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可思议的癖好:他们是“变态”吗
洁癖:到处都遍布着细菌
在上大学时,张璐是宿舍中最爱干净的一个人,她每天都会将自己的衣服、被单洗得干干净净。每天回到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并且用肥皂反复洗。因为在她的眼中,细菌无处不在,所以她认为只有反复清洗才能将细菌消除。由于经常反复地洗手,张璐的手都有些掉皮了。不仅如此,宿舍里的人都知道,张璐的床铺除了她自己,其他人都不可以坐,否则,她就会立刻与人翻脸。
有一次,室友带着朋友来玩,对方不知宿舍的这条规则,在与舍友聊天的过程中,顺势就坐在了张璐的床上。此时,正好张璐回来了,她看到这个情景立刻叫喊道:“你是谁啊,怎么可以随便坐我的床铺呢?”室友急忙解释道:“不好意思,璐璐,这是我的朋友。”张璐见室友已经道歉了,便不再说什么,但等室友的朋友走了之后,她便将床单换掉,反复洗了很久。
不仅如此,张璐每次与同学去逛街,都会在包中放上一副手套和一些白纸。每次乘坐公交车或是地铁时,如果有座位的话,她会将纸放在座位上,然后再就座;如果没有座位,她则会先戴上手套,再去抓车把手。起初,有些同学还笑话张璐太爱干净了,可时间久了,大家都知道她的这种癖好,也就见怪不怪了。
不过,与张璐不熟悉的人见到她这样的做法往往感到很不解,认为她非常怪异,更不愿主动与其交往。所以,在大学四年里,张璐最为相熟的朋友只有宿舍里的几个室友。
喜欢干净本是一件好事,可是过于清洁和干净,则是洁癖的表现,它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尤其是在社会交往中,也会受到很大地妨碍。洁癖有轻重之分,比较轻的洁癖是一种不良习惯,而较为严重的洁癖则是一种心理疾病,属于强迫症的一种。像案例中的张璐就属于比较严重的洁癖,因为频繁地洗手,导致手上的皮肤都有脱皮的情况发生。其实,洁癖并不是只发生在女性身上,很多男性也会存在这种怪癖,有时候还表现得更为严重。
曾有新闻报道称,一位高中男孩因为洁癖,每天出门都会带很多卫生纸,凡是用手接触的东西,他都会用纸反复擦拭;别人递给他的水或是吃的东西,他从来都不会接,都是自己随身携带;即使别人递给自己一支笔,他也不会接,认为上面有太多的细菌。
一般来说,患有洁癖的人在主观上会感到一种无法抗拒的意向和冲动。对于他们而言,虽然能够意识到这些行为是不应该出现的或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内心却会产生强烈的焦虑和恐惧,让他们不得不采取某些行为来安慰自己。
比如,案例中的张璐每次出门如果不戴手套,在接触某些东西后,她就会感到手特别脏,上面有很多细菌,所以心里非常不舒服,非要去清洗数次或是清洗一定的时间。如果不那样做,她就会感到特别焦虑。而只有清洗多次,她在心理上才会舒服一些。
那么,洁癖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对此,有专家总结出以下几个因素:
1.心理因素。大多数的洁癖患者都有强迫型人格,这是产生洁癖的心理基础。专家对患有洁癖的人进行调查发现,在他们的症状加剧前都曾发生过一些突发事件,比如亲人去世、父母离异等都会造成心理紧张,导致情绪波动很大,从而诱发强迫症。
2.家庭因素。有些洁癖患者的父母具有强迫型人格,所以会对他们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他们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比较严厉、古板,甚至有些冷酷,所以,洁癖患者就会变得谨小慎微、固执、刻板。在生活上,他们会过分地要求自己有规律地作息,凡事都要井井有条。如果稍微发生改变,他们就会感到焦虑不安。
而有些父母则会在卫生习惯上对孩子要求过严,逼迫他们反复洗手,这种行为会对他们起到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尤其是对那些比较敏感、内向的孩子影响更大。比如,张璐的父母都是军人,他们做事一向较为刻板,所以在生活上过分地要求张璐,对她也非常严厉,致使张璐的洁癖越来越严重。
3.社会因素。有的人在强迫型人格的基础上会逐渐出现洁癖的症状,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在生理上会有明显的变化,而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不适应,这都有可能导致洁癖症状的加重。另外,一些外界的不良刺激等也会诱发洁癖,比如,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变动、工作氛围比较紧张等。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那些有洁癖的人,他们的生活目标好像就是做好自己的个人卫生,每天都非常关注细菌,而没有时间顾及其他的,也没有什么兴趣爱好。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损害心理健康。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洁癖呢?对此,有专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调整自己的观念。讲卫生虽然是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但它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生活目标,如果将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清洁上,而没有时间享受生活,就会本末倒置。因此,专家建议,我们应该适度地接触细菌,才能产生抵抗力,因为身上的某些细菌会在体内形成抗体,从而抵抗外来的一些病菌。如果过于清洁自己,反而更易生病。
