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印度尼西亚舞蹈
古代舞蹈(下)
印度尼西亚是个美丽的群岛组成的国家,据说它拥有一万多个大小岛屿,其中三千多个岛屿有人居住,人口约有一亿五百万。国土面积包括群岛和海洋面积大致有935万平方公里。
印度尼西亚一头与亚洲大陆相连,是中国大陆和东南亚的玄关,另一头与澳洲大陆相连接,自古以来,不同地区的民族就在这两条通道进行频繁交流。
大约1万年前,印度尼西亚原始社会进入母系氏族公社社会,亦即中石器时期。这时,印尼群岛存在三种各具特色的文化,即苏门答腊的砾石文化,爪哇的散潘骨器文化和西南苏拉威西的托阿拉的石叶——石片文化。
大约距今7000年到4000年,印尼进入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畜牧业和锄耕农业,交通有了发展,与马来西亚、印度、中国南方开始文化交流。由于农业、畜业、手工业的发展,男子在生产中的地位越发重要,这样母系社会自然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
这一时期,图腾制有了发展,它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狩猎族以动物为图腾,农耕族以畜牧和植物为图腾。随着社会的进步,又出现祖先崇拜,印尼不少村庄在村口竖立一个象征祖先的木雕像,这种祖先崇拜习俗起源于印尼的新石器时代。
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构成了原始宗教的内容,它们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伴随原始宗教,出现了祭司和巫觋,这表明人类即步入阶级社会。
大约公元三千年到公元二三世纪,是印尼的铜铁器时代。其代表就是铜钺(古代兵器)和铜鼓的出现。这两个物件不仅是祭祀仪具,而且还是氏族领袖的权力象征和团结部族的号召。
铜钺的形状各种各样,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有羽冠盛饰的人形假面。据民族学者报导:在美拉尼西亚有些岛上居民(新爱尔兰岛)在跳着假面舞时就戴着各种羽毛装饰起来的盛冠。罗蒂岛地处印度尼西亚的东部,那里的居民有更多美拉尼西亚人的遗风和习俗,盛饰的羽冠人形假面同美拉尼西亚人假面舞蹈形象有联系。有人因之认为罗蒂岛上的铜锁的艺术风格是表现了亚洲的东山文化同巴布亚、美拉尼西亚的原始艺术的结合。而这一艺术以此为起点一直可以探索到大洋洲以至于美洲。
除了铜钺外能够更全面地体现父权氏族部落生活面貌的是铜鼓。在缺乏文字记载的社会里,它替代了文字记载。印尼的铜鼓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铜鼓的散布区域非常广,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到中南和西南各省都有,越南和印尼群岛更为闻名。
奥地利学者赫克尔于1902年发表了《东南亚古代金属鼓》一书,将珍藏于世界各大都市的铜鼓165件进行了研究和分类。他把它分为四大类型,至今尚为研究者所接受和采用。
第一类铜鼓体积很大,被认为是最古老的,其纹饰的风格主要是自然事物的再现;第二类铜鼓也是大型的,形如大口竹箩;第三类铜鼓体积大小中等,四处接铸青蛙,多为两个累蹲一处,很少有单个的,这类铜鼓多出现缅甸地区;第四类铜鼓,由第一类型转化而来,多刻有中国式的纹饰及汉字,多见于中国各地。
印尼铜鼓大多属于第一类型,但是巴厘岛的铜鼓,则有自己独特的形制和风格。印尼铜鼓文饰主要有光体、青蛙、载魂船与羽人。光体就是太阳,太阳与青蛙并铸,表现了与农业有关的意义。铜鼓上的羽人,是羽人氏族的图腾。但根据民族学家考察:马来-波利尼西亚人,在跳战争舞的时候,在头上有盛饰的羽冠,鲁昂岛上的铜钺纹刻中也刻缕着一个头戴盛饰的羽冠形的人形假面;在玉缕铜鼓上的羽人也有表现为乐器吹奏者和舞蹈者的,而游船(载魂船)上的羽人,则又表现为手执武器和捶击铜鼓的。
法国学者维克拉·科鲁波在他所著的《东京及北越之青铜器时代》一文中,谈论到东山发现的靴型青铜斧上所刻缕的羽人形象时指出:“这一吹着笙型的乐器的画面,恐怕是在跳图腾舞,是和这一动物的鸟同名的氏族模拟这一动物的动作。”
