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性格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内向焦虑:撕下“内向”的标签

第一节 内向是一种贬义吗

不管有多少证据和观点支持内向的优势,但是一个人一旦从别人嘴里听到对自己这样的评价,说自己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估计不会有多少人认为这是一种赞美和恭维。相反,倒可能觉得是一种冒犯。

内向不像“这是个好人、这是个坏人”等评价这样旗帜鲜明地摆明一种评价的立场,它很暧昧,要让听的人去猜,到底说这话的人什么意思,他是在夸我吗?还是在贬低我?它明明是个中性的词,为什么有时会让听到的人感到气愤,它那层没明说的意思是什么呢?

评价一个人“性格挺内向的”,哪怕是很有礼貌地、满面笑容地说出来,还是掩盖不住一种贬义,立刻会让对方感到被冒犯了。

那么“性格挺内向的”这句被概括的评价,究竟包含了哪些没明说的性格指向?

可能的内向性格指向是害羞、不善于表达、沉静、感受力丰富、胆怯、文雅、讲究礼貌、不放肆、退缩、犹豫、内敛。也就是说,性格内向包含多种积极和消极的指向,但在性格内向还是外向的评价标准下,通常评价一个人“性格内向”是指他内向性格中消极的性格指向。如果我们当真看重的是一个人性格中有价值的核心品质,比如,我们看重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重情义的人、真诚的人、善良的人,那么我们可能不大会满足于用内向还是外向来评价和了解一个人。因为它太粗糙、太模式化,根本触及不到一个人的核心本质。

一位名人长者在写给侄女的信中,建议她在考虑是否嫁给一个年轻求婚者时,可以从这些方面考虑:“他非常和蔼可亲,坚持原则,思想正直,习惯良好——你很清楚所有这些方面的价值,而所有这些才是真正最重要的——性格的方方面面都是他最有力的辩护。”她提醒侄女,好的性格比活泼开朗、精神抖擞更重要。

很显然,她并没有把好的性格和开朗外向等同,更没有把价值和性格的外向、内向等同。

而在很多的表达中——不是所有这么说的人,说一个人“性格挺内向的”,却往往包含了这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把内向还是外向和是否是一个好性格关联;二是把内向和外向与一个人的价值关联。

前面说过,在这种评价中通常容易强调的是内向指向的消极一面。也就是说,说你内向大多不是在赞美你可能文雅的、沉静的、感受丰富的一面。而是你不善于交流、不善于表达、弱社交的一面。

从强调实用能力的角度出发,性格在实用的、在现实应对能力上的价值,可能成为评价标准的唯一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听到有人用着重评判的语气,而不是随大流的语气说你性格挺内向的,你可能瞬间就感到气愤,因为这个逻辑关系已然很清楚,他给人感觉强调了你性格中应对无力的一面,同时这一评判和价值关联,所以又会让听到的人有“你是在说我不善于交流吗?”的感觉。

就内向还是外向的本义来说,一个人好静还是好动,本来应该是一种中性的描述,没有绝对的高低、好坏之分。一个孩子喜欢安静,就让他静静地一个人玩好了;一个孩子活泼好动,就让他在安全的情况下到处跑好了。就像植物有喜阴的,有喜阳的,有喜欢土壤干燥的,有喜欢土壤潮湿的;动物有耐力强的,有耐力弱的,耐力强的可能善于逃跑,耐力弱的可能爆发力强,短时间内提速快,所以,各有各的看家本领。

具有典型外倾人格的人好交际,喜欢聚会,有许多朋友,他们喜欢与人交谈,不喜欢独自看书和学习。具有典型内倾人格的人则是安静的,不喜欢与人交往,只有少数朋友。

如果单从个人的喜好和习惯上分析,完全可以考虑让每个孩子、每个人按照自己天生的性格需求去生活,只要合理合法、于人无害。但是性格外向还是内向已经不再是一件自己的事,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别人评价一个人价值的一个标准。根据这个狭义的标准,一般体现在不用明说的性格指向的内容上——人际沟通的能力,当别人说你性格挺内向时,通常我们领会到的含义是,沟通能力不大行,甚至扩展了更严重的意思——融入群体的能力不强,融入社会会有困难,适应新环境会有挑战。