2.采用认知疗法。所谓的认知疗法,最为关键的措施就是对洁癖患者进行观念上的纠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找出产生洁癖的原因,并用科学知识来消除患者心中的误解;让患者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先做重要的事情,再做其他事情;如果是年幼的孩子,则需要家长积极配合,不要过分地苛求他们的清洁情况。同时,当孩子在某些方面做得不错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3.运用满灌疗法。即让洁癖患者坐在房间中,并让亲朋好友做助手。首先,让患者全身处于放松的状态,闭上双眼,然后让助手在患者的身上涂上墨水、染料等液体。在涂抹时,患者要尽量放松,而助手此时要尽可能多地用语言来形容手已经很脏了,但患者要坚持和忍耐住,直到不能再忍耐时才睁开眼睛看看自己到底有多脏。运用这种方法治疗时,不管患者有多么痛苦、焦虑都要坚持住,而且助手也要在一旁给予积极的鼓励,才会帮助患者尽快战胜洁癖。
偷窃癖:喜欢做“小偷”
杨阳是一个高三的学生,性格比较孤僻,不怎么喜欢与同学来往,但总喜欢请同学吃东西或是喝饮料,对钱财也不在意。因为他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的,所以家境比较殷实,他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是几千元。在同学们的眼中,杨阳就像是一个阔少爷。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阔少”竟然是一个喜欢偷盗的“小偷”。
最近,学校中的超市发生了失窃事件,据超市的负责人反映,超市经常会丢失一些日用品,比如袜子、毛巾等。可学校保安人员查了一段时间后并没有发现是何人所为,所以他们只好建议负责人在超市各个角落中装上摄像头,这样才能知道到底是谁偷窃了那些物品。
当负责人在超市装了摄像头之后,他发现每次杨阳来买东西时,超市都会少几样东西。而且查看视频发现,杨阳确实有偷盗的嫌疑,因为他会在那些丢失的物品前停留很久,然后又像没事儿似的拿着一些东西结账。当超市负责人将这些视频放给学校的保安人员看之后,他们对杨阳进行了一番询问,杨阳也承认自己确实“拿”了那些东西,但他并没有使用它们,而是将其随意丢掉了。
当杨阳的班主任和同学知道这件事后都感到不解:因为杨阳并不缺钱花,也不缺那些东西用,为什么会有偷窃的行为呢?后来,班主任对杨阳教育了一番,杨阳也向老师保证以后不再“偷”东西了。可没过多久,他在超市“偷”东西时再次被负责人抓个现行。
其实,杨阳这种行为就属于偷窃癖,这是属于意志控制障碍范畴的精神障碍,主要的表现就是反复出现或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偷窃行为,即使遭到惩罚和教育,也难以改正。这种偷窃行为并不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也没有其他明确目的,纯粹是由于无法抗拒内心的冲动。每次偷窃后内心都会产生快感和满足,而对所偷的物品会随手丢弃或是将其收藏,抑或是偷偷地送还给原主。所以,它与一般偷窃行为是有区别的,它并不是有组织、有预谋地去偷窃。
一般来说,患有盗窃癖的人并没有出现精神异常等情况,也没有智能缺陷。患者往往是在幼年或是少年时期就会产生这种行为,而且这种偷窃的冲动似乎有一定的周期,他们无法克制这种偷窃的冲动,对偷何种物品也没有明确的目标,遇到什么就偷什么,更不是为了某种经济利益,也不会为自己所用,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变态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表示,偷窃癖是一种很难矫正的心理疾病。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往往很难理解有偷窃癖的孩子,所以常用一种想当然的错误方法来试图矫正其行为,可结果却起到反作用。比如,很多家长得知孩子有偷窃癖,就会对孩子进行打骂、惩罚。这种做法只会给他们带来快感,反而让他们更沉迷于偷盗。
那么,偷窃癖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专家通过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1.性格原因。经过研究发现,有偷窃癖的患者大多存在性格缺陷,比如比较自私狭隘、倔强、交际面比较窄等。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报复心,不管是家人的责骂还是其他人的批评,都会让他们产生一种报复的冲动,而这种冲动就会通过偷窃来进行发泄。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很多偷窃癖患者起初都有一种报复的心理,想要通过偷窃来报复伤害自己的人,但之后的偷窃行为似乎与报复动机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一种习惯。
