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种期对复种大豆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冬小麦在宁夏灌区试种成功和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选择适宜的下茬作物进行复种是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之一。为探讨在冬小麦收获后剩余的热量资源条件下复种大豆不同播种期的产量表现和种植效果,我们进行了两年的麦后复种大豆播种期试验,以期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宁夏农科院农作物所试验地进行,供试品种九丰3号,于冬小麦收获后进行播种,试验共设4个处理:①7月6日播种(ck); ②7月11日播种;③7月16日播种;④7月21日播种。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行长7 m,行距25 cm,4行区,小区面积7 m2,小区间不空行,株距4~5 cm,播种量120 kg·hm-2,理论密度72万株·hm-2。
2.结果分析
(1)不同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 从各处理的产量结果看: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其产量依次递减,以7月6日播种的产量最高,为2 514 kg·hm-2,7月11日播种的产量次之,为2 056.5 kg·hm-2,较对照减产18.5%,7月16日播种的产量为1 257.0 kg·hm-2,较对照减产41.9%,7月21日播种的产量最低,为514.5 kg·hm-2,减产70.5%(见表1)。经方差分析,处理间差异显著(F0.05=43.230*),说明复种大豆的产量依播种期的不同而呈显著变化。多重比较表明:不同播种期之间产量差异极显著,在试验范围内,播种越早,产量越高。
表1 麦后复种大豆不同播种期产量结果
(2)不同播种期对产量结构的影响(见表2)收获株数。由表2可以看出,收获株数以7月6日播种的最高(58.67万株·hm-2),7月21日播种的最低(43.43万株·hm-2)。这可能与土壤墒情有关,播种早的土壤墒情较好,出苗率高,收获株数也较高,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土壤墒情变差或因再灌水土壤结构变差而出苗率降低,以致收获株数有所减少。
表2 复种大豆不同播种期产量结构
单株结荚数。各处理间差异较小,均在11.2~12.5个。说明各处理豆荚形成期与其所处的环境相近或对环境不敏感。
每荚粒数。处理间差异较明显。在试验范围内,播种越早,每荚粒数越多,以7月6日播种的最高,为2.9粒,7月11日播种的为2.2粒,7月16日播种的为2粒,7月21日播种的仅为1.4粒。这可能与开花期各处理所处的温度有关,7月16日以后播种的,其开花期均在8月15日以后,其间较低的温度对大豆的受精结实和胚珠发育可能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导致每荚粒数明显减少。
百粒重。以7月6日和7月11日播种的百粒重较高,在13.9 g以上,而7月16日和7月21日播种的百粒重较低,为12.3 g和9.3 g,分别较对照降低1.6g和4.6g。这种差异主要与灌浆期的温度有关,播种越早,进入开花期越早,至收获期有相对长的时段处在利于灌浆的温度范围内,干物质积累相对较多,百粒重较高,而晚播的则开花期大多在8月15日以后,整个灌浆期均处在相对低的温度范围内,干物质积累缓慢,百粒重较低。另外,单株粒重的变化也说明这一点,播种期晚的单株粒重下降明显,分别比对照降低0.51 g,1.16 g和2.4 g。
(3)不同播种期对生育性状的影响 生育期。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生育期有所延长。7月6日播种的生育期为73 d,7月11日播种的生育期为77 d,7月16日以后播种的生育期均在80 d以上,而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开花—成熟期天数的增加上。7月6日播种的开花—成熟历时51 d,于9月24日正常成熟;7月11日播种的历时54 d,于10月2日基本成熟;7月16日以后播种的历时56 d,而且未正常成熟,表现为低温造成的豆荚和叶片干枯,籽粒较小,青豆率较高。而各处理从播种至出苗、出苗至开花的天数均较稳定,分别为5~6 d和23~25 d。
株高。不同播种期的株高变化较大(见表3),7月6日播种的株高48 cm, 7月21日播种的株高仅为35.7 cm,较7月6日播种的株高降低12.3 cm。这可能与各处理出苗后的温度、日照变化有关,至8月份以后温度逐渐降低,日照变短,营养生长受到抑制而植株矮小,而营养生长量不足则是造成产量降低的原因之一。
表3 复种大豆不同播种期生育性状
3.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麦后复种大豆应在选用适宜复种的早熟品种的前提下,尽可能早播。一般在7月10日以前播种为宜,以确保苗全、苗壮和安全成熟,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原文发表于《宁夏农林科技》2002年第4期,作者为刘春芳,马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