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影响你一生的DISC识人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5 模型和前提假设

可能网上有人告诉你如何理解DISC,DISC的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了什么,但少有人给DISC下定义,在这里,我鼓足勇气试着给DISC下了一个定义:

【DISC】一个人在自己或他人的影响下,面对不同的环境,表现与调适出来的行为风格,包含容易被识别和察觉的行为表现,以及不为人知的行为动机。

定义的核心,源于对两个模型的理解和研究。

img

两大模型

第一个模型:冰山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5]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模型——“冰山模型”,将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划分为表面的“水面以上部分”和深藏的“水面以下部分”。

“水面以上的部分”是人的外在、容易测量的部分,譬如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行为习惯,它们暴露在外,或者不易被隐藏。

“水面以下的部分”是人的内在、难以测量的部分,譬如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却对人们的行为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终影响个人的综合状态。

也有人说,“水面以上的部分”属于行为心理学,“水面以下的部分”属于认知心理学。

DISC到底属于水面以上还是水面以下呢?这是一个好问题。

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即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你看到他是什么样子的,这些属于“水面以上的部分”。

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即他为什么这么说,他为什么这么做,你看不到的他又是什么样子的,这些属于“水面以下的部分”。

行为风格=行为表现+行为动机。

如果只用DISC理论来解读人的行为表现,只能说掌握了DISC理论的表象;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才可以说吸取了DISC理论的精华。

第二个模型:SOSA模型。

S:self,自己的、通常的行为方式。

O:other,他人的、相同或不同的行为方式。

S:situation,所处的不同的环境与情境。

A:adapt,适应环境和情境,应对变化。

第一个S展示的是自我影响力,我们的行为风格归根到底是服从于自我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follow my heart”,追随我的心。

中间的O展示的是他人影响力,我们的行为风格会受到父母、爱人、子女、上司、下属、客户等人的影响,只要你和人打交道,只要你有求于人、有爱于人,你就要接受他人有意或无意施加的影响力。

第二个S展示的是环境影响力,我们的行为风格必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孟母三迁,讲的就是孟母希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而三次搬家的故事。当然,适应环境(相对大的概念)是一种基础能力,适应情境(相对小的概念)是一种进阶能力。

最后的A展示的是适应影响力,面对“SOS”的时候,我们是否具备适应环境、适应情境、适应他人、适应变化的能力和经验,或者做好了适应的准备工作。

SOSA=自我+他人+环境+调适。

第一个S指的是“我”和“我”的关系,中间的O是“我”和他人的关系,第二个S是“我”和环境的关系,“SOS”是“我”和世界的关系,A是“我”正在努力适应这样的关系。懂DISC,不会让你变得天下无敌,但至少会让你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好。

从自我影响力开始,到他人影响力,再到环境影响力,最后学会适应,整个过程也是影响力的展示与觉察的过程。懂DISC,至少为你的影响力提升创造了一些方向和路径。

看完模型,请默念一遍DISC的定义。

三大前提假设

有些人对DISC理论一知半解,便以为大功告成,开始给人贴标签,我是D,你是I,他不是S就是C,看上去头头是道,却忽略了DISC理论中极其重要的三个前提假设。

DISC理论的第一个前提假设:每个人身上都有DISC。

请记住,每个人身上都有D-I-S-C,只是比例不同、使用倾向不同。

出门上班,可以选择坐地铁、坐公交、打车、自己开车,即使觉得坐地铁最舒服,也并非只有一个选择。有的人平时出行坐公共交通工具,周末改为自驾游,慢慢地就有了个人偏好。

img

DISC展示了四种可能性,而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上。

DISC理论的第二个前提假设:D-I-S-C四种特质没有优劣之分,每种都是特点。

当你发现了自己的行为风格,也就发现了自己身上的特点,特点的存在,让人变得更有个性,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连接和感受这个世界。

DISC四个特质之中,到底哪个更优秀、更出彩,或者说,到底哪个相对差一些?这样的说法是荒谬的!

作为一个团队领导,要懂得欣赏团队成员的特点,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性,这样的差异性反而是团队协作的驱动力,擅长管理和激发每个人的能力,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

DISC理论的第三个前提假设:DISC可以被调整和改变。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很多人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用来表示“你就是这样的啦,你改变不了啦”,这里忽视了两个小问题。

首先,这句话想表达的是稳定性。

其次,这句话说的是“难移”,而非“不能移”。

还记得十指交叉相扣的小实验吗?

牢记这三个前提假设,认认真真学习DISC理论,一旦说出类似“我没有D的呀”“我的D-I-S-C都是缺点呀”“我的风格改不了呀”,那就真的是挖坑自己往里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