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小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培养
学生的社会化是在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会各种途径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小学教育是对儿童社会教化的高一层次的社会机构,是儿童社会化过程的一个转折点。法国心理学家瓦龙把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称为他们从“主观或个性时期”进入“客观时期”的一个转折点。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创建温馨的班集体,是帮助儿童迈好学校生活的第一步,使儿童自然、顺利地适应校园的学习生活,是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关键。
创设优雅的班级文化,激发儿童对校园生活的渴望
入小学学习是绝大多数儿童的迫切愿望,儿童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学校,然而入学的新生往往对校园的环境、老师感到陌生,易产生心理上的紧张和恐慌。为了消除学生这种初入学的不安情绪,新生入学之前,精心地美化班级教室,让班级每一堵墙都会说话,用美观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环境来迎接新生的到来。幸福的生日台,整齐艳丽的生字卡车厢,亲切熟悉的巧手园地,激起了儿童对校园生活的渴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儿童角色意识能力
初入学的儿童年龄较小,他们的自理能力,认知能力较弱。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常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因此,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生活中,主动与学生交朋友,与他们聊天,做游戏;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梳辫子、钉扣子、拉拉链;提醒他们随着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亲密的接触,使他们对我更加的信任,孩子们有话愿意和老师讲,有事愿意帮老师做,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情感纽带。在精心设计组织下,学生自制名签、参观校园,观看校园实录展,办小型生日聚会,学跳集体舞和办画展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角色意识,使学生充分的体验学习生活的无限乐趣,增进学生爱校、爱班的情感。孩子们学得快乐,玩得开心,他们变得自信了,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规范意识与遵守规则能力
处于六、七岁的儿童,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对学习规则的意识较淡薄。为了帮助学生有效的建立规则意识并逐步发展到遵守规则的能力,对要建立的学习规则和活动规则,实行了“统一要求、逐渐到位”的原则。对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生活正常的规则,立即建立。如:不迟到、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集合快、静、齐等。对不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正常运转的规则,要逐步到位。如:活动中的游戏规则,课前物品摆放等规则。
也就是说,帮助入学新生建立的各项规则应做到由少到多、由简到繁,这样才会使学生不因规则过多、过急、过严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学生只有经过逐步适应,逐步达到要求的过程,自觉遵守规则的能力才得以形成。入学的新生由于年龄小,行为习惯的可塑性大,往往因毅力不顽强或受其它因素干扰思想常会开小差。为了把遵守规则融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中,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入手,采用树立榜样、添加措施、勤鼓励等方法,来发展学生的自制力。
重视日常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独立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生活、劳动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儿童的家庭生活条件都有很大提高。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导致新生入学后缺乏独立自理的生活能力,反映在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用品和值日生方面的问题较大。针对问题,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了爱劳动教育,向学生讲清自己的事要自己做的道理,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依靠别人,学习照料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养成较强的自理能力。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他们学会整理书包、打扫教室、穿戴棉衣、系鞋带、戴红领巾等。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独生子女在家中,大都受到父母的精心呵护。当他们来到班集体,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时,有时儿童表现出心中想自己多,想着他人比较少。有时学生常因为一点小事发生磨擦,有的学生胆小孤僻。这些现象都阻碍他们的正常交往能力。为此,在班级的管理中,努力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如:合作绘画、表演节目、小组劳动、玩游戏、开展学习竞赛、读百科等主题活动,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有事一起商量,注重尊重别人的意见,肯帮助别人,成功了大家一起欢乐,失败不闹脾气。教会学生减少和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同伴发生矛盾要讲道理,对不能解决的矛盾,要请老师帮助,这样学生渐渐地懂得礼貌待人。对待人胆小、孤僻的学生,鼓励他们主动与同学交往,锻炼他们为集体做事情的能力,使他变得勇敢起来。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的交往能力不断提高,合作意识,合作能力,逐步形成。
设立多岗位制,培养学生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能力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管理、施展才干的舞台,班级本着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原则,建立了“人人岗位”制度。结合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让班级每名学生都有一个为集体服务的岗位。大到班长,小到衣柜保管员,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学生在工作中各尽其职,使他们感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许多学生表现出较好的责任意识,他们态度认真地按照要求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和集体交给的任务,做事也增强了自信心。设立班级管理的多岗位制,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总之,小学教育是儿童开始掌握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独立生存的能力和发展创造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通过对学生进行社会性的适应的教育,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这对他们一生的社会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