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不是被现实磨平的,而是被心埋没的
一个人在经历了挫折和失败后,面对问题时会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当我们说“理想已经被现实磨平了”的时候,当我们说“现实带给我的是一次次打击,我终于放弃”的时候,我们的表现就是“习得性无助”。而当一个人产生无助感以后,操作活动和智力活动都会减弱,并且整个生活都会罩上一层灰暗的阴影。
我们有许多人就是生活在这样的框框中,许多人都在过着这样的人生。年轻的时候,他们意气风发,屡屡尝试,但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不是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限制已取消,但他们早已经被撞怕了,不敢再跳,或者已习惯了,不想再跳了。人们往往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
曾经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在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又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接下来科学家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放进后立即在杯子上加一个玻璃盖。
“嘣”的一声,跳蚤跳起来后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但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跳起,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髙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后来,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科学家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了,它还在原来的髙度继续地跳;三天以后,这只跳蚤还在那里跳;一周以后,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此时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跳蚤还能跳出这个杯子吗?其实让这只跳蚤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加热,当跳蚤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嘣”的一下跳了出去。人有些时候也是这样。因为自我设限,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也默认了一个“髙度”,这个高度常常给自己的潜意识暗示:成功是不可能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我们能不能跳过这个高度?能不能成功?能有多大的成功?这一切问题都取决于自我设限和自我暗示。一个人在自己生活经历和社会遭遇中,如何认识自我,在心里如何描绘自我形象,也就是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成功或失败的人,勇敢或懦弱的人,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命运。你可能渺小,也可能伟大,这都取决于你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取决于你的心理态度如何,取决于你能否靠自己去奋斗。
但是,在遭受挫折和打击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产生无助感。古今中外,有很多决不轻言放弃的人,他们也绝不会被挫折所击倒。失败对他们而言,是学习和吸取教训的机会,是下一次努力的台阶。这样的人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和障碍,从而具备了顽强的意志和高远的智慧。他们不是“屡战屡败”的愚人,而是“屡败屡战”的斗士,他们就是成功者。
数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要在4分钟内跑完1公里的路程是一件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不过在1954年5月6日,运动员班尼斯特将它变成了可能。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每天早上起床后,他便大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在4分钟内跑完1公里!我一定能实现我的理想!我一定能成功!”大喊100遍后,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艰苦的体能训练。终于,他用3分56秒多的时间打破了1公里的长跑纪录。有趣的是,在随后的一年里,竟有37人打破了这项世界纪录,在那以后打破这项纪录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往往就是人们在心理上为自己界定的高度。将思想聚集在“怎么可能”的怀疑上,你就会被自己的智力潜能压抑,把可能实现的东西扼杀在摇篮之中。将思想聚集在“怎么才能”的探索上,你的脑力机器才会开动起来,把各种“不可能”变为可能!
只有突破限制,跳出框框,你才能以跳跃式的行动大步向前迈进。自古以来,每一个创造性发明,每一次革命性突破,每一个平凡人的成功,都是勇于突破框框,向原本以为不可能的事挑战的结果。土耳其谚语说:每个人的心中都隐伏着一头雄狮。中国古语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些鼓舞人心的话语,是人对自身价值应有的判定。
据资料分析,人的潜能开发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著名的心理学家奥托指出:“一个人所发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据说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其潜能的发挥也还不到1 0%。我们要努力抛弃自卑的想法、无所作为的想法、甘居下游的想法,充满自信地去发挥自己、推销自己、实现自己。成功者就是那些拥有坚定信念的普通人。成功的程度决定于你的信念程度。
信心多一分,成功多十分。自信是迈向成功的起点,世界上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无不以其坚强的自信为先导。有了自信就有了勇气与热情。信心起作用的过程是这样的:每当你相信“我能做到”时,自然就会想出“如何去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