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伤寒论》与温病学
《伤寒论》是“温病学”形成的基础,“温病学”的形成又对发展《伤寒论》做出了很大贡献,正如吴鞠通所说“实可羽翼伤寒”。《伤寒论》主要讲六经辨证,而温病学则发展出了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体系,由此对外感病的辨证论治更加全面和完善,当然这些辨证方法同样适用于外感病之外的许多疾病。
《伤寒论》的辨证体系是大基础,后世所有的辨证论治体系都可溯源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也都与《伤寒论》有很深的渊源,营卫、气血在《伤寒论》里面不是都经常提到吗?阳明清法三证不是有偏上、偏中、偏下的吗?不同之处在于不同的辨证方法中所采用的辨证纲领不同罢了。
广义伤寒其实是包括了温病在内的,然而《伤寒论》中由于受到历史条件限制,大部分主要讲狭义伤寒,还有小部分不属于狭义伤寒,例如描述了太阳温病,没有把温病区分开来,仍融在太阳病里面。
温病学继承了《伤寒论》中许多的方和法,最值得一提的是承气汤。《伤寒论》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四个承气汤,而到了温病学,发展出来一大类承气汤,如宣白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导赤承气汤、增液承气汤、新加黄龙汤等,还有诸如凉膈散一类的方子,虽然不称承气,但都跟攻下法有关。在《伤寒论》中运用攻下法的时候,一般是下不厌迟,非常谨慎,而且得下利就立即止后服,这是因为张仲景非常关注保胃气,只有当病情危急的情况才用急下之法。但是温病学中从温邪的危害性出发,提出下不厌早,使邪有出路,正如吴鞠通所说的“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
又如炙甘草汤在《伤寒论》中是一个阴阳双补的方,但温病学中把它变通了,将诸温药去掉,再加上白芍,形成了加减复脉汤,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等复脉辈方剂,也是对《伤寒论》的重要发展。
所以温病学本身就是对《伤寒论》最好的发展,是中医史上的一个标杆,中医学术的一个里程碑,是后世继承、发扬《伤寒论》一个很好的典范。温病学家们有如此成就,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是以《伤寒论》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