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河工程拆迁集中安置的做法和体会(江苏省)
江苏省高邮市水利局
徐一斌 王祖勋 尤华
一、背景与问题
南水北调三阳河工程在江苏省高邮市境内长28.25km,涉及5个镇24个行政村(社区),共需拆迁居民住房640户4.95万m2,涉及人口1906人。为使新建河道与原南段已开挖的三阳河顺直贯通,河道工程需穿越三垛、临泽两个千年古镇的中心部位,将其一分为二。其中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三垛镇拆迁任务最重,需拆迁安置364户,涉及人口1116人,搬迁企事业单位27家,停产停业人员104人,总搬迁量占全市总量的60%以上。该镇在江苏省实施三阳河小通工程时,已实施过一次拆迁安置,部分居民和企业面临二次拆迁;还有较多拆迁户持观望态度,静待安置政策出台。
经前期调查摸底,发现的具体问题有:一是少数拆迁户年老体弱,身边无子女,无力自行实施拆建;二是少数房屋拆完后,优惠政策未落实到位,建房手续拿不到,不能开工;三是涉及五处文物,且动迁户较多,不能集中统一拆迁;四是安置小区地点选在集镇郊区,是规划的未来镇中心位置,当地村组人均耕地偏少,集中安置用地量大,而拆迁安置用地并非工程用地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选择性,补偿标准又与工程用地一样,部分村民抵触情绪较大,阻止拆迁户建房;五是部分无亲友可投靠,又没有经济能力租房的拆迁户过渡房无法落实。由于上述客观情况,到2003年4月底,整个集镇段250多拆迁户少见拆迁动作。
二、主要做法
在实施中,高邮市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专栏、宣传车船、张贴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以镇为单位组成若干个工作组,利用晚间和法定假日深入各拆迁户中,调查了解情况、倾听民众心声、关注群众疾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对拆迁户提出的实际困难、正当安置要求,都给予明确回复,合理的要求予以承诺兑现,就移民普遍关心的安置问题,以对拆迁户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筹划科学合理的拆迁安置方案。
1.强化问题处理
对调查摸底发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筹划征迁安置方案时大胆改革创新,以优惠便利的条件吸引动迁群众,从大力宣传发动入手,以解决安置户关注的问题为切入点,采用以统为主,统分结合,自由民主,在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设计的前提下,多渠道、多形式地安置搬迁户。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1)实事求是选取安置方式。按照货币安置、集中安置、分散安置三种形式,由搬迁户自主选择。由于集中安置既可节约土地,又可集中资金完善配套设施,积极向搬迁户推荐提倡集中安置方式。集中安置和所有分散安置均可自建或由政府代建,楼房以政府出面招标选择施工单位,签订协议,保证质量,全部免费服务。将搬迁户应享有的优惠政策及时准确落实到位。
(2)集中安置方案与地方人大通过的规划方案相衔接。高邮市各乡(镇)已通过有资质的规划设计部门论证,对本地区的集镇建设规划进行了中长期规划设计,均已经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将安置工作与其有机结合,小区的安置不低于规划要求,预测形势的发展和城镇居民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做到15年不落后。
(3)维持已公布的集中安置小区选址不变。安置小区的位置关系到各家各户的日常生活、入学、工作是否方便,生活环境是否优越,是搬迁户关注的焦点。通过采取各项有力措施,解决当地农民的思想问题。
(4)重视生活生产条件恢复。加强集中安置小区道路、厕所、雨污下水、活动场所等配套工程建设,采取行政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确保生活设施及时复建到位,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保证安居乐业。
(5)重视沿线文物保护。对五户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明清建筑做好保护和恢复。
2.科学规划
通过座谈、认真调研,并聘请专家现场指导,将集中安置区规划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计划,按照有利于招商引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目标,遵循城市和村镇相关的法律规定,符合建设部门提出的各项规范要求做好实施规划。选定的安置地址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地面高程适中,土地基本平整,留有发展余地。使安置小区具体布局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和节约用地,供水、供电、交通、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达到当地中等以上的条件,经济配置合理;使搬迁户的生产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来的生活水平,并能可持续发展,为快步奔小康奠定基础。
