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可食
《本草》原有
188. 雀麦〔1〕
本草一名燕麦,一名蘥音药 。生于荒野林下,今处处有之。苗似燕麦〔2〕 而又细弱。结穗〔3〕 像麦〔4〕 穗而极细小,每穗又分作小叉穗〔5〕 十数个,子〔6〕 甚细小。味甘,性平,无毒。
救饥:采子,舂去皮,捣作面蒸食。作饼食亦可。
治病:文具《本草·草部》条下。
【注释】
〔1〕雀麦:禾本科雀麦属雀麦Bromus japonicus Thunb.。
〔2〕燕麦:见本书第198燕麦条。
〔3〕穗:可能指雀麦圆锥花序的小穗。
〔4〕麦:禾本科小麦属Triticum 或大麦属Hordeum 植物。
〔5〕叉穗:若按照本节注释〔3〕,“穗”指的是小穗,那么这里的叉穗只能理解为“小花”。
〔6〕子:应为颖果。
图188 雀麦
【译文】
雀麦,本草一名叫燕麦,一名叫蘥。生于荒野中的树林下,如今处处都有分布。植株似燕麦,但比较细弱。结小穗像麦穗,但又很细小,每穗又分出十多个小叉穗,籽实很细小。味甘,性平,无毒。
救饥:采集籽实,舂去皮,捣成面,蒸熟后食用。也可以做饼食用。
治病:内容记载在《本草·草部》条下。
189. 回回米〔1〕
本草名薏苡人〔2〕 ,一名解蠡音离 ,一名屋菼音毯 ,一名起实,一名 音绀 〔3〕 ,俗名草珠儿,又呼为西番薥秫〔4〕 音蜀述 。生真定平泽及田野。交趾〔5〕 生者〔6〕 子最大,彼土人呼为 珠,今处处有之。苗高三四尺。叶似黍叶而稍大。开红白花〔7〕 ,作穗子,结实〔8〕 青白色,形如珠而稍长,故名薏珠子。味甘,微寒,无毒。今人俗亦呼为菩提子。
救饥:采实,舂取其中人煮粥食。取叶煮饮亦香。
治病:文具《本草·草部》薏苡人条下。
【注释】
〔1〕回回米:禾本科薏苡属薏苡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 (Rom. Caill) Stapf,其总苞较软(草质),为栽培类型,出米如糯米。
〔2〕薏苡人:底本及《农政全书》、《四库》本两处“薏苡”皆作“苡薏”,《政和本草》作“薏苡”,据改;“人”,宋以前本草“仁”多作“人”。
〔3〕音绀:底本讹作“音缙”,据《四库全书考证》改。
〔4〕西番薥秫:可能指源自西番的薥秫。西番:即吐蕃的别称,宋以后,史籍中泛称甘、青一带各少数民族为西番(蕃)。
〔5〕交趾:古代郡名,见《本草经集注》。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在越南北部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交趾郡治所在龙编县(今越南河北省仙游东)。
〔6〕交趾生者:传说薏苡是马援从交趾引种回来的。马援从中南半岛引种回来的只是薏苡的一个变种,见本书第194川谷条。
〔7〕红白花:薏苡属的小穗单性,雌花的花柱红色,雄花的花药和花丝分别是黄色和白色,古代人误以为开红白花。
〔8〕实:指包住总状花序基部、着生雌小穗的总苞。
图189 回回米
【译文】
回回米,本草名叫薏苡仁,又叫解蠡、屋菼、起实、,俗名叫草珠儿,又叫西番薥秫。生长在真定平坦而水草丛杂的湿地中及田野里。交趾产的种子最大,那里的农民叫它为 珠,如今处处都有栽培。植株高三四尺。叶像黍叶,但略大。开红白色花,结穗子,结的籽实是绿白色,形状像珠子,但略长,因此叫薏珠子。味甘,微寒,无毒。现在的人也习惯叫它菩提子。
