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1983-1996)(合编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江苏农村在大中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也脱离了半自给的封闭状况。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乡镇工业是城乡新联结的环节。而主宰这个环节的是农村中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企业人才。考察农村乡镇企业人才的培养、开发和变化,就可以活生生地看到农村这一社会系统由封闭到开放的过程。

乡镇工业的发展,从总体上看,都经历了由初创、发展到逐渐成熟的三个阶段。在农村中,人们自豪地介绍了许多企业的发家史。例如有一个乡在50年代只有一个农机站,后来引进了少量设备,带出了一个手摇织机厂。后者在发展过程中又分化出一个生产现代纺织机械的工厂。诸如此类,这种如同魔术般的分身法,使不少企业“沾亲带故”。而透过这一幅幅企业间的“血缘关系图”,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对应于乡镇企业发展三个阶段的三代企业。各个乡基本上都是由一二个、二三个第一代企业起家,一个老根抽出许多嫩枝,形成一批第二代企业。以后嫩枝再发,又爆出一批第三代企业。

第一代乡镇企业,绝大多数是50年代末集中了农村社员和集镇居民的家庭手工业而建立起来的。这些简单的集合体从事的生产主要是制造各种农具、农船、简单的机械配件,以及油米加工、建筑等等。它们以铁、木、竹等手工业联社和农机站的面目出现,设备陈旧,工艺简单,产品粗糙,利润极少甚至亏损。这种种特征表明乡镇的第一代企业还处于劳动密集型的手工、机械混合的作坊阶段。

在今天看来,正是这生产简单的第一代企业为下代奠下了基础。因此,我在调查时总是刨根究底,追寻那些奠基者。看来,奠基者有两类人,一类是“热心人”,另一类是熟练的手工工匠。热心人是第一代企业的领导者、组织者。他们大多是解放初土改时期成长起来的干部,文化水平虽然低,但是他们有着一股改变家乡穷困面貌的强烈责任心。因而当1958年一鼓而起办工业、两年后一哄而散齐下马的曲折时期,这些热心人没有把集合起来的家当拆完,而是想方设法地维持一定的规模,生产当地农民必不可少的农具,为农业发展出了力。现在,第一代企业的工人,即那些手工工匠,大都年老退职;热心人也分化或转化了,但他们创业的艰辛应当写到乡镇工业的发展史上。

乡镇工业的初创阶段拉得很长,一般而言直到70年代初才进入发展阶段。在这一点上,宁、镇、扬地区与苏南地区大致相仿。在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到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的两个不同时期,前者为潜流期,后者为释放期。在乡镇工业发展阶段出力的是热心人、能人和刚扔下锄把来当工人的农民。我在扬中县长旺乡化工仪表配件厂就见到了这样的热心人和能人。这个厂的党支部书记是个年近50的中年人,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解放后先后担任过互助组组长、扫盲教师、合作社会计、生产大队支部书记等职务。1968年他来到该厂前身长旺乡农具厂当支书,面对当时毫无起色的农具厂,他托人求贤,找到了一位在上海学生意出身、做过十年车工的下放工人。于是就从这位师傅与购置的两台小车床起家,第一年带出了包括现任厂长在内的4名徒弟,第二年8名。我问那位师傅,现在厂里500多工人有多少是他的徒弟或徒弟的徒弟,他笑而不语,旁人替他回答:几乎全是。这个厂现有11个车间,6个科室,1984年1至10月份产值387万,创利润(税前)110万。偌大一个家业,不就是那两位热心人、能人和全厂“农民”工人开拓出来的吗?