2.环境影响。心理学家通过分析发现,偷窃癖患者之所以会有偷盗的癖好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案例中的杨阳从小就缺少父母足够的关心和沟通,父母常常为了忙生意而将他一个人放在家里,这让他的性格变得有些孤僻,也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另外,杨阳总感觉自己不受父母的重视,好像被他们遗忘了似的,所以内心非常失落。于是,他便用偷窃的行为来引起父母或是其他人的注意,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3.好奇心被压制。对于小孩来说,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总是想要摸一摸、碰一碰,可有些家长却压制孩子们的好奇心,从而限制了孩子们的探索欲望。虽然他们在小时候很听父母的话,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份被压制的欲望却无法遏制地生长出来,让他们渴望去触碰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甚至会据为己有。
那么,如何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偷窃癖呢?对此,有专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采用厌恶疗法。这种疗法的原理是,当某个人出现偷窃癖的行为时,如果有满意的刺激,就会强化其行为,并很容易再次出现偷窃行为;如果这种行为受到厌恶性的刺激,比如电击等,则会抑制神经反射,并使其相关的行为反应逐渐消退。
这种疗法曾成功矫正过偷窃癖:当患者接受心理治疗时,心理医生让其反复观看一段关于其本人进入店铺行窃并被当场抓获的视频。在患者观看这段视频的过程中,只要出现其他人用厌恶的表情在看他被抓获的画面时,医生就会电击其腿部,以强化患者的厌恶体验。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每当在受到电击和看到其他人厌恶的表情时,都会产生害怕自己再次偷窃和被抓获的焦虑。连续治疗三个月后,患者的偷窃欲望就逐渐消失了。
2.进行自我矫正。当患者出现偷窃的欲望时,不妨用力拧自己或是闻一种刺激、但对身体没有危害的气味,抑或是强迫自己去做让自己厌烦的事情等。如果此时家人再给予患者积极的配合,即给他们一些厌恶的刺激,则更易矫正其盗窃的怪癖。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矫正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到底,才能彻底矫正不良的癖好。
3.做好心理疏导。想要健康地生活,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产生偷窃癖。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当我们有心理冲突时,尤其是内心承受能力比较差的人,一定要及时求助专业人士为自己做好心理疏导,并能够及时地化解心理冲突,才能做到防微杜渐。
疑病症:我是不是患有重病
徐亮是出版社的编辑,今年已经40多岁了,他在这一行已经做了十几年了,由于长期伏案工作,让他时常感到腰部很不舒服。每天只要坐的时间太久,就会感到腰酸背痛。后来,他到医院检查后得知,由于他长时间久坐,导致肌肉比较僵硬,因此患上了筋膜炎。可是,徐亮听了医生的诊断后并不相信,他总担心自己的身体还有某些严重的病症医生没有查出来。
有一天,当他在办公室正编辑稿件时突然感到腰部有些酸疼,于是,他站起来想要活动一下。可在活动的过程中,他的膝盖关节处发出了声响。他顿时感到非常紧张,担心自己的膝盖可能出了什么问题。于是,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打车去附近的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为他细致地检查后告知,他的身体并无大碍。可徐亮却不相信,他担心自己的关节可能存在某些病症,是医院没有检查出来。
于是,他又辗转到其他医院去检查,可经过一番检查之后,各个医院诊断出的结果都是同样的。徐亮仍然不相信检查结果,他总担心自己身体有重病。后来,他竟然辞去了工作,专门去其他省市的大医院检查,但结果医生都告诉他没有什么大碍。
虽然在此期间徐亮的家人经常安慰他,让他放宽心,可依然难以打消他内心的疑虑和担忧。徐亮如同魔怔般,频繁去各个医院进行检查。由于长时间地奔波在各个大医院做检查,导致徐亮的经济负担也日益加重。家人见此,从原来的安慰转为抱怨,到最后都不愿搭理他,这让徐亮感到更加失落和痛苦,认为家人不懂得体谅和关心自己,每日都活在焦虑和担心中。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会感到身体有些不适,但只要在医院检查后没有什么大碍,就会放宽心;可有些人却像案例中的徐亮总是疑心自己有病,并且怀疑自己可能患有重病,任凭他人如何劝说都听不进去,即使医院的检查结果证明他们没有问题,但他们却坚信是医院没有找到根源。
