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三元扩散水跃
§4.3-D Hydraulic jump of difusion flow
底流消能的主要消能工是消力池。由于低水头闸坝工程,常采用上斜下平的消力池,故按池中水跃位置可分为4种类型:一般平底自由水跃;水跃首尾分别位于变坡点的上、下游,称为折坡水跃;水跃首端在斜坡上,而跃尾正好在斜坡与水平底板的交界处,即临界斜坡水跃;水跃首、尾端均位于斜坡上,是典型的斜坡水跃。以上4种水跃在实际工程中均可能出现,尤以折坡水跃为最多,因为工程界常将它作为消能设计的控制条件。而平底水跃则是最基本的,实际消力池的深度和长度,多以此种水跃作为依据。考虑到这些情况,加上实际工程的三元特性,因此本节着重分析平底扩散水跃和折坡扩散水跃的水力计算,作为对前人研究的补充。
一、平底扩散水跃
如图2-17所示,沿用动量原理可以写出平底扩散水跃的动量方程式
或
式中 v——断面平均流速;
α——动量修正参数。
图2-17 平底扩散水跃示意图
式(2-37)和式(2-38)的关键是对侧壁作用力2Rx的处理问题,因为它需要预知或假定水跃水面线的形状。有人曾尝试按矩形、梯形、抛物线、椭圆和二次多项式等各种水跃水面线轮廓来计算侧壁反力,但不是假定与实际不符而失其精确性,就是计算方法过于繁杂而失其实用性。为简便实用起见,不妨略去侧壁反力不计,至少对宽度较大或翼墙扩张角较小的闸坝,误差不会太大。这样一来,再根据弗劳德数,整理后可得
根据平面上圆弧闸门控制的扩散水跃试验,其流速分布的不均匀程度随着扩散角的增大而增大,这里可取α1=α2=1.5,代入式(2-39)后,即得到平底扩散水跃的共轭水深关系式为[1]
试验验证结果见图2-18,与式(2-40)计算结果尚属一致。在原有实验基础上,补充一些新的资料,再加上他人的资料,一并点绘在对数纸上,见图2-19。图中纵坐标η'/η,表示平底扩散水跃与二元平底水跃共轭水深的比值,横坐标b1/b2即平底扩散水跃前后的宽度比。
根据图2-19,得出平底扩散水跃共轭水深的经验公式为
或
式(2-41)和式(2-42)的适用范围是,Fr1=2~4.5。当时,即为熟知的二元平底水跃的计算共轭水深公式(2-43),即
图2-18 平底扩散水跃共轭水深关系
图2-19 η'/η-b1/b2关系曲线
实际上,式(2-40)与式(2-42)是等价的,只是式(2-42)比式(2-40)简易明了,更便于记忆。
水跃长度,是决定池长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二元平底水跃的长度来说,目前经验公式很多,而对平底扩散水跃的长度,研究得还不多。文献[1]综合20个水工模型试验的资料点绘在图2-20上。图中点子分散的主要原因,是这些资料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各人对水跃长度的判别标准不同。尽管如此,跃长的变化趋势还是合理的,即与跃尾的水深比值,随着弗劳德数增大至某一值后逐步变小。因此,据图2-20的曲线求得平底扩散水跃(扩张角<30°)的长度公式为[7]
图2-20 扩散水跃长度关系图
若式(2-44)计算嫌烦,不妨采用如下的经验公式[8]
式(2-45)的适用范围与式(2-42)一样,当时,则为二元平底水跃的最大长度,即Lj=5h2。
计算表明,若取和Fr1=4,则由式(2-44)和式(2-45)计算所得的水跃长度分别为4.50h2和4.35h2,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此外,试验表明,若池中加设齿墩等辅助消能工,则跃长将显著缩短,在三元扩散情况下,效果更为显著,见图2-20。
二、折坡扩散水跃
