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程中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鲁忠慧 徐 哲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回答好三个问题:“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其中,“谁来做”是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基础问题,回答好这一问题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同理,只有整合好现有人才资源,建设一支能力过硬、专业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才能打通服务群众、宣传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谁来做?谋篇布局、全盘规划的领导班子,统筹资源、协调各处的统筹协调队伍,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落到实处需要主体队伍——志愿者等,这些都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者。可以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队伍是一个有分工、有权责的整体,各部分协调运作才能建立起一支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宣传群众的优良队伍。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的指导下,在认真研读中央《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自治区最新出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翔实调研国内主要试点县的基础上,本文将立足于回答好“谁来做”这一问题,打破组织领导、三级机构、志愿队伍的划分,从整体上来分析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落到实处都需要整合哪些人才资源、组建哪些人才队伍的问题,并在“改变以往要政策、要编制”的前提条件下,思考队伍建设以及组织运行的问题。
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队伍范畴界定
根据中央指导意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队伍组建要按照机构、人员等权属不变的原则,整合现有相关队伍资源,围绕志愿服务,配齐能够领导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协调志愿服务、开展志愿服务的队伍。具体来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队伍应包括三支队伍:组织领导队伍、协调统筹队伍、志愿服务队伍。
(一)组织领导队伍
组织领导队伍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领头雁”,是工作部署、活动推进的总指挥。这一支队伍主要包括自治区级工作指导组和县乡村三级领导机构两部分组成。
按照中央强化工作组指导的意见,在自治区一级成立工作指导组,拿出省区内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展开后进行督查。县乡村三级领导机构设置中,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宣传部、精神文明办的主要负责人列入领导班子,指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的所有事宜;在乡镇一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镇党委书记、镇长负责,原有的公共文化服务站管理人员兼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具体管理工作;在村一级,村支部书记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建设,并由原文化专干具体负责管理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协调统筹队伍
协调统筹队伍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畅通运作的枢纽,要做到按照群众需求提供志愿项目,协调各志愿队伍的活动开展,完成线上线下的平台搭建,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培训等任务,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具有关键作用。这支队伍应该包括志愿者队伍管理人才、新媒体运营技术骨干、活动创意策划人才以及其他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服务的各类人才。
(三)志愿服务队伍
志愿服务队伍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主体队伍。目前,各试点县基本按照“1+N”的形式建起了志愿服务队伍,这是按照县乡村三级行政机构所形成的体系。而按照行业、职能来看,志愿队伍基本上可以分为专业志愿者和非专业志愿者。
专业志愿者队伍主要来自于党政机关、国家企事业单位等,拥有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为定向活动开展服务。这支志愿者队伍主要包括以宣传部门、党校、讲师团为核心的党的方针政策、主流价值观念等的宣讲服务,以文明办等形成的移风易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志愿服务,围绕涉农部门、科技部门、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妇联等形成的生产、生活、教育、卫生等志愿服务,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从业人员形成的文化志愿服务,以及来自其他各行各业的有统一归属的专业志愿队。
非专业志愿者包括高校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社会公益组织、自主注册的个体志愿者和乡镇志愿者,他们的组织召集来自于具体项目,是分散在社会中的“萤火虫”。个体志愿者是打破依靠行政机关开展志愿活动的思想和原则的主要力量。乡镇志愿者是建设一支留在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的主要组成力量。农民群体既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服务对象,也应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志愿者主体。
二、关于建设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的对策建议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方法路径要有针对性、阶段性。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初期阶段,主要依靠行政系统建立组织机构,压实责任,完善机制体制,建起志愿者队伍,在县乡村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为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中长期建设则是要通过更加完善的机制、普及的志愿知识和志愿精神,将志愿队伍留在群众身边,真正建设一支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鉴于这些不同目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有的放矢、有序推进。
