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形象素质教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学校形象与学生素质教育

学校形象的内涵就是社会公众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后形成的总体印象。学校形象的外延很宽泛,概括起来大致有学校的人员形象、工作形象、环境形象和标志形象。

学校形象的内涵和外延

学校形象的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形象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它是学校财富的聚敛器,是学校财富的挖掘机。我们常常听到群众们说这所学校好,那所学校差,他们的标准是什么呢?应该从中体会到什么呢?那就是学校形象使他们产生的一种心理倾向。这个形象由谁来反映,应该是我们的领导、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校园,归根结底要落脚到管理这个问题上。

反思学校管理的现实

谈到管理,因校而异。现实告诉我们,小部分学校的管理还应该说是不错的,多数学校的管理由于“威权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作梗,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概括起来有以下两种情况:

(1)粗放型管理

这种类型,在农业上叫浅耕粗作。在我们的学校中,实施这一类型的管理,造成职权不清,形成“事情无人管、责任无人负”的混沌局面,可谓“糊涂管理”。计划性不强,实施运作困难,不推不动,漏洞百出,主要表现有:

首先,敬业意识不强。学校领导、教师做好工作,为学生负责,靠的是对所从事工作的一种精神追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敬业意识。

我们的部分领导、教师把每天所做的工作当作周而复始任务,缺乏更高层次的追求。领导或高高在上,或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深入实际,不学习研究,拉帮接派,工作松散;教师晚来早走,言行落后,比吃比穿,工作懈怠,悠闲享受过度,紧张研究不足等等,都能够证明“松、散、懒”。没有把我们现在的工作当成是内心里的一件乐事。

其次,校风混乱。由于整个校园缺乏研究氛围、学习氛围和想发展、要提高的氛围,学校的面貌可想而知。领导和教师的工作状态、一言一行传递给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们怎能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呢?校园里、社会上打架骂人的现象严重,学校的事故频频发生,违法乱纪的事情屡禁不止,校风差,学风低。而这时,我们的领导和教师又常常在责备学生如何如何,从不检查自己。这样的形象带到社会又怎样呢?

再次,环境恶劣。来到一所学校,首先看到的是脏乱的校门口、破损的飘扬着的国旗,进到校园到处是废纸、包装袋、杂草丛生,进教室、办公室物放杂乱、满目灰尘、环境布置简单、不和谐,我们说这样的一所学校能被群众接受吗?它的形象也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形象是我们教育的成果。质量是立校的根源,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学校对抓教学质量没有行之有效的策略,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和保障机制。等到考试结束,质量低了就要一味的找试题的原因、学生的原因,从来不反思我们的教师主观原因,从来看不到我们教师的工作状态、敬业意识,看不到我们的教师平时做的都是什么,说的都是什么。不管怎样讲,学生在一所学校学习,大多数人考试都不能及格,群众只能认为是在这样的学校学习是误人子弟,学校的形象有会怎样呢?

(2)集约型管理

集约是精耕细作,从理论角度讲应该是一件好事。但在学校,这种管理受“威权主义”的影响,有时候也会发生扭曲,造成工作想当然,领导和教师的工作作风是我行我素,工作缺乏整体性和人文关怀。

首先,领导对教师。领导对教师牵制太死,凡事不听取群众意见,不走群众路线,不讲民主,官僚思想严重,教师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领导者的意图和想法,来不得半点“不”,缺乏人文关怀,学校没有生气,这样的学校发展也令人堪忧。

其次,教师对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权威”思想固化,不尊重学生的需要,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特体验,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画好的轨迹一步一个脚印的来走。这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是极其恶化的,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违背了人才的培养思想。

这样的管理,我们怎么不担心学校给我们群众、社会的形象呢?我们真的是要宁可损失有形的资源,也不要破坏自身的形象啊。

对学校形象建设的想法

在现代社会,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的组织,才能获得公众的认可,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学校作为社会组织也不例外。

