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文学与电影作品比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我的梦想,宗白华轻松恬淡的美学散步是我追寻的太阳。遥望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哈贝马斯这些伟大的先贤,体悟朱怡渊、刘俐俐、王岩森、赵明、郎伟这些老师在我学业道路的言传身教,深感“路漫漫其修远兮”。在理论的世界徜徉,我不断摸索、前行,朱怡渊老师带我走进了理论的天空,书写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刘俐俐老师将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融入我的心底;在兰州大学附近书店偶然买到一本赵毅衡先生的书后,我爱上了符号学,并在叙事学研究中融入符号学理论,逐步形成了我的文本细读方法。尽管我的研究方法并不具系统化,且以现在的学识并不足以著书立说,但在近几年对张贤亮作品的研究中,运用这些实践中摸索出的研究方法,以张贤亮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作品为切入点,反观张贤亮文学创作的特点,发现了一些学界忽略且无人论述的观点,这些新发现令我兴奋不已。于是,我将研究的快乐与收获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篇,有关文学与电影两种艺术对比研究的理论;第二部分是文本篇,张贤亮文学作品和改编的电影作品的细读;第三部分是附录,附录I为张贤亮的创作简表,附录II是张贤亮研究资料的汇总。

本书理论部分源自评论实践中的些许体悟。在文学与电影的比较研究中,立足艺术文本,从共时和历时层面梳理两种艺术媒介和符号的特点,在“大叙事”的视野中整理文学和电影的叙事学方法,为两者共生关系与对比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书具体的研究方法是由“媒介融合”的理论平台、符号学的理论支撑和叙事理论架构三个方面融合而成。

“媒介融合”的理论是文学与电影的比较研究工作进行前需要探寻的重要问题之一。文学与电影的媒介在历史的演变中通过各自独特的制作代码和成规形成了一系列规律,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传播,对任何一种媒介产品进行文本分析都需要首先研究其媒介的形式特征。文学话语、电影影像的形式特征差异明显,媒介形式研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从共时层面来看媒介文本承载的内容,依据艺术的特性来研究文学与电影媒介的特征,每个信息的表现形式将极大地作用于任何媒介文本的解码和理解方式,那么媒介文本承载的内容就与其形式的研究同等重要。因而,透过艺术媒介进入艺术活动,不仅需要考量每一种媒介作为这类艺术创作存在的符号特征,也需要解码其背后的意义特征,正是由于这些较为相似的信息和解码方式使得各种艺术媒介在差异中相互交融。所以,知晓媒介理论才能准确地进行文艺批评。

符号学的理论。媒介理论中媒介背后的意义和研究媒介时所使用的独特技术、代码、成规以及对信息进行组织的方式等,都需要运用符号学理论。如果说媒介是从传播学领域而言的差异,那么媒介融合的平台就需要符号学这种对代码和成规进行解码的理论支撑。符号学理论得益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斯,他们是这个学科的奠基者。索绪尔对语言符号的“发现”,将语言符号通过关联机制,把言语与其背后的意义相联系,也就是每一种媒介的形式特色只是文本分析中的一个因素,那些媒介背后相关联的场域、符号意义等研究就更为重要。皮尔斯从实用主义哲学体系出发考察符号的运作,强调符号的逻辑功能,认为符号通过一定的形式系统代替或代表不同于符号自身的其他事物、现象、过程。这些研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文学文本的传统认识,传统“自上而下”的批评方式已然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思维方式。21世纪的大众已不需要形而上的理论,伴随着人类的思维从“我感觉对象”中脱离出来,慢慢摒弃我和对象、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关系模式,文学艺术的形式与符号维度在批评理论中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叙事理论。在文学与电影的比较研究中需要考虑到其媒介符号的差异性,同时又需要立足于文本批评,找到其可以建立比较研究的对比项。也就是说,文本批评的视域中两种不同媒介的艺术类型对比研究的立足点只有叙事。叙事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中的专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叙事无处不在,媒介产品基本都是由叙事构成的,把过去、现在和将来事件的素材组织为叙事结构。叙事学家杰佛里·温思罗普认为,媒体技术是叙事形式的基础和支柱;存在于不同媒体领域内的叙事模式会随着媒体技术的融合渗透而发生相互之间的影响。因而,文学与电影的比较研究中立足文本叙事批评,沿着媒介符号的差异性与交叉性特征的线索进入研究,才能够将这一研究进行下去,并通过这种方式看到其相互交融与相互影响的诸多方面,在宏观理论上解决跨学科研究的问题。

本书第二部分是张贤亮文学与电影作品的比较研究。这里之所以不用“张贤亮文学与影视作品”的概念,是因为电影与电视有着不同的媒介特点,这将使比较研究理论变得过于庞杂,那么张贤亮文学与电视作品的研究中只涉及文学作品细读而不做文学与电视作品的比较研究。因而,本书第二部分内容依托文学与电影比较研究的理论,运用“理论篇”的研究方法细读张贤亮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

