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世纪兴起的两个重要的跨学科倡议中,认知科学和符号学占据了重要地位。二者都对人文和社会科学影响深远,却各有所长。符号学长于建构精致的理论,而认知科学则更擅长提供经验性研究方法。在过去的20年间,“认知符号学”经历了创建、独立发展等多个阶段,它整合了认知科学与符号学的跨学科方法优势。目前,认知符号学已成为一个多学科领域,汇集了多种视角、理论、方法和成果,并涵盖了符号学、语言学和认知科学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和观念。这些观念反映了人类文化区别于与其他物种的根本特征。
认知符号学历经多次重铸,其内涵也因每次“再发现”学术语境而有所不同。认知符号学在这些历程中逐渐走向成熟。瑞典隆德大学研究者早年就特别关注图像与格式塔等问题,并考察其与语言的异同。从这一问题出发,他们又延伸出对儿童在符号使用方面的兴趣,进而扩展到人类符号源头的演变。
本书作者约伦·索内松(Göran Sonesson)介绍道:“此前,隆德大学的研究方向是文化研究,因而我们从人类文化演化入手,着力探索究竟是什么令动物王国中出现独特的智人特征,并最终发展出语言、图像及其他复杂的人类符号。这些研究引发了我们对认识论和符号学方法论的强烈兴趣。”索内松是瑞典隆德大学认知符号学研究中心的首席教授,长期以来尝试寻求整合符号学之外的方法作为符号学方法论的有益补充。他从术语到内涵深入探讨了认知符号学,并在该领域的组织方面做了许多重要工作:他作为创始成员于2014年发起成立了国际认知符号学会(IACS),参与主编了《认知符号学》期刊,并在隆德大学发起、组织了首届国际认知符号学大会。本书选编了他的部分重要理论文章,旨在向中国符号学界呈现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展示认知符号学的理论视域及其与现象学的关联;二是提供符号学的经验性研究的方法路径。
赵毅衡教授对本书提供了学术指导;胡易容负责策划、选编,并就相关学术问题征求原作者意见后进行适当处理。具体的分工情况如下:胡易容翻译《导论》、第一篇,并对全书术语和行文进行统稿;梅林翻译第五、七篇,校对第二、四、六篇;董明来翻译第三、六篇,校对第一篇;薛晨翻译第二篇,校对第三篇;盛佳贞、杨蓝分别翻译第八、九篇;赵星植校对第三、七篇;彭佳校对第八、九篇;汤文莉翻译第四篇,并与杨登翔、尹彤共同参与全书格式统一编辑;许夏敬负责重新绘制原文图表和注释并编制图表目录;陈翰衢、杜杨玲、陈振鹏参与引用文献及注释等规范统一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