有什么样的管理就有什么样的形象,形象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是短暂的,缺乏生命力的,它需要一个过程。正如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到的:“任何科学工作都是通过长期的考虑、忍耐和勤奋得来的。”我们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呢?我觉得建设良好的学校形象应该是实施具有人文关怀的、弹性的“精细化管理”。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学校领导应该是引领观念的带头人

学校管理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是学校文化的见证,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要看全校师生是否对学校认可。学校领导应该是学习先进理念的第一人,这样才能带动全体教师,促进学校良性持续发展。

引领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的教育观直接反映学校的办学思想,作为学校领导应把握正确的理念,面向全体,“一个都不能少”,加快学生学习社会化的进程,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以人为本,牢记“放弃了人的本性的教育是口号性的教育,是教育的失败。”

引领正确的质量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差异,承认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引领正确的学习观。学习是“自我超越”,是发展的前提,是“第一要务”的。作为领导者,尤其是校长,应该作为学习的示范者。

引领正确的学生观。允许我们的学生犯错误,要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正在成长中的人,是独特的个体。孩子们犯错误了,从另一个角度讲,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某些问题。

(2)学校领导应该是制定战略的指挥家

一所学校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怎么发展,发展的预期目标怎样,关键是要看学校领导者的深谋远虑,战略制定的恰当与否。战略制定后,实施战略的步骤怎样,需要匹配那些相关的制度作保障,日常的管理需要怎样的理念,这些内容都需要作为领导的精心谋划。事无巨细,学校领导要在整个战略实施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决策能力,真正实施全员的目标管理,做到“事事有人管、责任有人负”。这样的话,学校才会沿着一个正确的航向迎风破浪。

(3)学校领导应该是文化建设的躬行者

学校的文化建设是一种默契,一种全员都认可的价值观体系,它是学校内隐和外显的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反应出学校鲜明的个性。

建设强大影响力的校长文化。有什么样的校长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校长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是中流砥柱,切不可忽视。可以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创建良好的学校环境。环境有外显的物质、精神环境,也有内隐的人文关怀。学校环境的布置应该体现积极向上的思想,不管是条幅、字画、标语、口号,还是校训、班训等,都要为办学思想服务,不是想当然,要与办学思想相融合,相匹配,浑然一体。另外,注重学校和谐人际关系的达成,实施人文关怀,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创建和谐校园。

抓好个体文化建设。这里的个体,既包括教师,又包括学生。我们在校园内倡导的是一种积极意义的思想,教师和学生在学校都能用这样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围绕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各自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美好的追求,这是可喜的一面。令人堪忧的一面是,我们作领导的对于教师和学生离开校园后,了解多少呢?应该是关注个体的活动与精神面貌,不能只管门里,不看门外。教师和学生接触社会后带来的负面影响直接制约着学校文化建设的进程与质量。

(4)学校领导应该是特色办学的开拓者

有特色,才会有优势;有特色,才会让社会接纳;有特色,学校才会发展。学校特色的建设,领导应该是关键,特别是校长。校长的理念、个性、追求和工作精神决定学校特色的形成。领导要看清每位教师的特点与优势,扬长避短,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特长,这是特色形成的前提。有了特色的校长、特色的教师还不够,还需要厚实的学校文化作基础,也就是看学校有没有凝聚力,校园和谐与否。如果校园中缺乏这种向心力,没有发展的共同愿景,学校的特色也不可能形成。

(5)学校领导应该是人才使用的主人公

学校中,教师无所谓好与坏,关键要看校长怎么用,怎样才能做到各尽其才。我们的校长要善于洞察,扬长避短,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使教师的搭配达到最优化,发挥出最大的工作效益。

围绕着学校形象建设谈到了上面的几方面内容,归根结底就是管理的问题。管理的范畴很大、很宽,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空间很广。我们怎样的管理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呢?这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