这可能就是这句评价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褒贬,但听到的人也许会觉得不高兴,会模糊地感到被否定了的原因。

第二节 什么是一般意义上的内向

不管是观察大人还是孩子,我们一般说一个人性格内向,似乎想表达的就是这个人不爱说话。“不爱说话”变成了对一个人是否性格内向的核心判断和最容易的判断。但生活中也有很多不爱说话,而并不会被评价为性格内向的例子。

“人狠话不多”指的就一定不是“性格内向”所指的性格含义,也就是说,这里面的重点可能不是语言的沟通能力,而是他有另一种打开局面、吃得开的本事,同样是一种有分量的人际能力。

就像有的人说话很少,甚至一开口就脸红,也没有很强的交际能力,但是并没有人说他性格内向。因为在他的气质中似乎存在一种东西,可能是自尊、威严,可能是撑住场面的能力,所以,哪怕他缺少好口才,缺少情绪互动的能力,但是他能沉住气。你可以感到他只是话少,或不习惯表达,但他可没有在这种人际互动中露怯。

有的孩子也是一样,从一般对内向外向的定义中,他应该属于性格内向的孩子:抿着嘴,话很少,朋友也不多,也不经常出来玩。但是大人绝不会评价他性格内向,更不会担心他。他话少,但会把需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得清晰有力;他很少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只要他出现他就不愁没有朋友,不会看到他徘徊在小朋友们的游戏之外,不敢加入或难以加入。所以人们更直觉感到的是这个孩子性格沉稳。

也就是说,我们虽然平时总是以不善于表达是性格内向的标志,事实上,也许不善于表达只是我们能看到的比较明显的一种沟通能力欠缺。但一个人的人际能力不止善于表达这一种,他的气场、情绪的稳定、心中的笃定,可能都是有分量的人际能力。

并不是所有不善于表达的人,我们都会说他性格内向。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也许我们更想说的不是他不喜欢说话,所以显得性格内向;而是想说,他在人际互动中缺乏有分量的自我表达,所以性格内向。在这里面,不仅有对人际间的沟通交流的意愿、兴趣是不是强烈,在性格上是不是有沟通的开放性,还有一点就是捍卫性,即捍卫自我的能力是怎样的。

通常说一个人话少、性格内向,也许只是“话少”这种表现中的一种情况。一个人话少,可能是因为紧张,可能是因为骄傲,可能是因为稳重。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有意识地刻意去区分这些不同之处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但我们的直觉会让我们对这些不同原因引起的话少给出不同的态度,得出不同的判断。

察觉一个人性格内向,一方面可能是感觉到他交流的意愿不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我们看出来他一与人交流就很紧张,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退缩、难以招架的状态,对待交流的攻势会逃避、紧张不安、胆怯,缺乏捍卫自我的勇气。也许这一点,才是家长在谈到孩子性格内向时,会觉得担心的原因。因为所指向的正是人际互动中的逃避退缩。

有意思的是,人们在一见面时,为什么评价对方的着眼点不是有趣无趣;不是时髦不时髦,而是温暖或冷酷;慷慨或自私;为别人着想的人和不为别人着想的人;懂得倾听的人和只顾自己说个不停的人。而是首先评价和判断的是这个人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在有些情境下,这也许只是随大流的随便说说,只是一种刻板观念的表达,然后依据对性格的刻板观念,以相应刻板的方式和对方相处。但在有些情境下,内向还是外向其实是指对方性格是不是有应对人际挑战的能力,隐含着对方在对待有压力的人际关系或者有压力的人际事件时,他的能力是怎样的,是易如反掌,还是有难度的?