像徐亮这类人的怪癖行为就是患上了疑病症,这种病症又被称为疑病性神经症,是指患者总是担心或是相信自己患有一种或是多种较为严重的躯体疾病的持久性想法。他们频繁地去医院就医,即使多次检查的结果都证实没有相应的疾病,依然无法打消患者的顾虑,而且还会伴有焦虑或是抑郁的状况。由于患者总是反复检查,并奔波于各大医院之间,最终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据一项调查显示,这种疑病症是比较少见的,占神经症的9%。一般来说,男性发病年龄大多为40岁,而女性则是50岁左右。不过,据医学统计发现,最近几年,疑病症的发病率有增加的情况,其发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性格原因。研究发现,很多疑病症的患者在性格上往往过于内向、敏感、固执、过分关注自己等,这是发病的一般基础。比如,案例中的徐亮就是一个相当敏感、固执的人,当医院诊断他身体无大碍时,他却固执地认为自己有病,并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顾虑重重。
2.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生活环境发生改变、离异等情况的发生,也会诱发人们患上疑病症。
3.医生的不恰当言行。有些疑病症患者在医院就诊时,由于医生不恰当的言行,导致患者产生多疑的心理;或是医生给出的诊断不确切,导致患者反复进行检查。
在医院中,我们会看到一些疑病症患者虽然各项检查都比较正常,但患者仍然疑心不减,不仅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还让心理和精神上备受折磨,整日处于焦虑、紧张不安的状态中,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精神分裂。不过,如果患有这种病症我们不要因此而惊慌失措,更不要灰心丧气,对治疗和未来的生活感到绝望,因为它并非绝症。对此,有专家为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调节方法:
1.改善和克制自己的性格缺陷。因为大多数的疑病症患者普遍存在过分敏感、内向多疑等性格,所以在进行自我调理时可以尝试改善和克制自己的疑病性格,从而有效地缓解疑病症所带来的紧张情绪。如果自己无法克制,不妨求助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及时让其帮助我们调整负面情绪。
2.设法转移注意力。很多疑病症患者是因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过于关注,所以专家建议,患者在出现疑病症的苗头时,要设法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对身体状况的关心上转移到其他方面。比如,为自己制订几个比较感兴趣的计划,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而没有精力去疑心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3.家人的关心和鼓励。有些疑病症患者往往极度缺乏安全感,总是认为自己身体状况出现了问题,从而感到相当失落、焦虑、紧张不安。对此,专家建议,患者的家人应该多花时间来关心、鼓励他们,并让他们积极地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打球、垂钓等,以培养他们乐观、自信的心境,从而帮助他们缓解疑病的症状。
4.采用药物治疗。如果疑病症的情况比较严重,患者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酌情使用抗抑郁剂,以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症状。
强迫症:身体不受自己控制
叶强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少年,戴着一副眼镜,长得白白净净,个头也很高,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他的性格比较内向,非常爱干净,做事认真,总是力求完美。表面看来,他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学生,可让同学们不解的是,叶强做什么事都喜欢反复做很多遍。比如洗手,他总是反复洗多次,即使洗得手有些脱皮了,他还是反复清洗;检查同学的作业,也是检查数十遍,即使作业已经准确无误了,他依然会多次检查。
在一次自习课上,数学老师让叶强检查两个同学的习题,而习题总共加起来也就不到10道题,结果一节自习课结束了,他还没有检查完。当老师询问其原因时,他对老师说:“为了防止同学做错,我把每道题都重新做了一遍,然后再细细地检查好几遍。”虽然老师对他的认真称赞不已,但还是劝说道:“老师知道你做事认真负责,不过在检查作业时不用反复检查,那样太浪费时间了。”