两年来我遇到和听到的热心人和能人为数不少。这些热心人之所以热衷于办工业,是由于迫于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这些能人之所以有能耐,是因为他们大多是下放和退休的工人、干部,是城里的和乡里的知识青年。他们在一个乱世的年头机遇般地将城与乡,知识和技能结合了起来。这些我在《小城镇 大问题》一文中已有叙述。

但这里我要说的是他们有胆有识。那时的政治压力还很沉重,可他们有胆子发展,有办法应付。上面所说的那个化工仪表配件厂据说它前身农具厂的牌子还留在那里,现在虽是名正言顺地分为两个摊子了,在那时可算得是一块避灾的护身符。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乡镇工业的发展是一股暗流。正因为受到政治的压力,乡镇工业在潜伏发展期与大中城市的联结是偶发性的,并且是以生产经验为基础而不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能人们一般仅具有高中以下的文化程度,他们与农村社会本身的劳力、资金要素结合,并没有为生产力的诸要素注入更新的、更丰富的内容,只是促成了农村中本来存在着的潜在的工业生产力诸要素的凝聚,从而形成了一种初级的工业生产能力。所以,那时乡镇企业的特点是,能人们懂得什么技术,企业就生产什么;这些人能搞到什么工业原料,提供什么信息,企业就上马什么。这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被迫的盲目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冲破了政治上的压力,乡镇企业在潜伏发展期积蓄起来的能量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一时间乡镇工业势头之迅猛为人惊异。但是这股势头并不是所有的乡镇企业都能保持得下去,从而进入主动的有目标的发展时期。因为,等待着这新的一代企业的是城市企业与乡镇企业以及乡镇企业本身之间的企业竞争和产品竞争,这是一个更为严峻的考验。生存还是淘汰,关键在于乡镇企业的热心人与能人是否能顺利地转化为各种专业人才,去克服企业在资金、原料、设备、技术、经营管理、产品的推销等一道道难关。

在经受住了考验的乡镇企业中,能人向专业人才的转化是在第一个发展时期里磨炼完成的。这些企业管理人才往往是跟随热心人学出来的,是从第一代企业中会计、供销员或有知识的熟练工人中提拔起来的。他们一般具有初、高中文化水平,年龄较轻,是乡镇企业的第一批专业化管理人才。如果说第一代企业更类似于作坊的话,那么这一代企业是向工业化大生产转变的开端。这批专业化管理人才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有眼光、有胆略、有魄力、有干劲。在当时乡镇企业基本没有纳入计划渠道的情况下,上马什么,生产什么,完全由管理者根据各方面的条件及信息决定,而且生产所需的资金除企业积累外,还有一部分(有的甚至绝大部分)都是职工自筹的。管理者给自己定的准则是“只能成功不得失败”,他们在痛苦的磨炼中逐步学会了立于不败之地的本领。有眼光是表现在他们能选择市场上适销对路并具有越拓越宽的发展前景的产品。有胆略就是他们具有自己创造条件的主动精神,不按部就班地消极等待。有魄力是指他们能够大踏步地进取,如我们参观了一个电力器材厂,三个月前,这个厂刚刚破土动工,现在已拿出了价值十几万元的产品。有干劲是表现在他们肯下苦功夫,要迅速学会他们不懂的东西。

对乡镇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工业生产的经济活动对他们的要求是苛刻的,他们不仅要做生产,还要懂经营;不仅要管理工人,还要学会打交道;不仅要两眼向内看厂房,更重要的是两眼向外看市场。好几个厂长对我说,他们没有在晚上十点以前离开工厂过,没有在夜里十二点以前睡觉过。不少厂长挤时间自学了有关的大学专科课程,对专业知识有了相当深的造诣。他们在实践中逐步将自己培养成了较为全面的新型企业家。他们之所以能做出这样的成绩,并不是由于个人的天才,而是经济活动的实践逼出来的,是在普遍的企业竞争、产品竞争中造就的。

应当说,这一代企业的确向现代水平跨了一步,能够生产化纤织物、工作母机、化工产品、仪表配件等产品了。城市人才下乡传播的工业技术已经开花结果。可是,乡镇企业一旦成长起来,就形成了对城市在人才、技术、原料、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更大依托。这种依托却不能再像发展阶段的前期那样,做找不到娘的孩子,瞎碰乱撞。因此,在这个时期,乡镇工业突破了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来同城市大工业发生联系,开始走上了进行多种形式的有机结合的轨道,并由不稳定趋向稳定,由松散趋向紧密。在各种结合中,技术联结、技术合作的内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还存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巨大差别,如扬中县有工业技术人员190人,仅占职工总数的0.16%;有乡镇企业410个,没有一名有正式职称的技术员。在这种情势下,经济活动的内在要求驱使着科学技术及科技人才由高水平向低水平即由城市向乡村流动。这种与工业经济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科学技术流向,滋养了农村的一大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人,从而农村里迅速成长起了大量的工业技术人才。

