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 述
针刀医学是基于现代针灸学和外科技术发展而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1976年,朱汉章教授发明了针刀技术,至今,针刀技术已经发展成为针刀医学。近年,针刀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针刀医学理论得到了不断充实、技术得到了不断完善,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学科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针刀医学的概念
针刀是集合了针灸针和手术刀两者特点,以针刺的理念刺入人体组织,然后完成切开、牵拉及机械刺激等一系列治疗操作的器械。现代针刀器械并非来自于古代镵针、铍针等带刃针具,也与这些古代带刃针具无相似性。判断两者是否相似的依据不是外观,而是用途和使用方法。《灵枢·九针论》曰:“镵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镵针形如箭头,主要用于浅刺出血,治疗头身热病及皮肤疾患等。《灵枢·九针论》曰:“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铍针是形如宝剑,两面有刃的针具,用于刺破痈疽,排出脓血。古代镵针和铍针用于放血和排脓,而针刀大多用于对软组织的松解,以治疗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或经筋痹证,所以两者是没有关联的。
针刀疗法是在针刀医学理论指导下,以针刀为主要工具,以解剖学为支撑,参考外科技术,形成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针刀医学是以针刀医学理论为指导,以针刀器械为工具,以针刀疗法为手段来防治疾病的新兴学科,是研究针刀疗法的作用效应、作用机理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针刀医学是医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并非脱离中、西医学凭空产生的一门新医学,而是以现有的医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为了满足临床需求,创新发展而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新的医学分支学科。
二、针刀医学的内容
(一)针刀基础理论研究
基础研究是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基础研究不能直接解决临床问题,但它是应用技术的基石,直接决定着应用技术的发展水平。只有不断加深对人体病变规律及针刀治疗的作用效应、作用机制和作用规律的了解,才能不断优化针刀应用技术,解决更多的临床问题。早期朱汉章教授提出了针刀医学四大基础理论,后来经过不断的基础研究,人们对软组织的生理功能、病变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指导针刀治疗的正是这些来自基础研究的成果。此外,人们也在逐渐展开针刀疗法对病变组织、器官的作用效应、作用机制和作用规律的研究,其结果也必然成为针刀治疗指导理论。
(二)应用解剖学研究
针刀医学所需的应用解剖学包含两方面内容,即解释针刀治疗机理和指导针刀治疗操作。针刀医学常以软组织为切入点,治疗过程的基础是穿刺,因此要从软组织与神经、血管、骨、关节的关系角度解释疾病的发生和针刀治疗的机理。
解剖学是个古老而成熟的学科,解剖学在当代的发展主要是满足临床的各种需求。中医院校本科阶段设有《正常人体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课程,尚不能满足针刀临床应用的需求。虽然国内外学者在解剖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形成了诸如表面解剖学、触诊解剖学、断层解剖学、手术入路解剖学等,但这些研究并不是针对针刀治疗,虽然可以为针刀治疗提供帮助,但仍不能完全解释针刀治疗机理和指导针刀操作。因此,针对针刀医学临床实际需求进行解剖学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是针刀医学的重要内容。
(三)针刀器械研究
针刀器械是针刀治疗所依赖的主要工具,对于针刀治疗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初的针刀器械由注射针头发展而来,经过朱汉章教授以及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不同材质、不同用途,甚至不同流派的针刀器械。为了不断满足临床需求,方便治疗操作,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针刀器械不断得到改良,如近年来产生了专门用于治疗腱鞘炎的镰形针刀和推割刀,用于骨减压的骨减压针刀,以及用于临床带教的双柄针刀等。
与此同时,人们也在不断探索针刀治疗辅助设备,辅助设备的出现能够有效提高针刀治疗的有效性、便利性和安全性。为了提高针刀刺入的准确性,有人提出了不同的针刀可视化方案,例如利用计算机模拟人体组织介导进针路径,以及利用X线或超声介导进针路径。为了提高针刀治疗的便利性,有人设计了针刀治疗床和针刀治疗椅,还有人设计了针刀专用手术套装。
(四)针刀适应证研究
