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最美四月 共享“莓”满
胡耀华
2020年4月的鲁山县库区乡东许庄村,一眼望不到头的蓝莓园静静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园内工人正忙着除草,一边劳作一边说笑。刚刚长出的蓝莓果黄豆一般大,青青的、嫩嫩的,挂满了枝头。
“这都是沾了扶贫政策的光,要不在家干着急。”提起在蓝莓园干活,53岁的党孩感慨地说,以前累死累活还吃不好,现在不出家门有钱挣,还不用为自家的土地操心,生活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土地贫瘠刨食难
东许庄村山清水秀,但土地贫瘠,以前村民劳动一年种出的粮食仅够吃,遇到大旱之年甚至会颗粒无收。正因如此,早些年不光党孩家,其他村民家日子也都过得紧巴巴的。
“那时候吃没吃好,也没钱花,穿的鞋子不是露脚指头就是露脚后跟。”党孩说,他家弟兄多,他是家中老大,生活压力更大,三间土瓦房眼看露着天没钱收拾,室内连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
“为多打一口粮食,那时候经常天不亮下地,太阳不落山不收工,忙得两头儿不见日头。”党孩的妻子杨二妮一边给小孙子喂奶粉一边笑着说,虽然现在还不算富裕,但比起以前的日子,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农民摇身变“上班族”
2012年,东许庄村来了个“大老板”。村民们后来才知道,这位“大老板”是豫尧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想在东许庄村流转土地种蓝莓。
“那时候还不知道啥是流转土地,更不知道蓝莓长啥样。”党孩说,反正人家说了,一亩地给700元钱,以后还能到他们公司打工,一天一结账。当时他心里想700元钱能买好几百斤粮食,还不用购买化肥、农药、种子等,这净赚的事儿说啥不能错过,就和公司当场签订了合同,将家中三亩多地全部流转了出去。
种植蓝莓工作量大,整地、栽苗、除草、施肥、浇水、采摘,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特别是采摘,蓝莓园一天需要几百人帮忙。一天八小时给公司打工,就是60元钱,贫困家庭更有特殊照顾,月月能拿工资。
也就从那时起,党孩和不少村民摇身一变,成了令人羡慕的“上班族”。
“别看俺工资不高,但活儿不累,干着可舒心。”4月22日上午,同样在蓝莓园干活的东许庄村村民王石头说,虽说村里的地产粮不行,但种蓝莓可中,长出的蓝莓颜色好、个头大、口感好,一到果子成熟时,满园都是果香味,摘一颗含在嘴里,酸酸的、甜甜的,口感好极了,我市和郑州、南阳等地的游客纷纷来购买,园内十分热闹。
种植蓝莓效益好,又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当地政府决定把蓝莓种植作为主打产业,鼓励豫尧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扩大种植面积。
“截至目前,全乡已发展19个蓝莓种植园区,占地3400多亩,去年产值近亿元。通过蓝莓种植,有效带动广大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主抓产业工作的库区乡副乡长杜艳培说。
扶贫政策暖人心
土地流转后还能在园区打工挣钱,党孩家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2014年,党孩拿出家中的积蓄在亲戚、邻居的帮助下拆了旧房,盖了新房。盖了新房,来了新娘。2015年,在别人介绍下,党孩的儿子喜结良缘,一家人高兴极了。
其实,党孩高兴的事儿还有很多。
虽然家里办了婚事、盖了房,但党孩的儿子是智障人士,与别人家相比日子还不算富裕。2016年,经村组研究,党孩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的暖心政策更多了,村干部主动上门给其儿子申办了低保和残疾证,还让党孩当上了护林员,一个月能拿到500元钱。党孩买了两只羊,想捎带着增加些收入,还得到了400元补贴。
党孩说,他家的帮扶人是江河高中的一位老师,隔一阵就到他家嘘寒问暖,有时还给他家送大米、白面、食用油。豫尧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邢雅丽,逢年过节给他家送东西,去年家里没水吃,邢雅丽出资3700元帮他家打了一口井;为避免房屋漏雨,党孩去年在房屋上面搭建了棚子,又得到了乡政府2000多元的修房补贴……
“原来想着日子没过头,现在越过越有奔头。”党孩说,2019年,随着收入逐渐提高,他家摘了穷帽脱了贫。儿媳妇给他家生了两个男孩,一家人更高兴了。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党孩自告奋勇在本村卡点处一连值了几天班。他说,政府对咱这么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应该的。
读者网评
黄土地里种出“金豆豆”,老百姓更想不到自己还能成为“上班族”。扶贫就应该这样,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为村民谋幸福,引导企业到农村扎根,让土地价值翻倍,也让村民甜上心头。
——网友“岁月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