在这里可能存在一种环境的含义,说一个人性格内向,如果不是随口一说,而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不言而喻,那一般是指他性格中人际交往的能力不够。但如果是在比较自然松散的人际关系中,允许一个人情绪表达的范围更广,彼此之间的交互、利益更少,彼此沟通的语言技巧也要求更少,更适合性格内向的人。

在一种存在压力的人际关系中,不管这种压力是有个人针对性的,还是广泛而普遍的。所有这些压力,都对性格提出了要求,尤其是当人际关系成为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时。

如果一个孩子在自由活动的时候,自得其乐地玩耍,没有和别的小孩儿一起游戏,他给人的感觉也不一定就是所谓的性格内向。让大人比较强烈地觉得他性格内向的,也许是他在加入群体,或和别人打交道时,对交往压力的知觉和反应能力不强。

在人际沟通中也许到处有我们看不到的压力,这些压力虽然不那么明显,但应对这种压力的性格能力却被强调。也许人际交往在生活中的地位越重要、压力越大,所谓的性格内向就越显眼。

第三节 内向的真假之分

经常会有人这样形容自己,生人面前无话,熟人面前很疯,后面还要加上一句,等你和我熟了,你就会见识到我内心狂野的一面。尽管对一个还不了解他的陌生人来说,怎么也看不出他拘谨的外表下哪里狂野了。但是,很明显能让人感觉到他的内心有些东西是他现在表现不出来的。仿佛有什么无形的东西给他内心的活力上了锁。

有人在儿童时期曾经有过这样深刻的记忆,他形容自己的感觉就像被什么“绑住”了。他想告诉教师是同桌抢了他的橡皮;他想上课的时候举手,因为他看到所有的同学都不知道答案,而他知道,他很想站起来,感受同学的羡慕和教师的表扬。但是,他就是被“绑住”了。教师期待的目光一遍遍扫过班级,一遍遍地问有没有同学知道答案,他至今还记得他心中急切的声音,我知道我知道。但是,他就是无法举手,他感觉无法挣断绑着他的无形绳索。

等他长大成人,他也许能更准确地形容出他的感觉是羞怯。在标签化的性格认知中,一个人羞怯的表现很可能被归为性格内向。但有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羞怯是一个很常见的社交问题。社交焦虑和内向不同,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内向的人不愿参加社交活动,这往往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而大多数社交焦虑者都不喜欢自己的羞怯。

这里可能出现了一个容易混淆、急需辨明的概念。在一般的印象中,性格内向的人应该同时都是社交焦虑的,有社交焦虑的人肯定也是因为性格内向疲于应付人际关系才感到焦虑的。它们似乎呈现出无须质疑的相关性。

但仔细研究会发现,它们的分叉之地,它们走向不同性质的焦点是个人的社交交流兴趣和意愿。被归为性格内向,但事实上是因为羞怯;不敢和别人有效交流的社交焦虑者,也许有极大的兴趣和别人交流。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在陌生人面前显得性格内向,在熟悉的环境里又是个十足的话痨,觉得自己的内心有头狂野的小野兽,一再地表示自己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不外向。他其实感觉到的、想表达的东西是他的内心有强烈的沟通、表现、社交的兴趣和欲望。

这和真正意义上的内向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内向是指在一定的程度上和自己在一起,脱离他人,那么最深层的内向也许就是对他人缺乏兴趣、对交流缺乏兴趣。

有一项对孤独者的研究揭示了一个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他人缺乏兴趣之间的联系,从侧面也能窥见真正的内向性质存在的状态。

孤独者对同伴的兴趣显得比较冷淡。他们问的问题较少,常常不能对另一个人说的话做出评论,也很少提及同伴。相反,这些孤独者更多地谈论自己,并转入一个与同伴的兴趣无关的话题。另一项研究发现,孤独者更可能给陌生人提建议,并且很少认同别人说的话。

总结起来,孤独者是对自己之外的人怎么想、做了什么、情况怎么样一概不感兴趣。很少认同别人说的话,特别能说明他和外人之间存在的铜墙铁壁。他不是因为和别人意见相左而不认同别人的话,也不是因为对人缺乏尊重。他很少认同是因为他忽视别人的意见。不是听不进去,听不进去也说明他知道别人在说什么。忽视,是他根本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这是一种心理隔离的状态。

