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三步打通理科思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孙子兵法战略观


战略与战术

理科学习,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问题越复杂,能否运用有效的策略,对于解决问题就往往越重要。搬几块砖不大需要策略,但赢得世界杯冠军就不同了。


这里所谓的「策略」,可以粗略的理解为,解决问题的思路。


而策略又分为两种:战略和战术。


  • 战略:全局性的策略
  • 战术:局部性的策略


例如高中数学的学习,先学哪个模块后学哪个模块,是自学还是跟着老师,选择什么教材参考书,如何选择教材参考书,这些都是全局性的策略问题。反过来,一道题不会怎么办,一个知识点不理解怎么办,这些是局部性的战术问题。


读三国,刘备许昌大败,带着残兵败将逃到水边,刘备说:「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刘备。备之命窘,累及诸君。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君等何不弃备而投明主,以取功名呼?」众皆掩面而哭。


那是建安5年,刘备40岁。从28岁结识关张打黄巾,已经12年。尽管连曹操也认为他「世之英雄」,却连根据地都没有。


然后,刘备三顾茅庐,遇到了诸葛亮。


刘备问诸葛亮说: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诸葛亮回答: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在这短短的谈话中,包含了:


  • 根据地战略(荆州益州)
  • 外交联盟战略(连孙抗曹)
  • 军事战略(天下有变,荆州益州两路出兵)


给刘备指出了整体思路,所以刘备「如鱼得水」。


理清思路事情就好办了,从隆中对到打下益州天下三分,只用了7年。


战略与资源

我们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例如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哪怕不吃饭不睡觉,学习时间最多也就是一天24小时。这样一来,到底如何将好钢用到刀刃上,就至关重要。


一个清晰的战略,能够帮助你将有限的资源,加以充分的利用。


例如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战略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有了这一条,假设有天情报说广州兵力空虚,要不要打?通常应该是不要,因为它不符合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


那么为什么要有这个战略呢?


因为共产党的主要支持力量,在农村;国民党在城市力量强大。同样的人力、物力,去打广州,可能也能造成一些影响,但是哪怕拿下了城市,共产党在城市里缺乏支持,再加上国民党肯定会反攻,还是要退出来,而且有人力、物力的损失。


反过来,用这些资源去经营农村,那么可能就会开辟一块新的根据地,把农民发展起来,建立政权,产生新的兵源、财源,一步一步壮大自己的力量。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基于这样的战略。


有清晰战略的人、组织,他们做事情往往重点分明,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他们知道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更能产生高回报的领域,这必然意味着,要放弃很多其他的机会。


反过来,没有清晰战略的人,背后往往是缺乏明确的优先级,习惯于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被动的对紧急情况做出反应。看上去可能很努力,例如一会学数学、一会学英语,但未必真正的产生了好的效果。


机会主义倾向

跟「长期战略驱动」相对的,有一种情况叫做「机会主义」。


所谓机会主义,就是行为被各种外部机会驱动。举个例子,炒股的时候,很多人是看到一个股票,有个「利好消息」,就赶快去买,因为觉得「是个机会」。然后另外的消息出来,又去跟风,手头的股票换来换去。


再比如家长,热衷于打听升学考试的消息。今天听说教育部门可能要加大自招,就赶快让小孩学奥数。明天听说高考要降低理科难度提升语文比重,就让小孩补语文。一有个风吹草动,哪怕是八字没一撇的消息,整个人就被调动起来了。


机会主义导向的人,通常都有心态不稳的问题。因为他们的情绪、行为,严重依赖于外界的各种变化。


而且,因为这种短期驱动的倾向,他们很难聚焦于长远,去做那些对长期至关重要的基本工作。例如靠各种消息炒股的人,很难去研究什么公司,是有高度的成长潜力的。每天热衷钻研小中高升级政策有啥变化的家长,也很难静下来去思考,到底怎么培养爱学习爱思考的小孩。


这样一来,他们所「投资」并且期望有高回报事物的基本面,往往成问题。例如手头的股票本质上就是平庸公司,自己的娃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学习习惯成问题。自然就难以成功,这样一来他们的心态就更容易失衡,更关注各种「机会」希望神奇翻盘。


严重机会主义倾向的人,往往是赌徒心态。不愿意投入扎实的基本工作,而是希望以小博大,占便宜,甚至一把翻盘。这就像家长听说有小孩讲了个故事打动了面试官上了哈佛,于是第二年一堆类似的故事。


这种赌徒心理,导致人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也就是共产党说的「左倾机会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


所谓「左倾机会主义」,就是盲目乐观、激进。例如炒股,觉得「抓住这个机会就能稳赚了」。所谓「右倾机会主义」,就是过度悲观、消极。从炒股上来说,就是觉得市场完蛋了自己再也起不来了。


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往往会在这两者之间切换,取决于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例如成绩好,就觉得一切顺利自己很牛逼;而成绩差竞争激烈,就觉得自己不行没机会了。


