶观光园面积12公顷,由采茶区、制茶阁、清明茶馆、娱乐中心和餐饮客房部组成,可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附近还有义犬报恩古塔和三叠泉等旅游景点。2019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4505万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2498亩,产量7537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0229亩,产量1175吨。主要林特产是茶叶和水果,茶园面积29931亩,产茶692吨;园林水果种植面积3888亩,产量528吨;大牲畜存栏440头,出栏130头;生猪存栏14520头,出栏19634头;羊存栏6300只,出栏7081只;家禽出栏51200只。包茂高速公路和310省级公路穿越境内20余千米,镇政府所在地设有向阳货运火车站。境内有烟煤、板石、石灰石、石棉、红页岩、锂等多种矿产资源,在任河北岸的显钟村还发现志留纪古生物化石——弓笔石。
洞河镇 位于紫阳县东部,由原洞河区所辖的三台、前河、米溪、石坝等镇合并而建。东与岚皋县大道河接壤,西连城关镇,南与双桥镇为邻,北接蒿坪镇。总面积94.2平方千米。其中,水域居多,是安康库区紫阳段最下游的一个镇。辖12个村,1个社区,5900户,1.75万人,是汉族和回族群众杂居的镇。境内汉江、洞河、汝河三水交汇,岚紫路(岚皋—紫阳)、洞大路(洞河—大道河)、滚三路(滚子垭—三台山)、城洄路(城关—洄水)相互贯通,通村水泥路150千米,襄渝铁路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利。2019年,农业总产值14363万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7400亩,产量4997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6211亩,产量660吨;有茶园6148亩,产茶71吨;桑园面积3069亩,产茧25吨;园林水果作物种植面积6877亩,产量984吨;大牲畜存栏181头,出栏73头;生猪存栏16898头,出栏33652头;羊存栏8332只,出栏9836只;家禽出栏47900只。水力资源开发,已建成发电站4座,装机容量9810千瓦。境内有煤、铁、铜、石英石等矿产资源;有猴子崖、棋牌山、米溪洞、安康咀、会馆梁,以及古戏楼、石牌楼、清真寺等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点。盛产陕南白山羊、汉江淡水鱼、金钱橘、苞谷酒、富硒豆腐等特色美食,石家湾村所产的蔬菜和水果远近闻名。
洄水镇 地处紫阳县东南部,由原洄水区所辖洄水、目连、小河等乡镇合并而建。东与洞河镇相连,南与岚皋县堰门镇隔河相望,西与界岭镇比邻,北与双桥镇接壤,辖区总面积88.67平方千米,辖8个村, 1个社区,3800户,1.38万人。岚紫路(岚皋—紫阳)、权洄路(权河—洄水)穿境而过。1935年—1937年,洄水镇辖区曾是卢楚衡、陈秀风抗日义勇军联队发起地。2019年,农业总产值10625万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6384亩,产量5945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5157亩,产量606吨;茶园面积15660亩,产茶312吨;桑园面积3035亩,产茧10吨;园林水果种植面积2368亩,产量147吨;生猪存栏13697头,出栏17087头;羊存栏4366只,出栏5286只;家禽出栏55700只。每年商品魔芋种植面积2000亩,已建成紫阳佳欣魔芋产业有限公司,年加工鲜魔芋300余吨。境内水力资源丰富,已建成水电站4座,装机容量19500千瓦。可利用水域面积90万亩,建成流水养殖场4处,年养殖能力达80万尾。距镇政府北面1千米处有清代修建的廊桥——目连桥,附近有九塔十三碑、一百单八步,是独特的旅游景点,目连桥下关田库区开发的休闲垂钓场所已投入运营,茶道村茶叶观光园成功申报市级农业园区。
界岭镇 位于紫阳县南部,2017年,由界岭镇与斑桃镇合并为界岭镇。镇政府驻地斑鸠关,三面环水,形成天然的袖珍半岛,上有悬崖绝壁,冲天孤峰,峰顶有洞,因大量斑鸠在洞内筑巢而得名。东与岚皋县官元镇接壤,西与本县双桥镇相连,南与四川省万源市和重庆市城口县交界。总面积241.2平方千米,是紫阳幅员最辽阔的镇,辖8个村、1个社区,2950余户,1.2万余人。权洄路(权河—洄水)穿境而过。农业总产值8743万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9849亩,产量7665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841亩,产量190吨;茶园面积3780亩,产茶81吨;生猪存栏10380头,出栏14480头;羊存栏3669只,出栏3516只;家禽出栏42500只。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主要有杉、松等树种,有黄檗、板栗等经济林木,有党参、大黄等药材,有明鬃羊、娃娃鱼(大鲵)、山鸡等珍稀保护动物。矿产资源有石灰石、无烟煤、矾钛磁铁矿、墨玉、碧玉等,特别是绿板石藏量丰富,以其天然色泽和精美花纹畅销国内外。八道河干流和秀道河在斑鸠关交汇,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水量充沛,已建成发电站5座,装机容量18000千瓦。该镇出产的钢鳅鱼和苦荞酒是有名的特色食品、饮品。
