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了解真实的自己
随着青少年朋友身心的不断成长,就逐渐产生了一种“成人感”。我们渴望摆脱父母等成人的束缚,往往采取叛逆的方式,其目的不是抗拒,主要是想显示自己的存在。因为个体独立意识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
可事实上呢,我们在心灵深处并不能完全摆脱依赖与屈从,只希望得到理解、支持与呵护。因此,我们渴望独立,但又不能摆脱依赖。
我们不再是童言无忌了,虽然心理更加丰富,但表露却少了,不愿与父母、老师交流,表现出较强的闭锁性。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我们智力的提高,对事情该不该公开有了自己的理解,不愿表露出来。另外,自我发现使得我们更多关注内心体验,所以我们感到孤独、寂寞和不被理解,从而渴望敞开心扉,希望在知心朋友面前倾吐,希望得到同情、理解与支持。因此,需要封闭,但又希望开放陪伴。
青少年朋友,我们是否有此感觉呢?有时为了证明成熟,就表现出一些“勇敢”的行为,但往往是莽撞和冒失。在处理问题时,主观思考较少,而情绪成分较多,加上缺少经验和知识,往往导致不良后果。但在有时,又显得不安和怯懦。这是因为过分关注自己,当感觉缺乏经验或面对考验时,就会退缩和怯懦,如羞羞答答、脸红和不好意思等。因此,有时显得高傲,但又带有自卑意识。
如某一次考试成绩好就扬扬得意,不好则自认无能,从而造成情绪起伏不定。因为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总是高傲和自卑形影不离。
这些矛盾总是萦绕在我们心里,我们是否感觉活得好辛苦呢?尤其当这些心理不被理解时,你或许会感到非常难过。这种心理现象非常不利于我们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啊!我们刚刚走过无忧无虑和天真烂漫的童年,接踵而来的是许多挑战与问题,又不能总依靠父母,于是变得彷徨,甚至留恋美好童年。想念童年、呼唤童年,几乎成了我们内心的秘密。
随着我们身体发育成熟,又萌生了很强的成人意识,一切行为都想与孩童有所区别,如爱好、交往、观察问题等。但又留恋童年的美好,希望像从前一样能被妈妈抱在怀里,得到呵护与温暖。我们眷恋童年,但又否定童年,不得不跟童年说“拜拜”。因此,必须抛弃心理阴影,寻找新的方向,铸就我们健康而成熟的心理。
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青少年是否能够正确全面地了解真实的自我,对于个人以后的生活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不能了解真实的自己,我们一方面容易失去生活的力量,另一方面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就会不知所措。只有全面、正确地了解真实的自己,一个人的个性才能得到健全良好地发展。
然而,真正认识自己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过实践的磨炼,才能做到。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大家来看一看,思考一下吧。
上学期学校组织了一次演讲比赛,几个好友极力向班主任推荐我。我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正好也趁这次机会向同学们展示一下我的才华,便十分高兴地答应参加了。我每天刻苦地练习演讲词,一遍又一遍地背着,力求完美。
到了比赛那一天,我原以为我能顺利地完成演讲。可没有想到,在比赛时,由于我一时紧张,我居然在演讲中忘词了。
走下演讲台后,我愤怒地撕毁了自己煞费苦心写出来的演讲稿,大声痛哭。这时,语文老师过来安慰我说:“这只是一次偶然的失误。你已经努力地付出了,虽然没有获奖,但这努力的过程中你有了许多收获,这才是最重要的。其实你是优秀的,只要你以全新的面貌去重新认识自己,会发现自己的优点的。”
不仅如此,老师还向我投来信任和鼓励的目光,让我当着她的面重新演讲一次。于是,我重新在老师的面前演讲起来,这一次的演讲是那样的轻松。演讲完了,我听到了老师的掌声。我再一次看到了老师那鼓励的目光。
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我都会想起老师那充满无限期望的眼神,于是我便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去欣赏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老师说得对,只要付出了,就算没有回报,也是成功的。那一次,泪水洗涮了我心中的委屈,使我真正领悟到生活的内涵——怎样在生活的种种困境中去认识自己。认识自己,让我对青春生活充满了向往,更坚定了我前进的目标……
在坎坷的生活中,在复杂的社会里,我们要学会认识自我,认清真实的自我,这是很重要的。故事中的“我”正是认识了自我,才原谅了自己的失败,获得了信心和快乐。
了解自己,就是要客观地评价自己,既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自己;了解自我,就是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自己的与众不同和发展潜力;认识自我,就是要了解自己的生理特点,了解自己的理想、价值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亲爱的朋友,了解自己吧!如果我们现在还不知道需要了解自己的哪些方面,不妨继续往下看。
了解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生理,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弱点和疾病,自己的容貌和身高体重,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对待自己,保留良好的生活习惯,去掉恶习。
了解自己,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性格和思想,了解自己的爱好和人生观。了解自己真正想要达到什么目标,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和调整人生的航向。