救饥:采集实,舂取其中的薏苡仁煮粥食用。取叶煮水饮用也香。
治病:内容记载在《本草·草部》薏苡仁条下。
190. 蒺藜子〔1〕
本草一名旁通,一名屈人,一名止行,一名犲音柴 羽,一名升推,一名即藜,一名茨。生冯翊〔2〕 平泽或道傍,今处处有之。布地蔓生。细叶,开小黄花,结子有三角刺人是也。性苦,辛,性温,微寒,无毒。乌头〔3〕 为之使。又有一种白蒺藜〔4〕 ,出同州沙苑。开黄紫花,作荚子,结子状如腰子样,小如黍粒,补肾药多用,味甘,有小毒。
救饥:收子炒微黄,捣去刺,磨面作烧饼,或蒸食皆可。
治病:文具《本草·草部》条下。
【注释】
〔1〕蒺藜子:蒺藜科蒺藜属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
图190 蒺藜子
〔2〕冯翊:古代郡名,见《名医别录》。三国魏改左冯翊置,治所在临晋县(今陕西大荔县),辖境相当今陕西韩城市、洛川县以南,宜君、浦城二县以东,渭河以北地区。
〔3〕乌头:中药名。原植物为毛茛科乌头属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和北乌头A.kusnezoffii Reichb.。
〔4〕白蒺藜:豆科膨果豆属背扁膨果豆Phyllolobium chinense Fisch.,中药上称为“沙苑蒺藜”或“沙苑子”。
【译文】
蒺藜子,本草又叫旁通、屈人、止行、犲羽、升推,即藜、茨。生长在冯翊平坦而水草丛杂的湿地或道边,如今到处都有分布。植株铺在地上蔓延生长。叶细小,开黄色的小花,籽实上有三角刺人的就是这种植物。性苦、辛,性温、微寒,无毒。乌头做它的使药。又有一种白蒺藜,产自同州沙苑。开黄紫色花,结豆荚,结的种子像肾形,大小像黍粒,补肾药多用它,味甘,有小毒。
救饥:收集籽实,炒至微黄,捣去刺,磨成面做烧饼,或者蒸熟后食用。
治病:内容记载在《本草·草部》条下。
191. 苘子〔1〕
本草名 〔2〕 与檾 〔3〕 同 实。处处有之。北人种以打绳索。苗高五六尺。叶似芋〔4〕 叶而短薄,微有毛涩。开金黄花,结实壳,似蜀葵实壳〔5〕 而圆大,俗呼为苘馒头。子黑色如 豆大,味苦,性平,无毒。
救饥:采嫩苘馒头,取子生食。子坚实时收取子,浸去苦味,晒干磨面食。
治病:文具《本草·草部》莔实条下。
【注释】
〔1〕苘(qǐng)子:锦葵科苘麻属的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cus。中国古代主要采用其纤维作纺织材料。现在有些地方也把它的种子作“冬葵子”入药。
图191 苘子
〔2〕莔(qǐng):苘的异体字,见《集韵》。
〔3〕檾(qǐng):底本讹作“荣”。
〔4〕芋:见本书第365芋苗条。
〔5〕壳:指宿存的蒴果。
【译文】
苘子,本草名叫莔实。处处都有分布。北方人栽种苘子用来编织绳索。植株高五六尺。叶像芋叶,但比较短薄,略粗糙。开金黄色的花。果实有壳,类似蜀葵果实的壳,但比较圆大,俗称苘馒头。种子黑色,像 豆大,味苦,性平,无毒。
救饥:采集嫩的苘馒头,取出种子可以生食。种子坚实后收取,浸去苦味,晒干磨面食用。
治病:内容出自《本草·草部》莔实条下。
新增
192. 稗子〔1〕
有二种,水稗生水田边,旱稗生田野中。今皆处处有之。苗叶似 子〔2〕 ,叶色深绿,脚叶颇带紫色。梢头出扁穗〔3〕 ,结子〔4〕 如黍粒大,茶褐色,味微苦,性微温。
救饥:采子,捣米煮粥食,蒸食尤佳,或磨作面食皆可。
