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1983-1996)(合编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盐城市在灌溉总渠之南的那一部分,以通榆公路,即原范公堤为界,可分东西两区,东区就是上面所说的产棉区,西区属里下河地区,一向是产粮区。里下河地区包括东台的西部,以及盐城市的阜宁、建湖、盐城郊区的主要部分。扬州市的高邮、兴化、宝应及江都和泰州的北部、淮安的南部,是苏北平原最低洼的地区,而兴化是它的“锅底”。我将把跨市的里下河作为一个地区来叙述。

在里下河东界,正处在产棉区和产粮区的交接线,由于棉粮的交换很早在这条线上就兴起了许多集镇,比较有名的,由北而南是:阜宁县的阜城,建湖的上冈,盐城郊区的伍佑,大丰县的刘庄、白驹,东台县的东台、安丰、富安。在这条线上的大小集镇有22个,占盐城市范围内集镇总数的20%。

这些集镇过去都是农产品和淮盐的集散地,而且大都是以原有的农村为基础形成的,所以集镇上农业人口占多数。如建湖的许多乡属镇,农业人口占80%,东台县全县集镇人口计2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有12.5万人,占60%,如果按现行行政上建镇标准都是不合格的。其中有些集镇在解放后成了公社(乡)的政府所在地,添置了一系列乡级机关,成了政治中心,集镇有所发展。近年来也有些集镇发展了乡镇工业,改变了单纯作为贸易及政治中心的作用,工业开始在集镇的经济结构中取得较高的地位,有些已接近于苏南的集镇。

一般说,在70年代以前,这些集镇上工业是不发达的。1966年盐城全市社镇企业只有280多个,多数只是粮棉加工和铁木农具的制造及修理。70年代中期,有一部分集镇开始兴办社队工业,三中全会后才有较大的发展。1983年统计,盐城市(包括东西两部在内)乡镇企业已有5603个,职工24万余人,工业总产值7.9亿元。在这期间有些集镇新建了高层建筑,增添了文化设施,铺设和整修了路面和地下水道,集镇面貌有了改观,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我们去访问了盐城郊区的大冈镇,使我们改变了苏北到处都没有较发达的集镇的概念。像大冈一样的集镇在苏南也并不是很多的。这说明只要政策对了头,乡镇工业发展了起来,集镇是必然会随之繁荣兴盛的。苏北完全有条件像苏南一样兴办乡镇工业,大冈镇能做到的,苏北其他地区也能做到。当然现在这方面还赶不上苏南,那是过去这段历史造成的,只要认真贯彻“提高苏南、发展苏北”的方针,起步虽迟,后来者还是可以居上的。

大冈在盐城市的西南边上,是大丰、兴化、原盐城等三县的接合部,常住人口5500人,是盐城历来有名的大镇之一,也是盐阜地区最古老的集镇之一。据说在明代已经设镇,距今有400多年。当时只有“百户”,到了30年代已有六七千人,较今常住人口为多。它的周围河道纵横、土地肥沃,是苏北的鱼米之乡。方圆三四十里内的农民利用水道的方便,都到这里来进行贸易,形成了一个农副产品的交换中心。抗战前极盛时镇上从事商业、饮食、服务业的就有700多户,仅粮行就有几十家。运粮船只延绵九里,十分壮观。当时街上的私塾有几十家,就学儿童数量不少。

抗战时期,大冈镇曾经沦陷,开始衰落。解放后稍有恢复,但50年代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三大改造中个体粮行撤销,以粮食的商品交换为基础的大冈镇就一蹶不振。集镇人口先后精简了三次:1954年调整商业网点调出300多人,三年困难时期下放600人,1970年后又动员了300多居民到农村落户。近年来人口逐渐增多,但尚未达历史上的最高记录。

