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色彩是自然物对光的本质属性反映,它不仅是客观环境中存在的物理现象,也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人们在与自然界不断接触的过程中对色彩的认知也逐渐加深,由最初的直观模仿到理性分析再到主观引导的自主创造。例如,从远古壁画“萧维洞穴壁画”中使用的颜料到蒙塞尔色彩系统再到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成”,这一系列围绕着色彩所进行的创造活动无不映射出人类对色彩的探索欲。色彩构成作为认识、理解、发散、创造色彩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研究色彩的规律来提高色彩的主观搭配能力,创造色彩“美”的可能性,满足不同环境下对“美”的需求。所以,在这日新月异的环境中,以科学的指导观对“色彩构成”进行新的解读,显得尤为重要。
“色彩构成”这一概念是在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色彩基础课程及其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中国,现几乎被所有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列为现代设计基础的必修课。色彩构成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理论,也是现代设计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统称为“三大构成”。从行为含义上来讲,“构成”是人对物质形态能动性地加工、改造和组合,并赋予其实用的功能、审美或研究的价值;从造型含义来讲,“构成”是对视觉原理、形态要素、造型语言和心理效应的科学研究,是现代造型设计的流通语言,是视觉传达艺术重要的创作手法。
透过构成的本质含义解读色彩,不难发现色彩构成从物理学方面研究色彩的本质性质,从生理学方面研究色彩的视觉规律,从心理学方面研究色彩的情感特征,从美学方面研究色彩的组合搭配。它着重研究超越自然物色之外的纯粹色彩本体及其配置关系、构成形式与技巧、表现意蕴及审美等方面,是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认识和应用色彩的体系,这套体系为我们探索、发现色彩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遵循科学和艺术的内在逻辑,色彩构成结合科学的分析方法对色彩进行以基本元素为单位的多层面、多角度的组合与搭配,探讨人的生理、心理与色彩的内在联系及外在表现,利用色彩在量与质上的多变性,研究色彩的对比效果与混合作用,使其赋有丰富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纵观当下,色彩构成的创作思路和视觉形式已经有了日新月异的趋势,色彩构成已不仅仅是一种基础课程,更是一种解读自然和阐释生活的艺术方式。就色彩构成的基本内容和创作环境而言,它已不再局限于纸上的绘制,更是成为了一种交叉性的视觉艺术,包括色彩构成与设计、色彩构成与材料、色彩构成与数学、色彩构成与心理学、色彩构成与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等。诸如此类的结合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也给色彩构成创造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面对如此纷繁多样的环境,学习色彩构成之前,我们需要对色彩构成的整体构架进行详细解读。第一,色彩的由来,即光与色彩,光与视觉、物体色,光与色混合的相互关系及相关物理、化学原理,色彩的体系及色立体,学会对客观物象色彩进行观察、采集、推移和重构;第二,色彩的混色理论、对比理论、调和理论,并根据色彩的心理效应、人的心理与色彩的内在联系及外在表现(联想、联觉等),总结出不同意象的色彩感觉;第三,色彩的构成美规律、色彩配色原则及方法;第四,新颖的色彩拓展构成、多样化的色彩创意应用,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运用。这些主要的知识构架为我们学习色彩构成提供了基础环境和方向,但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问题。相较于其他两大构成(平面、立体),色彩构成有何联系与区别?色彩与色彩构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色彩构成在新的环境下如何能发挥更多的可能性,如何散发出色彩构成的自身光彩?新环境下,色彩如何满足人们新的心理需求感受?色彩构成如何与现代生活切实相融合?
对此,我们尝试采用分单元展开“色彩的感知与认识——色彩的理论与体验——色彩的配色与技巧——色彩的拓展与应用”的“四步教学法”。力求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掌握构成规律及美学法则、创新表现手法及表现手段。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与知识转换能力,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还注重如何利用实践将色彩语言更加合理化地表达出来,最大限度地启发和挖掘学习者的潜能、提高学习者的审美素养,最终达到应用色彩的能力。在每一教学单元中都对应着课后思考与实践练习板块,并在课后结合本章节知识点展示习作,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换过渡。
为保证知识的全面性与丰富性,拓展学生的设计视野,本教材引用了大量的国内外优秀设计图例及学生作业作为范图,其中少量案例来源于网络,由于时间关系及联系方式等原因无法及时告知每一位作者,在此对每位原作者的辛劳付出表示诚挚地感谢,同时也恳请各位读者及专家给予指正!
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