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八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十二章 英緬之役

明初西南土司,本包伊濟瓦諦江流域,其時諸土司中,以平緬、麓川爲最强,後爲明兵所破,而緬甸坐大,潞江以外,悉爲所據。清時,木梳土司雍籍牙據緬甸,嘗犯雲南。高宗發兵攻之,緬請降,然是役中國所失實甚大也。雍籍牙幼子孟雲,以乾隆四十六年(一七八一)嗣位,東服馬爾達般、地那悉林,西取阿剌干,後阿剌干謀自立,緬人破之,其魁走孟加拉,緬人求之,英以爲國事犯,不與,而使至阿瓦緬都。通聘,緬人亦拒之,又争島嶼,幾至決裂。嘉慶二十四年(一八一九),孟雲卒,孟既立,阿薩密内亂。道光二年(一八二二),緬據其地,兵侵入英境。阿薩密亦求援於英。四年(一八二四),印度總督攻緬,敗其兵,陷仰光,聲言逼阿瓦。緬懼乞和。六年與英結約(一八二六年二月二十四日),償軍費百萬鎊,割阿薩密、阿拉干、地那悉林,並許英另訂通商條約,設領事。十七年(一八三七),孟既爲弟孟坑所弑,遷都阿馬拉普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亦見弑。長子巴干麥立。孟坑拒英使駐國都。咸豐元年(一八五一),仰光英商又以受虐訴於印度總督,印督與緬交涉,緬許易知事,而所易知事,又慢英使,英使要其謝罪,知事砲擊英艦。印督聞之,遣兵陷仰光。時緬王又見弑,弟墨多默立,請和,立約仰光,割擺古。緬由是無南出之海口。伊洛瓦諦江兩岸貿易日減,國用大蹙,屢圖恢復,終不克。光緒八年(一八八二),法人遣使如緬,與結密約,法代拘緬王之兄覬覦王位者,緬許割湄公河以東。九年(一八八三),法人宣布其約,英人大驚。十一年(一八八五)秋,借緬王判英木商歇業,發兵陷蒲甘,連陷阿瓦、舊都。蠻得,緬都。俘其王,羈諸麻打拉薩。明年,併上下緬甸入印度,緬甸遂亡。

緬甸之亡,適值我有事於越,英人蓋有意乘我之危也。總署以緬爲我藩屬,電曾紀澤與英外部争辯,又與英署使歐格訥辯論,要英人立孟氏後。英人言緬史但稱饋送中國禮物,無入貢明文,不認爲我藩屬,議遂停頓。後英請行《烟臺專約》,所派麻葛瑞,將由印入藏。英使又云,緬與法立有條約,若立緬王,則約不能廢,願照緬例,每十年,由緬甸總督派員來華,並請勘定滇緬邊界,設關通商。中國欲乘機杜其入藏,乃於十二年(一八八六)六月,與立會議緬甸條款五款:(一)每届十年,由緬甸最大大臣,選緬人呈進方物;(二)中國認英在緬所秉一切政權;(三)會勘中緬邊界,邊界通商事宜,另立專章;(四)停止派員入藏。