不仅在学习上如此,在生活上也是如此。每当叶强离开家或是宿舍,他总是要反复检查多次,看看自己有没有东西遗漏或是有没有忘记关闭电源。有一次外出,为了检查自己有没有遗忘某些东西,他竟然在家中反复检查了一两个小时。其实,叶强也知道自己那样做是多此一举,但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不管做什么事都会反复思考、反复去做。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走出家门后总是担心家中的煤气、电源是否已经关闭?或是门有没有锁住?甚至还会回家检查一遍。有些小孩子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在马路上行走时,总是走几步必须跳一下,再继续前行。其实,这种现象与叶强的行为都属于强迫倾向的体现。一般来说,如果强迫症状比较轻,而且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不会引起焦虑等情绪障碍,是一种正常的表现;反之,如果强迫的症状比较严重,而且持续时间很长,并且引起严重的焦虑等情绪障碍,则会对人们的生活和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
何谓强迫症?它是指一组以强迫症状(包括强迫观念、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其实,强迫症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强迫症患病的概率大概是1%。临床实践调查发现,在中国患有强迫症的人有500~1000万人,而患有这种症状的概率为5‰~10‰。其实,有80%的强迫症患者是在25岁之前发病,而且男性比女性多。
一般来说,患有强迫症的人虽然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妥,但无法控制,因为他们如果控制自己不去做,就会有紧张、心慌等表现,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多患者只好去想、去做,这种特点可称为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另外,很多强迫症患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强迫意识和冲动是来自自我,而不是源于外界。
在精神疾病的分类中,虽然强迫症属于神经症的一种,是一种比较轻的精神疾病,但实际上它在治疗上往往比抑郁症、焦虑症更加困难,而且症状的改善较慢,药物的剂量也比较大。如果患病后不及时治疗的话,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而且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比如,有的强迫症患者每次洗手都会洗2~3个小时,即使手都洗脱皮了,他们还会反复清洗;有的患者在外出时会反复检查有没有遗漏东西或是有没有关闭电源等,后来两三个小时都出不了门,有的患者严重的话甚至整日不出门。
因此,患有强迫症的人是相当痛苦的,由于强迫症而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也有很多。那么,导致强迫症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对此,有专家总结出以下几点:
1.遗传因素。医学研究发现,强迫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一种遗传特征的红细胞(ABO)血型与强迫症会发生关联。尤其是有较高的A型发生率和较低的O型发生率,更易患有强迫症。
2.身体某些部位的功能。医学研究发现,一些患有癫痫、颞叶挫伤等的病人会出现强迫症的症状。而在外科治疗上显示,如果将尾神经束、边缘脑白质切除,则会对强迫症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
3.心理和社会原因。如果强迫症患者性格比较谨小慎微、优柔寡断,再加上工作环境变化大、家庭失和、意外事件发生等造成的心理紧张,就会引发强迫症状。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让强迫症的病情有所改善的话,就必须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适应外界和身体的变化,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有专家为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学会顺其自然,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强迫症的特点之一就是喜欢琢磨,即使是一件芝麻大的小事也会想出天大的事,所以在思考问题时不要钻牛角尖,而是学会适应环境,顺其自然。同时,不要过于追求完美,过分看重结果,而是学着享受过程,抱着一种欣赏、体验的快乐心情来做任何事。
2.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励。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亲朋好友的支持和鼓励能够让他们逐渐从强迫的深渊中解脱出来。所以,试着多鼓励他们参加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比如旅行、运动等。
3.求助专业人士进行治疗。如果自我调节解决不了问题,就要及时地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比如,找寻心理医生或是精神医生实施专业的治疗,从而改善强迫症状。
自残癖:看到伤口才能平静
蒋伟是某公司的销售人员,他做这一行已经大半年了,可最近,他感觉压力非常大,因为每个月的业绩排名他都是倒数。因此,领导总是在会议结束后将他叫到办公室进行谈话。