与苏南一样,大冈镇到70年代开始好转。当时利用苏南下放职工和城市工厂“闹革命”停产的时机创办了乡镇工业。三中全会后,工业迅速发展,1978年产值已达849万元,1983年一跃而达2000万元,居全市各集镇的首位。集镇居民从60年代人均年收入70—80元达到1983年300元的水平。总结这段转衰为兴的历史,关键是在政策,办法是在办了工业。当其衰也,居民温饱尚难解决,每年要由县政府拨上万元补助困难户。70年代大办工业后,经济情况年年改善,现在镇上已有国营企业16个,大集体企业7个,社镇企业28个。1983年全乡农副工总产值5000万元中,社办工业产值占36%,队办工业占53%,以这个乡镇范围来说,工业产值已略略超过了农副产值了。

大冈镇办了工业,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力。这个乡原来人多地少,人均只有一亩二分耕地。农村人口经常外流,仅在盐城市区工作的职工就有三四千人,构成了对城市的人口压力,乡镇工业办了起来,现在已有2000多人住在附近村子里,白天来镇上做工。他们离土不离乡,不必进城找活路。这样成了人口进城的阀门。

大冈镇的工业是办得有成绩的。镇上发展了工业,同时带动了农村也办起了工业。镇上有3个针织总厂,带动了30个大队办起“松散联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分厂,在产供销上由总厂统一负责,形成大厂带小厂成功的事例。还有采取产品转让来帮助落后大队的发展。这样使得这个乡的经济迅速地商品化和工业化了。

大冈镇的工业在引进技术和人才,以及镇乡联营办厂扩散工业布局方面,在苏北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他们较早采取招聘办法来罗致技术人员,其中有一个原在别地错打成反革命的人,到了这里不仅不受歧视,而且得到发挥专长的机会,成了技术上的骨干力量,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对外来的技术人员照顾周到,所以他们都能安心工作,而且陆续延聘人才,现在已有外地技术人员73人。他们为本地培训了120名技术骨干。这几年各厂派出260多人到外地学习。社办的14个工厂中受过培训的职工占总数的70%以上。由于着重对外地的开放和联系,与外地建立了业务往来的单位有47个,有协作关系的单位36个,常驻外采购组有5个,购销员有97人,在各大中城市的信息点12个。这样就使得大冈能取得较远的大城市的辐射,直接与上海及天津的工业发生关系。这对大冈乡镇工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以我们这次匆促的访问中所见到的情况来说,像大冈那样发展了乡镇工业,而且已有成绩的集镇,如果把市区和县镇除外,在苏北还是不多的。我特地把这个例子提出来就是想说明,苏北完全有条件兴办乡镇工业。而且在这个例子中也告诉我们如上海、天津这样的大城市的辐射力并不限于毗邻的地区,因为技术和智力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人。他可以超过空间间隔传播,和远近距离固然有关,但并不是必须衔接才能起作用。大冈可以接受上海、天津的技术信息,甚至进行协作,就是个例子。苏北离开工业发达的大城市固然较远,交通条件也差,但是如果多注意创造渠道和有利条件,还是可以收到大城市的经济辐射力,用来促进本地区乡镇工业的发展。我们希望苏北有更多的像大冈那样的集镇早日形成。

我们从里下河地区边缘,进入高邮和兴化两县。虽则限于时间,没有能下乡观察,但访问了这两县政府所在地的高邮镇和昭阳镇,对基本情况有一些概括的了解。

里下河地区经过解放以来多年的水利建设,已经形成了一个苏北的“江南水乡”。过去由于地势低洼,农民生产只能靠一熟的沤田过生活,三年两头淹,每年亩产只有三四百斤。所以常常有大批难民去江南就食。解放后还有一段时期依赖国家调粮救济,兴化县1951—1952年调入120多万斤,1955年合作化时,还调入30—40万斤。1954年,200多家铁匠中大部分外流谋生。60年代初期度过困难时期之后,不久又碰到十年浩劫,农民个人分配水平一直在百元以下。所以里下河地区的农村经济直到1978年才好转。现在整个里下河地区已成了国家的商品粮基地。兴化县一亩农田年单产平均已在750公斤上下。成为全省产粮最多的县。这个变化是在5年里发生的,不能不说是“奇迹”。