當英人初占緬甸,頗有讓中國展拓邊界之意,其外部侍郎克雷稱,願將潞江以東,自雲南南界,南抵暹羅,西濱潞江,即薩爾温江。東抵瀾滄江下游,其北有南掌,南有撣人,或留爲屬國,或收爲屬地,悉聽中國之便。曾紀澤咨總署,請均收爲屬國。將上邦之權,明告天下,而總署未果。紀澤又向求八莫,即蠻暮之新街。蠻暮本亦土司,後爲緬所并。新街向爲通商巨鎮。英未許,而允飭駐緬英官,勘驗一地,由中國立埠,設關收税。據參贊馬格里言,八莫東二三十里舊八莫,似肯讓與中國。且允將大金沙江,作爲兩國公共之江。紀澤與英外部互書節略存卷。旋交卸回華。皆十一年(一八八五)事。見薛福成十六年(一八九〇)奏。十六年,薛福成奏,此事英人未嘗催問,中國亦暫置不理,似應豫行籌備,不使英人獨占先著。又奏,南掌即老撾,似已屬暹羅,徒受英人虚惠,恐終不能有其地。南掌、撣人本各判爲數小國,分附緬、暹,似宜查明南掌是否尚有自立之國,以定受與不受。其向附緬甸之撣人,則宜收爲己屬,請飭雲貴總督王文韶,派員偵察南掌之存亡,撣人之强弱,騰越關外之地勢、民風,而自請向英催問。十八年(一八九二)六月,派福成商辦滇緬界綫商務,福成使馬格里赴英外部申前議。英外部謂議在約前,不肯認。福成求以大金沙江爲界,包野人山在内。英亦堅不肯,惟於滇省東南,許我少展邊界。福成十九年(一八九三)奏,謂“英人并緬之始,深慮緬民不服及緬屬諸土司起與相抗,中國陰爲掣肘,不敢不少分餘利,以示聯絡。是時英已勘定土寇,復稍用兵威脅,收野人山全土,藩籬已固,故於初許紀澤者而忽靳之。前議既不可恃,則展拓邊界之舉,毫無把握。且滇邊土司,乾隆後有私貢緬甸者,英人執此爲辭,且可指爲兩屬”。則其形勢,已迥非紀澤與英辯論時比矣。十七年(一八九一)秋冬後,英兵數百,常游弋滇邊,闌入界内,而常駐於神護關外之昔重,鐵壁關外之漢董。福成先與力争,英兵乃不復入界。又照會英外部,請以大金沙江爲界。英人堅拒,乃就滇東南,許我少展邊界。所展者,據薛氏原奏,謂一、孟定橄欖坡西南邊,讓我一地,曰科干,在南丁河南與潞江中間,蓋即孟艮土司舊壤,計七百五十英方里。又起孟卯土司邊外,包括漢龍關在内,作一直綫,東抵潞江麻栗壩之對岸止,悉劃歸中國。約計八百英方里。二、本里、孟連,舊嘗入貢於緬,新設鎮邊廳,係從孟連境内分出,英并廳争爲兩屬,今願以讓我。三、滇西老界與野人山地毗連之處,允我酌量展出。昔董大寨不讓,而以穆雷江北,現駐英兵之昔馬歸我。其地南起坪隴峰,北抵薩伯坪,西逾南障而至新陌,計三百英方里。又自穆雷江以南,既陽江以東,有一地約計七八十英方里,是彼於野人山地,亦稍讓矣。其餘悉照滇省原圖界綫劃分。漢董亦願退讓,南掌盡歸暹羅。撣人各種,惟康東土司最大,英欲據以遮隔法暹,未肯舍也。騰越八關,四在太平江以北,皆在老界内,在太平江南者,曰漢龍、天馬、鐵壁、虎踞。漢龍明已淪於緬,天馬久爲野人所占,皆可歸中國。鐵壁、虎踞,滇省地圖,皆在界内,英遂許照原界分畫。既聞二關早爲緬占,英人復屢加工程,綢繆穩固。英所守界,越虎踞而東已數十里,越鐵壁亦六七十里。英漸覺之,争論始起。後允將鐵壁讓還,以庫弄河爲界。滇省派人尋覓,則虎踞在盆干西十里,距八莫五十餘里,距南椀河邊英人所指爲中國界者八十里。天馬則在西南,居猛密、邦欠兩山間。英兵從關内山坡修路一條,以通緬屬之南坎,英人云:“屬緬已百餘年,若索此,則緬應索於中國者甚多。”乃與訂明漢龍、天馬,仍歸中國,惟漢龍尚須查勘,如未深入緬境,自可通融歸還。天馬關内所築路,議以新路歸中國,而於稍北一大路,許其借用改築。見約文第二條。虎踞不可得,少劃地以償中國。一爲龍川江中大洲,一爲蠻秀土司全境。於二十年一月成《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款》二十條。其中第(一)(二)(三)三條,皆定邊界。(四)訂北緯二十五度三十五分以北之界,俟將來再定。(五)中國所索永昌、騰越界外之地,英將北丹尼、即木邦。科干,照以上所劃之界,讓與中國外,又允將兩屬孟連、江洪、上邦之權,均歸中國。惟未與英議定,不得讓給他國。(六)勘界官於换約後十二個月相會。自首次相會之日起,限三年内,將界綫勘定,次查勘漢龍關。倘查得在英國境内,當審量可否歸還中國。案(一)(二)(三)條之界,光緒二十三年(一八九七)約,多有改動。(五)條則北丹尼、科干均歸英。(六)條查勘漢龍關一節删去。(八)中國自旱道入緬除鹽,英緬由旱道入中之貨除米,概不收税。鹽米之税,仍不得多於出入海口之税,以六年爲期。(九)中緬往來,由蠻允、盞西兩路行走。入中國者,減關税十分之三,出者減十分之四。在路外行走者,可充公。(十一)食鹽不准由緬入華,銅鐵、米豆五穀不准運緬,鴉片及酒不准販運。(十二)運貨及運礦産之船,得在厄勒瓦諦江即大金沙江行走,税鈔及一切事例,與英船同。(十三)中國領事駐仰光,英國領事駐蠻允。(十七)英民在華,華民在英,一切權利,現在所有,或日後所添,均與最優待國一律。