那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了解自己呢?要想真正了解自己,就必须换双眼睛看自己。青少年在了解自己的时候,一方面,要了解自己的心理,因为心理常常不能像测量自己的血压、身高那样有一个客观的尺度,即使借助于心理测试,一般人也难以掌握。
另一方面,要积极且持续地去了解自己。青少年对自己的认识往往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因而“当事者迷”的情况也就容易发生。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大家不妨借鉴一下吧。
一是察己法。客观地审视自己,跳出自我,观照自身,如同照镜子,不但看正面,也要看反面;不但要看到自身的亮点,更要觉察自身的瑕疵,包括对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品质等进行自我评判,切忌孤芳自赏,妄自尊大。
二是比较法。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法就是从自己与他人的比较中来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及自己的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
与比自己优秀的人比,就会觉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从而找到差距,激发自己更加努力;而与不如自己的人比,就会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
当然,自己与他人比较的时候,切忌单向比较,既要和比自己强的人比,也要和比自己差的人比,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平衡。我们在和他人比较的时候,也要和自己对比,即“和自己赛跑”。也就是说,把自己的现在和过去比,把自己的目标和现实状况比,这样才可以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知道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三是他人评价法。他人评价法即是通过别人的评价和反映来认识、了解自己的方法。自己做某件事,若得到别人的肯定,那么自己在这方面就是比较优秀的。反之,就是比较差的。当然,对他人的评价,我们也不能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但要注意,首先,要特别重视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因为他们对我们比较了解,评价也会较为全面、客观。
其次,在大多数情况下要重视大多数人的评价。有时,别人的意见我们的确难以接受,但“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而且,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许多时候,自己还是要多听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别人的评价更要客观分析,虚心接受。
四是内省法。内省法即是通过反省自己、分析自己来了解自己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回答“我是谁”来反省、分析,并进而认识、了解自己。具体地说,就是将“我是……”补充成一句完整的话,并尽可能多写,写的句子越多越好。原则上来说,如果写出的句子少于7句,则认为是过于压抑自己,自己未能对自己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五是实践成果法。这是通过活动的效果来了解自己的一种方法。例如,自己参加歌手大赛得了一等奖,则说明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确有一定的能力或天赋。
假如自己在某项活动上屡遭失败,也不能认为自己在这个方面的能力是欠缺的。心理学上“自我意象”的研究表明,自己在某个方面没有取得良好的成绩,不是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而是我们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
六是测量法。测量法可以分为生理测量和心理测量。通过生理的测量或检查,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生理状况。而通过心理的测量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特征,包括像智力水平、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等。
通过一些较为成熟的、信效度较高的测验来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是一种比较科学、准确的方法。心理测验时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不要随意使用心理测验。
当然,我们在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时候,不要仅仅采用一种方法。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全面地来了解自己。只要能够合理、综合地利用这些方法,相信我们会对自己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也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对青少年来说,了解自己虽然有些困难,但一个人要想有一番作为的话,正确地了解真实的自己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在认识到自己长处的前提下,扬长避短,认准目标,抓紧时间把学习或者工作做好,久而久之,自然会得到提高。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努力认识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