前已指出,这种水跃在实际工程中最为常见,而其理论分析也最为困难。原因是斜坡上的水跃体积是个变量,不可能用数学式子表达。金兹瓦特(Kindsvater,1944)曾对二元临界斜坡水跃作过分析,见图2-21(a),并得出以下半经验半理论公式,即
关于斜坡水跃长度,金兹瓦特建议采用
图2-21 折坡消力池水跃示意图
式中符号意义见图2-21,其中i0=tanθ,ϕ为水跃形状系数,公式的计算精度主要取决于ϕ。随后,普雷德(Bradley,1977)通过94组试验,提供图2-22的经验曲线ϕ=f(i0)后,金兹瓦特公式才得以推广应用。
图2-22 i0-ϕ关系曲线
对于分析难度较大的折坡水跃,长期以来,工程界一直查用普雷德的试验曲线(图2-23),图中h2是虚拟的平底自由水跃的第二共轭水深,h2B为折披水跃的共轭水深,Ls是从跃首到斜坡末端的距离。查算法的缺点是不可能显示大到何值,即会发生LB=LC,也即折坡水跃转变为临界斜坡水跃,见图2-21(b),故使用时容易混淆两种不同的水跃类型而产生误差。
图2-23 折坡水跃的图解
图2-24 K=f( ,i0)关系曲线
王瑞彭对折坡水跃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通过分析得出了下面半经验半理论公式[9],即
式(2-48)与式(2-46)基本形式相同,只是在式(2-48)右端根号内的分母项多了一个K值。同时,引用普雷德试验资料,通过反算作出的经验曲线(图2-24),由图可知,当Ls=0、i0=0和θ=0时,K=0,代入式(2-48)即得平底水跃共轭水深比的关系式。当θ>0,K=1,式(2-48)与式(2-46)相同。可见,式(2-48)是以平底和临界斜坡水跃作为上下限,在理论上是正确的。我们根据江苏高良涧闸试验资料验证了式(2-48)的准确性。
应该指出,式(2-46)或式(2-48)都是建立在二元水跃的理论与试验基础上,对于实际工程的三元扩散水跃是否有效,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下面用试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试验布置和部分试验结果见图2-25。为了达到最大扩张角度,以与实际工程翼墙扩张角相近,采用在平面上为圆弧闸门控制,两侧均为直立式翼墙,出口门宽22cm,经预备试验认可,翼墙扩张角不宜大于10°,否则极易产生斜浪,影响试验精度。翼墙扩散段内消力池底板为1∶4斜坡,出翼墙后紧接平底护坦。试验时先施放某一固定流量,调节下游水位,使水跃跃首分别落在斜坡不同位置上。然后,测量跃首处流速、水深及尾水深度,最后绘制水跃纵剖面线。
图2-25 斜坡扩散水跃部分实验结果(单位:cm)
1—平底扩散水跃;2—折坡扩散水跃;3—临界斜坡扩散水跃;4、5、6、7—斜坡扩散水跃
根据上述试验,如果在式(2-46)、式(2-47)和式(2-48)的右端分别乘上扩散因数,则可推广应用于三元扩散水跃,修正后的公式为
当K=1时,同样可用来计算值。
【例】 高良涧进水闸共计8孔,每孔净宽9.2m,由弧形闸门控制。8孔齐步开启1.5m,上游水位13.00m,泄洪量为800m3/s时,设计要求跃首控制在消力池斜坡中段(即斜坡与平底交界点以上6m处),试求在这种情况下,消力池水深需多少?
【解】 已知:q=9.8m2/s,v=9.8m/s,h1=1m,则
计算步骤如下:
先由图2-22查得ϕ=1.58,然后根据式(2-49)取K=1计算h2c值,得
即
h2c=8.30×1=8.30m
再由式(2-50)计算LB值,得
因,查图2-24得K=0.42,将已知数据代入式(2-49)算得
或
h2B=4.68×1=4.68m
实测跃后,水深为4.8m,计算误差在±5%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