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头重脚轻
到达香港适逢周末。主人建议我们不妨利用这休息期间,绕香港一周,心里好有个全貌。我们从香港的跑马地出发,穿过海底隧道,到九龙;再穿过狮子山隧道入新界,过沙田(即中文大学所在地),经大埔、粉岭,如果直往东北即是深圳,往西北即沙头角,隔山可遥望珠海。我们折向东南,到元朗用了午餐,席上海鲜极为可口,然后沿海岸向西南,返香港岛。
香港地处南海,草木四季常青。一出九龙便进入丘陵地带,高速公路蜿蜓曲折,两旁有山有海,一路风景宜人。汽车每行走一二十分钟就有一堆高耸的建筑群,自成一体。主人指点着说,这是香港近几年来推行新市镇发展计划的结果。1972年开始按计划公私投资兴建这类为疏散聚居市中心人口的居住区。在80年代中期建成3个新市镇,为180万人提供了居所。现在正在伸展,准备到90年代增至7个新市镇,届时可容纳居民300万人,所以我们一路看到许多地方都在大兴土木。尽管工程浩大,但就近一望,施工现场干干净净,不像内地一些建筑工地那样嘈杂凌乱。
我印象特深的是,一路上除了少数菜圃外,竟看不到一块长粮食的农田。后来一查香港的统计资料才知道全区可耕地只占7%,主要用来种植蔬菜和果树。50年代这里还有9000公顷稻田,80年代已减到10公顷以下。偏僻村落附近的水稻田,多已荒置退耕了。可见殖民者扩张新界,目的不是在香港搞小而全的自给经济。香港是永远不能成为一个经济上自给的社区的。
香港各项产业的比例,和我们大陆相对比刚刚倒了个头。开发自然资源的渔农矿等第一产业,可以说根本没有成长起来。农业上面已说过,渔业稍好一些,有5000艘渔船供应本市的咸水鱼,所以沿海小镇上有极可口的鲜鱼可吃。但是淡水鱼88%是从大陆运去的,广州附近很多渔村就靠此致富。矿业如果包括开山凿石在内,这几年来填海运动搞得很起劲,也许可以和渔业比一下。把渔农矿统统算上,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不超过10%,只有一位数字,有人甚至估计只有1%,可说微乎其微了。
香港的第二产业,即原料加工的制造业和建筑业,虽然开始较早,但是成为香港的经济支柱却是近20年的事。去年统计己有近47000家工厂,职工达855000人。工业产值占总产值近30%,形势还在看涨。香港有这样多工厂,但自己一无原料,二无能源,三少空地。它能发展的就是些轻工业,包括纺织、服装、电器、电子、钟表、玩具等劳动密集和智力密集型的小工业。原料和能源全靠岛外提供,在本港加工后,再把成品卖到外地去。香港产品中接近90%是外销的。所以这种工业是和外贸分不开的。在这一点上,是近20年来东亚勃兴的几只经济小“老虎”共同的特色。
香港在经济结构上和大陆的最大区别就在它第三产业的比重特别大,高达69%。商业发达本是商埠的特点。问题在于它主要不是为本地居民服务,而是为世界各地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服务。这里真是世界各地物资流动的中转站。去年香港人口生产总值约2000亿港元,其中800亿只在香港过一过手。如前所述,香港的工业其实主要也是加工性的中转活动,就是从外地进了原料,经过加工制造,又卖到外地去。这一转手,一加工,香港人就得到了油水,除了本身的消费和享受外,还能积累资本再生产。油水大,利润高,尽管外地的人看得眼红,香港仍把大门打开,拱身相迎,殷勤服务,把外资源源不断地引了进来。去年一年共接获830宗来自世界各地有关工业投资的询问,其中有490宗已表示积极考虑成交。外商投资的工厂生产总值占香港产品出口总值的18%,其中以美资为最多,占一半以上。
香港是个对外汇不加限制的自由港。各国资本家都可以随意在香港进行各国货币的倒卖,因而成了一个资本大量流通的金融中心。一个电报就可以把上亿的钱输入或输出香港。我这次访问还是没有去参观香港的交易所,只听说其规模在国际上是可以名列前三名的。
总的来看,香港的经济结构:金融、贸易占六,工业占三,其他占一,是个头重脚轻的模式,和大陆刚刚倒了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