双桥镇 位于紫阳县南部,由原双门区所辖桥镇、四坪、六合、解放等乡合并而建,2011年苗河乡并入双桥镇。东与洄水镇接壤,南与界岭镇和四川万源市的庙子镇交界,西与高桥镇相连,北与洞河镇和城关镇相邻。总面积184.4平方千米,辖10个村、1个社区,1.6万人。镇政府驻地双河场因有两座古拱桥而得名。权洄路(权河—洄水)穿境而过。2019年,农业总产值14652万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5953亩,产量8054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4455亩,产量539吨;茶园面积12426亩,产茶530吨;建立了闽秦和康硒天茗两个茶叶园区,提高了茶叶生产和加工质量;大牲畜存栏180头,出栏51头;生猪存栏19610头,出栏19080头;羊存栏5840只,出栏6238只;家禽出栏59700只。森林资源丰富,盛产厚朴、杜仲、天麻、党参等中药材,建成了6万亩厚朴生产基地,成立了厚朴产业协会。水力资源得到较好利用,已建成水电站4座,装机容量10800千瓦。2016年获“省级生态镇”称号,双河、四坪两村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文明村”,双桥镇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文明镇”。
高桥镇 位于紫阳县东南部,由原高桥区所辖的高桥、铁佛、龙潭等乡合并而建。东与向阳镇接壤,南与双桥镇为邻,西边和北边与高滩镇相连。总面积150.77平方千米,辖9个村、1个社区,2万余人。镇政府驻地高桥,因东、西河各有一座古廊桥而得名,廊桥为全木结构,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经修补,至今坚固结实。权洄路(权河—洄水)横贯南北、高铁路(高桥—铁佛)连接东西。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安康地委曾组织学生利用文艺演出的形式在高桥宣传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2019年,农业总产值13508万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3212亩,产量2683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8094亩,产量991吨;茶园面积12665亩,产茶591吨;桑园9041亩,产茧7吨;园林水果种植面积2050亩,产量162吨;大牲畜存栏391头,出栏77头;生猪存栏14618头,出栏23579头;羊存栏5990只,出栏7900只;家禽出栏70900只。境内煤、钛磁铁矿、硫铁矿、板石等矿产资源丰富,水力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已建水电站4座,装机容量3365千瓦。形成了6000人修脚队伍,在全国各地开修脚店1000余家,实现收入3亿元。培育裴坝、兰草重点旅游村,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建立了特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和电子商务服务站,保证了产品的销售渠道畅通。
红椿镇 位于紫阳县西北部,由原红椿区所辖的红椿、尚坝、深阳等乡合并而建。东邻焕古镇和向阳镇,南与高滩镇相交,西接镇巴县巴庙镇,北与东木镇接壤,总面积114.5平方千米。辖10个村、1个社区,4450户,1.74万人。渚河横贯全境,桑红路(桑树沟—红椿)为主要公路干线,紫燎路(紫阳—燎原)穿境而过,溯渚河而上的公路可直达汉中市镇巴县。2019年,农业总产值11738万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4865亩,产茶2495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6475亩,产量754吨;林特产品主要为茶叶,茶园面积27371亩,产茶797吨;已建成省级农业示范园区1个、龙头茶叶企业3家,创立知名商标2个,注册了“红椿香茶”品牌,建起了茶叶连锁店和营销点60余家;大牲畜存栏745头,出栏138头;生猪存栏12600头,出栏15000头;羊存栏5200只,出栏7500只;家禽出栏54700只。在渚河上已建成水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15000千瓦。引进钜源鞋服企业,办起了移民小区工厂,安置了大批人员就业。距集镇0.5千米处有山名“盘龙观”,因小石河水绕山数盘,蜿蜒曲折形似盘龙而得名,环境幽静,景色秀丽。
