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放松一点儿,不妨试着允许自己、允许孩子
起名儿中的智慧与期待——用爱孕育无限的可能性
起名字里面奥秘很多,生辰八字、缺金少土的考量赋予了姓名独特的魅力。书本里有我们熟悉的“润土”,时代的使命感把姓名诠释得神圣而有力,历史的印记让一个“1949年”生出万千个“建国”和“富强”。是啊,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寄托了家族对孩子无限的祝福与祈盼,人们恨不得把世上所有美好的字眼,都浓缩在名字里送给孩子。我家儿女的名字里都有一个“可”字,儿子名“可棽(shēn)(小名佑佑)”,女儿名“可晗(小名咪咪)”,于是有人好奇:徐老师,你家宝贝名字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园名“爱可园”里面也有个“可”。是的,起名字的过程让我更了解了自己、了解了心中对孩子的期待。
可:允许、接纳、尊重、平和的敬畏心
爱可园得名的时候,我们希望用“爱”孕育生命无限的可能性。“可”是我们无比珍惜的字眼,因为这是允许孩子做自己的核心,它是一种允许,一种一切如其所是的大爱。它是一种发自心底的接纳。它是一种看见,是一种对宇宙中“存在”的尊重,就像欣赏落日一般,我只是去默默地看着、观察着。我看到了,不带任何评判,我只是带着一颗敬畏的心,去欣赏这个小生命属于他自己的精彩。人类从未停息过在宇宙中探索爱的真谛,而事实上,无论我们怎样诠释“爱”,它的本质都是一种接纳。没有接纳,爱便无从谈起。
也许会有人担心,这所有的“允许”岂不是把孩子惯坏的节奏?其实不然,这种允许是一种深深的信任和谦卑。因为我不担心没有我的帮助,孩子就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这美其名曰的“帮助”也许只是一种“干预”,孩子未来的世界存在于我们无法企及又难以描绘和预测的明天!所以我允许他的生命之河按他自己最欢快的、最舒适的节奏流淌;我允许这个世界上人和事的发展与自己想象得不一样。而我知道,能做到这一切实属不易。孩子一直在教我践行这生命中最重要的功课:做从容坚定、平和温暖的自己。
其实,如果所有的家长和幼儿教育者都不急着把成人的想法、要求和愿望强加在孩子头上,孩子便能够真正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爱才可以流动起来。于是他们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他们的未来甚至会令我们刮目相看。要做到真正的不干预的确不容易,社会主流文化和我们身上的烙印帮我们把内心中的焦虑投射给了孩子,仿佛如果我们不改变孩子,不纠正孩子,孩子就不会发展得如我们想象的那般好,而这样的担心说到底是一种对孩子的不信任。
我的孩子们和千万个孩子一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当然,这种生命力也时常被人们诠释成“淘气”,甚至是“可怕的”第一反抗期。然而我想说:孩子,你可以是那个说话并不早、黏在妈妈身边的宝贝;你可以是你现在的样子,你可以脆弱,在伤心的时候哭泣;你也可以不那么阳光开朗,选择在角落里默默地独处;你甚至都不必完美、优秀和坚强,因为你是独特的你。尽管我不强求,但我却相信你那强大的生命力会在一个安全、有爱的环境里使你成为最好的自己。我相信,当你被大家信任的时候,便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勇气、光芒、温暖和力量。
棽:活在当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棽是一个生僻字,枝繁叶茂的意思。我和先生希望孩子拥有充实而富足的内心世界,另外,此字乍看上去有点儿像“梦”。梦是人潜意识中珍贵的资源,它开启了我们探索内在的大门。我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也希望他能够带着自己梦想的翅膀,翱翔在属于他自己的天空上。
最终让我毫不犹豫选取“琴”这个字的关键,是下边那个“今天”的“今”字。“活在当下”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让我们看到生命的本质,让我们活得自在和脚踏实地,这往往是实现梦想的核心,把一切生命中虚无的、浮躁的干扰通通放下,然后就会看到,我们每个人真正拥有的就只有此时才此地。正如《功夫熊猫》里面那句经典而智慧的台词:Yesterday is a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and now is a gift, which is called present。是啊,昨天是一段历史,明天又如同迷雾,而当下却是生命馈赠的礼物!
如今女儿可晗也一天天长大,“晗”是初升的太阳。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愿生命以全新的美好开启无限的“可”能性。是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让我们拥抱阳光,绽放生命的那份喜悦和爱。
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爸爸妈妈都在名字里融入了各种期许,你家宝贝的姓名里又有怎样的故事和小小心愿呢?
我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有些人听到“允许”二字,如临大敌,什么?允许?那孩子岂不无法无天了。孩子不争气,就是不够严格。严师出高徒,你今天不管,明天有你后悔的,社会也会教训他的。什么?允许自己?不不不,我们要对自己下手狠一点儿,要一日三省、时刻保持对自己高要求,避免出错!在这里我们先不着急和社会传统信念系统叫板,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话没毛病,但我们需要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你不允许自己哭,悲伤去哪儿了?你不允许自己懒,疲倦去哪儿了?你不允许自己生气,愤怒走远了吗?每天用一把自责的小刀子捅自己,你的感觉如何?如果有人说:不,不,不,感觉不重要,我们要完美的结果,逼自己一下,痛一痛才会成功。”那么我想问,如果从“应该”和“有效”两者中选择,你怎么选?每个人都有培养孩子的标准与期待,但如果,你的“不允许”恰恰打乱了孩子成长的步伐,使得他无法调动起自己成长的力量,你会不会在陪娃成长的道路上放缓脚步,多一些沉默,允许更多的自由呢?你也许点头了,但更多的人会说,即使我想也做不到啊。是的,我们习惯了挑自己的毛病,怎么可能放过孩子?