图192 稗子
【注释】
〔1〕稗子:禾本科稗属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该种广布于全世界温暖地区,变异甚多,即使是专门研究禾草分类的学者也感觉有困难。某些禾草书中即使有一些变种,也难以找到明显的形态界线,无法分清。有现代学者还认为水生者为水稗E.crus-galli (L.)Beauv.,旱生者为旱稗E.hispidula (Retz.)Nees,根据FOC ,现旱稗归并入稗E. crus-galli 。
〔2〕 子:见本书第193 子条。
〔3〕扁穗:此处指稗子圆锥花序的分枝。
〔4〕子:此处指稗子的颖果。
【译文】
稗子,有两种,水稗生在水田边,旱稗生在田野中。如今处处都有。上部的叶像 子叶,叶色深绿,下部的叶略带紫色。梢头生出扁穗,结的籽实像黍粒那样大小,茶褐色,味微苦,性微温。
救饥:采集籽实,捣米煮粥食用,蒸后食用尤其好,或者磨成面后食用都可以。
193. 子〔1〕
生水田中及下湿地内。苗叶似稻〔2〕 ,但差短。梢头结穗〔3〕 ,仿佛稗子穗。其子〔4〕 如黍粒大,茶褐色,味甘。
救饥:采子,捣米煮粥,或磨作面蒸食亦可。
图193 子
【注释】
〔1〕 子:禾本科稗属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绘图所示花序的总梗似应更伸展,与原植物有出入。
〔2〕稻:禾本科稻属稻Oryza sativa L.。
〔3〕穗:此处指 子圆锥花序的分枝。
〔4〕子:此处指 子的颖果。
【译文】
子,生长在水田中及低下的湿地里。叶像稻,但比稻叶略短。梢头结穗,仿佛稗子的穗。它的籽实像黍粒大,茶褐色,味甘。
救饥:采集籽实,捣出米煮粥,或者磨成面蒸熟食用也可以。
194. 川谷〔1〕
生汜水县〔2〕 田野中。苗高三四尺。叶似初生薥秫(音蜀述) 叶微小。叶间丛开小黄白花,结子似草珠儿〔3〕 微小,味甘。
救饥:采子捣为米,生用冷水淘净后,以滚水汤〔4〕 三五次,去水下锅,或作粥,或作炊饭食皆可。亦〔5〕 堪造酒。
【注释】
〔1〕川谷:禾本科薏苡属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2〕汜水县:见《救荒本草》。治所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
〔3〕草珠儿:回回米的别名。
〔4〕滚水汤:农村处理野菜的方法,即用开水浇烫野菜,用以快速去除异味或有毒物质。
〔5〕亦:底本作“以”,《四库》本作“并”,据《农政全书》及《植物名实图考》改。
图194 川谷
【译文】
川谷,生长在汜水县的田野中。植株高三四尺。叶像初生的薥秫叶,但略小。叶中间聚集着黄白色的小花,结的果实像草珠儿,但比草珠儿略小,味甘。
救饥:采集籽实捣成米,生时用冷水淘洗干净后,用滚水烫三五次。去掉水后下锅,或者做成粥,或者做炊饭食用都可以。也能用来酿酒。
195. 莠音有 草子〔1〕
生田野中。苗叶似谷〔2〕 而叶微瘦。梢间结茸音戎 细毛穗〔3〕 。其子〔4〕 比〔5〕 谷细小,舂米〔6〕 类析米〔7〕 ,熟时即收,不收即落。味微苦,性温。
图195 莠草子
救饥:采莠穗,揉音柔 取子捣米,作粥或作水饭,皆可食。
【注释】
