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普及经文]“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直译经文]“德”的一切运用,都要遵从“道”的原则。
如是我文:“道”为“本(体)”,“德”为“用”。“道”是“主”,“德”是“从”。“道”言“虚”,“德”言“实”。“道”是思惟模式,“德”是行为准则。“君子之行,欲其道也,故进退周旋,唯道是从。”(《国语》)
[百家争鸣]
河上:“孔,大也。有大德之人无所不容,能受垢浊,处谦卑也。唯,独也。大德之人不随世俗所行,独从于道也。”河上认为,“孔德”指大德之人。“唯”就是“独”的意思,“独从于道”。学过语法的人都知道,“唯……是……”不过是一种句式而已,宾语倒置句式。容:包容。
想尔:“道甚大,教孔丘为知。后世不信道文,但上孔书,以为无上;道故明之,吿后贤。”想尔认为,“孔”指的是孔子,别出心裁。
王弼:“孔,空也。惟以空为德,然后乃能动作从道。”王弼的理解又有所不同,认为“孔”就是“空”的意思。只有“以空为德”,才能“动作从道”。容:动也。
唐玄宗:“孔,甚也。从,顺也。设问甚有德之人,容状若何?言此有德人所行,唯虚极之道是顺。”唐玄宗认为,有德之人要顺“道”而行。容:貌也。
[普及经文]道之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幽兮冥兮,其中有情;其情甚真,其中有信。
[直译经文]“道”与“物”的关系,可以用“忽恍”二字来描述:如影随形,“物”忽恍之中有“道”,“道”忽恍之中有“物”。再深一层观察,甚至可以切实感受到其精神内核的存在。
如是我文:有“镜”,然后有“象”。“道”有“象”,“物”亦有“象”。“恍忽”之知,借助于“玄鉴”的观察。古今中外,人类从未间断对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探索。
[百家争鸣]
河上:“道之于万物,独怳忽往来,而无所定也。道唯忽怳无形,其中独有万物法象。道唯怳忽,其中有一,经营生化,因气立质。道唯窈冥无形,其中有精实,神明相薄,阴阳交会也。言道精气神妙甚真,非有饰也。道匿功藏名,其信在中也。”河上认为,“忽恍”是对“道”的形容。“道”无所定。“道”有“物象”。物质即“一”。“道”有“精实”。引入“气”的概念以解释“物”的本质。
想尔:“道微,独能慌惚,不可见也。不可以道不见,故轻也。中有大神气,故喻囊蘥。大除中也。有道精,分之与万物,万物精共一本。生死之官也,精其眞,当宝之也。古仙士实精以生,今人失精以死,大信也。今但结精,便可得。可得生乎?不也,要诸行当备,所以精者,道之别气也。入人身中为根本,持其半,乃先言之。夫欲宝精,百行当备,万善当著,调和五行,喜怒悉去。天曹左契,笇有余数,精乃守之。恶人宝精,唐自苦,终不居,必自泄漏也。心应规,制万事,故号明堂。三道布阳邪阴害,以中正度道气。精并喻像池水,身为池堤封,善行为水源。若斯三备,池乃全坚。心不专善,无堤封,水必去。行善不积,源不通,水必燥干。决水漑野,渠如溪江;虽堤在,源流泄,必亦空。洐燥炘裂,百病并生。斯三不愼,池为空坑也。”想尔认为,是论“人”的精、气、神。
王弼:“恍惚,无形不系之叹。以无形始物,不系成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也。窈冥,深远之叹。深远不可得而见,然而万物由之。其可得见,以定其真,故曰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也。信,信验也。物反窈冥,则真精之极得,万物之性定,故曰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也。”王弼认为,“恍忽”是“无形不系”之叹辞。“道”虽然“无形不系”,但是确实存在于万物之中。“物”由“精”成。
唐玄宗:“此明孔德所从之道,不有不无,冲用难名,故云恍惚。惚,无也。恍,有也。兆见曰象。自无而降有,其中兆见一切物象。物者,即上道之为物也。自有而归无,还复至道,故云其中有物也。惚恍有无,杳冥不测,生成之用,精妙甚存。杳冥之精,本无假杂,物感必应,应用不差,故云有信。”唐玄宗认为,“难名”,所以“恍惚”。“惚:无也。恍:有也。”将“惚”与“恍”作为“二而一”之中的相对之“二”,从“无”与“有”的角度探讨“道”与“物”的关系。
[普及经文]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顺终甫。吾何以知终甫之然哉?以此。
[直译经文]从古到今,对“道”与“物”的界定及称名,不断确立、丰富、发展。这些术语,如实反映着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以及人类的认知和运用。我是如何知晓的?请在经文中找答案罢。
如是我文:既然“物”不离“道”,“道”不离“物”,言“物”必含“道”,言“道”必含“物”,所以“物”与“道”无论省说还是混说,均无伤“二者”之义。将“道”作为对“神”的客观认知和替代,是老子的发明。
[百家争鸣]
河上:“自,从也。从古至今,道常在不去。阅,禀也。甫,始也。言道禀与,万物始生,从道受气。吾何以知万物从道受气?此,今也。以今万物皆得道之精气而生,动作起居,非道不然。”河上并未纠缠于“名”的解释,直说“道常在不去”。禀:受也。
