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纸上谈兵到临床亲历“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
河北中医学院中医系2003级 郭玉茹
(本文为作者大学三年级所作,原载于2006年10月第四期《中医论坛》)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补土派”代表李东垣的代表方,主治之一是气虚发热,为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初学方时,作为一名涉猎中医学知识不久的学子,吾深深质疑此方之效,认为发热应该用寒凉药清其热,怕冷才用温热药温其寒,这才是《内经》所论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也才顺应自然界的规律。就像夏天穿单衣、冬天穿棉袄,这才是常理,而李杲竟是让人夏天穿棉袄?病人本来就发热,还用甘温之品补益之,岂不是“火上浇油”“伤口撒盐”吗?百思不解之余,只有去找李东垣要个说法。
李杲在《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曰:“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唯当以甘温之,补其中,升其阳……盖甘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而创补中益气汤,方药如下:
黄芪一钱 炙甘草五分 人参三分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橘皮三分 归身酒洗三分 白术三分
用法:上药㕮咀,都作一服,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渣,早饭后温服。
补中益气汤的创立遵循着《内经》治则中“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治虚原则,而不是违背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实证的原则。因为虚实不同,所以治疗原则各异,这正是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体现。并不是见热清热,因为这里叙述的发热,并非实火,而是脾胃气虚,清阳陷于下焦,郁遏不达的发热,内伤不足的疾病须用补法。
李杲在《脾胃论·卷中》中亦曰:“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耗损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者,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不能滋先天,则下焦元气不足,清阳陷于下,郁而发热。只有补益后天之本,滋其化源,才能祛除疾苦。
补中益气汤主治内伤脾胃所致的气虚发热:身热,但热势不甚高,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胖,脉虚大等。发热病因病机上已述,而脾胃虚及其子则肺气不足,故短气乏力;肺不布津,津不上承则渴饮,但喜热饮等。方中重用黄芪为君,黄芪补气偏于走表,补肺实卫而止汗,又能升举脾胃之气。又用白术、炙甘草、人参补中,助黄芪健脾补气,走表走中的补气药同用以甘温补气除热。气血同源,气虚久则及血,加入当归养血和营,又用升麻、柴胡升阳明、少阳之清气,提中焦下陷之清阳,清阳升则浊阴降。李杲曰:“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柴以引之。”陈皮理清浊相干之乱气,防补药壅滞气机,碍胃。
理已言明,但终觉是纸上谈兵,临床疗效怎样?直到吾随师出诊,亲见吾师用此方治病之效,才深信李杲不曾欺吾后人。但用此方必须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对证出方才能彰显其效。据此我把对此方的一点儿观察记下。
1.与单纯的外感发热相鉴:外感发热与恶寒并见,伴头痛,身痛,脉浮。气虚发热则身痛,自汗,热势不甚,脉无力等。《医贯·主客辨疑·伤寒论》中说:“李东垣《脾胃论》与夫《内伤外感辨》深明饥饱劳役发热等症俱是内伤,悉类伤寒,切戒汗下。”
2.与阴虚发热相鉴:阴虚发热为五心烦热,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有汗而为盗汗,同时伴潮红,舌红少苔,脉多细数,与本方所治发热亦不同。
3.本方不仅治内伤脾胃的气虚发热,亦可用于气虚之人兼外感,但须酌加解表之品,相伍为用。
4.气虚发热者舌淡胖有齿痕或无,脉无力。
仅引田淑霄老师临床验案一例:
商某,女,38岁,已婚。
2006年3月26日初诊:自述每上午自感发低热已五六年,劳累后加重,用体温计测量37℃,疲乏无力,二便正常,就诊前曾每发热时用西药退热,后又反复,希望能解除病痛。
脉无力。舌淡胖有齿痕。
辨证:脾虚发热。
治法:甘温除热。
方宗:补中益气汤。
黄芪15g 炒白术10g 升麻6g 柴胡8g 炙甘草6g
归身15g 党参15g 青蒿30g 陈皮7g
4剂,水煎服。
3月30日二诊:服药后不觉发热,但希望巩固疗效再服几剂,吾师上方,去青蒿,又开4剂。
临床上只要辨证为气虚发热或气虚之人兼外感,用此方稍稍加减,必有佳效,如果辨证准确,自不必畏惧甘温之品助热。正所谓有故无陨亦无陨。
老师评语:
温而治热,此正吾中医之妙用,善思不择,为大将临敌巧用兵,明别中西,学中医从兹入门庭。
张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