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之膳
《左传·庄公十年》中有一段著名的记事:“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 年)春,齐桓公派兵攻打鲁国。齐强鲁弱,因此一直隐居的曹刿(guì)请求鲁庄公接见,要向国君献破敌之计。乡人对曹刿说:“这是肉食者所谋之事,你参与其中干什么呀!”曹刿回答说:“肉食者往往鄙陋,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西晋学者杜预注解说:“肉食,在位者。”也就是说,身居官位、享有俸禄的人才能吃肉。孔颖达则注解说:“盖位为大夫,乃得食肉也。”大夫及其以上的阶层才能食肉。
《孟子·梁惠王上》篇中记载了一段孟子对梁惠王说的话:“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豚”是小猪,“彘(zhì)”是大猪。这段话的意思是:五亩的宅院,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的衣服了。饲养鸡、猪、狗不耽误它们的繁殖期,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了。普通百姓到了七十岁才有资格吃肉,可见肉食乃是有权位者的特权。
据《周礼》记载,周代有“庖人”一职,“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职责是掌管六畜、六兽、六禽,辨别它们的名称和毛色,然后供给周天子、皇后和太子的膳食。
庖人将禽兽进献给周天子食用称作“禽献”,食用方法精细到今天不可想象的程度:“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麛,膳膏腥;冬行鲜羽,膳膏膻。”
羔,小羊;豚,小猪;膳,烹调、煎和;膏香,牛脂,也叫牛膏。春天的时候吃小羊和小猪,用牛膏来烹调、煎和。据唐代学者贾公彦解释,春天草木、万物开始生长,羊羔和小猪正肥,但羔豚之时气太盛,而牛属中央土,因此用死去的牛的脂膏杀其气。
腒(jū),干腌的鸟肉;鱐(sù),干鱼;膏臊,犬膏,也就是狗的脂膏。夏天的时候吃干鸟肉和干鱼,用犬膏来烹调、煎和。这是因为夏天热而干燥,因此顺应时气食用这两样东西,但干鸟肉和干鱼时气太盛,而犬属西方金,因此用死去的犬的脂膏杀其气。
犊,小牛;麛(mí),幼鹿;膏腥,鸡膏,也就是鸡的脂膏。秋天的时候吃小牛和幼鹿,用鸡膏来烹调、煎和。这是因为秋天草木都结了果实,小牛和幼鹿食之而肥,因此吃这两样东西,但为防止时气太盛,而鸡属东方木,秋天草木即将枯萎,因此用死去的鸡的脂膏杀其气。
鲜,活鱼;羽,雁类;膏膻,羊膏,也就是羊的脂膏。冬天的时候吃活鱼和雁类,用羊膏来烹调、煎和。这是因为准备过冬的时候,鱼性沉潜、安定,冬天即将过完的时候,雁类又从南方新来,因此吃这两样东西,但为防止时气太盛,而羊属南方火,冬天火灭,因此用死去的羊的脂膏杀其气。
周天子的膳食真是精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