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土壤参数测定
4.2.1 在进行接地极论证和设计时,应测定的接地极址土壤主要物理参数包括大地电性特性及其结构(含表层土壤电阻率和深层岩石电阻率),土壤热导率、热容率,土壤最高温度、湿度,地下水位等。
4.2.2 土壤电阻率应采用现场物探法测量。常用土壤电阻率参数的测量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E.0.1条或第E.0.2条的规定。
在测量中,仪表精度、外业观测、误差检验、数据校正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和《电力工程物探技术规程》DL/T 5159中的有关规定。
4.2.3 土壤电阻率参数测量范围宜大于接地极面积的2倍,且不宜小于1km2,最大测量极距不宜小于1000m。
4.2.4 测量土壤电阻率参数宜分别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布线测量,并应分块分层进行。对土壤类别界面清晰的地带,可根据土壤类别分层测量其电阻率;对土壤类别界面不清晰的地区,应分块分层测量。
在电压探针极距大于300m的情况下,应采取措施,减少地中干扰电流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保证测试结果误差不大于5%。
4.2.5 在测量土壤电阻率时,同一测点和同一测深极距应交换电源接线极性,分别读取两次测量数据;当两次测量数据差别大于5%时,应重复测量。
4.2.6 对于水平(沟)型埋设的接地极,宜实地测试电极埋设层土壤电阻率参数季节系数。
4.2.7 应测量大地电性特性参数及其结构,探测范围不宜小于2倍的接地极占地面积,探测深度不宜小于数十千米,勘探方法可采用大地电磁法或电位拟合法。两种勘探方法可按本标准第E.0.3条和第E.0.4条的规定执行。
4.2.8 应测量电极埋设层土壤热容率,测量方法可按本标准第E.0.5条的规定执行。
4.2.9 应测量电极埋设层土壤热导率,测量方法可按本标准第E.0.6条的规定执行。
4.2.10 土壤自然最高温度宜通过实地测量或从气象部门获取。在测量地温时,宜采用热敏电阻温度计,测量地下2m处土壤夏季的最高温度和冬季的最低温度。对于没有地热源和四季分明的地区,土壤自然最高温度可按该地区历年高温季节的平均最高气温降10℃取值;土壤最低温度可按该地区历年低温季节的平均最低气温加10℃取值。
4.2.11 对于潮湿低洼的接地极址,应通过测量获取土壤的湿度(或地下常年水位)、Cl-、离子含量和pH值等参数。当接地极作为阳极运行时,还宜测量极址土壤的电渗透系数。
4.2.12 宜采用钻探方式进行地质勘探,探明极址土壤类型、覆盖层厚度。勘探范围应满足接地极布置要求,勘探深度宜至基岩。
4.2.13 应测量1∶1000或1∶2000地形图,测量范围应满足接地极布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