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智力素质教育(“四特”教育系列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素质教育中发掘学生智力的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并不是教师把智力“移植”“转送”给学生。智力是不能从一个主体直接传递给另一个主体的。智力的发展是借助于语言工具和非语言符号等物质媒体,掌握知识、技能,经过一定的脑力锻炼而实现的。知识、技能是人类的智力活动的产物,蕴藏着人类的智力;知识、智力都是心理的东西、精神的东西,通过物质载体得到固定和概括。教学中学生正是通过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学习知识、技能,在吸取人类智力成果过程中,使自己的智力得到锻炼和发展。例如,数学知识是数学思维活动的结果。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从一种思维结构过渡到另一种思维结构的过程。数学知识是进行思维训练的结构“材料”,数学教学从智力发展意义上说,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使自己的思维得到锻炼、发展,使原有的数学思维结构向数学家思维转化。

指导学生智力发展应贯串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备课、钻研教材、上课、答疑、辅导、组织考试、批改试卷和作业都应当分析学生思维过程,考虑发展思维的教学措施,这里仅从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科学原理以及应用知识的实际操作等方面来说明。

在形成科学概念中锻炼学生智力

科学概念是一类对象的概括知识,以词表示,任何概念都是人类长期实践中智力活动的成果,体现着人类智慧。概念是智力结构中的基本成分,是认识客观世界之网上的纽结,是思维活动的基本单位。新概念的提出可能导致科学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就个体发展而言,新概念的形成,便成为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逻辑思维工具。没有概念这样的思维单位,便不可能产生判断、推理等形式的智力活动,也谈不上智力发展。教学中学生新概念的形成,给知识增添了新的内容,影响相应的智力结构的变化。学生在形成科学概念过程中,接受、吸取了包含于其中的人类智慧。指导学生智力发展,就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形成概念的思维活动,指导他们掌握正确地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把概念形成过程当作主体智力活动得到锻炼的过程。

为智力的继续发展提供生长点

在掌握科学原理过程中,为智力的继续发展提供生长点。科学原理是由科学概念构成的命题、判断,表现为公理、定理、定律、公式等形式,其语言形式是句子。判断是对两个以上对象之间关系的理解,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原理,应注意揭示对象的各种关系,如全体与部分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动机和目的的关系等。通过这些教学,学生有可能进一步掌握人类智力成果。

学生在掌握科学原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智力活动,而科学原理的掌握就变为进一步智力活动的前提和出发点。教学中学生认识活动不同于自发的认识过程,在于教师遵循认识发展规律,激发学生脑力活动积极性,有计划地授予系统的科学知识。在揭示科学原理实质过程中,还教给学生运用智力的方法,有意识地锻炼学生智力。

应用知识过程中形成智力结构

在应用知识的实际操作中,形成、巩固新的智力结构。使学生把已掌握的概念和科学原理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种操作,可以通过同化和顺应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概括化,形成调节活动的心理结构,因此知识的应用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

在应用知识过程中,由练习而获得的技能和熟练本身是一种能力,它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也是发展智力的必要因素。知识用于实际是从内部的智力动作向外部的完成实践任务的实际动作的转化,另一方面又是外部实际运用物体的动作转化、改造为内部观念的动作。智力的发展正是外部活动内化、简化为内部活动过程。在教学中不论通过练习进行的实际操作,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操作,都不仅要用脑而且要用手,手脑发展相辅相成。外部运动动作发展成词的逻辑思维,即由外部对象动作转化为内部智力动作。

教学中学生通过领会和应用知识,形成技能,外部活动内化不断形成新的智力结构,不断在应用中得到巩固,改善自己智慧品质,从而使智力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