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游戏力:法国创意教育的秘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鼓励一下孩子的涂鸦吧

18~36个月


孩子已经能够体会到画画的乐趣,

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唤起他对作画的好奇心。


孩子们对所有事物都充满好奇心,非常喜欢探索。孩子们不仅喜欢注意自己周边的事物,还喜欢模仿哥哥姐姐或是大人。他们看到我们在家里写字画画的样子,就会试图去理解这个动作,并尝试模仿着做出同样的动作。

孩子有自己的节奏,虽然刚出生几个月内并不能马上学会说话,但当可以抓起蜡笔的那一瞬起,他的内心是想画些什么的。这时候,不要忘记回应孩子想要画东西的欲求。如果孩子伸出手想要抓住蜡笔来随便画些什么,我们绝不能错过这个瞬间,应该立刻把蜡笔递到孩子手中。

不久前,一位宝宝刚满20个月的妈妈问我能不能给这么大的孩子玩蜡笔,因为她担心孩子会把蜡笔吃到嘴里去。孩子当然会对刚刚认识的蜡笔产生好奇心,并且在探索蜡笔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放到嘴里尝尝。但是,当他自己做出“蜡笔不是食物”“蜡笔不好吃”的判断之后,就会只用它来画画了。所以我告诉她不用太担心,放心地给孩子玩就好。

如果因为担心孩子发生什么意外而小心翼翼,从而阻碍了孩子第一次想要画画的尝试,这无异于是剥夺了他一次想要探索的重要的机会。如果孩子开始画画,家里就很有可能变得一团乱。这时只需要做好心理准备——给孩子提供空间的时候到了。既然终究是要被弄乱,不如多注意下面几点事项,鼓励一下孩子的涂鸦吧。

不规定专门的场所和时间

不需要规定时间和地点,就在平时写便签或者写信的时候,又或者在整理购物清单的时候,给坐在一旁的孩子递上适合他的小蜡笔和纸,也许这就会成为孩子人生中第一次涂鸦的契机。随手画几笔,可能画出直线,再来几笔也许就画出了曲线。孩子在这个游戏中主动又自然地学会了新动作,并且还将不停地去发现、探索,直至熟练掌握。爸爸妈妈可以适时地对孩子的成果表现出关注的神态,并且给予肯定的评价,这样就会激发孩子对画画的兴趣。

在涂鸦过程中,孩子会发觉如果让胳膊动起来,那么手就会随着动,手里的蜡笔也会跟着走同样的轨迹。当孩子看到这个动作留下的痕迹时,会觉得很神奇并感到愉悦。这个时候留心一下孩子的表情,我们就会感受到这个瞬间对他来说是多么珍贵。其实这样的瞬间对于爸爸妈妈来说也同样弥足珍贵,而且这也是孩子成长中所要体验的各种学习的开端,千万不能忽视。

对于绘画来说,并没有“时机尚早”一说,也不存在什么特别的时机。重点在于不要错过孩子愿意画画的时刻,和那些他主动想要留下些痕迹的瞬间。

西多妮清楚地记得二女儿塔莉15个月大的时候第一次涂鸦时的情景。当时她正在准备晚餐,塔莉一个人坐在那里涂涂写写。西多妮把这幅涂鸦贴在了塔莉的记事本里,一直珍藏到现在。我们也在准备晚饭的时候,在孩子面前放上一张纸和一支蜡笔吧!然后等待着孩子的第一幅画的出现。

这是塔莉第一次遇见这种叫做“颜料”的新事物时的样子。她用手触摸,闻它的气味,也往嘴里塞了一些,她正在探索自己的新发现。

蕾拉和塔莉一起专注地画着画。塔莉不会直盯着颜料看,而是会把它塞进嘴里。但是当她看到蕾拉是如何使用颜料的,并且知道了颜料并不好吃之后,就不会再把颜料往嘴里送了。

准备各种各样的工具

可以让孩子体验颜料、水彩笔、墨水、粉笔等各种各样的工具。把工具交到孩子手里后,爸爸妈妈最好能够在一旁观察。父母可以挑选一些适合孩子小手使用的工具,比如五颜六色的水彩笔、粉笔或者颜料。必须注意的是:一定要确保这些物品的材质对孩子是健康、安全的,因为孩子的好奇心强,会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到嘴里尝一尝。

就像前文所说的那样,这个阶段是十分重要的探索期。孩子喜欢体验各种不同的材料所产生的效果,他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并自然习得的东西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新材料会带来前所未有的感觉。把颜料拿给孩子,孩子会通过看、触摸来直接体会颜料。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体验颜料,可以让他直接用手而不借助画笔来画画。颜料与蜡笔、水彩笔不同,会留下更生动的颜色。这时,让孩子用手指摸一摸,敲一敲,混在一起试试看。当孩子的手或者桌子沾上颜料时,不要马上去擦洗,因为让孩子能够自由地探索、玩耍,自己去感觉颜料凉凉的、滑滑的触感更重要。

