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百科:追求流动的旋律·世界音乐史(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门德尔松

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1809.2.3~1847.11.4)生于德国汉堡。父为银行家,亦为艺术爱好者。当时著名的文化艺术界人士经常集会于其家,给幼年的门德尔松以极大的影响。9岁在柏林首次登台演奏,倍受关注。少年时即创作了包括第一交响曲在内的不少的作品。1826年创作了被后世称作经典的《仲夏夜之梦序曲》。后又在柏林大学旁听哲学与文学课程。1827年他指挥上演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使世人得以重新认识巴赫。1827~1835年指挥演出于欧洲各地,同时进行创作。1835年任莱比锡格文特豪斯管弦乐团指挥。1842~1843年为创办莱比锡音乐院而奔波。1846年赴英上演其清唱剧《伊利亚》,返回莱比锡后于翌年病逝。年仅38岁。

门德尔松是19世纪前半叶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作曲家之一。作品数量惊人,有描绘苏格兰赫布里群岛风光的管弦乐序曲《芬格尔山洞》,为纪念路德宗教改革200周年而作的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宗教改革”》(末乐章中采用了众赞歌“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似交响诗般的《第三交响曲“苏格兰”》以及充满南国色彩而又富于活力的《第四交响曲“意大利”》、《意大利随想曲》,他首创的小型钢琴体裁的曲集《无词歌》(1830~1845),音乐极其抒情动人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844),管弦乐曲《平静的海洋和幸福的航行》(1828)、《美丽的梅露西娜》(1838),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艺术歌曲《乘着那歌声的翅膀》(为海涅诗谱曲,1834)等,以及歌剧、协奏曲、室内乐曲、宗教音乐、清唱剧、无伴奏合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