科学技术下乡是由两股人才的流动带来的。一股是城市技术人才向农村的流动。这里面又有短期流动和长期流入两种形式。长期流入即从城市引进技术人员,扬中县今年已调入科技人员18名,有一个厂公开招聘后,已与600多名技术人员建立了联系,其中重点准备调入的有64人。短期流动即是以聘请顾问、兼职、短期支援、签订技术合同等方式出现的人才向农村的流动。1983年扬中县正式请来的工程技术人员有201人。没有签订合同临时来帮助解决问题的技术人员也很多。另一股是农村的土技术员为了提高技术向城市的流动。仅1984年上半年,扬中县乡镇企业送到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修、培训的就有45人,送到各类中等技术专业学校24人,省级培训班205人,到外地重点企业代培的有1260人。这些人在城里学了科学知识和技术,还开了眼界,受了现代工业社会的熏陶,接触了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广泛结交了知识分子,他们的收获是多方面的。

在基层调查的过程中,到处能看到乡镇企业求才若渴的迫切感。县一级政府对培养人才已相当重视,就地培养人才的学校在县、乡、村、企业各个层次上以多种形式开办起来。如企业管理干部培训班、技术培训班、中专班、大专班等等。到1983年底止,扬中县已经以各种方法培养锻炼了初、中级技术人才6000多人。

现在,有一些乡镇企业发展得较早的乡,骨干企业已进入了第三个时期即成熟期,这一阶段,乡镇企业已经具备了资金、技术、人才、设备、信息、市场的条件,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经济技术实力,有了较强的竞争能力。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走向先进化、系列化。企业能够生产高档呢绒、精密机械、化工及电子产品,逐步走上技术密集型产业。推行了现代管理,管理日趋科学化,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如果说第三代企业是腾飞而起的骏马,那么它的领导人就是驭手。这一代企业的领导人大都具备了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高中毕业的占相当大的比例。扬中县有企业83个,厂长中高中文化程度的33人。不少人还去大专院校深造过,他们不仅懂得生产实践,而且有了科学的基础知识,懂得现代管理方法,将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统筹安排各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他们多谋善断,能精心决策和规划,懂得信息的重要以及如何运用信息,懂得有关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再生产四个环节以及市场、价值规律等经济学知识。在这样的企业领导人带动下,乡镇企业已不惧怕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它们能够以自己的优质产品、周密服务、良好信誉取胜。扬中县有5个产品获得国家、省、市、县科技一等奖、产品一等奖。乡镇企业有2000余种产品,其中已有20多个品种进入了国际市场。

进入成熟阶段的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建立了一批技术人员队伍,并首先具备了设计试制力量。企业对于科学技术的接收能力增强,已经能够引进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研制产品进行试制,并较为迅速地投入批量生产。现在,科学技术下乡,不仅仅由人才流动带动,而且由科技资料流动、信息流动而日趋增长,这表明农村本身的科学技术实力的增长。

乡镇企业的供销队伍,自始至终都是一支最活跃的队伍。他们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担负着繁重的任务,一身几任。首先,负责材料与产品的供与销。在市场调节的条件下,要采集到维持一个工厂所需的全部原料,实属不易;要及时销售全部产品,迅速实现资金回收,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合同不严密,乡镇企业之间、商贸部门与企业间相互拖欠款项的严重情况下,更是很难的。其次,他们是产品的宣传员,他们能清楚地讲解本厂产品的长短处、用途及与同类产品的比较,使对方较快地了解产品并接受产品。再者,他们是科技情报员、信息传递员、工厂建立各种挂钩关系的主要联系者。最后,他们还是出厂的产品、设备的安装辅导员、修理员。用一位供销员的话说:我们的本领是不能完全从书本上学到的,我们的经验也没有写进过书里。但我认为这是实实在在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