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 声闻地讲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因喜因忧而造的恶业

不善所引喜者,谓如有一与喜乐俱而行杀业,乃至邪见。”弥勒菩萨说得多详细呀,每一个心理,每一个修行行为,一点一点都说到了,无比的慈悲,生怕后人不清楚。举个例子,假定有一个人,喜欢、快乐同时来,结果犯了杀生戒,乃至邪见,这就叫做“不善所引喜”。大家想想自己有没有犯?讲两个故事给你们听。

五戒里头有一戒是不饮酒,原始佛陀没有规定不喝酒。有一位受戒的居士喝醉了,就偷了隔壁的鸡,用鸡肉下酒,越喝越有味道,更醉了。这时隔壁的太太跑来找鸡,这个喝醉的人就把她奸淫了。因酒而犯了戒,杀、盗、淫、妄,都来了,佛因此就制了酒戒。中国道家和密宗不戒酒,但是有个限制,喝醉了才是犯戒,不喝醉不算犯戒。中国文人有些很高明,如郑板桥等,“酒能养性,仙家饮之。酒能乱性,佛家戒之。我则有酒学仙,无酒学佛”。所以一个酒戒可以引犯四个性戒,这就是不善之“喜乐俱而行杀业,乃至邪见”。

佛经很难读,也很难懂,佛的很多东西都在戒律中。在戒律里,把结婚叫做“聚头作淫杀”,以现代话来说,公开的淫杀就叫结婚,秘密的偷情叫做犯邪淫戒。公开的奸淫,大家都同意,还盖了图章,大家举杯恭喜,然后杀生,鸡、鸭、鱼、牛、羊、猪都遭了殃,所以佛家叫它“聚头作淫杀”。大家聚在一起犯杀戒、淫戒,然后认为这是人道,这也是“喜乐俱而行杀业”,属不善所引起的喜。看起来这件事是喜事,实际上是极不善之行,这就是佛法。

有些人的思想,认为人超过四十都该死,人死后的埋葬会障碍农业土地之生产,烧成骨灰做肥料比较好,等等,这也成为一种理论,这些则属于“邪见”。

不善所引忧者,谓如有一与忧苦俱,而行杀业,乃至邪见。”一个人有忧又有苦,如为报仇而杀人;历史上也有人吃人的,历史的正面上看不到,反面这种记录太多了。碰到天下大乱或大荒年,父亲老了,自己自杀给家人吃,以维持大家的生命。所以人类社会的正面非常好看;反面一看,人的思想整个会变,很可怕的。中国人有的认为,吃脑补脑,吃腰子补腰子,吃人肉补人体。我小时候看到,犯人拉出去杀头,有些人怀里揣着馒头,等到犯人砍头,血一冒出来,用馒头一沾就吃下去,据说很补。怎么补法?不知道。古代的小说上也有,这也是“邪见”。

不善所引舍者,谓如有一或王王等,或余宰官,或尊尊等,自不乐为杀等恶业,然其仆使作恶业时,忍而不制,亦不安处毗奈耶中,由纵舍故,遂造恶业。”

”指帝王,“”亦可作动词。“王等”,指帝王下面的诸侯、诸大臣。他们为了治理国家天下而杀人,舍除了善法,一边杀人,心里很不愿意,是不得已而杀;一边也要看空。做官的有权在手,譬如军阀,随便杀人。

第一个“”字是尊贵,“尊等”这个尊是尊重上面的命令,是动词,尊重的意思。这些人自己不乐于杀业等恶业,但是下面的人造恶业杀了人。当领导的人虽然不忍心杀人,可是看到下面的人为了自己而杀人,觉得大概该杀吧!否则自己的政权就不稳固了,只好叹口气,好吧!你既然这样做了,就算了吧!也不阻止他,因为部下是对他忠心而杀人的。领导如果不指正他、教育他,也就是放纵自己的部下杀人。

以前有位军阀是土匪出身,他的部下也都是土匪出身,后来投降了官府做军长。他带兵要打仗时,站在前面讲:格老子,现在要打仗了,谁打了败仗就是龟儿子。他的训话那么简单,没有什么主义、什么拥护,大家一听,就去打了。平常部下乱七八糟,没有纪律,又赌钱,叫他大哥,钱赌输了向他要钱,他也会给;但是有时候舍不得,就说:你当军人,我给你一把枪,有枪怎么会没有钱?意思是说,你去抢嘛!他就是这样,放纵部下去造恶业。

彼于此业,现前领解,非不现前。”他明知道杀人抢人是坏事,但是又不得不纵容部下为他去杀人。打仗的时候,谁不造恶业呀?他并不是不知道这是坏事。譬如有一个地方攻打不下来,领导者就要想办法引发士气,说:你们给我打下来,放你们半个月假。打下来了,司令官要守信用,只好放半个月假,随部下自由了。战场上的人,战争一起,都变成一群野兽一样。所以你们在这里是好人,在这里“南无南无”的。我是“无南”出身的,善法、恶法我都清楚得很。你看做坏事的领导人,他对恶法不清楚吗?他非常清楚,因为形势所逼,这就是“现前领解,非不现前”。

又住于舍,寻求伺察,为恶方便。”他虽然非常清楚这是坏事,但他舍弃善法了,反而给造恶业的人方便。等于有些小心眼的人,有人得罪了他,他非要报复不可,就是能瞪对方一眼也好,要使对方生气。你们有没有这种心理?尤其女孩子,男孩子也差不多,只不过变个花样而已。人就有这一种坏心理,尤其是越聪明、越调皮的人,这些花样越多,所以造的业就越重。

又于诸恶,耽著不断,引发于舍。”“耽著”就是贪恋,明知道是恶法、恶事,但觉得很好玩。“唉!明天再做一次就不干了。”一直有个贪恋。“”包括两种,一种是恶事做绝了,一种是不肯放弃恶的习气。

又于不善现前转时,发起中庸非苦乐受。”对于恶业,哲学理论就来了,认为天下的善恶没有一定,苦与乐是相对的。学哲学最容易搞这一套,说善恶是没有一定标准的,所以做一点恶也没有关系。中庸之道认为非苦非乐,一切皆是感受,所以有时候学问越高的人,做起坏事越大,因为“学则足以济其奸”,他们会找许多理由来支持自己的不善行为。