有一次,蒋伟因为某项工作没有做好,领导批评他时话语有些重,而且还当众指责他,公司所有的员工都看着他,这让蒋伟既感到难堪,又相当郁闷和紧张。在领导厉声指责他时,他恨不得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此时,他的工位上正好放着一把美工刀,他拿起美工刀在手中玩弄着,想要借此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当蒋伟拿着美工刀在手中玩弄时,一不小心划破了手指,看着鲜血汩汩地冒出来时,他不但没有感到疼痛,竟然有莫名的快感和满足。于是,他又故意拿起美工刀朝手背上划去。锋利的美工刀划在他的皮肤上,他丝毫没有感觉到疼痛,看到伤口他反而感到很舒服,内心也会随之平静下来。
此后,只要在工作或是生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蒋伟都会用刀在手臂上或是大腿上划上一道道伤口,看着那些伤口,他的心才能渐渐平静下来。不仅如此,之后蒋伟即使没有遇到不顺心的事,他也会习惯性地用刀划自己,如同上瘾似的,因为只有这样做,他的内心才会感到平静。
其实,案例中蒋伟的这种情况就属于自残癖,即对自身的肢体和精神造成伤害。一般来说,对精神的伤害往往不易察觉,所以自残通常是指对肢体造成伤害。而自残最为极端的做法就是自杀。在日常生活中,自残的行为是很常见的。很多人都有可能产生过自残的想法,但大多数人都没有采取实际的行动。
一般来说,自残而造成的自我伤害主要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固定的自我伤害,即周期性且固定重复地对自己进行伤害,比如用头撞墙或是用其他物体打头等。这常常是智障者的行为,但也会发生在自闭症、精神病等患者的身上。
第二种是重大的自我伤害,即对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破坏或是去除,从而对身体造成永久性的损害,比如,有些自残者会去医院截肢等。不过,这种伤害的发生率不高。
第三种是表层的自我伤害,即不会对身体造成损毁,也不会对生命造成危险,只是偶尔会发生。不过,这种行为有时候会发展为上瘾,甚至在人的大脑中会一直存在这种冲动,比如,扯头发、刺伤皮肤等。
那么,人们为何会有自残的行为呢?是如何引起的呢?对此,有专家为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
1.心理原因。有些自残患者可能正在遭受急性或是慢性心理疾病的折磨,比如抑郁症、强迫症、边缘型人格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等,这会让他们比较消极、颓丧,从而冲动行事,继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2.压力转移。当人们的紧张不安、焦虑等情绪得不到化解时,就会通过自残来进行压力转移。这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发泄方式,可很多人却习惯用肉体的痛苦来减缓精神上的痛苦。比如案例中的蒋伟,正是因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进行自残,以转移压力。
3.斩断欲望。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会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并产生很大的期望,从而会比其他人感受到更多的挫折。对于一些失去信心的事情,为了彻底断绝自己的欲望,逃避挫折的打击,就会通过自残来斩断欲望。
4.外界的压力。有些人会因为外界的压力而进行自残,这种行为是胁迫性的,自残者其实并不愿意进行自残。比如,遭遇恶势力的强迫而进行自残、以伤害肢体为赌注的赌博等。
5.手段和策略。有些人会为了获得某些东西而进行自残,这通常是一种手段和策略,比如敲诈、逃避惩罚等。
6.被误导。有些青少年会受到不良风气的误导,他们并不知道自残的危害,但为了追求“时尚”“酷”而进行自残,比如文身。他们通常会在轻率地决定后才感到后悔。
7.自杀未遂。有些人本来是想要自杀,但最终因为自杀未遂而导致肢体受到很大的伤害。当然,后面这几种情形已经超出了心理障碍的范畴。
其实,自残不仅无法改变现状,更无法改善我们的心情,而且还会加深身心的痛苦。那么,如何才能摆脱自残怪癖呢?对此,有专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懂得合理的宣泄。对于自残者来说,他们经常会紧闭内心,不愿与他人沟通、交流,这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地自残。因此,专家建议,应该学会与人沟通,将内心的不满和困惑向亲朋好友倾诉,并懂得合理的宣泄,才能避免自残心理和自残行为的发生。
2.锻炼个性,充实内心。有些人的个性过于内向,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进行自责,这样只会让自己走进自残的怪圈中。对此,专家建议,应该锻炼自己的个性,学会坦然地接纳自己,并学会与自己、他人和谐相处。同时,要充实自己的内心,多将精力和注意力放在积极、有意义的活动上,比如运动、旅行、听音乐等,才会让我们释放负面的情绪,摆脱不良的心态。