学习中的赌徒心态

今天在中学学习出现的很多问题,本质上,是因为家长、学生和学校,普遍在赌。


教育关注的是人的长期成长,应试教育关注的是短期成功,应试教育其实不是教育。


当一个人单纯为了应试而学习,其实他已经是忽略了学习的基本意义(发展自己),而押宝于搞定一个好学校,博一把。


例如家长觉得,虽然应试教育很糟糕,但是没办法啊,好学校就那几个。无论如何,先拼上去再说。


问题在于,本身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就是稀缺的。大多数人都来参与零和竞争,那就注定大多数人是输家。


一个人进了赌场,很努力,大多数时候并不能改变,他还是输家的事实。


不赌,才是关键。


例如高中三年除了刷题就是刷题,这样的学生和家长很难不焦虑。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除了刷题也没学到什么。万一考砸了,那就问题大了。


当然今天这个时代,对于条件尚可的家庭,看上去还有留学一条路。但往往依然是赌,如果一个人现在不关注学习本身,换一个环境就指望有改变,那多数时候是自欺欺人。


这时候关注「基本面」,和关注「外部机会」的真正差异就出来了。


关注基本面的学生,例如有好的学习习惯、思考能力,哪怕偶然落考了,也不是大问题,例如还是可以考上一流的高校。但三年只是刷题的人,那就可能从心态和能力上双重垮了。


上兵伐谋:必以全争于天下

谈到战略,就要谈到「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时代。一直到今天,依然是世界顶尖的战略著述。


学者曾经怀疑,这本书是后人伪作。因为在那个时代,几乎所有著作,都是散文集,缺乏严密的内在结构。而「孙子兵法」不同,全书可以分为几个大的部分,逻辑缜密,环环相扣。单纯从这一点,已经超越了那个时代。


一直到山东银雀山的考古发现,才确定孙子兵法并非后人的伪作。


而孙子的战略思想,更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也超越了单纯的军事范畴。在美国亚马逊上,它的英文版,是哲学类排名第一的畅销书。


孙子战略思维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全胜思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必以全争于天下」。


那么到底什么是「全」呢?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理解「用兵之害」。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应试教育,就是典型的「钝兵挫锐」。学生天天都在学习,晚上还要加班加点。看上去努力,其实人都疲了,士气低落,效率不高。而且这种情况持续,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也占用了大量时间精力,难以让学生有生活、有发展。


那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孙子提出了他的见解: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说「上兵伐谋」,要「兵不顿而利可全」。兵不顿,是低成本;利可全,是高收益。这两者结合,就是「全胜」。


对我们学习而言,也需要「全胜」:


  • 成绩优异
  • 告别题海战术
  • 爱上学习和思考
  • 构建一流的学习和思考能力
  • 不仅仅是中学成绩出色,更打下人生的学习基本功、基础知识体系
  • 大幅度减少应试时间,学有余力发展兴趣爱好
  • 保持心理健康,避免因为应试压力导致的严重心理问题,有高度的愉悦感幸福感


这就是追求教育和学习的「兵不顿而利可全」。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前面「兵不顿而利可全」,是从结果的维度来看,是「结果的全」。而要做到这一点,则要追求「过程的全」。用孙子的话来讲就是: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孙子把军队分为两种:胜兵和败兵。这个划分不是从最终的结果,而是从对待作战的态度。


出色的军队,是做好了确保胜利的各项工作,再开打。而平庸的军队,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场再说,说不定就打赢了呢?


前者很大程度上,是稳赢,因为已经有了必胜准备,才开打;而后者,更像是赌博,寄希望于临场发挥而非充分准备。


战争的胜负,决定性因素不在战场之上。


回到学习领域,大多数人,都是「败兵」,看上去在学习,但是并没有做好「先胜」的准备。你天天在刷题,别人也在刷题;你在上补习班,别人也在上补习班。凭什么赢的人,一定是你呢?


如果你问大多数学生、家长、老师,他们「先胜」的逻辑是什么,很少有人能给出强力的答案,更多的是诸如「要认真」之类的话。


大多数人,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对于「胜利战略」,都是稀里糊涂的。输的人固然是稀里糊涂,那些考上各种重点学校的人,其实大多数也是稀里糊涂,缺乏明确的思路。只是因为整体的竞争水平低,矮子里面拔高汉。


治军与打仗

在隆中对后,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主要负责后勤行政、外交方面的工作。


公元前22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起兵攻打东吴,被陆逊火烧连营,兵败病逝白帝城,临终托孤诸葛亮。