允许孩子还包括允许孩子失败,允许孩子无聊,允许孩子愤怒。你不需要做孩子的拯救者或随时为孩子待命,时刻想着如何安排孩子的“学”和“玩”,成为替孩子服务一生的学习和娱乐委员会秘书。当你真的信任他,不尝试替他解决问题、填满他的闲暇时,你会发现,孩子远比我们想象得负责和强大。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什么也不需要为孩子做,只是我们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是不是能平和地允许非我所愿的情况发生。如果恐惧和担心浸染了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就遮住了我们对孩子的信任与希望。
德国当代系统心理学大师伯特·海宁格先生在《我允许一切如其所是》中有这样一段智慧的语言:
当我们真正了解了自己,就不会轻易妄自菲薄或感到渺小自卑,我们才会自然而然地给自己允许,允许情绪能量自然地流动起来,允许自己现在是现在的样子,允许一切的发生,不与之抗拒,允许一切流经我们,但不抓取、不焦虑、不痛苦。“允许”的力量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核心力量,它帮助我们放下执着与焦虑,内在的智慧自然生发,再大的问题也自动化解,不治而治。
美玲的困惑
是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体会到语言的力量,通过说“狠”话感觉自己很厉害、很与众不同,有些人把这一段儿叫做诅咒敏感期。当我们暴跳如雷、大动干戈时,孩子会愈发体会到侮辱性语言的威力而乐此不疲。但我们如果并不为此紧张,甚至不去回应和纠正他们,他们反而会觉得没意思了,逐渐放弃这一行为,这就是允许的力量。
你所抵抗的,都将变得更大
我们抱怨孩子不乖、老公不给力、教育太功利、社会太乱,所有这些却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的不满态度加剧了。我们关注什么、对什么兴奋,什么就会来得更多、更猛烈。不管你是否相信,这永远是宇宙的规律。荣格说:“凡是我们抵抗的,都将变得更大!”
我们紧盯着孩子的胃口,不接纳他现在的样子,于是成就了一个需要追着喂饭的吃饭的“困难户”。我们不允许孩子“吃手”,便赋予了他将吃手进行到底的力量,甚至一辈子都难以戒掉。我们不允许孩子碰危险的东西,他却总在寻找机会挑战权威。我们不允许孩子吃零食,他便想尽一切办法吃到。我们对孩子大喊:“不许哭!”孩子哭得更肆虐了,或许他可以因为恐惧,硬生生地憋回了情绪,但这份内伤不是伤了身体就是伤了心。
也许有人说,不全是这样吧,我家孩子被我管得很服帖,说一不敢二,是的,很多孩子就像那马戏团里的小象一样,在无数次挣扎之后放弃了反抗,直到它长大,哪怕是拥有了庞大的身躯和无与伦比的力量,它也不再试图挣脱那脚上的链锁。因为它的心早已死去,它已经坚信了自己的无能为力和弱小。直到有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大象本能地挣脱了链锁,它才忆起自己的力量。可是,不是每头象都能遇到那场大火,也不是每头象都耐得住炙烤的疼痛,并迸发出重生的力量。在你为成功驯服了孩子而欢庆的时候,扪心自问,你和孩子的关系好吗?孩子发自心底地欣赏自己、爱父母吗?他的内心温暖而有力吗?他的才能都能自如地发挥出来吗?你是否有机会自豪地说:“我的孩子已经十几岁了,仍然愿意和我说心里话?”对于不少父母,这是他们最欣慰、最自豪的时刻。
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我们来看看你所关注的和抗争的问题如何变成一个确凿的事实,可以说,集体意识的力量是巨大的。
其实,世上本没有青春期与更年期这两个特殊阶段的矛盾问题,说的人多了也便成了问题。2005年前后,我翻译了几本专门介绍更年期的书,也许是我开始关注了,又或者是社会的趋势,自那以后,这两个名词就开始流行于大街小巷。翻译书稿的研究学习过程帮我更系统地了解了年龄变化的趋势、激素分泌水平以及社会角色的转变给身心带来的可能是巨大的冲击,但标签的强化作用依然难以被否认。过去人们没有听说过青春期,青春期问题也仿佛没那么突出;过去人们没想到把暴脾气和睡不着觉往更年期上归因,也很少有人暗示自己到了某个特殊的时期。现在我们定义它、描述它、谈论它、研究它、排斥它,影视作品宣传它,生理和心理的医生都重视它、治疗它,它便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固化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问题”。
其实,这两个时期不过是人们身心问题模式积累的集中爆发期。拿青春期问题来说,它最容易发生在回避问题、武断专制的缺爱的家庭中。孩子很小的时候往往没有力量和成人抗争,但当他们身体迅速发育,心理和生飞跃式的发展赋予了他们能量去反抗,他们开始试图证明自己的强大与独立,于是那些被压抑的、曾经不敢表达的情绪与不满就会变本加厉地发泄出来。对于家长来说,青春期问题不过是来检视亲子关系的。而危机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能否透过问题的暴露迅速学到生命的功课比忙着贴标签、压制问题要实惠得多。
陈家夫妇通过对自己原生家庭和自我成长的探索,改善了夫妻关系,学习了新的沟通模式,开始尝试倾听孩子,与儿子的关系有了很大缓和,儿子感受到了尊重与理解,也逐渐放下防御,开始了解自己,把抵抗父母的力量转化为自己的生命动能,真正为自己负起责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