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天生其人必有才
——试论新的人才观
“学校永远有差异,学生永远无差生;教师要善于面对差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们提倡用赏识的目光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让每个学生的名字都充满神圣和庄严。”上海东方世纪学校理事长冯恩洪老师说得多好呀。
面对学习成绩、个体性格、身心素质千差万别的学生,我们该如何看待?从家庭、社会到学校,都一味地盯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差异而区分学生的优良中差,这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做法,于是,便有许多怪现象盛行。
“差生”称谓的通行。学习不好是差生,品德表现不好也是差生,如果二者兼备,则称为“双差生”。后来有人试图改变这一称呼,于是又有如“后进生”“滞后生”“待进步生”“问题学生”等等名词应运而生,如果实质上无变化,那则是换汤不换药之举;如是实质上有变化,我觉得叫后进生足矣。
“状元”的大肆宣传。近年来一旦高考、中考结束,媒体便一窝蜂地大肆宣扬“状元今年落谁家”,甚至有效仿古代给状元挎红游街之举。考出“状元”的学校,也不论其他学生的情况,只把“焦点访谈”对准斯人,极尽曝光渲染之能事。一俊遮百丑,只要有了状元,何论其他的学生?殊不知无论高考还是中考,有选择便有竞争,有竞争便有第一名,第一名产生是必然的,而落在哪个学校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所谓的重点学校,在开始招生的时候便抢占先机,据有了优质生源,在这样的学校不产生第一名才是怪事呢!实际上状元已被炒作成给一些学校增加知名度、继续吸引好学生、招来一大批择校生、大大增加择校费的理由而已。而由此引起的“生源”大战和择校风潮,更是牵涉千家万户。各校想方设法抢夺优质生源的现象愈来愈烈。“状元”现象的“一枝独秀”“艳压群芳”,满足了社会上芸芸众生求新求异不甘平庸的心态,更加凸现了社会对人才观念的误解。
名牌学校的追“名”,重点学校的求“重”。从大学到小学,从社会到个人,都在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塑造自己的品牌,追求名牌效应,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了各级各类学校都在踏踏实实地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意识,参与国际大背景下的实力建构与竞争,这是好事;另一方面也有市场经济、商业运作的影子,因为有了品牌就可产生效益,这效益是什么?大家心知肚明。
用“天才事例”来评判大众教育。韩寒未上大学却写出了备受中学生欢迎的《三重门》等作品,辽宁一名10岁儿童4年学完小学到高中课程,参加今年高考,取得了500多分,被天津一名校录取;丁俊晖因打斯诺克球摘取世界冠军一举成名;天津一名15岁的少年理科成绩优秀,但已出版了2部著作等。用这些占儿童总数2%、3%的超常儿童事例及其成功之路,来否定现行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评判现行的大众教育的成败,是否有点像用小鱼天生会游泳来否定人类的游泳训练一样可笑。至于将超常儿童家长介绍的教育方法,广泛应用于所有的教育中,是不是也有教条主义的嫌疑?
…………
因此,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认为,在有关人才问题上有六大误区:一是学历等于人才,二是以工程形式命名的“人才工程”的提法,三是人才的标准就是英语加电脑,四是给人才册封“院士”之类的最高学术称号,五是灯下黑——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六是人才管理上的严重失衡。这六大误区如今仍然存在着。
那么,什么是“人才”?据人事部人事与人才研究所所长、著名人才问题专家王通讯说,人才其含义包括三个方面:①有知识有能力;②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③在政治、精神、物质三个文明建设中做出贡献。如果仅以专门人才而言,以前中专以上学历的就是专门人才,那么现在应该是工程师以上,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人才是专门人才。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们容易把学历等同于人才也是不乏道理的。因为人生活在大千世界中,其文凭如同颜面,是显性的,人们一眼便可看到,美艳俊丑高低贵贱一目了然;而能力如同品质、如同人的五脏六腑,是隐性的,不容易看见,有几个人能够一眼洞穿呢?千里马在常人眼里连一般的马都不如,刺杀庆忌的武士要离,实际上是一个身材矮小的书生,虽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但论武功绝不是庆忌的对手,但却凭大智大勇杀了庆忌。“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知人识事是很难的。因而对常人而言,认识事物先由外表,而后内心,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规律,“剖开顽石方知玉,淘尽泥沙始见金”(冯梦龙《古今小说》)。只是“只认文凭不认人,无学历的不是人才”的认识显然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即使我们理解“认识你自己”的识人之不易,也不能容忍你不识人而乱下结论。因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建立健全人才的认识、选择、甄别、评估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