同雕刻和绘画艺术发展的同时,音乐和舞蹈艺术也有所发展。铜鼓以外还有皮革制成的象脚形的铜鼓。在中国西南地方,象脚鼓大鼓是皮革制的,象脚形的铜鼓是象脚鼓的仿造。可能是印度尼西亚的某些部落曾经使用过象脚鼓这种打击乐器,在达雅克人的载魂船图和极乐图上,也有铜鼓形的画面。
从玉缕铜鼓和东山靴形铜斧的纹饰上,有吹笙人,又有鸣响四支竹管似乐器的人,或者是芦笙和“安克隆”一类的吹奏乐器。“安克隆”是现代西爪哇人著名的乐器。“据莱佛士在《爪哇史》中讲到:加里曼丹的达雅克人在游猎时候,往往举行鸟祭,以定游猎的去向;当游猎队伍前进时,就鸣响着‘安克隆’引路。芦笙则至今还盛行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舞蹈时往往同象脚鼓合奏”。看来印度尼西亚的某些部落已有这些乐器了。
自公元7世纪以后,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成为马六甲海峡两岸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其中经常往返于中国和印尼的室利佛逝之间的阿拉伯商人将伊斯兰教传布至苏门答腊,使印尼人、中国商人纷纷皈依伊斯兰教。中国元代是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兴盛期,当时印尼爪哇的杜板与中国泉州有交往,每月都有定期船舶往返。伊斯兰教也随之在印尼盛行。郑和(1405—1433)在七下西洋间每次都在印尼传播伊斯兰教,促进华人穆斯林社区发展。印尼各地建立清真寺。印尼中爪哇省会三宝垄有纪念明朝航海家郑和的三保庙。印尼各地香客都来此地烧香膜拜,并敲锣打鼓、舞龙舞狮、高擎彩旗、手持各种兵器举行骧灾祛病的活动。三保太监成为印尼人的保护神。至今,在每年4月、8月,人们在月光下庙前举行欢快的舞会,以此纪念三保太监。
从音乐舞蹈来看,中国史籍也有不少对印尼歌舞艺术的记载,如《新唐书·南蛮列传》的室利佛逝条记载:“室利佛逝,一曰尸利佛誓………咸亨(670-674)至开元(713-741)间,数遣使者朝……又献侏儒、僧抵女各二及歌舞……”《咸宾录》爪哇条载:“咸通(860—874)中,献女乐……”《新唐书·南蛮列传》诃陵载:“咸通(860—874),遣使献女乐”(诃陵位于中爪哇)。1225年成书的《诸蕃志》中婆国条称爪哇“乐有横笛、鼓板,亦能舞”。1617年出版的《东西洋考》卷三下条载爪哇西部“乐有横笛、鼓板,自为夷舞,谚所谓‘大平婆之征’也”。1849年《海岛逸志》记:“番戏名曰浓迎。番妇之颇有色者,带虬发(卷曲的头发),缠锦幔,插金花,摇纸(纸扇),裸衣赤脚,歌番歌,舞番舞,摇头闪目,鹤立鹭行,演唱杂剧……或两妇对舞,或三四妇共跳舞。闲人亦可人其中,与之对舞,名曰弄浓迎。弄毕则酬以金。每于清夜远远听之,其音凄切悲楚,所谓异乡之乐,礻氏令人悲耳。”从以上记载可知印尼有女乐表演的舞蹈,有浓迎舞,面具舞,除此之外还有皮影戏。这些记载为我们了解印尼乐舞艺术提供了参考。印尼的音乐与中国有近似之处,如西方学者贝那特·泽特拉在《印度尼西亚》杂志发文介绍,印度尼西亚音乐中丰富的节奏和合演中的技巧与中国音乐有共同特点,“印尼的打击乐器来自古代云南的铜鼓”。民间习俗乐舞也多来自中国,如杜尔在《华侨在印尼》一书中谈到爪哇人舞动假兽的舞蹈:“即使它的身躯颇短,没有形成蛇状,但显而易见,它和中国的舞狮是相同的”;“世世代代,这种假兽舞已成为人们喜庆时的娱乐活动”。
佐克舞是巴达维亚华人创造的一种舞蹈,类似西方的交谊舞。据《印尼百科全书》和《世界华侨华人词典》称;佐克原是舞女所穿的丝绸长裤;后为此舞的名称。富裕华人举行堂会时,邀佐克舞的舞女前来助兴。男舞者为华人,舞女是土著人,这可能与当初中国移民几乎都是男子有关。男女跳舞时分别身穿红、绿、黄、紫、棕等色服装,通常与同色服装的男女结伴而舞,边对唱边跳舞边喝酒。按规定,一对男女跳舞时应相距半米,但实际上很少有人遵此规定,几场舞后男舞者向舞女赠“陪舞钱”。据传,早期佐克舞舞女穿紧身上衣和黑色长裤,并擅长武术。如今佐克舞不仅流行于土生华人中,而且为许多印尼土著男女青年所爱好。跳佐克舞时,通常由体现中国音乐风格的甘邦克罗蒙和受葡萄牙音乐影响的“克郎章”乐曲伴奏,……有人认为是“华裔阶层文化”。