这个地区的集镇的布局和苏南太湖附近的水乡有类似的情况。过去都是在水道交叉、运输便利的地点,有一个作为农产品交易的中心的小集镇。以高邮县为例:全县有大小集镇46个,以5—10公里的距离均匀分布,平均每27平方公里有一个集镇,大的有七八千人,小的近千人,最大的“三大镇”,人口多至9000人:临泽、三垛、界首。这些大镇的位置,几乎都在离县镇较远和邻县的交界地上。兴化的大镇沙沟、安丰、戴南也是这样,它们都是各县之间的贸易中心。这些集镇绝大多数还没有摆脱集市的性质,一般逢五逢十赶集。三中全会以后出现大集越来越大,集期越来越密的趋势。现在高邮八桥镇除了五天一集外,每天都有鱼肉蔬菜上市,经常有40多个摊子卖副食品。盐城市建湖县的上冈镇,据调查“过去五天一集,现在不期而集。每天有2万人来上冈交换农副产品、手工业品”。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从集市发展成集镇的过渡形式。看来里下河的大小集镇和集市正在逐步分化,涌现出更多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在这些大集镇上同时也可看到非农业人口在比重上逐步上升。据说那些容易遭水灾的低洼地区,农村规模比较大,有达几千户人家住在一起的,这是因为需要选择高地居住的缘故。许多集市贸易就在这种农村里进行,所以作为一个集镇包含的农业人口的比重就比较大。工商业发达,非农村人口日益增加。现在高邮县46个集镇里,农业人口占34.3%,亦农亦工占24.6%,在校中学生占13.3%,非农业人口占27.8%。农业人口比重由于有一部分农民在过去几年里参加了工业生产才从过半数下降到大约1/3,这表明了集镇正在兴起的过程中。

看来这个地区中,若干村子就有一个农民互通有无、定期贸易的小集,即所谓“青菜集”,赶集的大约四五百人。大约15—20华里为半径的区域里,在交通方便的地方,有些就在公社机关所在地,有比较大的集市,赶集的大约有几千人。在这里已有各种家庭里需要的热水瓶一类的日用品。上万人赶集的大集,每个县都有四个到六个,其中最大的一般就是县政府所在地,所谓县城。大集的范围可以包括三五个公社。大集上其实已经以商店为主,有高档的消费品,如挂钟、收音机、电视机、自行车之类,这也是一般农民所参与的最高一级的市场。

现在苏北各县一般说来,县城都已经建了镇,其次的大集大多还没有建镇。看来,这些大集在实质上已经在向集镇发展,但是由于乡镇工业还刚起步,这些大集主要还是农产品的集散和工业品下销的贸易中心,工业的比重还不高。

里下河地区的乡镇工业一般说是70年代初开始的。现在一些大镇上工业已有相当的规模,但以全地区说工业比重还没有超过农业。我们还没有汇总各县的统计,所以只能举些例子来说。兴化县很早就以铁工著名,外地有不少走码头的铁匠是这个地方出去的。但是在解放前都是个体户,只在县城里有几家小的铁作坊,很难说是工厂。但是自从70年代开始到去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已近4亿元,已有机械、电子、化工等工厂,但其中一半在县城昭阳镇上。

高邮县城的高邮镇情况类似。解放前勉强能称得上工业的仅有手工操作的三四家铁器厂,工业产值一百多万元。现在已有各种工厂100多家,1983年总产值达1.76亿元。高邮县的八桥镇,是个乡镇,70年代开始办社队工业,1983年已经有10个工厂,产值达617万元,占全乡工农总产值50%,在全县乡一级的集镇中名列第二。更小的集镇如高邮县天山乡南茶村近百户人家,办了一个红星皮件厂,去年产值480万元,利用积累铺了两公里的公路,还兴建了浴室。从这些事实看来,这个地区的农民已开始认识到农业翻了身之后还得兴办工业才能富裕起来。