此时刘备集团的人才,军队,地盘,因为两场战争失败,已经损失惨重。曹魏和东吴也有入侵之意,蜀地人心惶惶。


诸葛亮临危受命,除了政治,也全盘抓起了蜀汉的军事。


当时,蜀汉和魏的实力,差距很大。从人口角度,蜀90万,魏460万;从兵力角度,蜀最多能出兵10万左右,魏最大70-80万。


大多数人看到这个对比,基本上直接吓跪了。然而,在稳定了蜀汉形势后,诸葛亮进行了一系列北伐。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分兵派马谡守街亭失败,留下了「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此后的几次,蜀汉在战斗中都占了上风。魏军要么坚守,要么尽量避免与蜀军作战。


鉴于双方的实力差异,诸葛亮出兵的目的,并非直接攻克魏国,收复洛阳长安。而是通过进攻,调动魏国的资源,阻碍魏国发展,引起曹魏内部的混乱和内乱,从而削弱曹魏,制造进一步的机会。


这就像打游戏,有些时候并不是旨在攻克地盘,而是频繁进攻骚扰,阻碍对方生产发展。


打过战略游戏的人可能知道,这种骚扰战术,挺让人讨厌。为了防止随时的进攻,要花费资源造兵,平时又没啥用。但不准备,又怕来了损失太大。


诸葛亮就这样,几次北伐,每次魏国都要调集大军,打乱生产,苦不堪言。而诸葛亮军队来了,往往是直接收割魏国的粮食,吃的差不多就回去,没什么损失。当然粮草后勤也是蜀汉的大问题,没法长期攻坚,导致这种侵扰战略才是最优的选择。


曹魏被这种打法也是搞得苦不堪言。诸葛亮五丈原病逝之后,魏国皇帝就开始大修宫室,追求个人享受了.....换个角度,前面估计也是憋坏了。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曹魏干脆不在诸葛亮来的时候,直接正面硬刚,打掉蜀军不就好了嘛,一劳永逸。要知道蜀国本来人口少,出不了多少兵。


对于魏国而言,与蜀汉的战场,是他们的西线。蜀军仅有步兵,而魏军则有骑兵、步兵,而且西线的军队数量也多于蜀军。看上去怎么也是对曹魏有利。


他们没办法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诸葛亮治军一流,训练了一支非常强悍的军队。用古人的评价来说:


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


诸葛亮是吃透了孙子兵法,「胜兵先胜而后求战」。他带兵出场,已经是有充分的准备了。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训练出「止如山,进退如风」的军队。


这样的军队,魏国想要正面硬刚,哪怕兵力占优,同时有步兵和骑兵,也是难以打赢。


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他敢带兵出来,基本上已经有把握了,就不怕你硬刚。


在第四次北伐时,魏国主帅是司马懿。司马懿这人也是孙武的好学生,既然「胜兵先胜而后求战」,那没把握,我就坚决不打,保持距离还不行吗,等你粮食没了自然就走了。


诸葛亮看到这种情况,就故意收缩军队,暴露各种弱点给魏军。魏国将领看到了,觉得我靠你也太嚣张了,看我摁死你,纷纷要求出兵。司马懿也知道诸葛亮肯定是诱敌,但看着破绽卖的这么大,觉得自己怎么也能吃定吧,那就打。


这一打结果就是:


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司马懿)还保营。


所以第五次北伐,司马懿学精了,无论如何,就是不出战。


学习中的治军和打仗

在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重点是打仗能掐会算,出奇谋。例如三把火: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藤甲兵。


这种「奇谋」类的故事,往往是编造或者来源于其他将领。然而老百姓特别爱听,觉得好热闹诸葛亮好厉害(古代三国演义很大程度靠说书传播)。


然而诸葛亮卓越的体系建设能力,例如前面说的治军能力(打造高素质军队),在三国演义中却没有提及。但考虑到受众也不奇怪,毕竟跟老百姓讲军队体系建设,这个貌似完全提不起兴趣。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司马懿去查看蜀军留下的营寨,感叹诸葛亮「天下奇才」。后来西晋、唐朝等也学习诸葛亮的治军法,来训练军队。


在学习中,也有「治军」和「打仗」。


学习中的军队,就是知识体系。


所谓知识体系,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整体构成的知识网络。



在知识体系中,有三类基本元素:


  • 知识点(例如「整数」、「分数」、「总分总结构」这样的知识概念)
  • 案例(案例是知识点的应用场景,例如数学物理中的各种题目、语文中的各篇阅读材料)
  • 相互关系(知识点之间、案例之间、知识点与案例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整数与分数的关系是什么」)


注意,不仅仅知识点是知识,案例/题目、相互关系也往往是知识。例如数学的各种典型题目(案例),也是知识体系中重要的部分。


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就是他的「知识军队」。而升级考试,则是打大仗。有一支强悍的军队,是胜利的保障。


日常的考试和刷题,看上去是在打仗。其实根本的目的,是在练兵。能不能通过上课、考试、做题,把自己的知识体系打造的更强大,才是意义所在。


换句话说,日常检验一个人的学习效果,关键指标不是考试多少分,而是知识军队(知识体系)建设得怎么样。


那么,到底如何评估知识体系建设的质量呢?这就需要理解,知识体系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