放眼世界,发达国家对人才标准的界定主要强调能力导向和业绩导向。从能力导向看,虽然也考虑人才的学历和职称,但更突出其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以真正唯才是举、量才使用。因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很难用学历体现出来,如果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5年做不出什么成绩,就很难讲他是人才。从业绩导向看,在竞争环境中,业绩至关重要,因为只有业绩才能把一个人同其他竞争者区别开来。学历只能是人才能力中的很小一部分,最多表现一个人的潜能。在进行人才评价时,不能仅看文凭及其毕业的学校,而要看他给社会做了哪些贡献,有何业绩。
这让我想起了一则故事。说有两个同一学历的人到一公司谋职,半年后老板给其一晋职升资。另一个责问老板,老板便当场考察说:你到市场看看有什么信息?他去后归来对老板讲:有一个老乡卖土豆。老板问,土豆多少钱一斤?他只能再去市场探看;老板叫来晋职者,安排同样的任务,晋职者回来后,不仅告诉了前者所说的信息,还把自己的建议及卖土豆的农民带回来,以供老板决断。老板讲,这便是别人晋职的原因。
从人才学的角度看,凡人都有才,是人都有才,只是看是什么才。会用才之人,天下无无用之才。昔日孟尝君善用“鸡鸣狗盗”之徒,留下千古美名。于是有人讲,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竹头木屑,皆有所用。物品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可用人如用器,当取所长,说说容易,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千里马未遇伯乐时,也不过是一匹普通的马,让一般人用于拉磨套车,终其一生,最大的潜能未得到发挥,这与一些未用到地方上的人才浪费现象何其相似?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生活中又有多少智者和明人?无怪乎连爱因斯坦也对“素质”一词的定义是,在学校学习,离校后将该忘的忘记了,留在人体内的不能忘记的便是素质。这种隐性的素质,便是现在人们常常说的综合素质,可它不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考验,又有谁可以看见呢?于是乎,文凭作为能力的外在表现,不论客观与否,肯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有市场,并且钱学交易、权学交易和文凭商品化将仍然难以根绝。
“出水才见两腿泥”。唯有在工作实践中,才能看出一个人是否适应自己所干的工作。从人才的三个含义上看,那三个特征也不是难以发现的,只是需要实践的场所,需要辨别的时日。“试玉需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只要假以时日,每个人都可以具有识人之才、用人之能。至于一个人能否在其岗位上做出成绩,是否有创造发明,我以为必须用客观的、科学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成功的外部条件内在因素缺一不可,该人是否德配其位、人尽其才也很重要。如果做不出成绩,我觉得首先我们应考虑,是否将他放错了岗位?未用到他最擅长的地方?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人才使用必须扬长避短,不可强求。诚所谓高山之下必有深谷,某一方面的才能特别突出的时候,其缺陷也可能就非常明显,如陈景润迷恋在数学王国之中,在生活上便是一个不会交往的人。可是,既要让他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又要让他做生活中的强者,这可能吗?因此,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正确地识人、用人,是全社会的事情,是一切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导者教师,肩负着育人的神圣职责,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从工作角度看,他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被管理者,应听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和调遣,尽可能干最能发挥自己潜能的工作,履行好岗位职责;同时又肩负着育人者的职责,管理和教育着自己的教育对象,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而学生群体又是一个小社会,其可塑性很大,如何看待这个群体里的每一个学生,看待显现出来的学习成绩和隐藏着的内在品质和潜力,不仅仅是职业赋予教师的责任,更是正确人才观是否树立起来的标志。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牢固树立“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的新的人才观,大力开发学生的潜能,正确对待优秀生与后进生,不以考试成绩定终身,鼓励一切学生成才,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多层面、多角度的需求。
工人技师许振超讲,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发奋学习才能成就未来。有这样的见地,也难怪许振超干出了业绩。因而从教师到学生,从社会到家长,都应该树立新的人才观念,营造一个人人积极向上、个个勇于创造的和谐社会,那我们的国家必然走向富强。
(刊于《宁夏教育》2006年第3期,获银川市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