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五味令人口爽。”《孙子兵法·兵势》篇中写道:“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先民们早就总结出了食物的五种味道,即酸、苦、辛(辣)、咸、甘(甜),称之为“五味”。
五行理论诞生之后,古人又以五行配五味。据《尚书·洪范》所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水曰润下”:水之性乃是从上往下流以滋润万物,故称“润下”。孔颖达解释说:“水性本甘,久浸其地,变而为卤,卤味乃咸。”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盐碱地。在五行理论中,北方、冬天属水,因此“冬多咸”,冬天调和食物的时候,咸味要比别的味道多一分。
“火曰炎上”:火之性乃炎盛而上升,故称“炎上”。孔颖达解释说:“火性炎上,焚物则焦,焦是苦气。”在五行理论中,南方、夏天属火,因此“夏多苦”,夏天调和食物的时候,苦味要比别的味道多一分。
“木曰曲直”:意思是可以使木材弯曲或伸直。孔颖达解释说:“木生子实,其味多酸,五果之味虽殊,其为酸一也,是木实之性然也。”在五行理论中,东方、春天属木,因此“春多酸”,春天调和食物的时候,酸味要比别的味道多一分。
“金曰从革”:意思是金可以为人所用,顺从人的意志加以变更制作器具,而其本性不会受到损害。“革”即变更之意。孔颖达解释说:“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辛为金之气味。”在五行理论中,秋天、西方属金,因此“秋多辛”,秋天调和食物的时候,辣味要比别的味道多一分。
“土爰稼穑”:“爰”是曰、称为之意,土曰稼穑的意思是土地可以种植、收获庄稼。孔颖达解释说:“甘味生于百谷,谷是土之所生,故甘为土之味也。”在五行理论中,中央、夏秋之间的过渡属土。
据《周礼》记载,周代有“食医”一职,职责是负责调和天子的膳食:“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春、夏、秋、冬分别对应酸、苦、辛、咸四味,那么滑和甘是什么东西?
“甘”就是甜,用含有糖分的东西作为佐料来调和菜肴。贾公彦解释说:“中央土味甘,属季夏,金木水火,非土不载,于五行土为尊,于五味甘为上,故甘总调四味。”这也就是前文所述,土地生长庄稼,庄稼富含甘味,因此用甘味来调和其他四种味道。
“滑”则是使菜肴变得更加柔滑可口的佐料,其实就是米或某些谷物磨成的粉,米粉可使菜肴柔滑,因此古人还用米粉作化妆品用,将其涂到脸上,可使脸部光洁柔滑。今天人们做饭时经常使用的芡粉也就是“滑”的一种。正如贾公彦的解释:“滑者,通利往来,亦所以调和四味。”
《礼记·内则》篇中规定,媳妇侍奉公婆吃早饭的时候:“饘、酏、酒、醴、芼、羹、菽、麦、蕡、稻、黍、粱、秫唯所欲,枣、栗、饴、蜜以甘之,堇、荁、枌、榆,免、薧、滫、瀡以滑之,脂、膏以膏之。”
“饘(zhān)”是稠粥,“酏(yǐ)”是稀粥,“醴(lǐ)”是甜酒,“芼(mào)”
是可供食用的野菜,杂肉为羹,“蕡(fén)”是大麻籽,熬成汤。询问公婆喜欢吃以上哪种食物,然后进献给公婆。
“饴”是饴糖,用麦芽制成的糖。孔颖达解释说:“以此枣、栗、饴、蜜以和甘饮食。”枣、栗、饴、蜜都是甜食,添加在公婆的饮食中,用来调和味道。这就叫“甘”。
“堇”是一种野菜,即堇菜,“荁(huán)”也是堇类的野菜。所不同的是,冬天用堇,夏天用荁。“枌(fén)”是白榆树,“免”指新生的植物,“薧(kǎo)”指干的食物,“潃(xiǔ)”和“瀡(suǐ)”都是指用淀粉拌和食物。
孔颖达解释说:“用堇用荁,及枌、榆,及新生、干薧相和,滫瀡之,令柔滑之。”也就是说,视季节的不同,或用新生或用干枯的堇、荁、枌、榆这些植物制成淀粉,拌和在公婆的食物中,使食物更加柔软滑爽。这就叫“滑”。
脂、膏都指从动植物中提炼出来的油脂,所不同的是,“凝者为脂,释者为膏”,凝固的称作“脂”,稀释的称作“膏”。将脂、膏浇淋在公婆的食物之上,使之更加香美。
《礼记·礼运》载:“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所谓“六和”,即指以滑、甘调和酸、苦、辛、咸四种味道;所谓“十二食”,是指人在一年十二个月中所吃的不同食物;所谓“还相为质”,“质”是本的意思,每月月首,选择适合此一季节的食物为本,十二个月循环往复地食用,只有这样才能使饮食遵循四季的变化,才是健康的饮食习惯。
《黄帝内经·素问》第三篇《生气通天论》中早就指出过:“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因此调和五味乃是中国传统饮食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