研究中主要从文学作品与电影作品两方面入手,分析张贤亮作品的文化符号、叙述话语、叙事模式等特点,并通过改编自张贤亮文学作品的电影作品反观张贤亮文学创作特点。诸如,在《肖尔布拉克》的研究中,从文学、剧本、电影三种文本样式入手比较分析,将这些文本置于阐释学视野分析其不同叙述方式的特色,从而梳理张贤亮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在小说《浪漫的黑炮》和电影《黑炮事件》两种艺术文本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张贤亮小说《浪漫的黑炮》的研究论文多从黑色幽默的创作方法分析张贤亮小说的创作特色,完全舍弃了张贤亮小说中叙事形式创新的研究,忽略了张贤亮文学作品中隐含的作家关于如何写小说的叙事线索研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改编后只保留小说故事情节的电影剧本《黑炮事件》成绩斐然,不仅荣获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也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的电影剧本卷。因而,在两种艺术文本比较中将重点从电影深刻立意的研究转到小说形式创新方面的研究,可以说,这一评论视角无疑是开拓了张贤亮小说创作特色的研究领域,重新评估张贤亮小说创作的特点及地位。

在张贤亮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的文化符号系统类别分类整理中,没有局限于简单的语言符号系统、非语言符号系统的梳理,而是深入到作品本身对其综合符号系统进行了叙事学的分析。不仅整理了张贤亮作品中具有西部特色的文化符号:黄河、黄土地、沙漠、风沙、沙枣树等,也将这些文化符号次数的比对梳理与作家创作关系的研究相连接,比如《肖尔布拉克》就是从阐释学视角进入张贤亮文学作品中西部文化符号创作特点的文本分析。在《龙种》的研究中,将张贤亮善于运用的文化符号梳理与故事情节线索相连,即将景色和情感这两种文化符号对比分析,从而找到张贤亮运用文化符号创作的独特之处。在对张贤亮作品中非自然物文化符号的梳理时,发现张贤亮的以往研究中男人和女人的问题多用“性”来解读这一关系,并将这一关系仅仅局限于张贤亮的某一类作品中,如《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等文章,而对于其改革类文学作品中男人和女人的关系却鲜有论述。所以,在张贤亮改革类小说《男人的风格》《龙种》的细读中,舍弃了用文学题材分析作品的方法,通过女性与男性叙述视角的对比分析,整理出《男人的风格》中“一个女人与两个男人”的叙事模式,最终得出张贤亮用男人和女人符号构建的一种张氏叙事模式,即“才子佳人”式叙事模式的结论。这一发现无疑是将张贤亮的创作风格与作品题材统一起来,提出了张贤亮研究中叙事模式的创作特点具有连贯性、整体性的新观点。

总而言之,在张贤亮的文学作品和改编的电影文本对比研究中,通过改编的电影文本来反观张贤亮作品的创作特色。从每部作品的独特性入手比较、思考、概括张贤亮的创作特色,分析每部作品两种不同艺术形式和阐释方式的差异,整理其文化符号的创作特色和叙事特色;也从文艺生产、传播和消费活动入手分析,比较文学与电影媒介的特点规律,找寻张贤亮文学作品在文艺活动中的作用及转化研究,这将有效补充张贤亮的研究成果,也终将有益于艺术创作的交互性研究。我相信,本书的研究尽管是一位作家的作品研究,但这一研究将为文学与电影的比较研究提供一种双赢互动、互惠互利的例证。

最后,在书稿即将出版之际,还需要一些感谢之词。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支持,感谢儿子在我埋头工作极度劳累之时端来的一杯水!感恩父母对我辍笔长叹时暴躁情绪的包容!感谢我的诗人朋友,刘中、导夫、张强、唐晴、权金虎,感恩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对于文学炽热的情感,让我开始不断审视我的理想、审视我与文学。感谢我的朋友陈春霞,她用她宽广而无私的学术视野影响着我,让我不断自省。还记得我俩相伴写课题申报课题的日子,从不计较什么类型什么级别的课题,从不为是否获批而停止,简单且快乐!感谢漠月、火会亮为我伸出的援助之手!感谢宋琰清隽、峻挺的书法作品!感谢编辑靳红慧认真的态度!还需要感谢与感恩的太多,感谢学校的出版基金,感谢领导同事的支持!最后要感谢王岩森老师百忙之中为我作序,几易其稿。王老师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触动着我,令我自惭形秽。读着王老师张弛有度的语句,对张贤亮研究深入浅出、清晰准确的评论,我知道我的批评之路“道阻且长”,却不敢说“行则将至”,唯有踏实、执着的研究,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