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有的一套文化体系,包括外在“形”的层面和内在“神”的层面两个部分,其中内在神的层面体现了文化的精神特质,既是相对于文化的外在具体表现层面而言,也是塑造文化特殊性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基本精神是什么,学界向来见仁见智。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首先建立在对其概念的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张岱年认为,所谓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李宗桂则指出:“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特定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内在特质的基本风貌。”
学界对文化基本精神的理解在具体内容上有所差异,但是对于概念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推动中国文化前进发展方向的文化精神,是影响和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生活性格的基本力量。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方向集中地表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即民族精神。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关注人的尊严等方面的价值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人文精神,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主要内容,对于塑造中国文化类型及其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其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何谓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哲学,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有多样的思想内涵。西方语境中的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是指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所惯用的一个概念,是当时西方新型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使用的一种思想武器,它的本义是相对于宗教而言,否定神的地位和价值,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格独立,尊重人权,把人从神权中解脱出来。依据西方语境中人文主义思想内涵为参照系,有人认为中国文化缺乏人主义,这种观点有失偏颇,缺乏对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传统的深刻把握。尤西林在《人文科学导论》一书中就指出,依据西方文艺复兴解放自然人欲方向的人文主义来理解中国古代的人文内涵是不合时宜的。
实际上,中国文化中不仅包含着浓厚的人本主义、人文主义传统,而且这种重视人文主义的传统发生的历史较为久远,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回归到中国古代典籍,从中寻找和理解中国传统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历史渊源及其特质。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与西方的人本主义相比,因其所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土壤有其特殊性,因此体现了人文主义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独特性。总体而言,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其关注现世人生,在人神之间以人为中心,在天地之间以人为贵。
二、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的一个哲学命题就是天人关系,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一大特点。在关于天人关系的讨论中,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思想,也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一方面人事实为“天”的意志的体现,另一方面人事也能感动天意。人的活动需顺从自然的
普遍规律,但人亦有认识自然规律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虽重视天意,但也看重人的主体性,其中较为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张岱年、方克立等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指出:“一方面,用‘人事’去附会‘天命’,把人的行为归依于‘天道’的流行,以获得一个外在的理论架构。另一方面,人又往往把主体的伦常和情感灌注于‘天道’,并将其人格化,使其成为主体意识的对象化和外在体现。”在天人之间,始终是以人为主导,中国古代哲学都带有鲜明的人生哲学色彩,这蕴含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理论学说中。
中国古代的儒家就是人本主义立场的坚持者,儒家是反对以神为本的,他们将学术的关注点投向现实生活,不热衷于讨论彼岸世界的超验神秘话题。孔子是相信天命的,但不关注鬼神等方面的话题,对于怪力乱神是敬而远之的。这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在形而上层面的理论缺失,儒家向来不讨论本体论和发生学等哲学命题,只有在宋明理学时期儒释道三教合一后才得以弥补。孔子的目光始终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着人与人如何处理好关系,以及现实社会如何维持和谐的秩序。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所谓“仁”就是一种人如何去爱人的思想。这是一种人际关系学,为了实现对他人的仁爱,就必须放弃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别人,如何才能做到限制个人的私欲,以达到对他人的仁爱?这就需要借助“礼”这样一种道德资源,孔子倡导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礼”的基本内涵就是调整人际关系的礼义、礼节、制度规范。同时孔子主张在待人时要有礼有节,讲求分寸,不能过分,表现爱人之心要充分尊重他人的人格与尊严,“三军可得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儒学思想,在对于如何做一个有理想人格的人时,他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明确主张个体的人格独立,尊重个体的人格与尊严。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就有浓厚的以人为本的精神传统。
道家思想中也透射着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人文关怀。道家与儒家是两种不同的学说,儒家有为,道家无为。与儒家积极认识和再造自然、使自然人文化相对,道家反对肆意妄为、违背自然本性的做法,倡导自然而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认为君王不能过多地“有为”,这就是圣人之治的模式,也就是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反对采取强制手段,戕害生命,强人所难,保障个体生命,以达到社会治理的目的,这里面也包含着一定的人文主义精神理念。道家对个人的价值是充分肯定的。庄子曾给出人们获得幸福的方法,就是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人们的本性,追求一种精神自由的逍遥无为生活,反对过多地干预人们的生活,也是人本主义精神理念的重要体现。
墨家也提倡如何去爱人的思想,不过墨家的特点在于提倡兼爱,这种兼爱思想中就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所谓兼爱就是每个人都应该同等地、无差别地爱一切人,这是一种典型的泛爱思想,是墨家对处于战乱中饱受战乱之苦的人们的一种人文关怀。这种兼爱思想的基础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出于对人的生命尊严与价值的关怀,墨子提出了兼爱的思想,旨在实现一种互利互爱、相互关怀的理想目标。
法家的人本主义思想首先体现在“民”与“法”的关系上。法家提倡以道正己、圣人治国的政治理念,要制民之产、强国富民。同时法家鼓励人们大胆去追求功名利禄,在建功立业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法家的这种人生价值的实现,是面向社会上一切的人。这种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倡导在建功立业中彰显人生价值,是法家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三、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人文主义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塑造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及独特类型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并把道德实践提升到一定的位置,尤其是确立了道德自我主体的自觉意识。中国古代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信仰,以道德自觉抵制宗教的影响,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尤其重视倡导个体的道德修养,如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就是典型,就是通过个体的道德修炼,提升个人的精神品质,具备圣人的内在本性,最终走向社会,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意识。
其次,能够抑制无限的追求欲望的物欲主义与拜金主义。中国古代人文精神倡导注重的“人”和西方思想中关注的“人”有明显的区别,其看重社会中“人”的存在价值,也就是说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即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不能脱离整体中的人;西方追求独立个体的发展,崇尚个性解放、个体价值的实现,这也带来了拜金主义和物欲主义的盛行。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个体的价值与尊严,不鼓励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以金钱和物质作为标准来衡量,应体现在个体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服务大众,贡献社会。
最后,人本主义价值理念抵消了宗教对社会的影响,使中国始终没有形成像西方那样强大的宗教势力,因此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政教合一的统治局面。同时中国古代儒家文化提倡“入世”哲学,倡导中国人注重现世人生,追求在此岸世界个体或群体价值的实现,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宗教对人和社会的影响,这与中世纪的西方社会是截然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