(一)发挥领导班子挂帅的引领作用,完善队伍结构,调动队伍积极性按照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实施意见,7个试点县(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均是由县区一把手挂帅,建成了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志愿服务总队队长的志愿服务总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队伍建设的初级阶段,一把手挂帅形成的志愿服务总队既需要充分发挥这支特殊队伍的引领作用,以调动其他志愿服务队伍的积极性,还要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行政推动职能,以打破部门区隔,破解“多头管理”难题,将县域内的资源统筹规划,融会贯通,合理调配,使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队伍有人手、有培训、有专业,完善志愿服务队伍结构,保障志愿服务队伍顺利运转。
1.破解“多头管理”,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凝聚力量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宁夏可进行整合的志愿服务资源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志愿者队伍(包括“三下乡”、公共文化服务等)、青年志愿者队伍、社会各行各业工作者和公益组织志愿者等。根据全国志愿者服务系统的数据,宁夏实名注册志愿者总数为840131人,占人口总数的12.21%,其他各省区,例如东部沿海的浙江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为9497981人,在总人口中占比为16.56%;同为西部省区的陕西实名注册人数为2619894人,在总人口中占比为6.7%。虽然这一系统还在各省区推进中,但也可说明宁夏已经有一定的志愿服务队伍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并不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的数量。由此来看,宁夏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中已经拥有一定的志愿资源基础。目前,需要统筹整合并充分激活这些资源。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就要克服志愿服务“多头管理”现状,对现有志愿服务资源进行跨领域整合。长期以来,我们的志愿服务队伍存在多部门分头管理的现象,区直机关各单位建立的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归属于区直机关工委负责,青年志愿者队伍则是由共青团来建设,社会各行各业工作者和公益组织志愿者则是由民政部门统筹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是要对这些志愿服务资源进行整合,统筹开展志愿服务。要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总队的统领作用,统领县(区)内来自不同领域的志愿者队伍。还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统筹协调作用,对现有队伍统一规划,按照具体项目来抓管理、抓统筹。
2.借助现有相关部门,完善队伍结构
整合利用好现有的不同体系的人才资源,灵活配置人手,完善队伍结构。要保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顺利运转,不仅需要志愿者,还需要具体的工作人员。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文件精神,要在尽量不增设编制的基础上保证“有人做事”。鉴于此,就需要志愿服务总队协调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融合利用好现有班子。一是与现有志愿工作相结合。志愿服务工作由来已久,在各级行政班子中,已经有响应的部门,可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协调工作与志愿服务工作相结合,合二为一,统筹推进。二是适当增加编制,注重技术骨干和活动创意人才的引入。配备好线上线下平台运营技术骨干,在中央指导意见和自治区的实施办法中,都明确要求用好网络,运用“两微一端”新技术新应用,实现实践活动的同频共振,要想运用好新技术,就要依靠相关的技术人才,搭建公众号、客户端、小程序、网络平台等,并保证及时更新信息、采集信息,确保活动的开展。召集活动开发创意人才,创意是最鲜活、最生动、最有趣、最能吸引群众的方式方法,志愿服务活动要取得实效就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完善活动内容,这时就需要创意人才提供金点子、好思路,从而提供更好的志愿活动内容。三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等多种方式增加人手。对协调中心、技术骨干、创意人才等必须配备人员可通过多种方式来招募。也可通过人事服务代理,以劳动合同的形式购买服务,增加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为行政管理、文化类等专业学生提供实习,以聚集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为县(区)志愿服务工作增加活力,为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
3.切实开展志愿活动,发挥志愿服务总队的先锋模范作用
志愿服务总队不仅具有行政职能,还要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带动其他队伍的积极性。在目前的活动开展中,志愿服务总队以项目来践行志愿服务的情况还较为少见。志愿服务总队带头搞活动,带头服务群众将形成垂范,对其他队伍产生号召作用。鉴于志愿服务总队的特殊性,其开展项目要区别对待。一是根据志愿服务总队的特点,规划特殊的服务项目,例如走访群众类的志愿服务项目,切实了解群众需求,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真正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做到群众身边。二是志愿服务总队可参与其他志愿服务队伍的活动,既是对其他志愿服务队伍的支持与鼓励,也是监督与指导。
(二)创新志愿者管理培训方式,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壮大志愿服务队伍
1.有针对性、分群体地展开培训
通过在全国试点县(市、区)的调研,可以发现西北内陆民众的志愿服务观念与东部沿海还有一定差距。要不断提高志愿服务质量,改变志愿服务观念,必须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培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初期阶段,志愿服务不能“遍撒胡椒面”,影响培训力度的同时造成资源浪费,一次性组织几百人参与的培训,不仅不能达到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的目的,还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亟需有针对性、分群体地进行培训。