高滩镇 位于县域西南,由原高滩区所辖的高滩、牌楼、广城、万兴、白鹤、大坝、双柳、绕溪等乡合并而建。东邻高桥镇和向阳镇、南接四川省万源市,西与镇巴县毗邻,北与红椿镇接壤,总面积254.67平方千米。辖18个村、1个社区,共9700余户,2.8万人。襄渝铁路双线、包茂高速公路过境15千米,辖区内有火车站1座,高速服务区1处,横贯5个村。1949年,陕西省委和西北局城市工作部派共产党员杨实在高滩辖区建立过秘密联络站,策反了地方武装,为紫阳的顺利解放创造了条件。境内有黄瓜溪、竹瓜溪、渔溪河、绕溪河等河流从不同的方向流入任河,水利资源丰富,已建水电站7座,装机容量3600千瓦。2019年,农业总产值19542万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8445亩,产量6050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3812亩,产量1615吨;烤烟种植面积2000余亩,产量25万千克;茶园面积4234亩,产茶38吨;桑园面积6018亩,产茧40吨;园林水果种植面积1022亩,产量105吨;海拔750米以上地区盛产山茱萸、杜仲、黄檗等木本药材和生漆;大牲畜存栏552头,出栏177头;生猪存栏26871头,出栏34029头;羊存栏10030只,出栏15500只;家禽出栏103200只。境内矿产资源有花岗岩、石灰石、板石、煤炭、钒钛磁铁矿等;任河过境16千米,任河漂流被称为“陕南第一漂”,经36道险滩到芭蕉口结束,整个过程惊险刺激。
毛坝镇 位于紫阳县西南部,由原毛坝区所辖毛坝、新联、联合、青荆等乡镇合并而建。东接高滩镇,南邻四川省万源市大竹镇,西与麻柳镇相连,北边与瓦庙镇接壤。辖区总面积229.8平方千米,辖11个村、1个社区,6672户,2.01万人。毛坝镇自古以来是连接川陕的水陆交通枢纽,古有“弹丸之地控南北,跬步小镇连川陕”之说。1934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军第一纵队,从安康出发,在毛坝镇乱石子沟陷入国民党重围,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而全军覆没,留下了一段悲壮的历史。境内溪水河流45条,均注入任河。建有中小型水电站8座,总装机容量近3万千瓦。其中,毛坝关电站3台机组,装机容量2.4万千瓦。境内已查明有硫、铁、镁、铝、锰、铜、白沙金、毒重石、石灰石等矿种。镇东南5千米处有木兰峡。峡长10余千米,宽不足百米,是毛坝关水电站库区形成的人工湖,水平如镜,两岸青山壁立,风景如画。木兰峡东岸,是修通的竹山村“天路”。襄渝铁路和310省道贯穿全境,坎镇建有火车站;包茂高速公路穿越境内5个村。2019年,农业总产值13832万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5175亩,产量7426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7225亩,产量811吨;茶园面积8620亩,产茶212吨;桑园面积7190亩,产茧23吨;园林水果种植面积718亩,产量149吨;大牲畜存栏137头,出栏13头;生猪存栏20870头,出栏24730头;羊存栏6875只,出栏10565只;家禽出栏82800只。
瓦庙镇 位于紫阳县西部,由原毛坝区所辖的瓦庙、保坪二乡合并而建。东邻高滩镇,南接毛坝镇,西与麻柳镇相连,北与镇巴县观音镇接壤,总面积85.48平方千米,辖8个村、1个社区,3300户,1.35万人。土地革命时期,瓦庙辖区曾是红四方面军的活动范围。1950年4月,发生过瓦庙暴动,暗藏的反革命武装在以瓦庙为中心的毛坝、麻柳等地同时暴乱,被人民解放军和民兵清剿平息。朱溪河贯穿全境,河流分支众多,其干流上已建成水电站3座。2019年,农业总产值7454万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2875亩,产量5906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915亩,产量426吨;茶叶是主要林特产品,茶园面积2146亩,产茶90吨;园林水果种植面积360亩,产量98吨;盛产木竹笋、薇菜、香椿等十余种山野菜和杜仲、黄檗、枣皮、天麻、大黄等100多个品种的中药材;大牲畜存栏260头,出栏33头;生猪存栏16059头,出栏12394头;羊存栏4104头,出栏6417头;家禽出栏32600只。矿产资源有毒重石、板石、煤、铁、重晶石、石灰石等,储量丰富。
