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赛美《伤寒论》临床十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学习《伤寒论》的原因

为什么要学习《伤寒论》?各位都是博士生,有的人会说,我读了几遍了,本科读,硕士读,现在博士阶段又要读,这样反复读有意义吗?

有意义!每次读《伤寒论》都能读出新意,《伤寒论》不是读一遍就可以领悟其深意的。我们作为专业的老师,每讲一遍《伤寒论》,都是重新读了一遍《伤寒论》,都能有新的体会、新的领悟。所以宋代文学大家苏东坡说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我讲课时经常会提到张步桃老先生,他是台湾地区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中医大家。他读《伤寒论》读了多少遍?至少3000遍!而张老读《内经》,至少全文亲手抄过50遍!耗费大量的时间来读《伤寒论》值得吗?当然值得,下足水磨工夫,换来的是对《伤寒论》精髓的深入体悟,换来的是临床上快速而准确的看病速度,张老曾有一天看700多病人的记录,而且疗效很好。《难经》中说“望而知之谓之神”,看来张老就达到这个地步了。

当然,张老看病快,也得益于他们有一套很好的电脑管理系统,能快速调出病人资料,同时又有非常熟练的助手帮他录入处方。但最重要的还是张老非常快的思维反应,听他讲课就是一种享受,他从来不需讲稿,授课时娓娓道来,这就是《伤寒论》读到3000遍的功夫。在座各位,如果能够静下心来读,即使只读到30遍,我想你必然有所领悟。

当然也并不是提倡看病越快越好,因为还有一种快是看得非常马虎,或者是路径化、标准化,用事先组好的规定处方。我不太赞成这种做法,因为这种做法不符合中医的理念,中医并不是没有什么标准,而是有天地人的大标准,有医理的大标准,但这个标准对每个人是不一样的。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都是宝。当然,识货的人看到的是宝,不识货的人看到的也就是一堆纸而已。大家不要以为经典很土,不要总是认为中医老是向后看而不向前看,其实中医就是特别强调经验的积累,前人已经积累下的东西,我们直接拿来,经过甄别,再结合临床,会一下子就站得很高,看得很远,掌握起来肯定要比全凭自己总结快得多。

所以我们一定要回到经典。《伤寒论》一直作为中医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必考课程,这是它的学术地位决定的。它是经典著作,是第一部辨证论治的医著。中医的特色就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如果没有辨证论治,就不是中医了。现在的路径化方式,把辨证论治抛开,还算不算中医?所以现在很多专家对这种路径化的方法表示了反对。辨证论治永远是中医的核心,这是从《伤寒论》开始就提出的规则。

《伤寒论》更是临床医学著作。很多院校把“伤寒”“金匮”“温病课程放在基础医学院,其实并不好,不在临床上使用,就体现不出《伤寒论》的价值。打开《伤寒论》,有多少内容是在单纯地讲理论?很少!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讲症候、辨证、治法、用方,还有疾病发展、转化规律等,理论则隐藏在方药里面,等待后人去体悟,个别地方张仲景也会重点点拨一下,比如说“此为胸有寒也”“小便色白,此里虚”等。在治疗上也常常用“当温之”“可发汗”等语言,给你一个大方向,引导你去思考

唐代医生考试,必考《伤寒论》,那时没有什么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的课程,这些都是中医高等教育建立以后,按照西医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计模式,从《黄帝内经》等医学典籍中分割出来的。《伤寒论》是讲临床的,其中大部分方药都被后世所沿用,我们今天仍然在用,而且仍然有很好的疗效,所以《伤寒论》又被称为“方书之祖”,并成为培养中医人才的必修、必考课程。

《伤寒论》对外国医学的影响也非常大,尤其是日本,我曾听日本的学生说过:“日本没有哪个人不知道张仲景。”这也许有点夸张吧,但中国有几个人能知道张仲景呢?日本人对《伤寒论》的重视程度的确远远超过了我们,而且他们学习《伤寒论》很较真。

有一次我给留学生班上课,其中有两个日本人,有一个年岁还蛮大他在下了第一堂课后跟我说:“老师,你把你临床觉得应用得最多的20个方列给我,我要把这些方一一去尝试一下。”于是我列了给他。

过了几天再次上课,我问他:“你吃了什么方?”“我吃了麻黄汤,按照《伤寒论》原书的剂量和煎服法。”我又问他:“有什么感受?”“我头好晕,想吐。《伤寒论》里并没有说喝麻黄汤会头晕想吐啊,老师,这是为什么?”我反问他:“你自己想想,你有麻黄汤证吗?”“没有。”“所以啊,中医讲的是方证对应,方证如果不对应,那么产生的就是副反应。”

除了日本,《伤寒论》对于东南亚、朝鲜、韩国的医学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甚至正在走向世界。各种《伤寒论》的书、教材被翻成了各种语言的版本。所以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我们的骄傲,学好《伤寒论》,我们才能非常自豪地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