〔1〕莠草子:北方禾本科狗尾草属的粟(俗称小米、谷子)Setaria italica (L.)Beauv.收割后,田中还留有其伴生的小草,老百姓一般称其为“谷莠子”,这种“谷莠子”和路旁草地上野生的禾本科狗尾草属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Beauv.,在形态上很难区别。据西方学者研究,后者可能是前者的祖先。
〔2〕谷:即狗尾草属梁Setaria italica (L.) Beauv.。
〔3〕穗:此处指紧缩成圆柱状的圆锥花序。
〔4〕子:此处指莠草子的颖果。
〔5〕比:底本讹作“北”,据《四库》本改。
〔6〕米:此处指莠草子的果实连同其颖片和稃片。
〔7〕析米:即现在所说的“西米”,为棕榈科Palmae多种植物茎干中心髓中提取出来的淀粉制成的产品,一般作米粒大小。析,底本讹作“折”,据文义改。
【译文】
莠草子,生长在田野中。苗和叶像谷,但叶略微瘦。梢头生穗,具茸细毛。它结的籽实比谷细小,舂米后,米粒像析米大小。成熟时要立即收获,如果不收,籽实就会脱落。味微苦,性温。
救饥:采集莠草子的穗,揉搓出籽实,捣成米,做粥或者做饭,都可以食用。
196. 野黍〔1〕
生荒野中。科苗皆类家黍〔2〕 ,而茎叶细弱。穗甚瘦小,黍粒亦极细小,味甜,性微温。
救饥:采子,舂音冲 去粗糠,或捣或磨面,蒸糕食,甚甜。
【注释】
〔1〕野黍:似禾本科黍属稷Panicum miliaceum L.的逸生者。松村任三和Read等人鉴定为野黍属野黍Eriochloa villosa (Thunb.) Kunth,但花序形态明显不合。
〔2〕家黍:即稷P. miliaceum L.,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西南、华南及华东等地山区有栽培,供食用或酿酒。
【译文】
野黍,生长在荒野中。植株像家黍,但秆和叶比较细、弱。穗很瘦小,黍粒也非常细小,味甜,性微温。
救饥:采集籽实,舂去粗糠,或者捣或者磨成面粉,蒸成糕食用,很甜。
图196 野黍
197. 鸡眼草〔1〕
又名掐〔2〕 音恰 不齐,以其叶用指甲掐〔2〕 之,作劐音霍 不齐,故〔3〕 名。生荒野中,搨地生。叶如鸡眼大,似三叶酸浆〔4〕 叶而圆;又似小虫儿卧单叶而大。结子小如粟粒,黑茶褐色,味微苦〔5〕 ,气味与槐〔6〕 相类,性温。
救饥:采子,捣取米,其米青色。先用冷水淘净,却以滚水汤三五次,去水下锅,或煮粥,或作炊饭食之,或磨面作饼食亦可。
【注释】
〔1〕鸡眼草:豆科鸡眼草属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 (Thunb.)Schindl.。
〔2〕掐:底本及《四库》本两处“掐”字皆讹作“搯”,与注音不符。《植物名实图考》作“掐”,我们在河南野外调查发现该种当地发音为“qiā不齐”,因改。
〔3〕故:底本讹作“救”,据《四库》本改。
图197 鸡眼草
〔4〕三叶酸浆:即酢浆草,见本书第19酸浆草条。
〔5〕苦:底本讹作“若”,据《四库》本改。
〔6〕槐:见本书第320槐树芽条。
【译文】
鸡眼草,又叫掐不齐,因为它的叶子用指甲掐,掐出的劐口不整齐,所以得名。生长在荒野中,贴地生长。叶像鸡眼大小,像三叶酸浆叶,但比较圆;又像小虫儿卧单叶,但比较大。结的籽粒像粟粒大小,黑茶褐色,味微苦,气味与槐相似,性温。
救饥:采集籽粒,捣出米,它的米绿色,先用冷水淘净,然后用滚水烫三五次,去掉水,下锅,或者煮粥,或者做炊饭食用,或者磨成面粉做饼食用也可以。
198. 燕麦〔1〕
田野处处有之。其苗似麦撺七官切 葶,但细弱,叶亦瘦细,抪音布 茎而生。结细长穗〔2〕 ,其麦粒极细小。味甘。
