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战略机遇,加快长株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当前,城市群发展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8月26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并强调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长株潭城市群应牢牢把握新的发展契机,优化布局、激发潜力,加快高质量发展。
——争取长株潭城市群进入国家战略层面,打造中部崛起的战略支撑。
处于“一带一部”中枢位置的长株潭城市群,在国家区域战略布局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从中部崛起来看,可依托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以长沙为龙头的长株潭城市群,打造中部崛起的“品字型”支撑;从长江经济带来看,长株潭城市群可以和武汉城市圈组成“双子座”,打造长江经济带的“金刚腰”,形成与长江经济带“龙头”的上海、南京、杭州,“龙尾”的成都、重庆等协同发力的格局。
长株潭三市应凝聚共识与合力,抢抓国家优化城市群布局,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国家级规划修编契机,推动长株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跻身国家战略层面。
——突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的制造业产业基地。
国家战略层面的城市群发展,重在推动各大城市群在产业布局、产业链条、物流枢纽等方面的融合,以及城市群人口基数等方面的匹配。因此,加快长株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重在围绕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依托长沙高端制造、科教资源等优势,带动长株潭和全省制造业向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打造一批主导产业支撑明显、配套产业协作力强、空间集聚效应显著的跨城际现代化产业链和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
一是推进重点园区的协同整合。以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等建设为统揽,重点以三市高新区、长沙经开区和湘潭经开区等园区为核心,统筹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装备、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各市在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生产、一般零部件制造、产品组装、检验检测、市场营销等产业链环节进行协同分工,打造兼具产业战略性和城际链接性的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二是培育城市群优势产业集群。在长株潭城市群范围内布局和培育产业链,明确各条产业链的目标定位、龙头企业、引领城市,协同推进“强链式、补链式、延链式”招商引资。三市分工协作、形成配套,共同提高优势产业集群的市场领导力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
三是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区域、产业融合创新,集聚高端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智能网联汽车、北斗导航、移动互联网、自主可控与信息安全等一批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新动能体系,形成引领全省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
——深化区域合作机制,打造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典范。
大力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加快长株潭三市在行政审批环节和信息方面的同步、共享和互通,形成具有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整体高地。着力突破要素流通障碍,促进三市产业政策的衔接统一,实现人才资源在三市范围内顺畅流通。
突出抓好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长沙作为省会城市,要主动分享公共服务资源,让优质的交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人力、旅游、生态等资源发挥更大作用、惠及更多群众,提升长株潭公共服务整体水平。比如加快推进“三干两轨四连线”建设,以高铁标准建设长沙西至湘潭北、株洲西等铁路联络线;进一步加大长沙优质教育资源到株洲、湘潭办学的合作力度;开展多层次多模式的合作办医;打造跨长株潭大型体育赛事;加快实现三市人社业务信息通查、网上业务和部分线下业务通办等。
共同维护一江碧水一片蓝天。长株潭三市应合力打造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全国标杆:做好湘江综合治理,构建三市协同的水上应急及水污染防治体系;实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机制,做好长株潭区域内大气环境监测站点建设和区域内PM2.5、臭氧源解析等工作;共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作者:夏文斌)
2019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