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研究意义
马克思认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7]任何教育研究都源于现实的需要与理论的不足,研究的目的在于弥补已有理论的缺陷,探索新的理论见解,从而为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可能的解决途径。因此,一项研究的意义应体现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
(一)理论意义
自20世纪以来,在工业文明意识形态和认识论的思维路径上,我国儿童音乐教育在迈向系统化、规范化发展的同时,受技术理性的影响,沾染了浓重的工具性色彩,凸显出一系列问题。本研究着眼于探寻儿童音乐教育的本真价值,关注儿童的生命与成长,力求通过文献探讨、历史回溯、实践探寻与理论阐释,解决当下儿童音乐教育的异化问题,以及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具体而言,本研究将以哲学、教育学、音乐人类学、美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和相关的理论作为基础,以儿童、教师、音乐三者的和谐共生为本,力图创建和谐幸福的儿童音乐教育,使音乐教育的观念、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等与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文化、儿童的生活世界保持良好对接与平衡,使分裂重新走向融合。此外,面对家庭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家长的教育观念,并从内容、方法上提出教育建议。本研究不仅扩展了儿童音乐教育领域的研究空间,更有助于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向纵深推进,为我国儿童音乐教育的本真回归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路径,使音乐教育真正成为着眼于儿童成长的教育,关注儿童心灵的教育。
(二)实践意义
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的范式,面向真实的教育情境,注重田野考察的实践价值和意义。为克服以研究者为中心的研究倾向,笔者借鉴人类学研究的路向,坚持“在实践中调查,在调查中思考”的研究理念,通过田野考察和参与式访谈的方式,对儿童音乐教育活动进行观察,对教师、家长和儿童进行访谈和了解,获取第一手资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和思考,揭示音乐教育改革背景下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审视儿童音乐教育中成人的教育观念及行为。通过对儿童音乐教育发展的新思考和实践探索,为教师音乐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的提高提供一种可能的、建设性的途径;为改良音乐教育行为提供借鉴,从而有利于教师在教育实践场域中更积极、更有效地推进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展开,实现教师与儿童作为“人”的存在和发展意义,使音乐教育成为师生感受到幸福和快乐的教育。此外,本研究对提升笔者对儿童音乐教育的认识理解水平,以及科学研究能力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