一个教师在对家长谈到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时,用了“刀枪不入”4个字来形容。这不是说这个孩子有多皮、有多难管,相反,这个孩子很安静,从不惹事。说他刀枪不入是因为你怎么给他讲道理,批评他,他都像游离在另一个世界,听不进去一点儿。

虽然平时我们在评价一个孩子是否内向的时候,很容易把他的交流兴趣和交流能力混为一谈,但是也许有必要区分开来看。缺乏交流兴趣也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向。因为这种缺乏交流兴趣已经造成了事实上的心理隔离,使得别人和来自别人的信息进入不了他的世界,更无法形成真正的互动。而交流能力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练习和改善的。

就像有些羞怯的人说的,他们有时因为太害羞、太紧张,所以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表面的逻辑是因为害羞,所以说不出话,但还要深挖一下他为什么害羞。有的孩子身上害羞的特点表现得格外明显,如果粗略地看,可能认为他性格内向,或者有自卑心理。但这并不是全部,同一个孩子,可能在有的情境下很大胆、很勇于表达,在另一种情境中却非常害羞。

用适合于当下情境的方式表现和表达,是很多人忽略的事情。人们只注意到了这个人的害羞,看到了他羞得说不出话的表象,却没有注意观察,他之所以害羞、不知道说什么好,是因为他对当下的情境应该使用的语言、表达的方式、互动的方式没有掌握,或者不熟悉,所以感到手足无措,没有信心而显得退缩。但这种退缩,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内向,换一种他熟悉的、擅长的、可以把握的情境,他可能就会显得外向了。

第四节 内向孩子的情绪问题

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有什么话就要说出来,不然会憋出病来。或者议论某个人,说他不快乐就是因为想太多了、想不开。似乎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跟情绪不畅有关系。从这一点上说,一般意义上的性格内向,也就是人们印象中的不善于表达和沟通,这会让人联想到情绪的积压、心理压力的积压。而这种积压的压力,经过在心中发酵会不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情绪呢?让人情绪不畅,更容易发脾气,也更固执,更不好沟通?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意义上性格偏内向的孩子是否就一定比性格外向的孩子产生更多消极情绪,他对消极情绪的表达和消化是否存在困难。

从对刺激水平偏好的差异方面,通过对外向者和内向者的研究发现,外向者比内向者对刺激更不敏感,即内向者对刺激更敏感。一个外向者有可能置身于热闹的聚会,感觉自己生龙活虎,十分有趣;而一个内向者却有可能非但感觉不到乐趣,还感到精力耗尽,疲惫不堪,这是因为他对刺激更敏感。

内向的学生对刺激更敏感。因此,一个内向的人在喧闹的房间可能会被各种事情干扰,很难进入学习状态。相比之下,缺少刺激的外向者会觉得安静的房间令人厌烦。除非学习材料特别令人兴奋,否则外向的人会不时地停下来,环顾四周分心的事物,很难把心思集中到当前任务上。

内向者的这一特性很容易让人误解,即觉得一个抱着书本非要找到一个相对更安静学习场所的学生他太矫情,毛病太多;他戴上耳塞的样子过于夸张。但事实上,他可能备受其苦。对内向者的误解还可能不止于此。他可能会让人以为他缺乏生活兴趣,情绪容易低落,而且显得固执,甚至任性,难以沟通。

一个内向者可能确实表现出了更多的不良情绪。但这些不良情绪中,是否有一部分是因为适合他需求的环境条件没有出现。就像心理学家研究的,如果把一个性格外向的孩子放到安静的房间,只会让他分心和厌烦。也就是说,不管是性格外向还是内向,处在和自己的性格需求不相宜的环境条件下,都有可能会消耗精力、令其不快,产生不良情绪。

也许对性格内向的人不利的是,就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不可避免性而言,他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更高,也更不容易实现。那么,他从和外向者相同的环境中,得到的乐趣也就更少,消耗的精力也就更多,也更不容易得到情绪补充。他可能真的会情绪不高,因为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也许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来适应环境,这也就意味着他更劳累、更容易发脾气。因为,当外向的人如鱼得水,在同样的环境中得到给养的时候,他却在消耗能量,自然不容易有良好的情绪。