麻柳镇 位于紫阳县西南部,由原毛坝区所辖的麻柳和紫黄两乡合并建镇,镇政府驻地麻柳坝。东与毛坝镇接壤,西北与镇巴县相连,南与四川省万源市搭界。辖6个村、1个社区,共3000户,1.19万人。麻柳镇素有“秦川锁钥”之称,土地革命时期,曾是红四方面军的活动区域之一。在1934年的万源保卫战中,麻柳辖区有30多名青年参加红军,人民群众还把大量的军需物资送往前线,支援红军作战,水磨村五组的黄草梁现存有万源保卫战时的战壕。境内交通十分便捷,襄渝铁路一线和二线过境入川;包茂高速公路川陕段横穿境内,310省道从集镇穿过;通村硬化路面实现全覆盖。已探明煤、锰、高磷锰、铅锌、石灰石、黏土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已投入生产的湘贵锰业是紫阳工业生产的重点企业。2019年,农业总产值7938万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6420亩,产量4569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167亩,产量340吨。茶叶是主要林特产品,麻柳曾经是紫阳贡茶的重要生产地,该镇染房村曾年产茶叶16.78吨,是县内唯一年产10吨以上的村。全镇茶园面积14422亩,产茶380吨,建有6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大牲畜存栏285头,出栏139头;生猪存栏11200头,出栏16000头;羊存栏3495只,出栏3900只;家禽出栏41000只。2016年,省爱卫会授予麻柳镇“省级卫生乡镇”称号。
双安镇 位于紫阳县北部,由原蒿坪区所辖的双安乡和汉城区所辖的五林乡及金川乡的白马村、桐安村、三元村等地合并而建,总面积106.89平方千米。东与汉滨区牛蹄镇为邻,西以汉水为界,南与蒿坪镇接壤,北与汉王镇相连。辖12个村、1个社区,4435户1.79万人。紫石路(紫阳—石泉)横贯全境,村组水泥公路全覆盖。镇政府所在地距包茂高速公路蒿坪河出口15千米。土地革命时期,双安辖区是五马乡红色政权的控制范围,是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在紫阳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双安镇是我国第二高硒区,是紫阳富硒区的中心地带。主产玉米、水稻、土豆、红薯等,油料和杂豆产量也较大。富硒大米远销安康、西安等地,全镇年销售手工富硒薯类粉条250吨。2019年,农业总产值10978万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2840亩,产量6317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8920亩,产量959吨;茶园面积2530亩,产茶18吨;桑园面积14800亩,产茧23吨;园林水果种植面积2521亩,产量552吨;大牲畜存栏1077头,出栏300头;生猪存栏17112头,出栏29322头;羊存栏5495只,出栏8700只;家禽出栏69200只。在双河口村和林本河村实施紫阳县富硒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分别开展设施蔬菜、畜牧养殖、秦巴硒菇和科学管理4个小区建设,县委、县政府决定以双安镇富硒资源为依托,将设施蔬菜建设向整个林本河流域发展,建成千余亩设施蔬菜基地。
东木镇 位于紫阳县西北部,由原红椿区所辖的东木、燎原和汉城区所辖的三官堂等乡合并而建。东与焕古镇相邻,南与红椿镇接壤,西与镇巴县毗邻,北与汉阴县上七镇搭界,总面积128.5平方千米。辖11个村、1个社区,3600户,1.45万人。紫燎路(紫阳—燎原)穿境而过,水泥路村组覆盖率100%,与镇巴、汉阴及本县相邻镇都有水泥路接通。土地革命时期,东木是五马乡农会的辖区,红三十三军和红九军都曾在东木活动过。田坝河、木王河、西七元河、东七元河等4河并流,把境内分割为若干个小流域,大部分农户傍河而居,引水灌田,修塘养鱼。河谷地带土地肥沃,垂直高差相对较小,宜粮宜林,曾是紫阳的鱼米和桑麻之乡。2019年,农业总产值9869万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6359亩,产量5785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6850亩,产量813吨;茶园面积8922亩,产茶110吨;桑园面积5723亩,产茧4吨;园林水果种植面积165亩,产量34吨;大牲畜存栏799头,出栏130头;生猪存栏14923头,出栏18919头;羊存栏6415只,出栏10829只;家禽出栏70000只。矿产资源已探明60余种,板石资源特别丰富,与国外投资商联合开采的蓝黑板石畅销欧美,建起了标准化板石生产加工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