想尔:“古今常共此一道,不去离人也。道有以来,更阅终始,非一也。甫者,始也。吾,道也,所以知古今终始共此一道,其事如此也。”想尔认为,研究“道”,离不开“人”。“道论”的实质就是“人学”,讲“人”与“事”,而非空谈什么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之宇宙论的抽象理论。
王弼:“至真之极,不可得名。无名,则是其名也。自古及今,无不由此而成,故曰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也。众甫,物之始也。以无名说万物始也。此,上之所云也。言吾何以知万物之始于无哉?以此知之也。”王弼认为,“无名”就是它的“名”。传世诸本经文中,只有王本此处写为“状”,有误。“状”与“肰”形似。注文说:“吾何以知万物之始于无哉?”“始于无”明显是对“肰(然)”的解释而非“状”。参见第17章。
唐玄宗:“言道自古及今,生成万物,物得道用,因用立名。生成之用,既今古是同,应用之名,故古今不去。阅,度阅也。甫,本始也。言至道应用,度阅众物本始,各遂生成之用也。以此令万物皆禀道,妙用生成故尔。”唐玄宗认为,“名”是万物之名。阅:察也、遂也、禀也;一字三用。
[版本对照]
(1)
(2)
如是我文:
(1)普及本为何选用“道之物”?本章与第14章有直接关联,或本为同一段落。其一,之:于也。为:与也。“道之物”就是“道”对于“物”来说,与“无物之象”互为补充;“道之为物”,就是“道”与“物”二者之间的关系,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其二,后人学老,已经意识到“道”与“物”、“道”与“神”的异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唐代的成玄英有一段精辟的议论:“道不离物,物不离道;道外无物,物外无道;用即道物,体即物道。道虽窈冥恍忽,而甚有精灵,智照无方,神功不测也。”
(2)普及本为何选用“情”?其一,“请”与“情”通。古文中,“心”旁与“言”旁常互换。“情”与“精”,同而异。情:实也,性之动也。精:真气也;“情”与“精”都是真实存在,都可信。真:精也,实也。信:实也。“有情”强调情感之动,即后人所说的天人感应;“有精”强调精神的客观存在。二字均可。其二,《文子·道德》:“夫道,……无为而无不为,莫知其情,莫知其真,其中有信。”“由是观之,道之于人,无所不宜也。”《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韩非子·八经》:“言之为物,以多言。不然之物,十人云‘疑’,百人‘然乎’,千人不可解也。”《淮南子·原道训》:“忽兮怳兮,不可为象兮;怳兮忽兮,用不屈兮;幽兮冥兮,应无形兮。”《淮南子·兵略训》:“是谓至精,窈窈冥冥,孰知其情!”《语丛二》:“情生于性,礼生于情。”可作参考。
[意犹未尽]
提起“恍忽”二字,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意犹未尽的感觉。
究竟什么是“恍忽”?“恍忽”与道、物、象、情、精、真、信……,究竟是什么关系?“其中”之中,又是一种什么状况?
如果哲学遇见科学,科学又会怎么解释?
忽然想到轰动一时的“上帝粒子”。也许,“恍忽”与“上帝粒子”也有着某种关联吧?
老子的时代,对“先天之物”的认识,还只是粗犷的“无物”,无形之物。
后来,科学家首先发现了分子。这应该是“无物”的最小单元吧?
当科学走到20世纪,科学家们又发现,分子原来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也不是世界物质的最小单元。
原子包括原子核和电子。
原子核又是由质子与中子组成的。
科学家进一步发现,质子与中子也不是最基本的物质。质子与中子是由一种叫做“夸克”的基本粒子组成的。不论是质子还是中子,都是由3个不同夸克组成的。
在我们的宇宙里,一共存在61种基本粒子。
那么,各种粒子又是如何发生作用,从而产生各种物质?
宇宙中有四种力:万有引力、磁场力、强力、弱力。要有“着力点”。
科学家们猜测,极有可能有一种神秘的场,供各种粒子运动,这个场就被命名为“希格斯场”。这个场的构成,需要61种基本粒子中的某些粒子提供。
61种基本粒子,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60种,剩下的最后一种,就是“上帝粒子”。没有这个最后的“一”,就建不成这个场,就没有所有的“其中”。有了这个最后的“一”,一切才皆有可能,才能在“其中”尽情运动,创造万物。
这就是为什么2012年,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上帝粒子”存在的时候,会成为全世界爆炸性新闻,因为它终于同时证实了“希格斯场”的存在。
“上帝粒子”原称“希格斯玻色子”,是由彼得·希格斯等物理学家于1964年提出。
科学研究与发现,还在继续……
在向中外科学家们致敬的同时,不知为什么,忽然联想到老子的身份。
为什么很多学者,硬说老子是客观唯心主义者呢……
写到这里,开始有点儿“恍忽”。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