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高校的组织特征与管理
(一)高校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那么,高校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围绕功能日益复杂、社会要求越来越多的大学系统,古今中外专家学者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追问与探索。
早在19世纪,英国著名神学家、教育家纽曼(J.H.C.Newman) 最先认为“大学就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3]”;德国著名的教育家洪堡认为大学的内涵就是“教研合一”;美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则认为大学是一个“学问的中心”[4];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克拉克·科尔(Clerk Kerr)把多元巨型大学比作“一座充满无穷变化的城市”[5]。我国儒家经典《大学》则开宗明义阐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认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之使命有二:一曰学生之训练,一曰学术之研究”[6]。由此可见,大学的内涵极为丰富,历史学家哈罗德·珀金认为,大学的内涵“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它依靠改变自己的形式和职能以适应当时当地的社会政治环境,同时通过保持自身的连贯性及使自己名实相符来保持自己的活力”[7]。高校的发展经历了世俗化、民族化、大众化、民主化等历程,人们对高校的内涵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升华。高校的内涵并非简单的“知识场所”与“学术中心”、“大楼”与“大师”能涵盖,更非我国自古以来“教书育人”所能概括[8]。高校作为一种社会机构,不仅肩负着本身的四大职能,而且承担着引领社会发展的重任。
探索高校的内涵首先应明确大学的功能和精神。高校作为学者的“社团”[9],传播和探索高深学问的“场所”,是独立思想和批判的“中心”[10],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不断发展的统一有机体,具有服务生活世界和引导社会的特性[11]。这种特征决定高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决定着高校应具有“自由的精神”、“独立的精神”、“时代的精神”、“学术的精神”与“创新的精神”[12]。高校的这种特殊功能和精神决定着高校的核心内涵为:党委领导、校长治校、自主办学、学术自由、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关键在于要体现“大学精神”,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让高等教育回归其本来。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必须改变不正确的功能: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由过去的“身份教育”变为“学历教育”,由精英教育、高端教育变为大众化教育、多元化教育[13],避免过去部分存在的偏离“内涵”的功利化、世俗化、行政化、产业化的倾向[14],要尊重高校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要给大学充足的学术空间和发展空间[15],确保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与外部制度环境相适应的[16]。
(二)高校组织特征
西方高校诞生于11世纪,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发展历史,在不断创新与历史沉淀中,构成了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永恒地追求、传播真理和创造、传播知识”。世界各国所有高校的同一本质属性,即“它们都有共同的价值准则和办学宗旨,吸收共同的遗产”[17]。时至今日,我们也无法否认: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国际性是大学发展的灵魂。中国高校兴起于19世纪末[18],其发展至今也不过百余年时间。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兴起之初,就受到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出于“自强”“求富”目的,在“西学东渐”环境下,经历“抄日”“仿美”“学苏”阶段,自然有着浓郁的“西学”痕迹,但由于国情的不同,也表现出不同的组织特征。
下面我们着重从组织环境、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四个方面[19]总结我国高校的组织特征。
一是目标定位的模糊性。
任何组织都有目标。与企业目标相比,高校的目标具有模糊性,难以量化,更难进行操作性评价。企业的目标就是赚取利润,其目标明确具体;至于肩负创造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传承创新文化职责和功能的我国高校的目标则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满意”的标准难以核定,知识更是无价,难以市场化,“没有他人真正有能力去评价一个学者的研究成果”[21]。培养人才的质量不同于产品的质量可以出场检验,服务社会和传承创新文化更是软指标。至于当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综合型研究性高水平大学”等目标的提出,既是高校的共性目标,又是目标模糊抽象的“口号”,大学组织的这种目标模糊性“导致学校容易模仿其他成功的大学,故高校之间容易出现趋同的现象”[22]。大学组织目标模糊性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高校的功能和职责的性质难以量化评价,“不能以令人满意的方式记入‘资产负债表’”[23];另一方面是我国高校发展不平衡,目标难以趋同。
二是开放办学的国际性。
科学无国界,作为文化高地的高校,其知识的传承、科技的创新、社会的服务、文化的弘扬,都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可能关门办学。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时代化,更是决定着高校的国际化。建设现代高等教育,必须以国际的视野,不断提升、增强高校国际知名度,争创世界一流学科,培养创新性人才。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高校最具有国际性品质,高校的人才培养要面对世界各国挑选生源;大学知识更新,需要教师去国外访学深造,需要邀请国外专家学者召开国际会议,举办学术讲座;大学的管理服务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经验和模式;大学的科研必须瞄准国际前沿,可以与国际知名机构协同合作等;大学的经费来源,除在国内多渠道筹措外,也可以通过与国外合作项目获取。为提高学校知名度,鼓励教师、研究生到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总之,时代越发展,大学越开放。
三是历史发展的传承性。
与企业相比,大学的生命周期更是长远。“大学是我们最伟大且最恒久的社会机构。”欧洲有些大学已有千年历史,至今枝繁叶茂,长盛不衰。例如,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创建于1087年,英国的牛津大学初创于1096年。我国百年名校也不在少数,如北京大学始建于1898年,华中师范大学溯源于1903年成立的文华书院。与平均只有8年的中国企业的寿命相比,中国高校的寿命可谓长(部分大学的“消亡” 只是因为更名、合并、分立等原因,其实继续存在)。在长期的开放办学过程之中,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由于历史的沉淀、风格的迥异、文化底蕴的深厚,形成高校各自的办学特色,如美国哈佛大学的办学特色是“追求完美的教学与管理制度,发挥每一个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永远创新,永远追求向上”[24],北京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些特色一旦形成,就变为该校的精神文化和永恒标记。