总的看来,里下河地区和上面讲过的几个地区一样,在最近短短的五年来,农业有了迅速的,甚至可以说是出乎意料的发展,特别是过去受灾严重的里下河地区,变化更显得突出,原是“逃荒区”,已成“米粮仓”。以兴化县戴南镇为例,农业人口人均年收入1978年只有131元,1983年达到422元,5年里提高了3倍。令人不易相信的,据材料说,这个镇上的非农业人口的收入不及农业人口,因而有人认为这样解决了“城乡差别”。实际上,这只说明这个地区工业不发达,甚至赶不上农业。城乡差别并不能用这个公式来解决。

现在存在于苏北这一部分地区的主要问题还是怎样迅速发展乡镇工业,实现在经济上后来居上。从当前的具体情况看,农业的大发展固然解决了农民的衣食问题,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农民吃饱了肚子,交了公粮,手头还有大量粮食怎么办?在集市上我们看到副食品和日用品销得很快,而粮食很少有人来过问,卖不出去,其他农产品也是如此。去年大蒜价格高,今年种大蒜的面积增加了,外地收购不积极,结果大批大蒜无法出售,也无法贮藏。我们访问时期,种蒜的农民还在哇哇叫。这件事足以看出储藏的仓库、保存农产品的设备和流通渠道都跟不上农业的增产,甚至表明农业增产如果不和加工工业相结合,必然会发生供需的矛盾。

苏北农民目前只有向饲养业找出路,作为家庭副业的养猪、养鸡、养兔等等有了很快的发展。我在上一篇论小城镇的文章里提到的“百万雄鸡下江南”也就是由于苏北粮食增产,自己吃不完,用来作饲料来饲养猪、鸡、兔等家畜家禽,但是这些东西还是要成为商品出售到市场上去的。现在正在用很初级的方法向需要较多的江南输送,可是这些活的家禽在运输中因死亡的损失很大。这就逼着苏北农民发展食品工业了。同时许多大集市都在考虑设立仓库和冷藏设备,使禽畜粗加工后能储藏起来,再分批外销。

我们在兴化看到一个蔬菜加工厂,把一个乡菜农所种的各种蔬菜脱水烤干,包装出口。这是一个最典型的为农业服务的加工厂。其他如小规模的酱鸡作坊、皮蛋厂等等都属于这一类。苏北最近急迫兴建的就是这类加工工业,而以建筑仓库和冷藏库开始。这种加工工业兴起之后,就可以促进专业户和饲料工业,进一步可以形成一个直接从农业丰收中成长出来的农工循环系统。

当然,也应当指出,这和发展其他制造业,甚至如利用石英和水晶发展激光等一类尖端工业并不矛盾。也许正可以从当前比较简单的加工工业做起,使农民进一步富起来,使农业的继续丰收不受挫折,从而积累资金,为发展精加工和专门性的制造业创造条件。

怎样发展工业和发展什么工业是当前苏北经济发展的主要课题。没有经过深入研究之前,我们还不能提出具体的建议。我们只想指出,苏北乡镇工业起步较慢,而且将在农业大丰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所以它所走的道路不可能重复苏南早期所走过的路,我们必须从具体的实际出发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这次“探路”,由于时间太仓促,收兵过早,对洪泽湖周围淮阴市所属各县(除淮安县外)及京杭运河之西各县,都没有去访问。课题组的同志目前正在这些地区进行调查,我自己也希望能有机会去参加他们的工作,所以有关这些地区的情况还得留待以后再写了。从江苏全省来说,我们对包括南京、镇江两市及扬州市通扬运河以南各县的苏中地区,还没有去调查访问,这应当是下一步的工作。


(1) 这里所引用的资料中,南北对比是以全省两分法为依据的。即苏北包括徐州、连云港、盐城、淮阴、扬州等五市,苏南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及南京、镇江等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