对巨港舞,印尼华人黄素封在《科学的南洋》一书中这样介绍巨港舞:“服饰极华丽,舞者绣金盘花之纱笼……如我国清代妇女之绣裙。……舞态极柔雅,上肢动作较下肢为多,恍若我国之古舞。”
巴东舞,包括男子拳术和女子碟舞,“男子拳术……最后的二童对打,一持小刀,一空手,彼此相持良久。步法手法极严。争战正急时,亦手童子空手夺刀,颇近直隶山东一带走江湖之拳术。至女子碟舞,似曾与我国凤阳府见者仿佛。舞女双手各执碟,用中指所戴之环击拍,后有男二女奏幽乐和之”。
巴厘舞,“舞女着绣花龙凤马来式舞衣,戴凤冠,满插香花。舞时多用拳术姿势。按之我国《易筋经》十二势,除最末二势外,几乎全有,海天阔别,而能暗合如此,亦奇矣”。
爪哇舞“系古时士王战争之轶事。……其姿势多含我国拳勇之手法及步法”。
在爪哇古典舞中,有一个中国公主与爪哇公主共舞的舞蹈,舞姿优雅,反映了古代中国公主远嫁爪哇的民间传说。
至今在印度尼西亚舞蹈中,有西爪哇的面具舞、巴厘岛的列同格拉冬舞、蝴蝶舞、巴厘女舞、中爪哇的女勇士舞、苏门答腊的巴郎山舞和少女岛舞等等。这些舞蹈都曾由印尼访华歌舞演出时介绍给中国观众。
印度尼西亚的戏剧艺术也很发达,其中有不少接受了中国的影响,如“布袋戏”,又叫“掌中班”,它曾是福建木偶剧种之一。印尼语中的Potent源自闽南方言的“布袋戏”,说明由中国传去。《辞海》称,“中国木偶剧传说源于汉代,唐宋时已很发达”。布袋戏流行于闽南和台湾一带,说唱用闽南话,泉州地区用南曲,漳州地区早期用京调,后改用苦剧曲调。“印尼布袋戏早在17世纪已流行于巴达维亚等地。它是由闽南移民带入的。”印尼布袋戏用当地语言或方言说唱,剧情取材于中国历史与爱情故事,对话用马来语,唱词用汉语。
据说布袋戏源自古代皮影戏,中国古代皮影戏可追溯到先秦时期。
宋代皮影戏最为发达,艺人将兽皮剪成人形,投在光源里,屏幕就映出生动的影像。宋代皮影戏成为专门艺术,有专职的“弄影戏者”。15世纪马欢的《瀛涯胜览》爪哇国条就有爪哇皮影戏的介绍,它普及在公元778年前后,最初用于宗教祭祀,后来才发展为民间艺术形式。
在印度尼西亚群岛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是巴厘岛和爪哇岛的舞蹈。这两个地区的舞蹈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尤其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的影响。印度尼西亚舞蹈接受印度和中国舞蹈文化影响之后,经过长时期的发展,逐渐摆脱了两国文化影响的束缚,形成了独具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舞蹈艺术。
从公元10世纪起,印度尼西亚的文化艺术渐渐远离印度文化影响,先从文学入手,对印度文学进行改造,把梵文译成爪哇文,把《摩诃婆罗多》改编成爪哇式剧本,使之成为爪哇歌舞艺术的主要剧本之一。舞蹈也不再是对印度舞蹈的模仿,舞蹈的内容、动作、音乐、服饰,均已向爪哇化嬗变。
印度尼西亚舞蹈动作的基本姿态是:两腿半蹲、一脚持重心,不塌腰,身体保持正直,头部端正,面向斜前方,眼睛向下视。舞蹈动作多取自对动物的模仿,并且多模仿大象和鹫鸟的动作,音乐伴奏有铜鼓、铜锣。
最能代表印度尼西亚舞蹈风采的是巴厘岛舞蹈。巴厘岛风光优美迷人,文学家杨朔称之为“诗岛”“天堂岛”。这里的舞蹈别具风格,巴厘人充满炽烈的热情欢歌欢舞,舞蹈具有很大感染力。
巴厘岛的舞蹈也曾接受印度舞蹈的影响,以后慢慢发展为巴厘岛的舞蹈表演风格。巴厘岛的传统舞蹈有“山哈夹舞”“班耐舞”等。
“山哈夹舞”是巴厘岛最古老的宗教舞蹈。它一般在人遇到自然灾害或流行疾病时表演,具有禳灾祛病的功能。舞蹈表演时,舞者在歌队伴唱声中,边呼唤着神礻氏的姓名边登场演出,舞蹈表演之前,舞者先向观众点洒圣水,然后再翩翩起舞。舞蹈表演者均由未婚少女担当。
“班耐舞”是一个带有情节的祭祀舞蹈,也由少女表演,表演场地在寺庙,后发展成为宫廷舞蹈,舞蹈带有浓重的宗教气氛。
巴厘岛舞蹈的基本舞姿是:双脚站成丁字步,重心落在后腿上,双膝半蹲,躯干面向主力腿的斜前方,双手臂弯曲,呈方形上下在身体两侧。舞蹈技巧表现在十指指尖上,十指左右颤抖,再加上头部摆动和双眼的左顾右盼。这些动作表情构成了巴厘岛特有的扑朔迷离的舞蹈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