3.精心组织实施
经深层次宣传发动,精心策划方案,多次调整完善、几番上墙公示,相关部门沟通协商,根据各拆迁安置户的现实情况和具体要求,全市安置方案确定为:设立安置区(点)共15个,其中集中安置小区8个。共安置居民640户1906人,其中集中安置492户(占76%),分散安置32户(占5%),货币安置125户(占19%),完全达到安置工作以统为主、统分结合、自由民主的原则。通过精心实施,全面落实解决大家所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
(1)解决不同质量房屋的补偿标准问题。高邮市人民政府出台文件,将房屋分成三个等级,各等级差价20元/m2,由政府出资,从外地聘用评估人员现场评估确定等级,公开唱票,按评估后等级对照标准进行补偿公示,兑付资金。
(2)落实优惠政策。市领导与各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上下联动,与相关行政机构多次协调沟通,形成共识。生活设施如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电力线路等,各行业部门收费标准不得超过拆迁补偿标准;搬迁户在集中安置区内兴建房屋,按经济适用房政策免收城市配套费、相关税费和一切行政性收费;配套设施主线路、主管道、主道路由镇政府统一安排资金组织实施,费用不纳入建房成本,由各单位负责接通到户;承建施工单位回收集中安置户拆除旧房材料的回购处理,由相关单位现场估价,抵扣建房款项。
(3)改善小区用地。因在集中安置小区建设楼房节约的土地用于本小区内道路扩宽,增大阳光比例和休闲场所建设。三垛镇三阳河小区用近5亩地在中心位置建设休闲健身广场;司徒镇自筹资金近200万元,在集中安置小区邻近位置兴建农民乐园;临泽镇动用镇级财政资金将通向安置小区的主干道全部提前贯通,并迁走了附近一小型化工厂,接通了自来水管道,从而充分调动了搬迁户进小区安置的积极性,形成良好氛围。由于集中安置区地势优越、环境优雅,集中安置区的移民从初步规划的386户增加到492户,增加幅度近27%。
(4)建设形式多样。小型安置区以平房为主,较大的安置小区力求形式多样。在统一规划、统一图纸、统一放样、统一式样、统一用地标准的前提下,搬迁户可根据各自经济和生活习惯自主选择,建设方式可选自建、政府代建、直接委托施工单位代建等,以确保美观、舒适。
(5)解决弱势群体实际困难。对五保户采取包拆、包建、包过渡、包搬迁的四包政策;对特殊的困难户采取政府帮助、社会帮助、亲属帮助、所在单位帮助的四帮原则,对四帮之后仍有困难的极少数贫困户,政府安排部分低息长期贷款给予解决,并努力解决特困群体就业问题,谨防因拆致贫,以解决后顾之忧;对过渡期住房确有困难的拆迁户,由政府统一安排,各有关企事业单位分户包干,时间不超过半年,保证正常生活;此外,镇办事处还多方筹集资金,对特别困难的动迁户给予一次性的经费补助,确保了整个工程沿线搬迁户家家有田耕、户户有房住。
(6)狠抓安全生产。安置房建设期间,15个居民安置小区(点)都安排有专职安全员,市、镇两级建设办事机构成立安全工作巡查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各个工地安全施工进行巡查,现场调解施工矛盾,发现不安全因素,安全员不得离开现场,直到不安全的现象彻底排除。如有高危险情存在,须立即向上级报告,对现场出现的矛盾和险情,要求不回避、不推诿、不上交、不过夜。工程沿线15个安置小区(点)在施工期间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促进了小区施工进度,加快了搬迁户入住速度,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
(7)公平、公正、公开分配建房位置和具体住宅。分配前,各小区先将安置地建房地块和楼房幢号、楼层、房室全部编号,召开全体入住搬迁户会议,并有镇、村(社区)负责人和公证人员在场,当场进行摇号或抓阄,不得弄虚作假、营私舞弊。对于自愿调剂者,不支持、不反对、不协调,经双方提出书面申请并公证后,方可办理准建或入户手续。
(8)做好文物的保护和恢复。由文化部门确定拆除方案,明确需要保留恢复的古建筑材料数量和种类,拆除时委派专业人员现场指导,确保完好,并动用拆迁预备费将其收购,妥善保管;由文化部门制定恢复方案,选择恢复地址和规模。并在市级旅游景点净土寺内,将原有的古建材料集中恢复于一室,保持了原有的风貌,得到了上级文化部门的赞许。
三阳河工程的征迁安置工作,各级组织在认真统一思想的前提下,根据面临的客观情况和多项错综复杂的矛盾,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创新和实施集中安置的政策,有效地消除了拆迁安置的多方矛盾,移民的居住水平得到大幅度改善和提高。
三、思考与启示
高邮市在南水北调三阳河工程拆迁工作中,对搬迁户采用集中安置的方式,不仅受到了当地群众的赞成和拥护,而且多次得到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的表扬。扬州市纪委效能监察领导小组,2004年组织对三潼宝工程建设移民安置检查后认为:高邮市的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真正做到了政府重视、政策透明、措施有力、服务周到、监督有效、拆迁户满意。事实也充分证明工程实施集中安置的优越性。工作实践中,只要认真执行党的政策,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大公无私、勇于奋斗、敢于担当、大胆改革、不断创新,积极为南水北调的宏伟蓝图争做贡献,就一定能使工程建设取得优异成绩,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