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夏,法使施可蘭詣總署,以猛烏烏得界暹、越之交,請以其地歸法。以調停倭事也。五月,許之。其地屬江洪,英外部與法使會商,棄江洪而結湄公河上游懸案。在川、滇之權利,兩國平等。是爲一八九六年一月十五日《英法協約》。英使歐格訥乃與中國交涉,欲將八莫以北野人山地,由薩伯坪起,東南到盞達,西南順南椀河,折向瑞麗江,循江至猛卯,向南至工隆,八關、科干皆在内,讓歸英國。九月,英使來言,西江若允設埠,界事即可通融。英外部亦以是告駐使龔照瑗,中國許之。即命照瑗與英商辦。英人求於肇慶、梧州、桂林、潯州、南寧設領,佛山、高要、封川、南新墟停輪,輪船得於廣州、澳門出入。地界自薩伯坪起,偏向西南,以昔馬歸緬,循綫至椀河之西,斜向西南,稍曲處地曰南坎,亦劃入緬界,又自西而東,地曰北丹尼,曰科干,兩地本緬門户,誤劃與華,亦欲索回。英使竇納樂來華,又要求緬甸現有及將來續開鐵路,接入中國。騰越、順寧、思茅三處設領。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五月中法條約利益,一概給與英國。新疆設領,通省任便游歷,並照光緒七年俄約,許英民在新疆各處貿易,無限制,亦不納税,否則決廢緬約。二十三年(一八九七)正月,立《中緬條約》附款十九條,(一)(二)(三)條地界,均有改動。(四)訂明“無所增改”。(五)未與英議定時,不得將現在仍歸中國之湄江左岸江洪之地,以及孟連與湄江右岸江洪之地,讓與他國。(九)勘界查明另闢他路,准照原約所載,一律開通行走。(十二)添中國允將來審量,在雲南修建鐵路,與貿易有無裨益。如果修建,即允與緬甸鐵路相接。(十三)駐蠻允領事,改駐騰越或順寧,並准在思茅設領。專條開梧州、三水、江根墟,許設領事。輪船由香港、廣州至三水、梧州,由海關各定一路。江門、甘竹灘、肇慶、德慶開爲停泊上下客商貨物之口,按照停泊長江口岸章程,一律辦理云。

暹羅本亦我藩屬,緬甸盛時,嘗爲所併。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宰相鄭昭復國自立。昭,中國潮州人也。後見弑。養子華策格里,復國時戰功第一,昭以女妻之,襲位,受封於中國(表文稱鄭華,蓋襲前王之姓),嘉慶十四年(一八〇九)卒。子禄德拉立,道光四年(一八二四)卒。子摩訶芒克立,始拓地湄江東岸。咸豐元年(一八五一),與英、法、美立約通商。卒,子庫隆臘昆立,務輸入西方文化。越南既亡,法人言湄江東岸,舊屬越南,要暹割讓。暹人不許。法遂進兵河上,逐暹戍兵,又封湄南河口,欲逼曼谷。暹人不得已,行成。割湄江左岸及江中諸島,右岸二十五公里内,及拔但邦、安哥爾兩州,不置戍兵。時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也。英與法協商,以湄公河爲界,湄南河城中立地,薩爾温江以東,馬來半島北部,爲英勢力範圍;諸小國仍各有君長,惟政權盡入於英。拔但邦、安哥爾、哥賴脱爲法勢力範圍。二十年(一八九四)又訂約,以湄南河爲兩國勢力範圍之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