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消力池底板厚度
§7.Thickness of bottom of stilling basin
闸坝工程的消力池底板厚度,必须同时满足抗冲和抗浮要求。前者取决于作用在底板表面的水流冲击力,后者则取决于作用在闸基的渗流扬压力。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其分析方法也不同。现在分述如下[14]。
一、按抗冲要求所需的底板厚度
这里用冲量原理作为分析的基础。消力池的水流冲击力,是由于消力池首、尾两端的动量骤变而引起的,即
因为v1≫v2,可略去v2不计,且v1=2gΔH,ρ=1t/m3,g=9.8m/s2,并设α1=1.1,代入式(2-63),则得单宽消力池的水流冲击力为
式中 ΔH——上、下游水位差,m;
q——单宽流量,m2/s。
表2-2列举了国内15个水闸的有关资料,并按式(2-64)计算单宽冲击力。这些水闸都是修建在软土地基上,故彼此具有可比性。由表2-2可见,国内大中型水闸的消力池首端底板厚度一般在0.5~1.0m之间,池首弗劳德数Fr1=2~6,水流冲力F=5~30tf/m。总的趋势是池首底板厚度随着冲力增大而增大。为便于同现有公式进行比较,将冲力F开方,然后绘制关系曲线,见图2-39。由图2-39可见,国内水闸的绝大部分点子落在图中Ⅱ、Ⅳ两条直线之间,其中黑点子表示经过实践考验的水闸。
根据图2-39,可以按抗冲要求得出池首底板厚度的经验公式为
式中 K——系数,在0.15~0.25之间。
如与常用公式进行比较,式(2-65)可改写成
式中 K1——系数,K1=0.5K,其值在0.11~0.18之间,视建筑物等级与地基土质
而定,国内水闸设计规范中的K1值为0.18~0.20。
表2-2 国内水闸资料统计表
① 实际通过最大流量。
为了对式(2-65)的适用性有进一步的认识,不妨举几个实例说明。图2-39直线Ⅱ以上的2、4两座水闸,即江苏的皂河闸和刘老涧闸,这两座闸的底板厚度所以大,是因为按抗浮要求确定的,而直线Ⅳ以下的5、7两座水闸,即江苏的三河闸和万福闸,它们的底板厚度偏小,倒是值得注意的。至于苏联早期水闸消力池底板厚度普遍偏大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对消力池内的脉动压力估计过高所致,特别在当时对“点”与“面”的脉动幅值缺乏正确的认识。5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量测仪器的进步,苏联专家们已经察觉到这一点。1957年,苏联И.И.塔拉依莫维奇通过苏联水闸的统计分析,得出修正后的池首底板厚度的计算公式与式(2-65)相同,只是系数K=0.4,相当于图2-39中的直线Ⅰ。若按此计算,国内大多数水闸的池首底板厚度均嫌不够。然而,经过数十年来的运行考验,这些水闸的消力池大都完好无损。说明应用式(2-65)计算池首底板厚度是安全经济的。
此外,从冲力观点来看,消力池底板的首端和末端采用同样的厚度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冲力总是随着消力池的纵向距离而逐步减弱,直至水跃尾部接近消失。所以,该处的底板厚度只需满足构造厚度即可(一般不小于0.5m)。至于首、末端池底板厚度的比值,一般规范建议为2∶1,这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江苏水闸的底板末端厚度多为0.5m,按此推算,首端厚度应为1.0m,相当于在的范围内(图2-39)。其他平原地区的水闸也基本如此。
图2-39 t-
二、按抗浮要求计算消力池底板厚度
消力池的底板厚度,除满足上述抗冲要求外,尚需校核在闸基渗流作用下底板的强度及其稳定性。具体说,底板各点的扬压力需与底板自重及其上的水重相平衡,其厚度计算方法及考虑的适用情况,可参考第五章第五节。
从抗浮观点来看,采用等厚度的消力池底板同样是不合理的。因为在底流消能情况下,为获得较好的消能效果,总是把水跃控制在消力池斜坡末端。这样,斜坡上的扬压力总是大于其他部位,特别是在跃首部位。因此,消力池斜坡段的底板厚度大于乎底段才是合理的。这一结论与前述抗冲要求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水闸消力池底板厚度的设计,大体上可分作两步:首先,按抗冲要求初步确定底板厚度;其次,根据抗浮要求校核整块底板的稳定性。然后,取两者之中的大值,确定底板的最终厚度。尽管如此,在确定消力池厚度方面,目前仍存在着相当大的不确定因素,诸如:材料强度、施工质量、地基性质和防渗措施的有效性等。因此,选用适当的安全系数还是必要的。
三、应用实例
【例】 三河闸是江苏最大的水闸,现有池首厚度只有0.5m,鉴于工况和水情发生变化,决定对该闸进行全面加固,而消力池底板加厚即其中之一。试计算消力池底板厚度。
【解】 根据加固后的设计标准,最大单宽流量q=19.05m2/s,上、下游水位差ΔH=3.30m,代入式(2-65)得池首底板厚度(三河闸是大型重要工程,取K=0.25)为
设计加固的池首底板厚度为1.0m,与上述计算结果基本相符。故从抗冲角度出发,可以认为设计的加固厚度是合理的。下面根据抗浮要求再来校核消力池底板厚度。
根据三河闸的运行工况,即使泄洪流量为12000m3/s,上、下游水位差也不过3.30m(上游水位17.00m,下游水位13.70m),加上脉动压力,最大水位差也不会超过4.00m。但当闸门全关、下游无水时,上、下游水位差可达6.00m(上游水位13.50m,下游水位7.50m),故从抗浮观点来看,这种情况是最不利的,应作为安全校核的重点。
为了取得闸底渗流扬压力数据,我们进行了简单的二向电算,根据计算所得的等势线分布,结合上述最不利工况,绘制消力池底板上的扬压力分布,见图2-40。然后,对消力池底板厚度的安全性作出判断(表2-3)。可见,只要现有滤层排水失效率控制在10%左右(即η=10%),则消力池加固厚度除能满足抗冲要求外,也能满足设计的抗浮要求;若失效率达到15%,则消力池斜坡部分勉强能满足要求,而平底部分不能满足要求;若失效率超过20%,则斜坡和平底两部分均不能满足要求。
图2-40 闸门全关时消力池底板扬压力分布
表2-3 消力池底板厚度校核表
注 1.校核标准上游水位13.50m,下游水位7.50m(闸门全关);
2.设计加固厚度:斜坡0.6~1.0m,平底0.6m;
3.取混凝土底板的比重为2.4。
综上所述,消力池加固厚度能否满足抗浮要求,关键在于滤层排水的有效性。当然,从三河闸现有消力池底板完好无损这一事实来看,滤层排水的有效性似乎得到确认,但上、下游水位差从未达到过6m,这一事实亦不能忽略。再者,有些水闸虽已超过危险指标而尚未破坏的事例也是存在的。因此,趁消力池加固之机,认真检查一下滤层排水的有效性,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持排水孔的畅通,这是完全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