刚开始,给孩子提供单种颜色的颜料即可。在他慢慢熟悉颜色和材质后,用单一颜色也可能会画出出人意料的好作品。此时,并不需要评论孩子画得好与不好,因为大人眼中的美学判断并不重要。这个活动的意义是让孩子自由随性地玩耍,从在纸上涂抹出五颜六色的图案的游戏中,让孩子感受属于颜料的独特质感。

用同一种颜色创作,可以感受到颜色的深浅。

孩子的手虽然很小,却可以做很多事情。

孩子可以用手指、手掌做出许多不同的印痕。在用手充分地体验过颜料后,就轮到一些小工具出场了,父母可以让孩子试着用小木片、牙刷、餐叉、软木塞等能够留下各种不同痕迹的小玩意儿在纸上留下各种各样的印痕,引导孩子发现这些全新的乐趣。

除此之外,水彩笔也是很方便的绘画工具,不需要用到围裙和水桶,孩子们用起来也简单随意。孩子们经常会用水彩笔练习画一些扭来扭去的线条,这些断断续续的线条被称为“早期的线团”。孩子们会用手抓着水彩笔,移动手臂来进行涂鸦实验。手在纸上移动,水彩笔就会在纸上留下相应的痕迹,手部动作带来的结果会紧紧地抓住孩子的视线。

也许这样的涂鸦实验在我们眼里是一团糟乱,但对孩子来说却是特殊的游戏。虽然孩子还不能清晰地涂绘出我们期待的作品,但通过这样的尝试,他们能亲身感受涂鸦的乐趣,父母也可以将其作为了解孩子每日成长状况的一个指标。孩子一天天地成长着,作为父母也应该以更熟练、更好的姿态陪伴他,并给予支持和鼓励。

经过“早期的线团”游戏阶段以后,孩子会发现自己其他的可能性,如能够画点,学会控制线条戛然而止等。随着这个过程的发展,孩子会进行更多新的尝试,他未必有明确的表达意图,可能只是不停地尝试而已,父母应当鼓励他持续地探索和练习。为了让孩子能够一直感受到这份快乐,建议父母放任他自由地表达。因为画线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并让他们从中收获成长。

准备不同材质和颜色的纸张

用各种各样的纸做玩具也能丰富孩子的五感体验。纸张的材质、颜色不同,带来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水彩笔、颜料等绘画工具在不同材质的纸张上所呈现的效果也不一样,这本身就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除了纸张、工具的变化之外,反复揭下、粘上贴纸也有助于孩子运动技能的发育。玩贴纸不仅能帮助孩子认识颜色和图形,粘贴的过程也能带动全身做运动。不仅如此,贴纸上的动物、动漫人物图案也能引导孩子说话,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拼图也是不错的游戏,可以让孩子用水彩笔、蜡笔画出图案进行拼接,从而形成一幅“自己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感受到极大的乐趣。

利用可重复使用的工具

准备一些仅单面使用过的本子、报纸、双面纸和纸箱等各种废旧纸制品,让孩子毫无顾忌、自由自在地进行绘画和手工游戏。如果之前一直是在小纸上练习,这时可以将大纸或若干条状纸贴在墙上,既可以当作孩子的画纸,也可以成为孩子房间不错的装饰。

把爸爸穿旧的闲置T恤给孩子穿上,既能当作围裙防止弄脏衣服,也可以成为有意思的游戏。孩子会觉得穿爸爸的衣服充满趣味,一定会主动配合。如果天气炎热,可以让孩子用手、脚甚至偶尔用全身作画,这一定会让他非常开心。

这是蕾拉2岁的时候,用毛笔蘸着颜料在废物利用的纸上画的画。即便蕾拉现在已经14岁了,西多妮仍然像宝贝一样收藏着它。画的名字叫做“跌倒的幽灵”,不知是蕾拉一开始就有意识地用了这个名字还是后来才起的,西多妮表示当她听到这个名字时十分惊讶。当时2岁的蕾拉从抽象的画里看到了实体形象,并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妈妈。西多妮为了不忘记这幅画和蕾拉的故事,就把故事记在了便签上并贴在画的背面,珍重地将作品保存了起来。

唤起孩子对作画的好奇心

现在孩子已经能够体会到画画的乐趣,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唤起他对作画的好奇心。为此,妈妈可以向孩子提议来个小小的绘画游戏,把游戏时间变成父母和孩子自然地享受、分享的一段时光。在游戏中,让他知道用笔在纸上画画的动作会带来什么样的神奇效果,让他了解通过绘画可以描绘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描绘自己的朋友、喜欢的小动物等。爸爸妈妈要用鼓励的方式给他勇气,不要让孩子处于听父母说“不行!”的否定环境里。

