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成为自由职业者已近八年,虽不用通勤打卡,却也在每一个工作日,按部就班地坐在电脑桌前,遵循既定计划来完成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计划。上班族的8小时工作制,居家办公也并未缩水。唯一的不同或许就是,可以灵活调配这8小时,上午犯懒贪睡了一个钟头,晚上就要补回来,工作量是不能打折扣的。总体来说,就是要足够自律。

可是,就在写下这些文字的前一周,我还深陷在“自我攻击”中。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问题,全国人民都尽力做好防护,待在家里,尽量不出门。对生活娱乐丰富的现代人而言,这种体验无异于部分的“感觉剥夺”。一天两天还好,但一下子在家待十天半个月,不能出门活动,还要面对全网爆炸式的信息,很容易引发负面的情绪。

我还没有达到过度恐慌的程度,但我的确焦虑了。我以为,在这样的情况下,习惯居家办公的我,还能够像往常一样,保证规律的作息,完成压在手里的工作。可事实证明,我也开始坐不住了,晚上刷手机看新闻到很晚,早上睡到10点钟,吃饭也变得不规律,春节前保持的运动与健康饮食的习惯,一下子都被打破了……更糟糕的是,一连十几天,我都没有碰电脑,明知道自己可以做点有意义的事,可就是“身不由己”。

这一连串的问题,让我深深陷入到焦虑与自责的怪圈中,觉得自己就像变成了“废柴”。而这引发的结果就是——一言不合就跟家人发脾气,对书架上那些没有拆封的书及许久未更新的公众号视而不见,自欺欺人。自由职业八年来,我第一次对“自控力”产生了怀疑,也开始厌恶起这样的自己。

庆幸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我看到了心理圈的一位师姐分享的一篇文章,是“冰千里”老师写的。老师结合当前的处境,道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弥漫恐惧下的不确定,以及对这不确定的无能为力,正是焦虑的根源。

道理易懂,可我该怎样从这种焦虑中解脱出来呢?或者说,从这种焦虑中缓解一下呢?

在文章的末尾处,我读到了这样一段话:“做好自己,稳定自己,就是对灾难的贡献,或许这没那么伟大,但你本不就该如此吗?话说回来,做不好自己也正常,任何无意义感,任何低价值、低自尊,都是你本来就有的,而不是危机所致。”

刹那间,我似乎理解自己,也原谅自己了。

我希望自己不受到外界的影响,希望时刻充满掌控感,希望在不成为乌合之众的同时,还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可是我忘了,在对自己提出这些要求和期待的时候,我没有考虑到,自己也只是一个普通人。既是凡人,就必会有无意义感、低价值、低自尊的时刻。

而我呢?因为不允许这些“阴影面”的出现,还把当下这一刻“我做不了什么”的客观事实,升级成为“我不够好”的自我贬低。我一直想着怎样摆脱焦虑和不规律,怎样让自己尽快找到掌控感,而这无异于在跟自己的负面情绪对抗。结果,越抗拒,越强化。

我深呼了一口气,决定放自己一马:接纳眼前弥漫的不确定,接纳它可能会转移的事实,也接纳当下我无法专注地去看书写字的事实,然后告诉自己——这些都是可以的。

坦白说,接纳并允许自己暂时变成“废柴”以后,我真的没那么焦虑了。

我不再埋怨自己睡到10点钟,但会尝试把闹钟定在8点半,随着悦耳的铃声慢慢醒来;第二天再把闹铃调到8点,第三天调到7点半,给自己三天的时间,逐渐回归正常的作息。我不再强迫自己每天必须完成多少任务量,而是适时地打开电脑,做点简单的文字梳理,找回工作的感觉。我还给自己买了一个新的运动手环,在家里打开“锻炼模式”,看自己的心率变化,给室内运动增加乐趣……大概用了五天时间,一切都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

此时此刻,我可以静下心来,重新回归一个自由职业者的状态,按部就班地写字了。我想把这段经历记录下来,用它来开启这本书的主题——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生而为人,我们需要为了更好的生活不懈努力,却也可以在疲惫时帮助自己卸下盔甲;我们需要鼓励自己保持积极的状态,却也可以在沮丧时允许自己掩面哭泣。我们不需要成为多么完美的人,只需要成为完整的自己,而完整就意味着光明与黑暗共存。

一切,也如荣格所言:“唯有从容接纳黑暗的人,才有资格享受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