如果不让他通过独处来充电,与人共处的压力就会对他产生更大的影响。在他能量减少时,他的行为也会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其实,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有的孩子总是在交往和应付人际环境时显得精力不足,他对别人兴高采烈的谈话毫无兴趣。你让他多和别人交流来往,他会说我能量、精力很有限,不得不省着点儿用。而换了另一个特别能发挥他天性的环境,他突然就表现出过人的精力。

不适宜的环境更容易产生自我挫败感吗?据研究者发现,外向者比内向者报告的平均快乐水平更高。简而言之,外向者一般比内向者更快乐。为什么呢?据研究得出的结论,有两点。第一点是外向者更喜欢社交,这样做的好处是,更有幸福感(社会交往与幸福感有密切关系),有助于缓解压力,能得到更多帮助。第二点是据心境测验证明,得到积极反馈时,外向者比内向者更高兴,得到消极反馈时,外向者却没有内向者那么失望。也就是说,他们更容易感到高兴。

那为什么内向者相对于外向者来说,不那么容易快乐呢?抛开其他因素,仅就性格和环境的关系来说,不适宜自己性格的环境,一来难以从中得到支持;二来因为应对起来笨拙,可能会产生恐惧和自卑心理,反过来又因为融不进去,而倍感孤独。有研究说,羞怯的人在得到别人的反馈时,会加上消极色彩,是因为他们会假定,别人对他们不感兴趣。似乎是他们这种自我挫败倾向妨碍了他们的表达。但是否他事先已经在并不那么适合自己气质的空气中,嗅到了消极反馈,这可能是他假定的,也可能不是,但他感觉到的格格不入是真的。自我挫败的感觉,既可能来自深感难以融入的孤独,又因为自己缺乏克服羞怯的勇气而独自羞愧。

因为这事关自我感觉,把自己的伤口扒开给别人看,也许比其他的沟通更难以启齿。这种不良的感受,有时可能会表现为一种让人难以理解的固执、毫无来由的暴躁。但这些情绪的产生,并不完全是性格的原因,而是和性格与环境的匹配度有一定的关系。

第五节 人为制造的“内向焦虑”

“不过,弗恩,小宝贝,我希望你今天在外面玩,不要上霍默舅舅家的谷仓去了。在外面找两个小伙伴,做点儿有意义的事吧。你在那谷仓里花的时间太多了——老这样孤孤单单的,这样对你不好。”

“孤孤单单?”弗恩说,“孤孤单单?我最好的朋友都在谷仓底。那地方可热闹了,一点儿也不孤单。”

“是弗恩的事,”阿拉布尔太太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弗恩把太多的时间花在朱克曼家的谷仓了。这似乎不正常。她总是坐在谷仓底靠近猪圈的角落里的一把挤牛奶的凳子上,看那些动物,看一个钟头又一个钟头。她就这样坐在那里。”

……

“那么,”多里安医生说,“我想她会一直爱动物。不过我不相信她一辈子待在霍默·朱克曼的谷仓底。男孩呢——她认识什么男孩子吗?”

“她认识亨利·富西。”阿拉布尔太太一下子欢快地说。

“亨利·富西,”多里安医生喃喃地说,“嗯嗯嗯。好极了。好,我认为你没什么可担心的。如果弗恩高兴,你就让她和她谷仓里的那些朋友打交道吧。我可以不假思索地说,蜘蛛和猪完全与亨利·富西一样有趣。不过我说在前面,有一天连亨利也会偶然说出些吸引弗恩注意的话来……”

这是著名的儿童文学《夏洛的网》中的几段。但是这种谈话、这种家长的担心在生活中又是多么熟悉。曾几何时,家长不光关心孩子的学习,还开始关注起孩子的交往能力。这条看不见的逻辑线,找小朋友玩——做有意义的事——孤单——对你不好——喜欢独自和动物玩,对动物感兴趣(而不是和小朋友玩,对小朋友感兴趣)——这似乎不正常,正在让家长变得焦虑。这种对性格的焦虑、对人际交往能力的焦虑,或者用生活中更常见的表达,即对性格内向的焦虑,正让人深受折磨。