可将专业培训分为两类:一是针对骨干进行的培训;二是针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大众进行的培训。针对志愿者骨干进行培训,在理论知识、专业素质、服务技能等方面要更深入、更专业。可通过分专题进行培训,确保培训的持续性。这些骨干是将来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中坚力量,他们能够起到带动、示范和维持队伍的作用,需要对骨干队伍加大培训力度。针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大众进行培训,主要侧重于强化志愿服务意识,厘清志愿服务观念以及服务技能等方面,从而增强志愿队伍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志愿者的综合素质,提升志愿服务质量。
2.以“传帮带”的方式,发挥骨干精英的带动作用
创新志愿者管理方式,以社工、志愿工作精英作为队伍的带头人带活队伍。在志愿服务的初始阶段,除了通过集体培训,提升志愿者的能力和水平外,还可以创新志愿者管理办法,以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社工、具有志愿服务经验的精英作为每支队伍的领头人,以“传帮带”的形式,传递经验,带动整支队伍整体前进。
在志愿服务队伍中成立相应的党支部,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促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作为每支志愿队伍的管理者、带领者,带活队伍。
(三)健全志愿服务机制,调动志愿服务队伍的积极性
1.确立分群体的奖励激励机制,深入推进志愿服务
在建起队伍的基础上,需要通过各种机制激活志愿队伍。宁夏实名注册志愿者中有记录时间人数为152123人,占比为18.1%。这说明我们有志愿服务队伍基础,但还需要充分调动现有的志愿者力量。因此,要建好机制,充分调动好所有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促使他们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通过对全国试点县的调研,可以发现各试点县都将志愿服务的奖励激励措施作为深入推进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的前提条件,作为激发各志愿服务队伍内生动力的必要条件,作为调动志愿服务队伍积极性的重要举措。宁夏各试点县(区)也已经开始设立奖励机制,如中卫设立了积分超市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志愿者群体对奖励需求并不相同,应分群体设置不同的奖励方式,以完善奖励机制。另外,融合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关键词,在奖励激励机制的设定中也应注意与现有各行各业的奖励相融合,以更好地发挥奖励的调动作用。
首先,分群体、有针对性地设定奖励措施。面向来自党政机关的专业志愿队伍,奖励措施办法可与单位考核、行政系统的效能目标考核等联系在一起,以更好地促进大家的积极性。面向来自社会的志愿服务群体和志愿者个人,则可设置志愿组织、志愿者星级认证等级标准和奖励办法等给予一定的名誉奖励,以及积分兑换等。面向农民群体的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采取积分管理兑换方法、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回馈奖励等举措,能更好地充分激活志愿者队伍活力,调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其次,将志愿服务奖励与现有各行各业的奖励荣誉相结合。具体来说,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参与情况作为其在劳动奖章、精神文明称号等各个系统评奖中的参考依据之一,从而在奖励激励机制上形成整合,调动志愿者的参与热情。
最后,逐步建立以“志愿服务”为核心的信用体系,并将其纳入公民个人信用评估系统中,在个人贷款、就医就学方面对有良好记录者有一定的倾斜,甚至可以以志愿服务信用对个人轻微失信情况进行修复。
2.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将志愿服务落到实处
确保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的机制不仅要有奖励方面,还要设置考核,确保志愿服务队伍将志愿服务落到实处,开展在农民身边。
一是常委挂点机制。为强化领导班子的示范作用和对工作的监督责任,各试点县(区)可建立常委挂点机制,县委常委直接挂点到相关村实践点,直接与实践点联系,获取一线信息,监督工作开展。
二是效能考核机制。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落到实处,力克形式主义,避免“只挂牌,不行动”的现象,可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纳入年终政府效能考核内容,对实践中心的建设成效、活动开展实效等进行考核评价,以进一步压实责任、做实工作。
这些基本措施是在志愿队伍建立初期应建立的举措,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深入开展,还应逐步建立志愿者效益评价机制、志愿者利益保障机制、受益者志愿服务补偿机制、志愿服务者自我激励机制,更公正地考评志愿者,并逐步以精神心灵满足替代物质奖励。
(四)“以城带乡”,发展乡村志愿服务队伍,将志愿服务建在农民身边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不仅要为农民群众服务,还要号召农民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力量,才能建立一支能够长期留在农民身边、服务农民群众的志愿者队伍。然而,长期以来,志愿服务观念与活动并没有深入到基层乡村,农民群体一直是志愿服务活动的受众,而不是主体。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要转变将农民作为受众的观念,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起农民志愿服务队伍。
在发动农民参与志愿服务的初始阶段,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针对基层群众对志愿服务普遍存在认识模糊、参与度不高的问题,针对在现阶段更愿意利用休息时间从事其他工作以提高个人收入的现状,在初步建立过程中,就需要乡镇、村各站所负责人、文化专干从模范先进群体着手,召集党员、大学生志愿者、返乡创业人员、模范家庭、先进人物、乡贤、文化名人等,从服务内容、受助群体、志愿主体、行业专长等方面成立相应志愿服务队,带头进行志愿活动,感染影响身边群众,转变农民对志愿服务的认识。
在发动农民参与志愿服务的初始阶段,要利用城市志愿资源,以城带乡,提高志愿服务水平。针对农村志愿服务专业化程度低、水平不高的问题,可以通过城市志愿服务精英骨干下乡带队的方式,以“传帮带”“以点带面”带动农村志愿服务队伍服务水平的提升。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指导参与志愿服务的农民服务技能、应急问题处理措施等,促进农民志愿服务质量的提升。
初步建立起农村志愿服务队伍后,为将志愿服务在农村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就要根据农村、农民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适当放宽农村志愿服务组织依法登记条件,适当调整农村志愿服务的奖励机制,制作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志愿服务计时管理办法,切实考虑农民群体的技术操作困境,有效激发群众的志愿热情。
作者简介 鲁忠慧,宁夏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徐哲,宁夏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