四是组织结构的扁平性。
我国大学内部结构一般是扁平性 “学校—学院—系(或教研室)”这样的科层“三级架构”,实行的是校院“两级管理”,即学校、学院各具一定比例的人、财、物资源,并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行使各自的管理权限。这一级层面是实体,院(系)具体承担大学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任务[25]。高校的性质和功能决定其组织结构的扁平性:一是知识的专业性,使得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难以沟通,更难以多级管理,毕竟“隔行如隔山”;二是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提高效率,大学领导与师生等之间可以直接对话,信息透明沟通无障碍,决策效率更高[26]。
五是高校运作的非营利性。
社会使命的独特性决定着高校的非营利性。高校以社会价值为目标,发展目标无限化,不以经济收入作为考评标准,办学成本无法最小化。这一点不同于生产企业的以追求利润为目标。高校虽然不直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却影响着人类物质财富的创造,因为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影响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各种新的生产工艺方法、新技术、新知识,以及各种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多来源于高校。高校的经费来源具有多元化特点,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学生的学费收取、社会企业与个人的捐赠及其他渠道收入。社会对于高校经费支持呈现一种“马太效应”,越是学术水平卓越的大学,其获得支持的力度越大。高校的非营利性,使得高校的寿命普遍长于企业[27],而且大学教职工薪资的增长与市场经济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28]办学盈余只能用于学校进一步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大学在盘活、经营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以及社会服务等活动中存在营利行为,但这不是其主要行为,且“教育产业化”日益受到诟病。
六是高校工作内容的周期性。
周期性是高校很多工作共同的特点。首先从人才培养上来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从程序和时间上来说,大学7月、8月招生—9月报到注册—两至四年培养—6月学期小结或就业,几个环节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种学年计、周期性的工作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提前制订好工作计划、方案、措施,把握好工作节奏,理清工作环节,做好各种准备工作[29]。
七是管理特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不可否认,在众多的社会组织中,大学管理最为复杂多样。其表现如下。
(1)复杂多元的权力结构。党委的政治权力、科层的行政权力、教授的学术权力以及师生员工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力并存,错综复杂。科层结构与“组织结构上的奇特的二重性”[30]的矛盾,决定着高校四种权力难以协调与平衡,影响大学的和谐发展。既要防止党委的政治权力管得过多,统得过死,又要防止高校偏离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既要保证“学术自由”,“防止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介入太多,又要务实高效,防止学术权力对行政事务的过分干预”[31];同时必须不断加强师生员工民主管理,防止权力失控,确保决策科学民主,杜绝学术不端,避免滋生腐败。总之,必须不断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各种权力博弈制衡[32]。
(2)职能的多样性与使命的复杂性。高校除了承载传统的培养人、教育人职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还肩负“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重要而又崇高的社会功能。可以说,在各类社会组织里很难找到一个类似于大学这样集多种职能于一身的特殊组织[33]。而且高校的每项职能之中包含了复杂丰富的相关的具体职能,以社会服务为例,就涵盖产学研合作协同、资源共享、科技与政策咨询、专利出售、人员培训等。同时,高校是名副其实功能齐全的“大基层”[34],如创办中小学和幼儿园,还有校办产业和实体,开设医院、居委会,承担社区安全、职工养老等社会责任。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校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高校在日益严峻的竞争态势中,不断提升其实力,完善功能,铸塑品牌。
(3)人员构成的复杂性。高校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决定其组织成员的复杂性。既有非科层化的教师、学生群体,又有科层性管理机构的行政与服务人员。各种人员之间既有制度化的正规关系,又存在非制度化的非正规关系。对于复杂的高校人员结构,我们一般以 “一个主体,三支队伍” 来进行划分。所谓“一个主体”,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即“以生为本”;“三支队伍”即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后勤保障队伍。其中教师队伍依据不同类别又有不同的划分,按职称划分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按区域、学科隶属关系分,又有不同学院、不同学科教师以及外聘外籍和本国教师之分;按年龄划分有老、中、青教师。管理人员的区分也非常复杂,有校部机关管理人员、院系管理人员,有教学部门的管理人员、后勤部门的管理人员等,按岗位聘任级别分,又可分为二至十级管理人员[35]。后勤保障队伍更是人员构成复杂,如饮食保洁、园林绿化、物业安保、交通运输等。人员结构的复杂性,必然导致需求的多元性、利益诉求的复杂性,所以高校在从事管理、出台政策、分配利益时,必须认真调研,全面考虑,民主参与,慎重决策[36]。
(三)高校管理基本内容
高校管理同其他领域的管理一样,也是由管理者、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三个基本要素构成[37]。但高校管理又不同于其他管理,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以社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对人、财、物、事(工作)、信息、时间和空间等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决策进行充分有效利用,达到理想绩效,从而最终实现高校工作目标。
高校管理者是学校领导、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教职员工。管理对象包括师生员工、资产、财务、信息、时间等;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高校管理内容丰富,类别繁多,在此不一一罗列划分。下面提供“学校管理基本内容”附表,以供参考借鉴。
表2-1 学校管理基本内容[38]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