“俺家孩子太宅了。我都撵着他出门走走。”

“我真担心,孩子在学校里连一个朋友都没有,是不是有交往困难症。”

这种内向焦虑的前提假设是,只有“亨利·富西”是有趣的;只有和“亨利·富西”玩才是正常的。也就是说,家长在心中已经预先有了一个行为正常的理想标准和看法,那就是社交能力弱就交不到朋友,没有朋友——“社会交往与幸福感有密切关系”,就会孤单,孤单,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但有一个现象是,有些被认为内向的孩子可能有更多深层亲密的朋友。有些快乐的、比较外向的孩子,和他关系好的孩子倒是不少,但你观察他的成长过程可能会惊讶,他缺少的是那种深刻的朋友、感情深厚的朋友、一生都忘不了的朋友,而不是他广泛来往,都玩得来的泛泛之交。但是显然他活得很好、很快乐,似乎他的内心幸福感能自给自足,他和其他孩子快乐的交往只是他内心中溢出的幸福感的一部分。他可能并不是先从交往中得到滋养和快乐,而是因为他快乐才去交往。交往只是他的快乐的一种外在表现。

事实是,一个人用自己适合的方式发动自己内心的活力非常重要。蜘蛛和小猪可能跟亨利·富西一样有趣,一样能从其他方面给人带来幸福感和情绪支持。所以对蜘蛛和小猪——对“有用、有意义”定义之外的东西感兴趣,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性格焦虑容易让人目光变得狭隘,过于强调社交、强调社交能力和从社交中得到的健康与快乐,无视生活中让人快乐有趣的东西,甚至视这些无用的乐趣为有害的,觉得对这些东西感兴趣是不正常的,这是目光狭隘的表现。当正常和不正常的标准变得越具体越狭隘,它带来的不良暗示和影响比性格本身的问题更大。

有一个对杂草的定义比较有意思:“杂草就是出现在错误地点的植物。”也就是说,草还是一样的草,长在花园里那就是景致,但是如果出现的位置不对了,比如,出现在垃圾堆、荒废的院子,那就成了杂草。从这一点上来说,性格也是一样的,在不同的环境、需求和条件下,对性格应该或最好具备的能力强调的点也许是不一样的。但这不能绝对地说哪种性格特质好,哪种就不好,内向性格出现的位置也许恰巧暴露了它弱的一面,让它不能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但是,对它具备优势这个事实,对思考怎么挖掘培养它的优势,也许比把注意力放在硬扭它的短板上来得更有收益。

并不是说要罔顾人际能力重要性的事实,不是放弃对这方面的引导,而是怎么引导的问题。是只允许弗恩对亨利·富西感兴趣,不允许他的世界中出现蜘蛛和小猪;是暗示他只有和亨利·富西玩在一起才是正常的,还是允许他用自己的性格方式发展愉快的感觉,并从中自然而然地发展出其他和年龄相当的兴趣。这是值得思考的事。

也许问题的核心在这里,当你不允许他给自己真正的性格留一席之地,让他真正的性格需求得到满足时,他就很难发展出你期望他有的社交活力。单纯从他的生活中把社交能力拿出来强调和督促,也许适得其反,给他造成压力,甚至出现抗拒和自卑的心理。因为他可能还没有做好准备。他可能还需要从他眼前更感兴趣、更能把握的东西中汲取养料,这样他才能整体上成长和进步,从而更能做好准备,更有力量学习人生中重要的一课。他要变成更好的自己,才有可能更有社交兴趣。

第六节 内向视角:你看不到一个精彩的孩子

假如只会用内向还是外向的角度去看一个孩子的性格,无疑,《夏洛的网》中弗恩的性格很接近平时人们口中的内向性格。尤其是她上课的时候,总是一个人默默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想给她心爱的小猪起一个最漂亮的名字。当教师提问她问题,她却像做梦似的回答出她想到的小猪的名字:“威尔伯。”她的同学们都咯咯笑起来,而弗恩自己脸都红了。

从内向的角度看,你看到的是一个活在另一个世界的孩子,她最大的问题似乎是缺乏和现实世界接轨的能力。但是,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那个世界中有有勇有谋、忠于友谊的蜘蛛;有天真可爱、不想被做成火腿的小猪;有自私自利、喜欢抱怨的老鼠,有它们之间发生的奇迹一样精彩的故事,这是一个应该被埋没的世界吗?这是一个应该被轻视的世界吗?

