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
《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组织编写的教育部“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项目中的基本教材,供中医五年制教改实验班学生使用。
该教材本着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原则,依据中医临床上辨证分析及处方用药一贯性的规律,将中医诊断学课程中“辨证”的内容与方剂学内容有机结合,系统介绍有关辨证论治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为培养学生临床辨证论治的综合能力及学习临床各科奠定基础。
全书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及中医辨证论治学发展史。第二章辨证方法概要介绍八纲、病因、气血津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三焦及经络辨证等常用辨证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主要内容。第三章治则、治法与方剂介绍治疗原则,常用的治法,方剂与辨证的关系及方剂的组成、分类、剂型、煎服方法。第四章辨证论治将中医诊断学课程中“辨证”的内容与方剂学内容有机结合,以八纲和气血津液的辨证方法为纲,结合方剂学中的“八法”和具体的处方方法,分为表证、半表半里证、表里同病证、虚证、实证、寒证、热证、气证、血证、水湿证、痰证十一大类,介绍证候辨识、立法原则、处方方法及例方(包括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方解、附方、方论选录、歌诀)等,目的在于执简驭繁,以证统法,以法统方,将理、法、方、药的内容融为一体。第五章临床综合运用介绍辨证论治思维的方法与步骤、中医病历书写,以及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与论治。
教材的编写分工如下:第一章由王天芳编写;第二章第一至第三节由吴秀艳编写,第四至第八节由薛晓琳、王佳佳编写;第三章由高琳、王天芳编写;第四章第一至第三节由王天芳、于晓飞编写,第四、五节由高琳编写,第六节由赵燕编写,第七节由薛晓琳编写,第八至第十一节由杨桢编写;第五章第一节由赵燕编写,第二节由宋月晗、李海聪编写,第三节由杨毅玲编写。
本教材是在教学团队全体人员共同努力下完成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大家在使用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
《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编委会
201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