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声闻地讲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等引地——入定需领引

云何安立,谓唯此等,名等引地”,为什么佛法讲必须要修定?定叫三摩地,在逻辑的理论上,所谓安立,是如何建立这个定。上面所讲的这些,叫做修定的“等引地”,是平等引导的意思。譬如一艘轮船进港的时候,要领港的技士前来开这条船,因每个港口码头的形势不同,所以要领港的引进。当我们要进入定的境界时,也需要引领,非走这一条路不可,没有第二条可走,这就是“等引地”。

非于欲界心一境性”,但是我们大家都还在欲界中,欲界最重视饮食男女,所谓你爱我,我爱你,爱呀,情呀!我在大学里讲课时,有同学站起来问:老师,什么叫做爱的哲学?我说:什么是爱?那是荷尔蒙作怪,爱是自私主义,我爱你就爱你,我不爱你就不爱你,都是因为一个“我”。我为什么会产生爱呢?是身上的荷尔蒙在作怪。当一个人病得要死,荷尔蒙都衰退了,他还爱不爱?欲界不只包括男女之欲,一切好看、好听、好吃、喜欢的,都是欲。

要想得定,“非于欲界”,不是在欲界能得定的,必须跳开欲界,“心一境性”才能得定。你们自己衡量一下,看自己有没有跳出欲界;不要认为自己在这里学佛,或者已经出家,就是跳出欲界了。不要做梦了,欲界哪有那么容易跳出来啊!看到一个苹果带香蕉味,口水直流,食欲就来了,这就是欲界。看到床,心想躺一下一定舒服,是触的欲界来了。环境不好,空气不流通呀,这个也是欲,色声香味触法都是欲。要等到空气好才能打坐,那叫什么定?鬼定!不要自欺欺人了。故“非于欲界心一境性”,定不是这样的,要“皈依法,离欲尊”,所以得定者,不是在欲界里头心一境性。

由此定等,无悔欢喜安乐所引”,由于这些定的关系,心中是无悔又欢喜的。你们打起坐来有没有后悔呀?有没有后悔出家,后悔到这里来听课?今天做一点儿事后悔,明天做一点儿事后悔,做人做事随时在后悔中,在错误中,就是“”。你们打坐有没有“欢喜”?有没有喜欢?欢喜与喜欢有差别,中文要搞清楚。喜欢打坐是好偷懒,因为别的事可以不做了;欢喜是打起坐来,心境上有无比的快乐。人到了欢喜境界,看到仇人都是欢喜慈悲的,只有慈祥、爱护,这叫欢喜心。

你们打坐有“安乐”吗?还是双腿又麻又痛,身体上不舒服,随时后悔、不欢喜、不安乐?如果心理上没有真正达到“无悔”“欢喜”“安乐”的境界,就说已经引发了定境,那是在做梦,不管修哪一宗都修不成的。为什么心理上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呢?因为你福德智慧资粮不够,道德行为没有成就。偶然打坐坐得很好,俨然像个修道学佛的人,那都是装模作样。所以定境界是“无悔”“欢喜”“安乐”所引发的。

欲界不尔”,欲界是不令人欢喜的。你们现在的欲界是喜欢听《瑜伽师地论》,这也是一种欲。外面的跳舞场、歌厅,你去看看,他们外表欢喜得很,实际上一点都不欢喜,不信的话你到这些欢场去调查一下。

像这里这位法师,他在国外长大,他有经验,越到欢场,人的心境越痛苦,这是在欲界里。所以欲界里做不到“无悔”“欢喜”“安乐”。在欲界认为欢喜高兴的事,都是自欺的心理,没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幸福,只有出离三界,究竟涅槃。所以涅槃是常、乐、我、净,是极乐世界;欲界不是极乐世界,所以“欲界不尔”,欲界中没有这些境界。

非欲界中,于法全无审正观察。”在非欲界中,对于道的了解仍不究竟彻底。这样说的话,跳出欲界就成佛了吗?不对。到无色界也不能成佛,因为没有欲的刺激,产生不了正面的智慧,就连在无色界也是不能成佛的。中国人有句话,“生个孩子没有三灾八难”,这句话是从佛学来的,唐朝以后才有的。小三灾是刀兵、瘟疫、水火,大三灾是风灾、水灾、火灾,这是讲物理世界的灾难。至于八难,长寿就是一难,人活得长寿是苦难,尤其老人家活到九十多、一百多岁,儿女子孙也许都不在了,如果没有修道,没有道的话,那比孤儿还苦,所以长寿是一难。生在天道中也是一难,因为太享福了,没有苦的一面来刺激,不会想要修道。所以在无色界中也不能成道。

刚才一位同学说,他看佛经看不懂,我说我也一样看佛经呀!因为你们没用脑筋,“全无审正观察”,所以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