救饥:采子〔3〕 ,舂去皮〔4〕 ,捣磨为面食。
【注释】
〔1〕燕麦:禾本科披碱草属Elymus 植物,似柯孟披碱草Elymus kamoji (Ohwi) S. L. Chen(即《中国植物志》记载的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 Ohwi)。有学者释作禾本科雀麦属雀麦Bromus japonicus Thunb.,《中国植物志》鉴定为燕麦属燕麦Avena sativa L.,皆欠妥。
〔2〕穗:此处指小穗。
〔3〕子:此处指燕麦的颖果及它的外稃和内稃。
〔4〕皮:此处指燕麦的外稃和内稃。
【译文】
燕麦,田野中到处都有。它的苗像麦苗一样抽葶,但葶秆比较细弱,叶也瘦细,叶散生于葶秆上。结细长穗,它的麦粒非常细小,味甘。
救饥:采集籽实,舂去皮,捣磨成面粉后食用。
图198 燕麦
199. 泼盘〔1〕
一名杔盘。生汝南荒野中,陈蔡〔2〕 间多有之。苗高五七寸。茎叶有小刺。其叶仿佛似艾叶,稍团,叶背亦白,每三叶攒生一处。结子作穗,如半柿〔3〕 大,类小盘堆石榴颗状〔4〕 ,下有蒂承,如柿蒂形,味甘酸,性温。
救饥:以泼盘颗粒红熟时采食之,彼土人取以当果。
【注释】
〔1〕泼盘:蔷薇科悬钩子属茅莓Rubus parvifolius L.。有学者鉴定为同属的蓬蘽R.hirsutus Thunb.,该种的花单生于小枝顶端,与绘图有出入。茅莓成熟的果实鲜红色,酸甜多汁,味道鲜美;全株还可作药用。现在河南、山东等地方言仍作“泼盘”。
〔2〕陈蔡:明代地区名,见《救荒本草》。陈,西周封国,今河南淮阳县;蔡,西周封国,今河南上蔡县西南。此处指这两个古国所在的区域。
图199 泼盘
〔3〕柿:见本书第348柿树条。
〔4〕类小盘堆石榴颗状:指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的聚合果,像许多石榴子堆积在小盘上。石榴,见本书第360石榴条。
【译文】
泼盘,又叫杔盘。生长在汝南的荒野中,陈、蔡一带多见。植株高五到七寸。茎和叶上有小刺。它的叶像艾叶,略圆,叶背面也呈白色,每三枚小叶聚生在一起(成一复叶)。结的果实呈穗状排列,(果实)有半个柿子那样大,就像在小盘子上面堆积了许多石榴籽,盘下面有蒂承接,像柿蒂的形状,味甘酸,性温。
救饥:等到泼盘籽粒变成红色、成熟时采来食用,当地人采来当水果食用。
200. 丝瓜苗〔1〕
人家园篱边多种之。延蔓而生。叶似栝楼〔2〕 叶而花叉大,每叶间出一丝藤〔3〕 ,缠附草木上。茎叶间开五瓣大黄花。结瓜,形如黄瓜〔4〕 而大,色青,嫩时可食,老则去皮,内有丝缕,可以擦洗油腻器皿,味微甜。
救饥:采嫩瓜,切碎煠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
【注释】
〔1〕丝瓜苗:葫芦科丝瓜属丝瓜Luffa aegyptiaca Mill.。
〔2〕栝楼:见本书第236瓜楼根条。
〔3〕丝藤:指卷须,葫芦科卷须在叶柄基部侧生。
〔4〕黄瓜:葫芦科黄瓜属黄瓜Cucumis sativus L.。
图200 丝瓜苗
【译文】
丝瓜苗,人家庭院篱笆边多栽培。爬蔓生长。叶像栝楼叶,但分裂较深,每叶中间生出一根细丝样的藤,缠附在草木上。茎叶中间开五瓣的黄色大花。结瓜,形状像黄瓜,但比较大,颜色青绿,嫩时可以食用,老了就去掉外皮,里面有丝络,可以用来擦洗有油腻的器皿,味微甜。
