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我保健的有心人
还记得2005年底,北京市的卫生普查结果居然得了两个 “冠军”:一个是高血压冠军,另一个是高血脂冠军。北京市委非常重视这一情况,专门下发了文件,要求各单位人员多听一些最新的保健知识讲座。
北京市的做法真的非常英明!现在,30~50岁的人死亡率已经很高。年龄不再是个宝,自我保健很重要。大家也许都知道,自然界中有条规律:哺乳动物的寿命一般为其成熟期的5~7倍。按这样测算,我们人类的正常寿命至少应该有100~140岁。然而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有达到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懂得保健,而且也不重视保健。这个问题在国内已经相当严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病死的,很少是真正老死的;而在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的现代,人类本来应该是绝大多数人正常地老死,而不是病死。这种反常的现象应该尽快被纠正!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 《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世界人口中男性人口以圣马力诺的人均寿命最长,平均寿命可达到80岁;澳洲、冰岛、日本、瑞典及瑞士的男性平均寿命都达到了79岁;加拿大、摩纳哥及新西兰等地的男性平均寿命为78岁;英、法、德国的男性平均寿命为77岁;美国、古巴的男性平均寿命为75岁;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1岁。在女性人口中,日本女性最长寿,平均寿命为86岁;摩纳哥女性平均寿命为85岁;西班牙、澳洲、法国、意大利及瑞士等地的女性平均寿命为84岁;英国女性平均寿命为81岁;美国女性平均寿命为80岁;中国女性平均寿命为74岁。
瞧一瞧,和我们的东邻日本相比,我们中国的男、女平均寿命已经差了人家8~10岁。8~10岁,这差不多又是半代人的差距了。
日本人有什么长寿秘诀呢?说来并不复杂。日本的先进经验就是以社区为单位,每个月举办一次保健课。如果有公民没有来听,那该公民就必须补课。这对于我国公民来说,无疑应该是一个宝贵的启示。
联合国曾经提出过一个口号 “千万不要死于无知”。但很多人的确死于无知,然而首先该怪罪的,却是我们自己呀!
曾有不少人在长岛见过宋美龄女士,当时她已年过百岁;也有很多人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见过张学良将军,还在纽约参加过他的百岁寿辰。大家都很吃惊,因为他百岁高龄却眼不花、耳不聋!有人询问他:“少帅,您怎么能活得这么好呢?”张将军的回答非常风趣:“不是我活得太长,而是多数人都活得太短了!”这话可真值得我们大多数人去深思。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保健呢?世界卫生组织曾在1992年世界医学大会上发布了 《维多利亚宣言》,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让我们牢记这四大基石,并都以这四大基石为标尺,不断刷新我们的生存纪录!努力活好每一天,争取活出精彩人生!
不过,“争取”可绝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一句空话或一个愿望,一定得匹配具体措施,并在生活中认真地贯彻。因为按照中医的观点,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外有风、寒、暑、湿、燥、火 “六淫”的侵袭,内有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情”的困扰,免不了会变生疾病。
得了疾病怎么办?去医院固然是首选,但同时也就处于迫不得已的被动之地。第一,与发达国家相比,就总人口而言,我国目前的医生、医院和病床绝对数还是太少,看病并不方便;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供求规律的制约,看病贵的现象也势所难免;第三,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去医院看病的频率增高,难以避免地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精神、经济两方面的沉重压力。正因为有了这三点,现在不少人都把看病归入苦事、累事、难事之列。
如何去解开生活中的这个大难题?我们不能不折服于华夏祖先们的睿智。中医学早就提出了鲜明的治病原则:一是治病以预防为主,“上工治未病”(高明的医生注重预防);二是整体观念,强调 “天人感应”,认为人的身体是个微缩了的小宇宙,而宇宙则是扩大了的人体,相互间存在着许多密切的联系和对应关系;三是注重辨证关系,尤其是善于把握病因和个人体质方面所存在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诊疗讲究望、闻、问、切,用药讲究君、臣、佐、使,有时多病一方,有时又一病多方,辨证论治因人、因病而异;四是重视心理因素,即调动患者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对一些精神、心理性疾病及慢性病的用药和康复措施等。这正是家庭中医保健的基础,也是中医保健的重要核心。
笔者强调 “自我中医保健”的概念,旨在唤醒公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免受药物的毒副作用伤害,充分发挥患者自身及家庭的双重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加强对疾病的认知与探索,端正面对疾病的心态,有效提升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明白了家庭中医保健的重要内涵,我们就不难从中医学宝库中多学习一些行之有效的安全方法,远离现代药品中的毒副作用。“我的身体我做主”,真正掌握好防病、治病的主动权,享受高质量的愉快人生。我想,这应该是大家的共同愿望!
谈到自我医疗,有些人难免会发出疑问:“这能行吗?我可从来没学过医呀!”我的回答:“肯定行!”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有四:一是不懂可以学。现在的中医学全日制本科也不过5年,如果我们在业余时间留心自学,总学时又何止5年?纵使成不了专家,自保还是困难不大吧。二是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最专注。自己学习保健知识,以自己为标本,可以更专注于自己最感兴趣和身体最需要的地方。而这世界上,事情如果是全力以赴地去做,就更容易取得突破和奇迹。三是自己对自己最了解。明了医学知识后,往往也更容易准确地甄别出细微的变化或差别,有利于拿准病情,对症下药,尽快获得最佳效果。四是自己懂医,诊疗小病、老病、慢性病就更加方便、经济。因为小病常常有,却不一定方便随时去医院治疗;老病、慢性病去医院,效果也不一定很突出,经济上还常常难以负担。请读者朋友们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人的身体素质千差万别,遗传、禀赋也各不相同,要祛病强身,却都需要调理。本书所介绍的,正是古今中外各名人的长寿养生经验。尽管内容长短不同,但无一不是人生调理保养的经验之谈,非常适合千千万万中老年朋友斟酌选择。每篇文章就是一个知心朋友,可以互相学习、参照。一卷在手,益寿延年;既有益自身,也惠及家人和后代。
不过心动不如行动,螃蟹的滋味如何,只有亲自品尝后才能知道。关注自己的健康,会是人生中明智的选择和投资。中医保健正是融防与治为一体的科学,也是值得推崇的经济的保健方法,是未来医疗保健的方向。我们的宗旨是:中医保健,从大处着眼;自我药疗,从小处着手。自己防病,医院治病,家庭互动,长保康宁。
让我们把保健知识请进家中,把身心健康长铭心里。收藏一册,全家受益,老少康乐,皆大欢喜。
希望这本书能给中老年朋友开启一条正确的保健思路,也希望您能从这本书中悟得几招,向生命的极限冲刺,更多地享受快乐、有趣的人生!
衷心感谢为本书的编辑、出版、发行而付出辛劳及提供种种帮助的各界朋友!
祝愿天下的好人们每天都健康愉快!
梅雨霖
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