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阳明病不都是外感,也有杂病
阳明病篇所述的阳明病,其实热证多见于外感,其虚寒证多见于杂病,但也不是绝对的,实热证也可见于杂病。从阳明病主治的方剂来看,白虎加人参汤之用于消渴;栀子豉汤之用于失眠、胃痛、咳嗽;猪苓汤之用于血尿、肾盂肾炎;承气汤之用于各种急腹症;茵陈蒿汤之用于黄疸;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用于皮肤瘙痒、荨麻疹等,吴茱萸汤更是杂病的常用方剂。
综上所述,可见阳明病不但可见于狭义伤寒,尤多见于温病;不但是实热证,也有虚寒证;不但可见于外感,也可见于杂病。所以,阳明病篇的理论,同样具有广泛而普遍的指导意义。
【医案选录】叶橘泉医案:有一乡人求诊,年约四十。高热、头痛、鼻衄大流,3日后发黄疸,咳嗽,气逆,遍身疼痛,小便色黄,大便不下,舌苔黄腻,脉浮数。与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加茵陈、山栀、黄柏等,连服二剂,热竟退,小便较畅,黄色亦渐减,五六日后,渐次告愈。{孙溥泉.伤寒论方医案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235.}
按:阳明病相关理论亦不是专为外感病辨治而设,而是可用于指导杂病的辨治,所谓“六经钤百病”应是对这一现象的最好概括。此外,本方在治疗内伤杂病时,不仅可用于发黄证,更可用治其他疾病,这一应用思路,值得后人深思与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