针刀疗法有特定的适应证范围,对于适应证的把握是针刀治疗的前提。根据已经发表的针刀文献来看,针刀疗法的适应证非常广泛,但优势病种相对集中。据统计,截至2016年发表的针刀文献涉及疾病284种,文献最多的前12种疾病依次是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腱鞘炎、肩周炎、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足跟痛症、肱骨外上髁炎、颈源性疾病、背腰腿痛、神经卡压、筋膜炎,这些疾病的文献数量均在100篇以上,占文献总数的68.7%。虽然针刀疗法的适应证广泛,但分布不均,优势病种相对集中,主要为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
针刀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人们对其适应证和治疗的优势病种认识尚不统一,对其适应证的夸大和缩小同时存在。但不难发现,针刀疗法的适应证和优势病种还有很大拓展潜力,针刀治疗的适应证和优势病种是动态的,其将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改变。因此应当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本着大胆假设、小心论证的科学态度来看待针刀治疗的适应证。随着针刀医学的发展其适应证可能发生变化,不断筛选适应证和优势病种是针刀医学的重要任务。
(五)针刀应用技术研究
针刀应用技术是针刀治病的具体手段,包括针刀治疗方案的优化及标准化方案的制定和修订。针刀诊疗技术是针刀治病的重要手段,包括术前准备、定点方式、进针方式、操作手法、术后手法和康复等方面。针对不同的适应证和优势病种,不断优化针刀治疗的流程和方案,是针刀医学的重要任务。经过长期的临床应用,针刀治疗的术前准备、定点方式、进针刀方法、针刀操作技术、术后手法和康复等技术都在不断优化,更加符合实际。随着针刀器械的逐步改良和治疗经验的逐渐积累,会逐渐形成针对特定疾病标准化方案,甚至对标准化方案进行修订。
三、针刀医学的特点
(一)填补了现有治疗方法的空白
针刀医学的出现,在一定范围内填补了保守疗法和外科手术之间的空白。对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而言,一般有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保守疗法有制动、非甾体类抗炎药、针灸推拿、局部封闭等。如果保守疗法效果不佳则只能选用手术疗法,但手术疗法患者痛苦比较大,对组织的损伤也比较大。针刀是针灸针和手术刀的结合。针灸针针刺伤口很小,但切开和分离作用很弱,手术刀切开分离作用很强,但创伤比较大。针刀能够完成一定的切开和分离等操作,又不会带来普通外科手术的创伤。因此,可以认为针刀在吸收了二者的长处的同时避免了二者的不足。可以说针刀治疗技术是介于保守疗法和外科手术之间的一种准手术疗法。针刀技术出现以后,弥补了在治疗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方面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之间的空白,也为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治疗带来了一种新的选择。
(二)具有显著的创新性
针刀医学既是对现代针灸学的复古,也是对传统针灸学的创新。针刀治疗的本质是经皮微创软组织松解术,传统针灸学当中具备这种治疗作用,但是在近现代随着针具和刺法的不断演变,传统针灸学当中的软组织松解技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针刀医学的兴起在客观上使得这一传统针灸学中已不广为人知的技术重新为人所知,从这个角度来说针刀医学是对现代针灸学的复古。针刀医学出现在当代,从现代的视角认识并治疗疾病,对经筋学说和经筋刺法进行了现代解读。古代针具以钝性松解为主,效果较弱且痛苦较大。针刀前端的平刃具有较强锐性松解作用,且比传统针具针对性更强。另外古代针灸学没有系统的解剖学指导,松解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又与组织创伤成正比,因此在古代做软组织松解具有较高的盲目性和风险性,而现代的针刀治疗有丰富的解剖学知识指导,因此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有所提高。所以说针刀医学也是对传统针灸学的创新。
(三)推动了对经筋理论的认识
针刀医学发展了对经筋病的认识,推进了经筋疗法的进步,推进了针灸学的发展。
现代针灸学对经筋和经筋病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对经脉的重视程度,现代的针具和刺法并未发挥出治疗经筋病的最佳效果。针刀器械和针刀治疗技术不但提供了新的视角去认识经筋和经筋病,同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传统针具和经筋刺法的实质进行了解释。根据临床规律研制开发的针刀器械和针刀治疗技术,无疑提高了人们对经筋理论的重视程度,推动了传统经筋疗法的发展,使之更加符合时代,同时在客观上推动了针灸学的发展,在未来可能成为针灸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四)对中医技术现代化有示范作用
针刀医学立足于中西医交汇点,成为中医技术现代化的典范。中医经筋痹证与现代医学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相对应,经筋刺法与现代医学的软组织松解术相对应,针刀医学是中西医殊途同归的交汇点。针刀医学立足于中西医的交汇点,从中西医各自的角度看待同一种疾病,通过中西医各自的技术相互融合形成新技术,对于中医现代化具有示范作用。
【思考题】
1.什么是针刀?什么是针刀疗法?什么是针刀医学?
2.针刀是不是从古代铍针、镵针等带刃针具发展而来?
3.针刀医学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