3.求助专业人士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如果自残的情况比较严重,则要及时地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找出症状的根源,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从而遏制自残行为。
异食癖:什么东西都能吃下去
案例一:桐桐是一个3岁的男孩,长得乖巧可爱,可奇怪的是,最近桐桐的妈妈发现他竟然喜欢吃纸,只要身边有纸张,他就会顺手拿起来放在嘴里,然后像吃零食似的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妈妈多次劝阻或是禁止桐桐吃纸,他都听不进去。有时候,即使妈妈将家里的纸都藏起来,桐桐还是会将一些书撕烂,然后将碎纸放进嘴巴中。
案例二:小钰是一个7岁的小姑娘,表面看来她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孩子,长得活泼可爱。可让人讶异的是,她非常喜欢吃头发,只要看到地上的头发、死皮等她就会捡起来吃。不管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她都会如获至宝般将其捡起来,吃到肚子里。由于吃下去的头发不易消化,当家人将其带到医院检查时,发现她的胃部和部分肠道处已形成了厚厚的头发结块。
案例三:在印度有一名男子非常喜欢吃土、砖头、碎石等物。其实,这种癖好在他10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在第一次吃完泥土之后,他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每天至少要吃土、碎石6斤左右。
其实,以上这三个案例都是异食癖的表现。所谓的异食癖,也被称为异食症、乱食症,是因为身体的代谢功能发生紊乱、味觉异常以及饮食管理不当等而引起的一种很复杂的综合征。患有异食症的人总是持续性地吃一些非营养的物质,比如泥土、纸片、头发、金属、粪便等。
一般来说,这种病症多发生在一岁半到6岁的孩子身上,而且男孩发生的概率大于女孩。他们所吃的异物有可能会引起各种并发症,比如污物能够引起肠道寄生虫病;食用头发、石头等则会造成肠梗阻;如果大量吞食灰泥,则会导致铅中毒。
这种事例经常会在新闻中看到:住在安顺市某乡的3岁男孩因为患有异食癖,经常将木炭当作零食吃,每10分钟就会吃掉8粒木炭;江苏某医院的消化科会诊过一个10岁的小姑娘,她从两三岁就开始吃头发;美国一个5岁的小女孩因为异食癖总是喜欢吃地毯、衣服、鞋子等。
为何会有这么多异食癖的新闻出现呢?异食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呢?对此,有专家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1.贫血。心理学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因为人体内的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而贫血时血液中的含氧量会随之减少,呈现出低氧血症,从而导致组织和器官功能减退,就会形成异食癖。
2.缺锌。锌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维持生理功能的微量元素,虽然它的含量比较少,但对生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参与味觉的形成;体内很多酶的代谢离不开锌;细胞的分裂、生长以及再生也不能缺少锌的参与。所以,如果体内缺少锌,就会引起很多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异常,从而导致味觉、嗅觉以及视觉功能减退、生长发育迟缓、异食癖等。
3.肠道寄生虫。人体内的肠道处会有蛔虫、钩虫等寄生虫寄生,从而引起感染等症状。比如,蛔虫分泌的毒素会刺激肠管;钩虫则会引起贫血,也会造成异食癖现象的发生。
其实,异食癖的危险不仅在于其行为本身,而且在于将异物吃下去不仅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还会引发各种疾病,从而影响生长发育等。那么,如何治疗异食癖呢?对此,有专家为我们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1.父母的关注和关心。作为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他们提供全面的营养,并让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同时,父母要花时间与孩子玩耍、亲昵,不要让他们单独地待在某个环境中,以满足他们的情感和心理需求,避免他们朝着不正常的方向去寻求刺激和安慰。
2.矫正不良习惯。有心理学专家表示,异食癖是能够进行有效治疗的,关键是要矫正不良的习惯。如果身体中有寄生虫,则要及时驱虫;矫正贫血,进行补铁补锌;如果有不良的卫生习惯,则要及时纠正孩子,让他们自幼养成良好的习惯。
3.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果异食癖的情况比较严重,则需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带患者去看心理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适量的药物来改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