救饥:采集嫩瓜,切碎煠熟,用水浸,淘干净后,加入油、盐调拌食用。
201. 地角儿苗〔1〕
一名地牛儿苗。生田野中。搨地生,一根就分数十茎〔2〕 ,其茎甚稠。叶似胡豆〔3〕 叶微小,叶生茎面,每攒四叶对生作一处。茎傍另又生葶,梢头开淡紫花。结角〔4〕 似连翘角〔5〕 而小,中有子,状似 豆〔6〕 颗,味甘。
图201 地角儿苗
救饥:采嫩角生食,硬角煮熟食豆。
【注释】
〔1〕地角儿苗:豆科棘豆属地角儿苗Oxytropis bicolor Bunge。
〔2〕一根就分数十茎:此句描述的是具十多枚小叶的羽状复叶。
〔3〕胡豆:见本书第330胡豆条。
〔4〕角:此处指荚果。
〔5〕连翘角:此处指连翘的蒴果。
〔6〕豆:见本书第327豆条。
【译文】
地角儿苗,又叫地牛儿苗。生长在田野中。植株铺地生长,一条根上生出数十枝茎(羽状复叶),茎很稠密。叶像胡豆叶,但略小,着生在茎的正面,每四枚叶聚集着生在一起。茎的旁边另外又生出花葶,花葶的梢头开淡紫色的花。荚果像连翘的蒴果,但较小,荚果中有种子,形状像 豆的种子,味甘。
救饥:采集嫩豆荚生吃,成熟变硬的荚果煮熟后再食用里面的豆子。
202. 马 音雹 儿〔1〕
生田野中。就地拖秧而生。叶似甜瓜〔2〕 叶极小,茎蔓亦细。开黄花。结实比鸡弹微小,味微酸。
救饥:摘取马 熟者食之。
【注释】
〔1〕马 儿:葫芦科马 儿属马 儿Zehneria japonica (Thunb.)H.Y.Liu。果实可以食用。
〔2〕甜瓜:葫芦科黄瓜属甜瓜Cucumis melo L.。
【译文】
马 儿,生长在田野中。铺地爬蔓生长。叶像甜瓜叶,但非常小,茎蔓也细。开黄色的花。果实比鸡蛋略小,味微酸。
救饥:摘取成熟了的马 (果实)食用。
图202 马 儿
203. 山黧豆〔1〕
一名山豌豆。生密县山野中。苗高尺许。其茎窊面剑脊〔2〕 。叶〔3〕 似竹叶而齐短,两两对生。开淡紫花。结小角儿〔4〕 。其豆扁如 豆〔5〕 ,味甜。
救饥:采取角儿煮食,或打取豆食皆可。
【注释】
〔1〕山黧豆:豆科山黧豆属山黧豆Lathyrus quinquenervius (Miq.)Litv.。据《新华本草纲要》该种种子有毒,可能遇到灾荒年不得已时才食用。
〔2〕茎窊面剑脊:指山黧豆的茎和分枝凹面有棱,像剑脊。
〔3〕叶:指羽状复叶上的小叶。
〔4〕小角儿:指山黧豆的荚果。
〔5〕豆:见本书第327豆条。
【译文】
山黧豆,又叫山豌豆。生长在密县的山地和原野中。植株高一尺左右。它的茎凹面有棱像剑脊。叶像竹叶,但较短且叶梢平,两两相对而生。开淡紫色花。结小荚果。它的豆子像 豆那样扁,味甜。
图203 山黧豆
救饥:采取豆荚煮后食用,或打取其中的豆子食用都可以。
204. 龙芽草〔1〕
一名瓜香草。生辉县鸦子口山野间。苗高一尺余。茎多涩毛。叶形如地棠叶而宽大,叶头齐团,每五叶或七叶作一茎排生〔2〕 ,叶茎脚上又有小芽叶〔3〕 ,两两对生。梢间出穗,开五瓣小圆黄花。结青毛蓇葖〔4〕 ,有子大如黍粒,味甜。
救饥:收取其子,或捣或磨作面食之。
【注释】
〔1〕龙芽草:蔷薇科龙牙草属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ébed.。
图204 龙芽草
〔2〕每五叶或七叶作一茎排生:该种叶为间断奇数羽状复叶。
〔3〕芽叶:此处指托叶。
〔4〕毛蓇葖:龙芽草的瘦果包藏于萼筒内,萼筒外面有毛,故称毛蓇葖。
【译文】
