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漫长的求学生涯
1931年3月11日,午夜,在墨尔本埃文赫斯特私人医院,一个婴儿的哭声让寂静的黑夜变得生动起来。等待在产房外的凯恩爵士一听到孩子的哭声,就急忙跑进去想看孩子。当护士告诉他生了一个男孩时,凯恩欣喜若狂。
1931年3月14日,《世纪报》头版刊出了这则广告:
凯恩·默多克之妻于3月11日午夜在墨尔本埃文赫斯特医院产下一子。
凯恩的这个尚未取名的儿子第一次登上报纸头版,预示着他的一生都将与报纸业难舍难分。他沿用父亲和外公的名字,得名为凯恩·鲁伯特·默多克。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凯恩爵士和外祖父鲁伯特·格林两家的后代。但人们为避免与他父亲混为一谈,一般称他为鲁伯特·默多克。
因为鲁伯特·默多克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凯恩·默多克从小就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随着凯恩·默多克在报业的成就与日俱增,默多克从很小就注意到父亲的权力,荣誉也随之自然增长。
凯恩爵士经常带默多克到弗林德尔大街《论坛报》的办公室去玩,默多克每次到那里都很兴奋。
新报纸散发出浓浓的油墨气味,印刷机发出隆隆的响声,整个报社的气氛高度紧张。小默多克随意地走动,总能发现新奇的事情。默多克置身其中,感觉非常非常的好,简直是妙不可言。
凯恩要花费许多气力才能劝说他回家。每当回到家,默多克就向他的姐妹炫耀他的经历,眉飞色舞地描述报社的情景,并充满向往地说:“出版商的生活是全世界最好的生活。只要小孩子接触它、了解它,毫无疑问都会被它吸引。”
这样的话,引得他的姐妹们经常抱怨父亲偏爱他,姐妹们也缠着父亲要去报社玩。
一到周末,小默多克喜欢躺在他父亲的床上,看他父亲认真地读报纸、做标记、评出好的和差的文章。默多克在他日后的报业生涯中,也学习父亲的好习惯,喜欢通过做标记来区分一些文章的优劣。
1941年,10岁的默多克被送到了寄宿学校。默多克的父亲表示反对,但默多克的母亲却坚持这样做。基隆语法学校的精神对默多克没什么吸引力。没有想到的是,他遇到的人都不喜欢他的父亲。
默多克在学校觉得孤独,这很可能是由他父亲的影响造成的。年少的默多克没少受人欺负。在学校受到排斥对默多克未来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让默多克认识到,如果你要做一位出版商或者传媒的首领,就得靠自己。
默多克渐渐觉得,这种见解正慢慢发生变化。它使默多克认识到,人们不是把自己仅仅视为另外的一个成功的商人或者农民。
在学校里,马斯特曼、克拉克和赫希菲尔德这3位教员成为默多克的良师益友。为了逃避父亲并正在寻找自我的默多克,得到了他们的鼓励和支持。
默多克同马斯特曼的友谊最初是通过马斯特曼的妻子玛格丽特建立起来的。她为默多克修改作文,默多克一直很受老妇人的喜欢,玛格丽特就是其中一位。
一次,马斯特曼要外出休假,默多克赶到他们家,表示为他们干最脏、最累的活,说着便打扫起洗澡间和厕所的卫生。
克拉克使默多克对历史产生兴趣,这种师生关系延续了数十载。克拉克后来一直是《澳大利亚人报》书评专栏的自由撰稿人。
赫希菲尔德把默多克引入艺术和戏剧的殿堂。1946年,默多克在他导演的《暴风雨》中扮演艾里斯。
在这几位老师的影响下,默多克开始参加校园活动和学生社团,并逐渐成为学校里令人瞩目的风流人物。他担任了校报《科利欧信使报》的编辑。
1947年,默多克完成了他在基隆语法学校的学业,但他留下多学了一年,并成了一个创办报纸的人。他创办了他的第一份刊物《假如复生》,作为原文学社团刊物《如果》的续刊,这本杂志在后来发展得很不错。
默多克的办报宗旨是:让所有人畅所欲言。《假如复生》的撰稿人多为学生中的精英人物,他们撰写的文章题材广泛,包罗万象。杂志刊登有关“教育免疫”的专论,有介绍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的论文,有倡导现代艺术的评论,有批判白人种族歧视主义政策的文章。
在前两期刊载的专题中,有一篇未署名文章《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在学校引发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这篇文章可能是出自默多克的手笔。杂志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由于成绩优异,他荣获了“德兰西传播知识奖”。从基隆语法学校毕业后,默多克在《论坛报》做了一名见习记者,专门与警察局和法院打交道。这时父亲的朋友为他在沃瑟斯特学院争取到一个入学名额,父母听说后十分高兴。
凯恩爵士希望他的儿子默多克去牛津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对外面的世界多些了解,学成归来后投身于自己创办的报业,继承家族的事业,开创新的报业生涯。
默多克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有一位很好的朋友,他叫罗哈恩·里韦特。默多克在牛津读书期间几乎把里韦特的家当作是自己的家。里韦特很赏识默多克的性格,在他看来,默多克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他非常愿意陪伴默多克。
凯恩为了让儿子适应英国生活环境,便让儿子到英国伯明翰的《伯明翰新闻报》当实习记者。
默多克在《伯明翰新闻报》报社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报社让他主持“闲话栏目”,他没有感到工作特别困难。工作之余,他热衷于参加跑狗比赛。
在当时,跑狗比赛是伯明翰最流行的体育活动,全城男女老少都对它着迷。他经常看见人们仔细阅读报纸中对跑狗比赛的报道。他逐渐注意到体育版是这家当地小报最受欢迎的版面。日后他的报纸、广播和电视积极从事体育报道及转播就是深受这个小发现的影响。
1950年10月,默多克离开伯明翰,去了沃瑟斯特学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大多数大学生没有毕业就去军队服役,然后其中的一些人在战后重新回到学校学习,社会的磨炼使他们成熟了。对于这个离开学校不久、年轻的澳大利亚人来说,与同学们交谈,总是话不投机,似乎彼此之间缺乏共同语言。
默多克认为跟他们在一起实在是太乏味了。与默多克共同毕业于基隆语法学校,又一起来到牛津读书的罗德·卡内基对此表示赞同,他也认为大部分英国人对远离家乡的澳大利亚人“一点儿也不热情”。
在牛津读书期间,父亲把有关他们家报纸的发展情况陆续写信告诉默多克,希望能引起他的兴趣。而这段时间,凯恩爵士对他自己的身体越来越担心,总感觉自己的日子不多,因而极其关注的是安排好身后的一些事情,给他的妻子和儿女留下一大笔钱,足够他们日后生活,尤其是要给默多克留下一个有一定规模的报业帝国。
最让凯恩不安和放心不下的就是他的儿子鲁伯特·默多克。他一直担心默多克贪玩,在牛津大学不好好学习,害怕他浪费时间。有一个学期,默多克的学习不用功,考试成绩相当糟糕。凯恩听到后,生气了好几天。
后来凯恩和妻子商量,告诉她,决定把儿子叫回来,让默多克在澳大利亚的报社工作,他自己亲自管教。妻子反对凯恩的这个决定。
母亲的坚持挽救了默多克。尽管母亲以严厉著称,但是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她还是有长远的打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