孩子们喜欢把自己的画讲给他人听,这时候先不要提问,因为等待孩子主动进行自我表达是很重要的。大部分妈妈会问孩子“这是什么呀?”“这是谁呀?”等问题,这时候孩子的回答有可能只是为了让爸爸妈妈高兴,迎合大人的期待而已。与其谈论图案的形状,倒不如引导孩子聊一聊画画时用的颜色、为什么选用这个颜色,以及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这个颜色等话题更有意义。

在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等亲人庆祝生日或纪念日的时候,将孩子的画当作贺礼,是给孩子的画赋予更大价值的最简单的办法。为画赋予价值,能够开启孩子的自信之门,让他知道自己的画能够给很多人带去快乐。

住在法国里尔的菲利普是一位教授绘画和美术史的老师,也是一位父亲及画家。当听说我们在为孩子准备一本关于创意教育与艺术启蒙的书时,莫扎特幼儿园的奥黛丽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他。奥黛丽老师特意告诉我们,菲利普从事的事业和这本书的主题非常契合。

菲利普是一位艺术家,他因在孩子的画作上进行叠加创作而闻名。从他对自己事业的介绍中可以发现,他更加倾向于将叠加创作称为是对家人的故事的融合,而不仅仅是作画。他向我们展示了两本画册,这里面保存着他和儿子嘉士伯、女儿苏珊一起创作的画作,他称它们为“全家的珍宝”。还没有翻开画册,一个慈爱父亲的形象已浮现在我们面前。

菲利普和嘉士伯的第一幅共同作品并不是在早有准备的状态下完成的。嘉士伯2岁时,菲利普觉得壁炉是个潜在的危险物,便用自己的画作《狼》将它遮了起来。有一天,嘉士伯迈着蹒跚的小步子来到爸爸的画前,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涂鸦。虽然当时菲利普就在一旁看着,但涂鸦在他一眨眼的工夫就已经出现了,他根本没有阻拦的机会。原本画着母狼和幼狼的画被形形色色的线条所覆盖。菲利普非常震惊,呆呆地看着自己这幅被嘉士伯“袭击”过的作品。不过,从嘉士伯的这次涂鸦中,他得到了开启新事业的灵感。

此后,在菲利普的工作室中有了四只忙碌的手——嘉士伯负责涂鸦,菲利普则在此基础上作画。菲利普和嘉士伯一起选取了动物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汲取到的一些灵感为主题,共同完成了这些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嘉士伯不仅仅是作画,还把自己无意中体会到的快乐传递给了爸爸菲利普。而通过和嘉士伯共同创作,菲利普不仅发表了相关论文,还从中找到了灵感并收获了一份新事业。

菲利普最喜欢的艺术家是17世纪的画家鲁本斯,他也曾经与其他艺术家共同合作,菲利普认为自己和孩子共同创作的作品与他们的相比也毫不逊色。然而,随着嘉士伯一天天长大,他的画也画得越来越好,这份共同创作的活动也随之终止了——因为孩子必须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为了遮挡壁炉,我特意裁了一块画布,并在上面画了母狼和幼狼。这幅作品在2004年里尔的展览上展出过,展览结束后又拿回来挡在了壁炉前,之后嘉士伯就在上面画了涂鸦。从能拿稳蜡笔开始,他就随心所欲地四处落笔。我完全没想到他会在我的作品上涂鸦。但我觉得如果因为孩子乱涂乱画而斥责他,他可能就不会再画了。而且,这本身就是他自然而然进行的游戏活动。于是我接受了这个现实,并且夸了他,我们就这样开始了共同创作。”

“我们做了一个执行计划,我鼓励嘉士伯先在画布上作画,他画完之后,我再接着完成我的部分。我们俩专用的执行计划很简单——先根据两个人都有兴趣的内容选定一个主题,然后嘉士伯先用不会褪色的马克笔在帆布上作画,画出来的基本上是带有幼儿特色的图形,我再按照之前制订好的主题的应有之意进行润色。底色大部分是留白,这是为了挂在白色的墙壁上时有呼之欲出的效果。”

现在,就和身边的孩子一起来进行共同创作吧!父母要用享受和孩子共同创作的姿态来唤起孩子的好奇心,然后和他一起寻找各种材料完成这个游戏。平日里和孩子一起散步的时候,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得材料,和孩子聊天时偶然想起的一些小点子也可以用上。有时候,孩子用画记录下来的生活中的小瞬间和场景甚至连妈妈都不记得,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画画不仅仅是靠涂色完成的小游戏,它也是孩子表达自己感受的一种语言。

在我和女儿的法国之行结束后大概一个月的时候,孩子画出了飞机的形象,飞机里有爸爸、妈妈、宝宝和空姐,甚至还有小桌板和上面放的飞机餐。而且她特意讲明,飞机窗外是法国。这幅画自然地体现了旅程中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的元素,通过它,我再次意识到孩子记住并感受到了很多东西。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对孩子所表达的感受,我们应当给予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