龙芽草,一名瓜香草。生长在辉县鸦子口的山地和原野中。植株高一尺多。茎上多粗糙的毛。叶形像地棠叶,但比较宽大,叶顶端平齐、圆,每五枚小叶或七枚小叶排列着生在一叶轴上,叶轴基部又有小托叶,两两对生。枝条中间抽出穗,开五瓣小圆黄花。结绿色的毛蓇葖,种子像黍粒那样大,味甜。
救饥:收取种子,捣成面或者磨成面食用。
205. 地稍瓜〔1〕
生田野中。苗长尺许,作地摊科生。叶似独扫叶而细窄尖〔2〕 硬;又似沙蓬叶亦硬,周围攒茎而生。茎叶间开小白花。结角〔3〕 长大如莲子〔4〕 ,两头尖 音哨 ;又似鸦嘴形,名地稍瓜,味甘。
救饥:其角嫩时,摘取煠食角。若皮硬,剥取角中嫩穰〔5〕 生食。
【注释】
〔1〕地稍瓜:萝藦科鹅绒藤属地梢瓜Cynanchum thesioides (Freyn)K.Schum.。果实幼时有甜味,可以食用。
〔2〕尖:底本讹作“光”,据《四库》本改。
〔3〕角:指蓇葖果。
〔4〕莲子:见本书第367莲藕条。
〔5〕穰:指种子及其顶端的白色绢毛。
【译文】
地稍瓜,生长在田野中。植株长一尺左右,近地开展生长。叶像独扫叶,但比较细窄、尖硬;又像沙蓬叶,也比较硬,叶子聚集在茎周围生长。茎叶中开白色的小花。蓇葖果像莲子大小,两头尖;又像鸦嘴,叫地稍瓜,味甘。
救饥:在它的蓇葖果幼嫩时,摘取煠后食用,如果它的果皮已变硬,剥取其中的嫩穰生吃。
图205 地稍瓜
206. 锦荔枝〔1〕
又名癞葡萄。人家园篱边多种之。苗引藤蔓,延附草木生。茎长七八尺,茎有毛涩。叶似野葡萄〔2〕 叶,而花叉多。叶间生细丝蔓〔3〕 。开五瓣黄碗子花。结实如鸡子〔4〕 大,尖 纹皱,状似荔枝〔5〕 而大,生青熟黄,内有红瓤〔6〕 ,味甜。
救饥:采荔枝黄熟者,食瓤。
【注释】
〔1〕锦荔枝:葫芦科苦瓜属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古今食用部位发生变化,古代食用成熟果实的穰,而现代食用其未熟透的绿色果实。用途也由食用果实改为蔬菜。
〔2〕野葡萄:见本书第357野葡萄条。
〔3〕细丝蔓:此处指卷须。
图206 锦荔枝
〔4〕鸡子:鸡蛋。
〔5〕荔枝:无患子科荔枝属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6〕红瓤:锦荔枝种子外面具红色的假种皮,可以食用,味甜。
【译文】
锦荔枝,又叫癞葡萄。普通人家庭院的篱笆边多栽种。植株为藤本,蔓延依附在草木上生长。茎长七八尺,茎粗糙。叶像野葡萄叶,但花叉(裂片)较多,叶中间生卷须。开黄色花,五枚花瓣,碗状。果实如鸡蛋大小,尖瘦,皮上有纹皱,形状像荔枝,但比荔枝大,生时青绿色,成熟后变成黄色,里面有红瓤,味甜。
救饥:采集黄色变成熟的果实,吃瓤。
207. 鸡冠果〔1〕
一名野杨梅。生密县山谷中。苗高五七寸。叶似泼盘叶而小;又似鸡儿头叶微团。开五瓣黄花。结实似红小杨梅〔2〕 状,味甜酸。
救饥:采取其果红熟者食之。
【注释】
〔1〕鸡冠果:蔷薇科蛇莓属蛇莓Duchesnea indica (Andr.)Focke。
〔2〕杨梅:杨梅科杨梅属杨梅Myrica rubra (Lour.)Sieb.et Zucc.。
【译文】
鸡冠果,又叫野杨梅。生长在密县的山谷中。植株高五到七寸。叶像泼盘叶,但较小,又似鸡儿头叶,但略圆。开黄色花,花瓣五枚。果实像红色的小杨梅,味甜酸。
救饥:采摘红色成熟的果实食用。
图207 鸡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