精彩这种东西从来不会存在于刻板和类型化之中。如果你翻开一个故事,看到的妖怪都是一个面孔的恶,那是无趣的;无趣意味着不能激发你大脑的火花,不能让你产生新鲜感的活力,不能带给你突破旧框框的思考。如果,你看到故事里的妖怪天真地试图取悦它的猎物,生气了还像一个任性的孩子一样打滚儿;它清醒的时候因为自己做的坏事感到忧郁,性子发作的时候却又遏制不住自己把坏事做尽;每个人物都是立体、多彩的,这样各色特质糅合在一起,是错综复杂的,是异彩纷呈的,是活力本身的。

而只习惯从内向的视角去看一个人,你容易看到的他是一个沉闷无趣的人。你会容易忽视他心底色彩斑斓的世界和那个世界中的宝藏。

将性格类型化,在有些时候会带来便利,但用类型化的视角,却很难认识一个真实的人。就好像你从影片、资料里面看到的,蓝角马这种动物,除了关心吃草,就是关心逃命,它是没有自己脾气的。但当你真的看到一头蓝角马时会发现,它因为一只野猫路过自己的院子,经过自己的食槽,会露出一脸阴沉好斗的神色,这种在狮子的捕猎中,只想着狂奔的动物,脾气也不小。

类型化视角的特点是,把对方当成一种类型来看,而不是当成具体的、整体的人物来看。这也意味着有可能将对方当成一种类型来评判,而不是在整体上,尽可能公允地了解对方。“类型化”他人,事实上存在一种武断的拒绝态度,拒绝真正地了解对方。

被标签化的人普遍反感实行标签化的人,因为这种做法是否认他的个性,无视他的人格以及他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性。

而这种类型化的认知和评判角度,也同样意味着,对类型范围内的东西过度价值化;对缺少类型范围内的东西,过度缺陷化。比如,过度强调外向的优势优点,过度关注内向的缺陷,而不能全面地看待。透过内向的视角,就等于站在矫治内向的角度上,不仅是以内向外向的性格标准来认知孩子,还要从对孩子内向性格的缺陷性表现的认知、挖掘和矫治上,认定和评判孩子是什么样的性格。这是一个极为狭窄的性格认知和评判范围,意味着太多性格的多样性价值,没有被纳入认知、欣赏和肯定的范围,同时,性格作为一个协同运作的整体,被排除在外的性格因素越多,越不容易培养出独具个性、真正出彩的性格。

而类型化的态度容易让人略过观察和思考的过程。无法区别出个性的特质和性格的多样性表现。但这一点又尤为重要,所谓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了解不同人之间细致的区别和个性化的优势所在。

这样的态度在家庭教育中也许是非常大的浪费。因为家长是最有条件近距离地了解孩子性格的本质和多样性的、丰富的性格细节的人。家长是最有可能在这种性格挖掘中发现和组合他独特优势的人。如果草草地给孩子冠以性格内向之名,仿佛除了这一种性格特质,就再也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了,那有多少优秀的品质会得不到公平的对待和重视。对家长来说,又可能损失多少让孩子出类拔萃的培养方向。

在生活中同样不难见到,有些被称为性格内向的孩子,可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特别的善良、没有攻击性、单纯,对美——物质的美和人性的美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如果换一种不是那么类型化的评价,他被内向标签遮住的优势,他最本质的东西,他真正的性格,他最应该被重视的品质,能得到更多的展现和发展,我们也许会惊讶地发现,性格的精彩原来有这样不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